所有的作家都憎惡寫作

2020-12-16 Yi書

今天在一本書上看到個還算有趣的觀點:所有的作家都憎惡寫作。

一語中的!雖然我還算不上一個作家,但顯然已經沾染上了作家的「臭毛病」啦!今天我就來簡單講講為什麼「作家」都憎惡寫作吧!(備註:這篇絕對不是陌上拖更,打破自己flag的洗白文)

我相信,我絕對不是唯一那個畏懼空白紙張或者發光的空白屏幕的人。每天掙扎地拖著自己坐到寫字檯前,偷懶磨蹭,為了不把手放到鍵盤上故意將筆套丟到地上。

我熱愛我寫的文字,但是憎惡寫作的過程!

這看起來似乎譏諷可笑,但它只是陳述了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坐在空屋子裡,嘗試著編造出能使更多人傳播或者願意花時間去看、去思考的故事,還需要機智的用文字將空白的紙張填滿,這實在是一件傷腦且孤獨的一件事。

我曾經趴在窗臺上數經過的第19輛車如果是SUV我今天就開始動筆;將房間打掃趕緊,東西擺擺整齊再動手……不過這並不是否認寫作時會有激情高漲、思如泉湧,酣暢淋漓和隨之而來的充滿勝利感的時刻!

為什麼寫作的人喜歡「磨嘰」呢?因為……

寫作是一個精神分裂的過程

寫作有時候需要筆者在短時間內將自己打碎,再揉搓成不同人物,比如:產品的體驗者、廣場舞大媽、滑板青年……每個人物都代表了所在圈子的獨特個性和特徵。

所以寫作的人必須自由的漫遊在分散、凌亂的細節裡,但是又需要清晰、有序並符合邏輯的講故事。現實生活中,我們消磨時間;寫作時,時間消磨我們。

並且時刻要明白,讀者不愚蠢,他們很聰明。提供好的作品的責任在於作者,而不在於讀者。蔑視讀者,對公眾缺乏敬意的創作人,就應該放棄為繼續寫作的野心。寫到這裡,不禁停下手對自己說一聲——太難了!

寫作牢不可破的原則:不能乏味

如果對成功文章的要求僅僅是避免讓觀眾厭煩,那麼為什麼只有為數不多的編輯能夠維持中產階級生活呢?為什麼沒有成百上千萬的作家出現?

有所保留、缺少情感、保持公允、客觀和冷靜的寫作,這或許在寫公司行政章程是合適的,也可能適用於買來的小東西的組裝說明書,但是對於故事寫作來說,這樣的表達違反了最基本的藝術原理:太乏味了!

美國一位作家這樣說:「我們寫自己的生活,也在寫我們的訃告」。如果一個作者無法使他的故事具有自己的個性,如果他不能把它變成自己的故事,注入自己的情感,那不管故事如何一波三折,仍然可能是平淡、缺乏熱情、缺少情感、蒼白、脆弱、乏味至極的!

藝術是謊言,講述了更大的真理

在小說《抉擇》中,一位猶太教士對他兒子說:「如果你想變成國王,你想模仿上帝,那你必須服從你的頭腦而不是你的心」。

這段話對於教士的兒子來說,也許是個明智的選擇,但是對於寫作的人來說,它不是!

