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裡雪山|17人葬身的世界登山禁區,卻能給人帶來幸運?

2020-12-24 輕旅

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雲南的最高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梅裡雪山,堪稱中國最傳奇的雪山。其實卡瓦格博並非梅裡雪山而是被叫錯了名字。真正的梅裡雪山,在太子群峰北側。

太子雪山群

在西藏察隅縣與雲南德欽縣交界處

縱貫南北,綿延150公裡

太子雪山群

太子雪山群由太子十三峰組成

諸峰中緬茨姆峰線條優美

相傳為玉龍雪山之女

其終年雲霧繚繞,似少女含羞而罩的面紗

緬茨姆峰

吉瓦仁安峰位於緬茨姆峰北側

為並列排裡的五個扁平而尖削的山峰,又稱五佛冠

吉瓦仁安峰

測量隊誤將太子群峰記作梅裡山脈,一代代人以訛傳訛,「梅裡雪山」代指了「卡瓦格博」。對於登山界來說,海拔7000 米以下的山峰是不被列入登山名單的,但只有卡瓦格是例外。在一百多年的現代登山史上,14 座8000 米以上的山峰,幾十座7000 米以上的山峰都被印上登山者足跡之後,唯有這座6740 米的山峰仍然保持著她的聖潔。

在十幾年前,這座山峰幾乎不為外界所知,雖然歷史上的最著名的茶馬古道就經過這裡。1950 年代,茶馬古道衰落之後,滇藏交界處的德欽縣被人們淡忘.1987 年日本人向中國國家體委提出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請的時候,雲南省體委的人問:卡瓦格博在哪裡

卡瓦格博是藏民心中的聖地

和西藏的岡仁波齊

青海的阿尼瑪卿

青海的尕朵覺沃

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1987 年8 月的夏季,一支陌生的隊伍開著越野車馱著大包小包來到了雪山下。淳樸的藏族村民請他們喝青稞酒,打酥油茶,火塘邊切下大塊的豬膘肉款待來自遠方的客人。與村民的好奇一樣,這支隊伍也對這座美麗的雪山和村民古老的生活方式驚嘆不已。他們告訴村民們,他們是來攀登梅裡雪山的。村民們不知他們口中的梅裡雪山在哪裡,更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運動叫做登山。友誼一直持續著,直到藏民知道了他們的來歷。

登山前合照

這支登山隊,由中國日本聯合組成,當時中日兩國籤訂了10年共同攀登卡瓦格博的合同,主體是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是全日本實力最強的一支隊伍,有著日本多家大財團的資金做後盾。隊員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有8000 米以上的登山經驗,並配備了最先進的衛星雲圖接收儀器,隊長是日本著名氣象專家井上治郎教授,副隊長是中國登山家宋志義

從1987 年至1990 年,登山隊用了兩年時間對卡瓦格博進行了一系列的地質學、動植物學以及氣象學的考察。蟲草怎麼挖?酥油怎麼做?山上長什麼植物?藏民怎麼生活?都列入他們的考察報告。只是他們沒有了解神山對於當地人生活的意義。當藏民們終於知道了他們要攀登的梅裡雪山就是他們心中的神山「卡瓦格博」,他們受到的震驚是前所未有的。

雨崩村

藏民稱神山叫阿尼卡瓦格博,意思是卡瓦格博爺爺。他們把神山當作是爺爺,怎麼可能讓登山隊爬到他的頭上。在藏民心中,生活中一切都是神山的賜予,山上的牧場養肥了牛羊,他們喝的每一滴水都來自山上融化的雪水。對神山不敬,神靈就會離開他們,災難就會降臨。

1990年,12月28日,登山隊即將到達頂峰,300多名村民趕到大本營對面的太子廟燒香祈禱。村裡的老人氣得跳腳哭喊著說:「卡瓦格博是時候施展你的神力了,把登山隊攆下來,不然我們以後再也不敬你了。」卡瓦格博真的變天了,離頂峰只有240米時,天空突然下起暴雪,17名隊員遭遇雪崩,無一生還,直到七年後踩在腳下明永冰川發現17名隊員遺體,這成為當時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

