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號」歸來 帶回啥神奇生物?

2021-01-08 環球網

「海洋六號」歸來 帶回啥神奇生物?

發現不依賴光合作用生存的神奇生物——地球上壽命最長生物「管狀蠕蟲」及海蛇尾

冷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在冷泉周圍發現的海蛇尾

在冷泉周圍發現的管蟲生物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陳惠玲)歷時36天,航程3000多海裡,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船圓滿完成2019年深海探測共享航次科考任務,並於昨天返抵廣州海洋地質專用碼頭。這是中國組織實施的一次大規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完成國內不同單位多項科考任務,並取得一系列聯合創新成果。

本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技術負責、高級工程師陳宗恆向記者介紹,本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實施了6個渠道20餘項重要任務,包括國家地質調查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項目涉及海洋地質勘查與環境調查評價、研發設備規範化海試、深海探測儀器試驗性應用、冷泉系統科學研究及遠洋科考綜合試航等,開展了20多項海上科學考察任務,以多方項目合作的方式,實現聯合調查創新。參航單位涵蓋4個系統18家單位111名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共享航次單位和人員數量達歷年新高。

本次科考創新成果豐碩。一是實現了大型國產調查設備試驗性應用。對4500米級深海熱液探測自治式潛水器系統(「探索4500」AUV)進行了試驗性應用,對深海富鈷結殼規模採礦車開展了海上試驗。二是完成多套自主研發深海設備的規範化海試。開展水合物開發環境原位監測與探測裝置等自主研發設備的海上試驗,完善深海探測技術配套和公共試驗平臺建設。三是多類型潛水器協同開展冷泉調查獲得新發現。發現新的海底大型活動性「冷泉」,基本查明其分布範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鹽巖及流體活動等。四是系統規模開展冷泉調查研究。獲取了一大批冷泉系統相關生物、水、氣體等樣品及數據,為冷泉系統演變過程及機制等研究提供基礎支撐。

什麼是冷泉?

「冷泉」就像荒漠海底中的一片綠洲,它滋養了包括從海底菌席等微生物到海底貝類、蟹類、海蝦類等高等生物的一個完整生態系統,是由來自海底地層中的含氣流體(主要為甲烷氣體)以噴湧或滲漏方式注入海水中而形成,按其生命周期不同,又可分為「古冷泉」和「活動性冷泉」,海底冷泉一般表現為大片白色菌席的出現、冷泉特徵生物如貽貝、管狀蠕蟲、蟹類、海蝦等成群出現,以及自生碳酸鹽巖出現在海底,甚至可看到正在活動的海底流體噴口,一般由來自海底沉積界面以下的以水、碳氫化合物(天然氣和石油)、硫化氫及沉積物等不斷從噴口向海水中噴出。冷泉的發現不僅與海底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儲存密切相關,活動冷泉的噴發或滲漏的甲烷會增加溫室效應,對海洋生物也將產生影響。

冷泉周圍有哪些神奇生物?

有趣的是,在冷泉周圍發現有不依賴光合作用生存的神奇生物,在1390米水深的冷泉附近,首次發現了被科學家譽為地球上壽命最長的生物類型之一的「管狀蠕蟲」以及海蛇尾。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高級工程師龔躍華介紹,儘管「管狀蠕蟲」近年來就有發現,但如此大規模和清晰地出現在冷泉周圍在我國卻是第一次發現。這種海洋生物依賴體內共生的硫化物氧化細菌為其提供營養,既沒有內臟,也沒有消化道。其生存原理是細菌吃硫化氫、甲烷氣體,而細菌是在管蟲肚子裡的,蠕蟲與細菌是共生的,細菌給管蟲提供能量。記者看到,「管狀蠕蟲」其樣子像竹節或者樹根,其實它是一種深海動物。