寫作是一種心靈產業,運用切實體驗和主觀感受多於理智分析。如果你想成為國王或者上帝,讓你的頭腦指引你。

如果你想為更多的讀者寫作,那麼,請用心生活:鼓起勇氣做一個傻子。

相關焦點

  • 《成為作家》傳授作家 的魔力,掌握創意寫作,學會輕鬆寫作
    湧入自媒體寫作的人,都想靠寫作掙取副業收入,羨慕大咖們賺得盆滿缽滿,紛紛加入各種寫作訓練營,結果個別人被割了韭菜。有人把寫作當作創業,沒有成本的投入,只需時間和精力堅持下去。寫作是一種苦行僧似的修行,如何在寫作的路上越戰越勇,了解寫作這項工作的深層次的思維奧秘,輕鬆駕駛寫作這個腦力勞動,透徹了解天賦對寫作的助力作用,清晰地認識意識和無意識對寫作思維的高級想像力。《成為作家》這本書,對作家的天賦進行了細緻的心理學分析,提出了每個熱愛寫作的人都是天才。讓天才的能量釋放出來。
  • 若想當作家,請先回答薩特: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寫作?為誰寫作?
    作家要求於讀者的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把整個身心都奉獻出來,帶著他的情慾,他的成見,他的同情心,他的性慾秉賦,以及他的價值體系。」,「因此,作家為訴諸讀者的自由而寫作,他只有得到這個自由才能使他的作品存在。」創作者通過有限的創作對象實現其完整地把握世界的目的。
  • 名家談寫作|謝有順:作家是有原產地的
    ——編者謝有順攝影:逸冰作家是有原產地的 一 很多人都知道,研究小說是一門學問,但未必同意小說寫作本身也是一門學問,生命的學問。所謂地方,就是說,好作家都有原產地的。或者說,每一個人都有故鄉,都有一個精神的來源地,一個埋藏記憶的地方。這個地方,不僅是指地理意義上的,也是指精神意義或經驗意義上的。但凡好的寫作,它總有一個精神紮根的地方,根一旦扎得深,開掘出的空間就會很大。
  • 十年|中國創意寫作十年①:作家從這裡走出來
    「倘命運不肯眷顧,不僅做不成作家,也許從此望而生畏,因是知道個中深淺,所以,說是教寫作又其實只是告訴對寫作的認識,並不敢負責誕生作家。好在,天才是可在任何境遇中成就事業,但天才總是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是鋪路,我們就是培育鋪路的石子。」2007年,復旦大學創意寫作學科帶頭人、作家王安憶曾在《我們教他們什麼》一文中如是說。
  • 「80後」作家對話錄|馬金蓮:寫作是我一生的摯愛
    雖然閱讀能碎片化進行,但寫作顯然不可能。寫作需要一處相對安靜的環境,作家得靜下心來,進入寫作的狀態。在生完第一個孩子後,寫作對於馬金蓮而言成了奢侈的妄想。「感覺自己就不是自己了,再也不是那個可以完全支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的自由人了。總是忙,圍繞著孩子轉,被生活牽著走。為了生計,為了生活,都是不得不面對的。」
  • 馬爾克斯、村上春樹等作家的寫作訪談錄,6000字乾貨!
    6、既能寫作又能教書的自然能兩樣都幹,好多能幹的作家已經證明他們能做到。我做不到,我知道,我佩服那些能做到的。我認為學術生活會中止你的外部經驗,有可能限制你對世界的了解。而了解得越多,作家的負擔越重,寫起來就越難。像寫出一些具有永恆價值的東西是一件全日制的工作,實際寫作可能一天只有幾個小時。
  • 值得一讀的十四位作家寫作建議
    3.只有糟糕的作家才覺得他們的作品真的很好。4.描述很難。記住所有的描述都是對於世界的一種看法。找到你的立場。5.用你喜歡的任何方法寫。小說由書頁上的詞組成;現實由其它東西組成。你的故事有多「真實」、你如何「編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必要性。6.試著準確描繪事物。7.想像你即將死去。假如你身患絕症,那麼你還會完成這本書嗎?
  • 最會寫小說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納,給你的寫作忠告
    最會寫小說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納,給你的寫作忠告 2020-05-11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獎金5萬元,名刊《作家》《青春》《青年作家》首屆創意寫作小說大
    3.投稿郵箱《作家》雜誌:ccwriter@263.net《青年作家》雜誌:qnzjxsdzw@163.com《青春》雜誌:youth_xs@163.com郵件主題均請註明:創意寫作大賽+姓名。3.獎項設置金獎,一名,獎金1萬元銀獎,三名,各獎勵5000元銅獎,八名,各獎勵3000元所有獲獎者均由三家期刊社共同頒發獎盃、獲獎證書。獲獎公示、頒獎活動另行通知。
  • 網文作家:粉絲才是堅持寫作最大的動力
    這幾天出差接觸到了幾位網文界的大神作家,和他們聊天自然就聊到了有關寫作的話題。其中有一個話題討論得最多,當初支撐他們堅持寫下去的最大動力是什麼?他們不約而同地給出了共同的答案,是粉絲。寫作源於夢想,但要實現這種夢想,前提必須要有粉絲——足夠的粉絲。對於撲街作者來說,撲街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但對於大神作家來說,成神肯定要有一個基礎——有粉絲。粉絲才是堅持寫作的最大動力。