山難為卡瓦格博蒙上一層神秘色彩,無數人躍躍欲試,期待登上這座處女峰。

雨崩村

1996年,日本登山隊再次來到卡瓦格博。此舉遭到周邊村民強烈抵制,他們不斷到縣裡告狀。這一次,登山隊到達6250米處,天氣晴朗,登頂在即,東京氣象臺突然發來緊急通知,暴風雪即將來臨,積雪將達2倍,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全隊連夜撤回大本營。造化弄人,卡瓦格博晴好如故,衝頂機會就此錯過。村民得知後燃起鞭炮,以示慶賀。

為什麼要登頂?有人說因為人類需要徵服自己,法國作家和哲學家杜馬爾說:因為在下面,永遠不知道上面有什麼。」英國的登山家馬洛裡說:「因為山在那裡。」

聽說卡瓦格博倖存者之一,在昆明開了家叫梅裡戶外的戶外用品店,自己卻再也不登山了。

2001年德欽縣人大正式立法:禁止任何登山隊攀登這座神山。卡瓦格博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座禁止攀爬的山。

但仍有人不甘心,試圖偷摸上山。

2004年,僧人王天漢,以攝影、朝聖為由來到雨崩村,但被村民看穿心思將他綁下山去。

但登山愛好者高家虎就沒有那麼幸運,2010年12月,雲南登山者高家虎擅自攀登卡瓦格博,由於上山速度過快,出現身體乏力、頭痛、吐黃水、肺部有氣泡聲的症狀。他發送的最後一條簡訊顯示,他在卡瓦格博5400多米處。1月12日,高家虎的好友通過微博發布高家虎攀登卡瓦格博失蹤的消息,雖然德欽警方幾乎出動了所有警力,但仍一無所獲。

二十一世紀初,卡瓦格博出現冰川面積縮小、雪線上升的情況,其中最大的明永冰川退縮明顯。

在這個星球,人類已經佔據了太多地方,為什麼就不能停下腳步給自然留下一片淨土呢?

2020災難式的開局,給了我們時間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

學會尊重和珍惜它,畢竟我們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相傳:倘若有人進入德欽的第一眼,就看見梅裡雪山,那麼會幸運一整年

