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關注我留下你的評論。
蘭花種植成活不難,養好卻是不易。很多蘭友在第一年種植蘭花時,所用的植料沒有問題,一般兩個月後都可以成活。但要將蘭葉養到漂亮、飄逸、濃綠卻不是易事。
常常有蘭友來信息詢問我:蘭花葉片老是出現枯萎,究竟是缺水呢?還是缺肥呢?其實有關蘭花葉片枯萎的原因有很多,並不能一概而論。特例就不說了,只說一下最常見的蘭花葉片枯萎和處理方法,大概有以下這幾種:
一、服盆期
蘭花種植以後需要度過兩個階段,才能真正成活。第一是緩苗期,這是蘭花在適應新的環境。此時不宜澆水過多、不能施肥,最好避開陽光的直射。然後就是服盆期了,蘭花能否成活主要看服盆期。
服盆初期的蘭花,根系雖然已適應了新的環境,但它的汲取能力還未完全恢復,因此蘭株消耗的養分都是老苗提供的。這時如果服盆速度不能跟上的話,老苗就會因為消耗過度而枯萎。這種枯萎就是常說的退草,它的危害性不是很大,只要蘭根汲取能力恢復,就可以停止了。
特點:枯萎從葉片尖端開始往下延伸,沒有明顯的黑斑。
處理:提高環境的溼度、通風,也可以噴施一次葉面肥,建議磷酸二氫鉀800倍+尿素600倍,傍晚噴透蘭葉正反面。
二、兩腐病
蘭花兩腐病是莖腐病和軟腐病的合稱,雖然都帶一個腐字,但這兩種病害機理並不一樣。莖腐病是真菌性的,軟腐病是細菌性的。區別在於葉片枯萎處,莖腐病通常是全葉枯萎,枯萎的葉片整體呈現「幹」的感覺;而軟腐病,則是從蘭花葉心處、基部開始腐爛,枯萎的部位常常有黏手的感覺,是溼的。
特點:蘭花葉片枯萎的地方都有明顯的病理特徵,不像退草那樣自然。
處理:如果腐爛處是幹的,就用真菌殺滅藥(比如甲基託布津);病灶處溼溼的、黏手的,就用細菌性的藥物(多菌靈其實是廣譜的,也可以用)。
三、缺水型
這種現象常見於那些出差多的蘭友,有時出差前忘記澆透水了,或者本身植料的保溼性不太好。長時間不澆水,就可能導致蘭株缺水,這種枯萎葉片的原理,與退草有相似之處,但在處理時有些不同。
特徵:像退草一樣,枯萎從葉片尖端開始往下,枯萎的葉片如秋後野草一樣,無臭無味不黏手。
處理:這種現象出現時,蘭根基本上會有部分空掉了,需要倒盆修剪那些已經壞了的蘭根,然後重新種植。
四、缺肥型
蘭花生長最離不開的肥料(養分來源)就是氮磷鉀三元素,缺少氮肥的蘭葉,整體泛黃顯得枯瘦,但葉片不會枯萎。缺少鉀元素的時候,蘭花葉片會有枯斑,一般是呈枯黃色,同時葉片感覺軟弱無力。缺少磷元素時,蘭花葉片會出現紅色的枯斑,大多是從葉邊緣開始的。
處理:如果出現以上所說的情況,可以試著補充一下磷鉀元素,最方便的就是磷酸二氫鉀葉噴,既安全又速效。
五、肥害型
有些蘭友在蘭花養護時,恨不得一天就讓蘭花新芽長成壯草,施肥更是追求高速、高效。所以,常常會出現肥害現象。這種情況是明顯的肥害導致蘭花根系細胞受損,即便是緩苗期管理到位,也是一樣會葉片萎蔫直至枯死的。
肥料(化肥)其實就是一種鹽類,在濃度過高的時候,會讓植株細胞反滲(有的資料上說是電解質紊亂,意思差不多吧),從而導致了根系快速失水,比常規的蒸騰過大失水更快,這樣葉片自然就會慢慢枯萎了。
處理:趕快倒盆更換植料,同時將蘭根用清水衝洗乾淨。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