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讓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

2021-01-09 人民網

據靖遠縣融媒體中心消息,近年來,靖遠縣嚴格按照白銀市河湖長制工作要求,緊緊圍繞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執法監管,強力推進河道治理工作,極大改善了靖遠縣境內河道生態面貌。

「近年來,靖遠縣全力推進『清河行動』,河道內私挖亂採、亂堆亂放等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初步目標。」靖遠縣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副隊長王鋒說。

雖然已經到了冬季,但是黃河靖遠北城段沿岸風景依然很優美。靖遠縣在推進河道治理的同時,還重點實施了黃河兩岸環境綜合整治、景觀帶建設、防洪堤景觀改造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區生態環境和縣容縣貌,每天到黃河兩岸散步健身的居民也越來越多。

「這幾年經過政府的大力治理,黃河的水更清了,環境也變好了,夜景也挺漂亮的,來這裡鍛鍊感覺非常舒心。」在靖遠北城黃河廣場鍛鍊身體的群眾魏晉芳說。

自開展河道綜合治理以來,靖遠縣河道整治、河湖「清四亂」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累計拆除非法淘金船4艘,清運侵佔河道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22742噸,恢復河道原貌946畝。(雷豔玲 黃兆國)

(責編:焦隆、王彤)

相關焦點

  • 水更清了,景更美了(十三五·中國印象(19))
    由黨政領導擔任河湖長,協調整合各方力量,破解了很多複雜的水問題。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境內有條隱潭溪。上世紀90年代,沿岸村民辦起石材加工廠,廢水直接排入隱潭溪,溪水日漸渾濁。但因職能部門權責交叉等原因,每次治理都不了了之。2017年初,上虞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潘立峰擔任了隱潭溪區級河長。他在第一次巡河時,就發現了這一癥結。
  •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家更美,這裡正在全力建設「和美蒸浦」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家更美,這裡正在全力建設「和美蒸浦」 2020-12-20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縣滸灣鄉:全面落實「河長制」 水清岸美惠民生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麗君 胡曉菲)白鷺低飛,魚翔淺底,綠樹依依,一條水泥路順著河道蜿蜒,串起了岸邊一排排林立的樓房……日前,記者來到新縣滸灣鄉小潢河岸邊,目光所及皆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之中。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天更藍 地更綠 水更清
    幾年間,哈密市快速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在城市建設中通過規劃建綠、建路擴綠等多種途徑,開展以道路綠化為骨幹,包括公園、單位、小區等在內的點、線、面全面推進的城市綠化建設。沿街很多建築拆除後都建成了休閒小公園、健身小廣場。
  • 儀隴:創新護河新機制湖淨河清岸更綠
    創新護河新機制 湖淨河清岸更綠2017年河(湖)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我縣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力度,全面實施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通過幾年的努力,如今我縣境內的河湖面貌大為改觀,一幅幅青山綠水的高顏值畫卷呈現在大家面前。
  • 南陵「治」水:河更清城更美
    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閒庭信步,或駐足觀景,儼然一幅水清岸綠的江南美景。而這在過去,還是另一番景象:汙水直排、河水渾濁、嚴重時甚至路過都能聞到刺鼻的味道,曾被調侃為「龍鬚溝」。市橋河是南陵縣的中心河,穿南陵縣主城區而過,城市水系的惡化直接影響了市民居住環境和城市形象。治理之後的市橋河。
  • 練塘鎮丨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家更美,這裡正在全力建設「和美...
    走著走著,從遠處傳來隆隆的機械聲,尋聲而去,只見收割機來回穿梭於金黃色的稻海,壓出一道道美的紋路,歡快地吞吐著金燦燦的稻穗,奏響了一年一度的晚稻「豐收曲」。漫步於蒸浦支路、謝家頭中心路等鋪有瀝青的主幹道路,兩旁的樹木、稻田染上了紅黃的色彩,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讓人感受到了季節交替的美妙。
  • 【河長制】茂名構建「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
    信宜「錦江畫廊」,將鎮隆古城、丁堡森林公園、旺同十裡竹道、高城水庫等景區連接起來,打造了古城春韻、生態溼地、山地森林、古韻田園、竹海溪谷等系列景觀點,是一條生態情景綠道、全域旅遊風景體驗線,也是信宜河湖治理取得成效的反映,更是茂名在構建「河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嶺南水鄉畫卷的縮影。
  • 「我的脫貧故事」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生活也更好了|餘慶縣龍家鎮...
    我叫蔡德玉,是餘慶縣龍家鎮先鋒村寺堡組的村民,家住先鋒河畔,背靠大山,出門見水,三五畝土地一年種不出幾粒糧食。   能活到現在也是我的福氣,小時候的一個意外,背部嚴重骨折,那時候窮得叮噹響的家,可沒錢到醫院治療,險些就此喪命。
  • 大美高密!這一年,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網友:過得更舒坦了!