相關焦點

  • 「海洋六號」今晨凱旋,快圍觀從深海帶回了啥?
    歷時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船完成中國地質調查局深海地質第8航次和中國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務,23日上午滿載科考成果徐徐返靠廣州海洋地質專用碼頭。
  • 「海洋六號」上演感人故事:讓愛不再延遲
    受颱風天氣影響,「海洋六號」離開原定工作區避風,因為處在網絡信號盲區,已經跟家裡失聯六天的首席科學家劉方蘭第一次用船上的網絡電話給家人報去了平安。雖然聽不到電話那頭的聲音,但記者看到,劉方蘭的臉上滿是喜悅。作為一個「60後」的老大洋,劉方蘭身上有海洋地質人特有的氣質:海風雕刻出他堅毅的面容,常年與風浪的搏擊練就出一身錚錚傲骨。
  • 《饑荒》關於切斯特生物的六個神奇特性,老玩家看看知道幾個呢?
    《饑荒》關於切斯特生物的六個神奇特性,老玩家看看知道幾個呢?《饑荒》六個關於切斯特生物的神奇特性,新手玩家了解過他們嗎?在動作冒險類求生遊戲《饑荒》裡面,切斯特是一種類似於移動儲物箱的被動型生物,玩家可以在他們身上存放至多九個物品!小編「我尚的大世界」介紹六個關於切斯特生物的神奇特性!
  • 藏在海洋深處的神奇生物,有著最奇特的交配方式,看完別臉紅!
    大家好我是大何,今天依然和大家聊聊海洋中的神奇生物。這個生物有著全宇宙最獨特的交配方式,就是神奇的毯子章魚。飄逸的毯子章魚毯子章魚這個奇特的名字來源於腕足之間如同毯子一般的肌肉膜,它是生活在澳洲北海的神秘生物,身上多彩而且多變的體色,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 【海洋科普】章魚燒、轟炸大魷魚和墨魚丸的區別都有啥?
    【海洋科普】章魚燒、轟炸大魷魚和墨魚丸的區別都有啥? 2020-09-13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神奇生物
    每當提到生物多樣性,加拉帕戈斯群島都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位於厄瓜多海岸外的這個人煙稀少的群島是生物演化的最好門戶之一,這裡有著地球上最獨特的野生動物。海鬣蜥海鬣蜥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群島特有的生物。
  • 從大陸架淺海到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大海裡都有什麼神奇生物?
    這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重要成就新聞也引起了大家對於海洋的深厚興趣,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熟悉又陌生的海洋和不同深度的神奇海洋生物。奮鬥者號 首先,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到底有多深呢?被捕食的大王烏賊,其實應該是大王魷,因為它是大王魷科、大王魷屬頭的足類軟體動物,而不是啥烏賊,這個外形像非地球生物的傢伙整體呈圓錐形,上面長著兩顆臉盆一樣的大眼睛,並且生有8條觸腕,腕上長著一排排的吸盤,這些吸盤著實厲害,可以將抹香鯨體表的鯨肉扯下來,人類已知最大的大王烏賊有13米長,275千克重。
  • 海洋最深處可達地下一萬米,海底究竟長啥樣?海水還是液態的嗎?
    對於人類來說,有兩個地方最為神秘,一個就是海底,一個就是外太空,這個兩個都是人類沒有探索完的地方,甚至還都是只是了解一點點,而海洋雖然離我們比較近,但是海洋太過寬闊。實際上我們也不是所有的海域都去過的,而且隨著海洋深度的增加,探索的難度一再增加,人類的技術還沒有辦法探索到。海洋最深處可達地下一萬米,海底究竟長啥樣?海水還是液態的嗎?目前已知最深處就是馬裡亞納海溝,在海下一萬米,這個深度真是很難想像的,而這裡其實下去的人也是少數。
  • 科考隊帶回這樣一個「噩耗」
    10月12日,在北冰洋上漂泊一年多後,「極星」號破冰船平安返航,歷時389天的「馬賽克」北極探險宣告結束。一年多的時間裡,「極星」號把自己凍在冰裡,順著浮冰漂移,穿過北冰洋,對周圍的海冰、海洋、大氣、生物等要素進行觀測。
  • 世界海洋日:「蛟蛟」帶你探秘神奇的海洋世界
    【編者按】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於海洋,現有的各種動物和各種植物,包括我們人類,都是原始生命的後裔及發展。海洋也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場所,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發展成了「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物世界。同時海洋又是一個用之不盡的天然生物資源寶庫。