  • 作家黃錦樹:寫作的修補術是一種徒然的招魂
    從南洋意象綿密、氣氛潮溼悽迷,以最簡單的人物(常常是一個家庭)就可以構築出詭奇的故事的《雨》,到有「追本溯源」意味的早期寫作合集《烏暗暝》,馬來西亞華裔作家黃錦樹的寫作在這些故事誕生的馬來西亞本土讀者寥寥,卻在近兩年引進大陸後收穫了諸多關注,不僅被評論家們多次提及,《雨》在銷售中也兩次出現賣斷貨的情況。
  • 「三十而已」的作家們:30歲再不寫作就晚了
    雖然這部劇從始至終都在破解這種用年齡來劃分人生階段的陳舊觀念,但譯文君發現,30歲對於作家來說,的確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不信你看——村上春樹的30歲、中世紀神學研究者、大眾文化專家、歷史學家、知名媒體人、先鋒運動領袖、後現代主義思潮主將、西歐知名報刊專欄作者、歐陸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義大利「硬核」暢銷作家……從這串連龍媽都自嘆弗如的頭銜可以看出,埃科是個百科全書式的學霸人物。
  • 寫作沒有神童可言,作家需要用一生來處理他的原始經驗
    曾經,在一個沒有廣播或者唱片的時代,一個被印刷品所支配的時代,一個意欲寫作的人恐怕不得不將自己的小說連載幾個月,或者填滿三卷本的厚度。而在這之前,作家可以嘗試著用詩歌、詩劇、押韻或者不押韻的文句或者史詩的形式來寫作小說。正如今天的讀者所認為的,文學體裁都已程式化了。它們應該像當今第一流的小說那樣自然和恰當。
  • 《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幽默+毒舌,聊聊作家寫作那點有趣事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文人受邀就自己的創作發表演講,臺下擠滿了前來聽講的觀眾。但開講時間過去了,文人卻沒有出現。直到45分鐘之後,文人才踉踉蹌蹌趕來。在觀眾的期待與好奇中,他說道:「現在,所有想當作家的人舉手。」幾乎所有人都舉起了手,文人看著臺下密密麻麻的胳膊,厭惡地說:「那好吧,回家往死裡寫吧。」
  • 魔獸世界憎惡工廠怎麼解鎖 9.0憎惡工廠解鎖條件
    魔獸世界中通靈陣營的玩家在完成了指定的任務後可以解鎖憎惡工廠玩法,這樣你可以製造不同功能的全新憎惡。有些小夥伴不知道這個憎惡工廠的解鎖條件以及相關玩法,下面我們就為玩家們詳細地分析一二!魔獸世界憎惡工廠怎麼解鎖 9.0憎惡工廠解鎖條件1、所有通靈盟約玩家,都能夠在清理完所有造物密院支線後解鎖憎惡工廠玩法,也就是將聖所裡所有的黃色感嘆號任務清空。在解鎖憎惡工廠之後玩家們需要每周完成周常,一個一個的製造不同用途的憎惡。2、憎惡工廠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憎惡拼拼樂,開始並結束於瑪卓克薩斯,非常簡單。
  • 高考全民寫作大賽:假如我是作家,我為讀者鋪路
    2019年浙江卷:假如你是作家如何對待讀者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裡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作家應該站在讀者角度去寫作還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寫作呢?我沒有絲毫猶豫,我的觀點是假如我是作家,我為讀者鋪路。
  • 魯迅文學獎作家周曉楓:我的寫作有獨特的個人標記
    談到閱讀,周樂穠說很多人總是與寫作(成為作家)聯繫在一起,事實上,生活中更多的人他們並不是作家,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能接觸到的讀書人也不是很多。即使愛好閱讀,也不一定是想(能夠)成為一個作家(成為作家的目標對普通的人來說是否太高了),其實平民閱讀才是更大多數的群體。
  • 閱文集團總裁侯曉楠:構築網文作家起點,創意寫作人才搖籃
    相信在座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業內林林總總的寫作培訓班已經不少了,閱文為什麼還要成立閱文起點大學?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這樣一組數據:74%,TOP3和80.9%。74%。閱文集團2018-2019年度的新增作家中,74%都是95後。
  • 「陽光姐姐」、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與小朋友分享閱讀、寫作心得
    近日,「陽光姐姐」、作家伍美珍以「快樂學習,輕鬆寫作」為主題,和來自中福會少年宮的小記者們分享了自己閱讀和寫作的一些心得。作家伍美珍,被讀者們親切地稱為「陽光姐姐」,因為她曾是「陽光姐姐熱線」主持人,專為小讀者排憂解難。自2000年起,她在內地和港臺三地共出版了百餘部少兒題材的小說。
  • 《成為作家》|看名家怎麼談寫作原創
    《成為作家》這本書出版於1934年,距今已有86個年頭。作者多蘿西婭·布蘭德,是一名來自美國的作家、編輯、大學教師。既自己動手寫,又教別人怎麼寫。也許正是因為作者這種豐富的人生經歷,才使《成為作家》這本書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