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

2020-12-15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

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隨著近幾年越來越多化石保存程度較好的巨型蜥腳類恐龍的出土,以及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於這些巨人們的體型了解也逐漸的深入了。

2019年底,知名古生物科普撰稿人、古生物復原藝術家格雷戈裡·S·保羅(Gregory S.Paul)對於這個問題也做了一個系統性的研究,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保羅的研究以及目前能搜集查閱到的相關資料來給這些巨型恐龍做一個排行榜!以下便是第一篇:神話篇

最大的陸地生物,神話還是現實?

易碎雙腔龍=極巨龍

說起最大的恐龍,就不得不提神話般的易碎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illimus)。這種超級巨龍曾經以50至60米長,120噸以上的體重穩居最大的恐龍位置。非常遺憾的是,易碎雙腔龍的遺骸已經遺失,一睹它的真容也成為無法實現的夢想。

圖註:迷霧之中的易碎雙腔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易碎雙腔龍與藍鯨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也正是因為缺乏實物證據,易碎雙腔龍的體型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有些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騙局,也有人認為科普當年描述它的時候測量數據寫錯了,實際上的尺寸根本沒有那麼大。儘管質疑的聲音很多,但都無法拿出夠硬的證據來反駁,而且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也不認為易碎雙腔龍是一個無效的物種。

圖註:科普與易碎雙腔龍的椎骨繪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易碎雙腔龍的骨骼分析,圖片來自網絡

2018年,用了20多年不斷尋找易碎雙腔龍真相的古生物學家肯尼斯·卡朋特(Kenneth Carpenter)終於在研究裡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通過對易碎雙腔龍脊椎骨形態的研究,卡朋特認為易碎雙腔龍並非曾經認為的屬於梁龍科恐龍,其應該屬於同為梁龍超科下雷巴齊斯龍科(Rebbachisauridae)的最基幹成員,於是建立了一個新屬種——易碎極巨龍Maraapunisaurus fraillimus),易碎雙腔龍成了無效種。

雷巴齊斯龍科與梁龍超科有許多共同點,但脖子和尾巴更短,脊椎骨的比例更大,部分種類還有非常高的類帆一樣的神經棘。在脊椎大小不變的情況下,脊椎佔軀幹比例越大,身體總體積就越小,因此極巨龍的體型可能沒有之前參考梁龍超科復原的那麼龐大。

圖註:雷巴齊斯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從上至下)極巨龍梁龍版復原和按照雷巴齊斯龍類的復原;保羅繪製的極巨龍;rand繪製的極巨龍與阿根廷龍的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古生物學家肯尼斯·卡朋特,圖片來自網絡

消息一出,許多愛好者們不禁哀嘆到:易碎的神話已經破滅!曾經最大恐龍已經不復存在!不過在仔細深入分析研究後,事實或許並非愛好者們想像的那樣。由於脊椎比例變大的特徵主要集中在雷巴齊斯龍科中比較衍化的成員,如利邁河龍(Limaysaurus)等,而極巨龍是這個類群最原始的成員,尚沒有證據來證明基幹的成員中就已經擁有了這種特徵,反而基幹成員(如德曼達龍Demandasaurus)在脊椎骨比例上更接近梁龍科。因此說,極巨龍並沒有想像那樣「縮水」,可能依然擁有龐大的體型。保羅也在新論文中推測極巨龍體長35至40米,體重100噸以上,依然是理論上最大的恐龍(注意是理論上的哦,並非實際的)。

圖註:德曼達龍,Raúl Martín繪製,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參考德曼達龍復原的極巨龍,依然極其龐大,不輸從前,圖片來自網絡

超級重龍

有意思的是,一向被認為纖細苗條的梁龍類,卻很有可能是最大恐龍記錄的刷新者。化石遺失的極巨龍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超級恐龍」。曾經被認為屬於超龍(supersaurus)的巨大頸椎化石,在近年的一些觀點看來非常有可能並不是超龍的,而是屬於一隻極其龐大的重龍(Barosaurus)。