    大美高密!這一年,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網友:過得更舒坦了!原標題:大美高密——生態環境更優美?美麗鳳城我的家,年年都有新變化!2020年,乘風破浪的高密取得了哪些成績?融智商務綜合體一角這一年,天更藍了高密市成立了五個工作專班,牽頭抓好工業廢氣、燃煤、機動車、揚塵、煙塵等重點領域整治,突出橡膠輪胎、鑄造、安防三個重點行業整治,協同推進大氣汙染綜合防控。
  •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還有巨幅主題牆繪等你來打卡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來到廣州市白雲區嘉禾湧二支渠,在距離河湧六米遠的建築牆面上,巨幅的龍舟、舞獅主題傳統繪畫讓路過的群眾不禁駐足欣賞。這些反映當地歷史傳統的「西嶺印象」牆繪極具特色,吸引了大家前來打卡。
  •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而立浦東再出發】
    降汙減排、汙染源治理、水環境整治、生態補綠……浦東的環境不斷改善,城市愈發宜居。 每到周末,大到黃浦江邊的世博公園、花木地區的世紀公園,小至各個路口的口袋公園,休閒娛樂的居民總是人影不斷;清晨傍晚,一條條玉帶般的河道邊,散步遛娃的也隨處可見。高顏值的城市,體現出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和保護。
  • 水清岸綠河湖美!寧鄉河長制工作獲2019 年長沙市縣(市、區)績效...
    「我們以小微水體示範片區和美麗河湖為抓手,著力打造一批『水清、岸綠、景美』的水景觀,同時加強溈江流域治理逐步實現溈江水Ⅱ類水進城、Ⅲ類水出境的目標。」市水利局副局長王智勇告訴記者。圍繞這個目標,我市一年來從面源汙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小微水體建管等方面著力,做好水治理文章,治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我市河長制工作獲2019年長沙市縣(市、區)績效考核第一名。我市治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水更清了、岸更綠了、景更美了。
  • 【魅力永年】北李固村:路更寬 樹更綠 村莊環境更美
    【魅力永年】北李固村:路更寬 樹更綠 村莊環境更美 2020-12-03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卡「宜昌美岸」第四站——宜昌外灘
    「宜昌美岸」打卡進行中……前幾次的行程中小編帶各位領略了高峽平湖兩壩一峽和香溪流香的風採今天我們來到主城區一起感受宜昌外灘宜昌江岸共治,減少港口岸線佔用,主動退岸還綠,讓「天際線」更具自然色彩、更有親民魅力
  • 全市生態環境系統:讓延安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空氣更清新
    會議要求,全市生態環境系統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當前生態建設、汙染治理各項重點工作相結合,對標全會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遠景目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科學謀劃,系統推進,積極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措施,推動延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讓延安天更藍
  • 廉江高橋河三年整治重現河清岸美
    當地村民稱讚道,三年整治高橋河又現河清岸美的生態景觀。廉江高橋河三年整治重現河清岸美的生態景觀。 記者 賴寒霜 攝高橋河全長10多公裡,源自廣西博白縣大壩鎮,從東北向西南流經高橋鎮全境,然後流入北部灣。多少年來,一江碧水滋潤著那片沃土,哺育著千千萬萬的高橋人民,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母親河」。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讓山更青 讓水更綠 ——三元區推進山水林田...
    近兩年多來,三元區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做實做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切實讓山更青、讓水更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前些年,每到筍乾製作旺季,中村當地就會產生大量的煮筍水,鮮筍中大量營養物質進入煮筍水中,直接排放或者經過汙水處理排放都會對環境帶來一定的汙染。在制筍聚集區、筍作坊收集煮筍等工藝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高濃度水。筍水治理,是一道難題。該如何破解?經過努力,筍水資源化技術的運用成了三元區的破題之道。
  • 「五年輝煌成就,展望美好未來」河長制治出河暢 水清 岸綠 景美新...
    五年來,我市河湖長制體系全面形成,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河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河湖治理體系不斷優化,讓河湖逐步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隨著河長制的持續深入實行,年楚河水更清、岸更綠、顏值不斷上升。據桑珠孜區水利局副局長拉巴瓊達介紹,針對年楚河長期難以治理的河道問題,主要推行了年楚河「1+4」工作模式:「河長制」+落實日常制度模式、「河長制」+國策護河隊模式、「河長制」+黨建引領模式、「河長制」+河道監控模式,走出了一條操作性強的河長制管理新路子。
  • 水清、岸綠、景美!邢臺要發展「四河」水系景觀!
    近年來,我市以公園城市理念指導城市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市域水網串聯作用,構築縱橫交織、互聯成網的城市水系,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系環境,努力鋪就「綠滿邢襄、水潤古城」的生態底色。整治過程中,河道管理處通過人機結合方式進行實時監測,及時打撈水面雜物,確保垃圾隨有隨清。同時,加強生物降解,抑制河道內藍藻生長,保障河道水質。加大河道兩岸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實現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無垃圾的「三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