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護河新機制 湖淨河清岸更綠
2017年河(湖)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我縣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力度,全面實施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通過幾年的努力,如今我縣境內的河湖面貌大為改觀,一幅幅青山綠水的高顏值畫卷呈現在大家面前。
隆隆的發動機響起,意味著張伯虎夫婦一天的巡湖工作開始了。思德水庫是我縣唯一一座集飲水、灌溉、防洪為一體的中型骨幹水利工程,張伯虎夫婦就是這裡的保潔員。檢查完船上的設備之後,夫婦倆穿上救生服,登船開始打撈。妻子騰秀蘭開船,丈夫張伯虎站在船頭打撈湖面漂浮物。像這樣的巡湖,夫婦倆基本每天都要堅持一次,如果遇到大暴雨,打撈工作就得持續兩個月。
思德水庫水淹面積涉及柳埡、義路兩個鄉鎮,柳埡鎮有6個村在水庫沿岸,湖岸長達37.3公裡。以前6個村自己僱人開小船到水庫打撈保潔,既不經濟,又難管理,還存在安全隱患。在河(湖)長制工作中,柳埡鎮探索水庫管理的新機制,捆綁使用水庫沿岸各村的河道保潔費,購買第三方服務對水庫進行保潔維護。
柳埡鎮河長制辦公室主任 莫一波:開展這個工作(機制)扭轉了各村各自為政的局面,解決了缺少專業人才,缺少專業設備等問題,消除了安全隱患,這個機制運行以來,效果相當良好。
家住柳埡鎮虎峨壩村的張伯虎以前在思德水庫開船跑客運,對這片水域的情況十分熟悉。現在坐船的人少了,張伯虎也從「船老大」一下子變身為水庫保潔專業戶。
思德水庫保潔員 張伯虎:現在工作看起比原來要辛苦一點,但是現在收入的話,一年也就是三四萬塊錢,原來收入一年有五六萬塊錢,但是現在我們自己感到責任重大,把這個河裡保潔這塊我們做到了的,沒得垃圾了,垃圾少了,起碼說,我們是為大眾,做了一定的貢獻,心裡也感到踏實,也感到舒服,也很高興。
看著湖面上一天比一天乾淨,張伯虎信心更足了,他說做保潔就是要有一份愛護家園的初心。
思德水庫保潔員張伯虎:以後我想的就是,把這個工作,在原先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和教訓,儘量地把這個工作,做到最好。
在河(湖)長制工作中,我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按照層層管理,分級負責的管理模式,全面落實最嚴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創新江河(湖)庫管理辦法,加大對水環境的整治力度。截至目前,全縣已有縣河長22名,鄉河長37名,村河長313名,實現了河(湖)長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