圖註:重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這頭重龍的體長可能會達到50或者更長,體重也將是非常驚人的,甚至可以和極巨龍媲美,而這樣的重龍化石標本可能還不止一隻……當然目前這個理論還並沒有被廣泛的接受,興許之後的研究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圖註:「超重龍」的巨大頸椎骨,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龐大的「超重龍」,圖片來自網絡

巨體龍

巨體龍Bruhathkayosaurus),也是曾經的一個「神獸」,不過由於化石保存的很差,並且也被遺失,甚至連化石可靠性都是值得質疑的(可能只是被風化的古樹木化石),故這種恐龍一般都不放在討論的範圍內。

圖註:巨體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據說巨體龍的脛骨比阿根廷龍的脛骨(1.55米)長1/3左右,如果信息肯定無誤,那麼這頭巨龍的體長能達到45,體重可以達到150噸以上。但保羅這次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了巨體龍。從已知的信息來看,巨體龍的髖骨長度與無畏巨龍接近,股骨的遠端寬度似乎略大於巴塔哥巨龍。如果這些遺蹟真的是骨骼化石的話,那麼巨體龍所謂的脛骨實際上更有可能是風化降解的股骨,那麼這根股骨的長度會略長於無畏巨龍或者巨酋龍Futalognkosaurus)的股骨,約2米左右,體型上可能介於無畏龍與巴塔哥巨龍之間,並不算是非常巨大的恐龍,更談不上是最大的陸地動物,更何況這個物種大概率就是一個無聊的鬧劇。

圖註:巨體龍的化石素描圖, 實在是……一言難盡

圖註:巨體龍的化石照片, 這拍了等於沒拍……

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一期中我們介紹了神話級的超級巨龍,下一期我們將介紹有確鑿化石發現最大的巨型蜥腳類恐龍,屬於超級巨龍的第一梯隊!敬請關注。。。