  • 千萬粉大V來山東,竟為了這些神奇生物
    千萬粉大V來山東,竟為了這些神奇生物 2020-11-03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生態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簡析
    歷經近80年的勵精圖治與艱苦創業,目前的海洋生命學院已發展成為特色鮮明,在國內有影響的海洋生命科學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學院擁有海洋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海洋生物學和遺傳學兩個山東省重點學科,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海洋生命科學國家級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生物科學類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 有劇毒或有生命,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的風險,後果不可預知!
    科學家魂牽夢縈的火星火星採樣返回對於科學家來說,那是一件無比激動的事情,但有天體生物學家卻尖銳地指出,火星上帶回的土壤可能會引發未知的風險,而一旦實驗室保管不周或者洩露到外界,後果可能不堪設想!火星日出人類已經採樣過那麼多次,沒見有啥問題?
  • 實驗6號成功下水!我國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7月1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號下水暨命名活動在廣州舉行。 簡而言之,「實驗6」號身懷多種「絕技」,既有進行地球物理專業調查能力的特長,還能夠滿足物理海洋、海氣相互作用、海洋化學等多學科的綜合考察需求。 不僅於此,它還具備在深海溝等極端環境下進行地形、地貌、海流、生物群落調查和取樣能力。
  • 神奇而美妙的世界之深邃無垠的海洋
    我們接著往海底下沉,到了3800米的地方,這兒的生物過著緩慢的生活,保存每一點能量對於生存至關重要,所有生物一動不動地隨波逐流,或者以緩慢而優雅的姿勢遊泳,只有在遭遇危險時這些生物才會倉促起來,小飛象章魚拍打著它們像耳朵一樣的鱗,小飛象章魚拍打著它們像耳朵一樣的鰭,長尾魚搖擺著它們像鐘魚一樣的尾巴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助力央視新聞「奮鬥者」號萬米級海試直播
    當天上午10時30分許,在摘箬山海洋科技示範島海上公共試驗場航行的浙江大學「紫金港」號教學實習船上,央視記者與海洋學院博士生曲夢傑、張培豪和實驗師朱賢輝等,開始了為期1個多小時的舟山直播連線。吃海鮮不應該吃哪裡,怎麼吃才正確,深海生物有能食用的嗎?有哪些深海稀有生物應該受到保護?
  • 《彩虹六號:圍攻》機槍哥的『榮耀帝王』歸來
    昨日育碧官方公布了《彩虹六號:圍攻》中機槍哥的新皮膚『榮耀帝王』,這次皮膚的歸來帶著新的姿態!戰鬥民族必不可少的勇猛,今天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機槍哥的新皮膚吧!
  • 《彩虹六號》大領主機槍哥攜新精英皮膚重做歸來
    《彩虹六號》大領主機槍哥攜新精英皮膚重做歸來
  • 海洋裡最危險的生物,2分鐘就能奪走一條生命,幸虧它們不會上岸
    然而,在廣闊的海洋中,人類仍面臨巨大的威脅。我們並沒有完全探索清楚這裡的情況,所以在複雜的海洋世界中,人類的生命安全隨時都會受到威脅,尤其是龐大的水母家族,註定將是一大難題。首先,是燈塔水母。人們認識到這種神秘的生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們擁有「返老還童」的能力。
  • 海洋中返老還童的生物,不受時間限制,這個超能力還不錯!
    海洋中返老還童的生物,不受時間限制,這個超能力還不錯!我們人類的最長壽的是140多歲,而龜類最長壽的叫做加拉帕戈斯象龜,它能夠活到176歲,也是動物王國中最長壽的動物。不過據專家研究,有一生物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局面,這個生物就是燈塔水母,燈塔水母渾身成透明色,它在浩瀚的海洋中宛如一位舞者,伴隨著海水的律動翩翩起舞,但是它的體積非常的小。它的直徑只有幾毫米,但就是這樣一種非常微小的生物,卻具有一種返老還童的神奇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