圖註:巴塔哥巨龍最大的股骨與愛登堡,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相關焦點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最終篇)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
    以下便是第一篇:神話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 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隨著近幾年越來越多化石保存程度較好的巨型蜥腳類恐龍的出土,以及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於這些巨人們的體型了解也逐漸的深入了。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一梯隊)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一梯隊)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二梯隊)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第二梯隊)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蜥腳類恐龍為何進化出纖長脖子
    身高不矮,脖子更長 蜥腳類恐龍為何進化出纖長脖子蜥腳類恐龍,是侏羅紀早期地球的王者。其家族龐大,足足演化出100多個物種。同時,它們也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大的恐龍群體。在11月17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古生物學家新近分析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以及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以了解這頭蜥腳類恐龍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生態系統,進而推斷1.8億年前的氣候變化。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為何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就已演化出纖長脖子和巨型身軀?
  • 脖子更長蜥腳類恐龍為何進化出纖長脖子?恐龍的長脖子到底有何用?
    在11月17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古生物學家新近分析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以及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以了解這頭蜥腳類恐龍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生態系統,進而推斷1.8億年前的氣候變化。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為何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就已演化出纖長脖子和巨型身軀?
  • 內蒙古成功完成區內體形最大蜥腳類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
    經過發掘初步判定為內蒙古自治區發現的體形最大蜥腳類恐龍化石,不僅保存完整,還包含了該類型蜥腳類同一個體大部分前肢、後肢、腰節部位化石,少部分背脊、尾椎化石,不同個體化石之間還可以相互補充,對此研究基本查明含化石地層的基本信是難得的蜥腳類恐龍化石科研材料,是極具科普展出價值的化石材料。近日,起運呼和浩特進行修復和研究。
  • 錫盟完成一處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
    錫盟完成一處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 2020-12-08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囫圇吞棗"使巨型食草恐龍演變為長頸恐龍(圖)
    這是巨大的食草類恐龍-蜥腳龍。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由於它們不經咀嚼的吃下食物所以進化出一條長脖子。科學家們研究表示,一些長頸恐龍是由吃食物不經咀嚼的大型食草恐龍演變而來,諸如那些長脖子,小腦袋的恐龍就是由阿根廷龍等體重達到100噸左右的大型食草恐龍演變而來。  據研究,一頭大象一次進餐時間大約需要18個小時,這麼算來如果一隻大型恐龍要一次吃飽的話就要用上30個小時。這樣,如果大型食草恐龍耐心的咀嚼食物的話,就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供他們進餐。
  • 泰坦巨龍類恐龍介紹以及簡筆畫
    分類進化位置:恐龍\蜥臀目\蜥腳亞目\蜥腳下目\真蜥腳類\新蜥腳類\大腳類\多孔椎龍類\泰坦巨龍類泰坦巨龍類恐龍從名字可以知道都是些比較巨大的恐龍,由於他們的身體巨大,所以化石基本沒有完整的,好多只有幾塊骨骼,但是一根骨骼都能達到1-2米的長度,可見其巨大的身體。
  • 巨型恐龍到底有多大?地震龍比藍鯨還要長
    恐龍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而最大的恐龍是草食性的蜥腳類恐龍。蜥腳類恐龍的種類繁多,長有龐大的身體、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有些蜥腳類恐龍甚至有4層樓房高。 蜥腳類恐龍的骨骼最大最重,人們發現了一塊重達450KG的蜥腳類恐龍股骨。早期的恐龍獵人要想方設法才能將化石運回家,現在人們則求助於直升機來運輸化石。
  • 巨型翼龍站起來和長頸鹿一樣高,以恐龍為食
    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飛行動物是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翼龍,巨大的翼龍看上去並不粗壯,很多人都以為它們以魚類為食的「大海鳥」,但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歐洲的巨型翼龍卻以陸地上的恐龍為食,它是那個時代最頂級的掠食者,這種翼龍就是哈特茲哥翼龍。
  •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恐龍|巴塔哥|愛登堡與巨龍|化石
    聲名在外的阿根廷巨人2017年,隨著論文《一新巨型泰坦龍類是巨型蜥腳類在大型化演化中缺失的一環》(A new giant titanosaur sheds light on body mass evolution among sauropod dinosaurs)的發表,這種巨型恐龍也被命名為梅氏巴塔哥巨龍(Patagotitan mayorum),屬名來自於「Patag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巴塔哥巨龍最大恐龍背後的真相
    聲名在外的阿根廷巨人2017年,隨著論文《一新巨型泰坦龍類是巨型蜥腳類在大型化演化中缺失的一環》(A new giant titanosaur sheds light on body mass evolution among sauropod dinosaurs)的發表,這種巨型恐龍也被命名為梅氏巴塔哥巨龍
  • 走,到海棠灣看恐龍去,帶你玩遍「侏羅紀恐龍時代」!
    REC 馬門溪龍 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在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其化石,經科學鑑定,屬蜥腳類亞馬目。 此屬動物全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
  • 尋找最大的恐龍3:撼動潮汐的巨人
    但是在中生代,這裡曾經是恐龍們的樂園。早在20世紀30年代,來自巴伐利亞的地質學家Ernst Stromer就研究過了位於埃及中部地區的早/晚白堊世生物群。9500萬年前的巴哈裡亞(Bahariya)綠洲生活著種類繁多的脊椎動物,當時發現了三種大型獸腳類恐龍:除了恐龍,這裡還發現了烏龜,鱷魚,蛇頸龍等等脊椎動物的化石,它們一同組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態系統。
  • 以高大針葉樹樹葉為食 或令恐龍進化出長脖子
    新出土的恐龍化石及附近植物化石顯示,為覓得長在樹梢的食物,蜥腳類恐龍進化出長脖子。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17日報導,古生物學家分析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及其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出上述結論。
  • 大塊頭恐龍的纖長脖子到底有何用?
    在11月17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古生物學家新近分析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頭骨,以及附近巖層中的植物化石,得以了解這頭蜥腳類恐龍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生態系統,進而推斷1.8億年前的氣候變化。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為何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就已演化出纖長脖子和巨型身軀?
  • 科學家發現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
    趙闖繪製/光明圖片光明日報日電(記者 張蕾)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以及加拿大、斯洛伐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根據早前在河南西峽挖掘出的即將孵化破殼的恐龍胚胎蛋化石,發現了一種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科學家將這一生活在距今90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命名為中華貝貝龍。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9日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