如果幸運真的存在,我們能做的也只是讓幸運延續。

相關焦點

  • 梅裡雪山之夜
    第一次站在飛來寺的佛塔邊,我目瞪口呆的面對梅裡雪山。雪山四周溪流奔騰,森林密布。遠眺梅裡十三峰就像一座巨型的盆景。綠鬱叢林中鑲嵌著銀色雪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肅然起敬。 梅裡雪山對面太子廟,因為雪山的映襯更顯神秘。虔誠的藏民面對雪山長跪不起。口中喃喃念叨著聽不懂的經文。
  • 雲南梅裡雪山,日照雪山的日月同輝,從未有人登頂的雪山
    《雲南》中首次被稱為「梅裡雪山」。卡瓦格博高聳的美麗和宗教中崇高神聖的地位吸引了無數中外旅行者和登山者,但是,從20世紀初到現在的大規模登山並不是以失敗告終,因此,梅裡雪山現在也是處女峰,如果外面的朋友問雲南哪裡最應該看,一定要推薦梅裡雪山,沒有親眼見過的人無法體會到這種魅力,當然,這段時間比起元陽來測試人品,主峰的卡瓦博格總是不出現,被雲霧籠罩了好幾天,歡呼。
  • 孤身留在雲南20年,只為尋找17位隊友的遺骨|梅裡雪山山難30周年
    今天是梅裡雪山山難三十周年。三十年前,雲南梅裡雪山發生了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難,中日友好聯合登山隊的十七名隊員全部遇難。為了讓山難隊友門的亡靈回到親人身邊,一位名叫小林尚禮的日本登山隊員,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一再深入梅裡雪山搜尋,並成功找到了十六具遺體。藉由《梅裡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在近日的出版,作者小林尚禮在書中講述了自己尋找隊友遺骸的艱難歷程。
  • 隱藏在梅裡雪山下的小村莊,被外國作家譽為最後的地平線
    這樣的地方很多,但真正讓我平靜下來的只有雪山下那個神秘的村莊,讓人特別受不了雨崩說起雨崩,喜歡徒步的朋友大多都知道。但事實上,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隱藏在梅裡雪山深處的小村莊。從香格裡拉出發,走滇藏線約3個小時到達德欽,再從西當村步行到上峪崩村。加上飛機的距離,差不多要三天。
  • 城市品牌傳播十大經典案例|梅裡雪山|策劃公司|香格裡拉市|雲南|...
    從此,世界驚豔轉頭看,滾滾人流下雲南!雲南真正從此成為旅遊王國。隨著一些關鍵性證據的出現,雲南省政府在迪慶州府中甸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裡拉就在迪慶。其他地方還沒緩過神來,迪慶又搶先一步。經國務院院批准,2001年12月17日,中甸縣更名為香格裡拉縣。2002年5月5日,舉行了更名慶典。從此開始了十年增長500倍的奇蹟!
  • 走進「徒步者天堂」雨崩,穿越原始森林,探索梅裡雪山下的冰湖
    雨崩徒步線路在國內是一條史詩級的存在,被廣大旅友譽為「徒步者天堂」「梅裡雪山下的曠世桃源」「神山聖水下的世外之地」。冰湖,位於梅裡雪山之下,海拔3864米,是雪山山神卡瓦格博的命魂湖。去雨崩冰湖徒步的路程並不容易,第一天,路上就發生了兩個小插曲,抵達雨崩的時候,已經是晚上9點鐘。
  • 輪迴800多年的遺世書卷|梅裡雪山,雨崩、雪達最全攻略
    梅裡雪山攻略圖梅裡雪山 ,目前為止,很多的攻略寫它位於 雲南 迪慶 藏族自治州。其實這種說法,是源於滇藏公路自駕,到了 德欽 的飛來寺,可以看到 梅裡雪山 全貌。於是漸漸的,讓很多人忘記了在這附近,有一個最佳觀景點並不是飛來寺而是霧濃頂;更讓很多人甚至不知道, 梅裡雪山 山脈,其實跨越了兩省三縣—— 雲南 省 德欽 縣、 西藏 左貢 縣、 西藏 察隅 縣。說起 梅裡雪山 ,明永冰川、 雨崩 已是為人熟知的徒步路線。
  • 神靈庇護的中國神山:日本人兩次鎩羽而歸,成為人類最後的禁地!
    在中國有一處比較神奇的山峰,直到現在仍沒有人敢攀登,現在也已明確規定,禁止遊人攀登了,在未來也將成為人類禁區。它在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裡,也就是第四的梅裡雪山。西方人比中國人更了解梅裡雪山,早在上個世紀,一位來自英國的作家爾頓,撰寫了一本叫做《消失的地平線》的書籍,書中講述了一個被稱為香格裡拉的地點,而且還把香格裡拉稱為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說的就是中國的梅裡雪山。根據海拔來看,梅裡雪山的海拔並不高,它的主峰最高點,也只有6740米,可以說在雲南省內已經是第一高峰了。
  • 帶你走進梅裡雪山深處 體驗秘境徒步探險
    雨崩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雲嶺鄉境內,是梅裡雪山深處的一座藏族古村落,這裡常年與世隔絕,青山巍峨崎嶇,溪河蜿蜒綿長,村落四周風景如畫,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便是形容此地。雨崩徒步路線是我國境內的一條「史詩級」徒步路線,被眾多遊客譽為「上有天堂,下有雨崩」。
  • 梅裡雪山的真面目
    往上走,人不多,但只能慢慢地走,一是高原反應,再就是大太陽的也很曬人。順著沿山邊修的棧道一層層地往上爬,然後離冰川就越來越近了。來張近景,看冰川裡面乾淨點的冰居然是藍綠色的,比它灰不喇唧的外表好看多了。
  • 連綿150公裡,這是全世界公認最美的雪山
    世界公認最美的雪山如果你熱愛雪山,那麼一定聽說過這座被全世界都公認為最美麗的雪山,梅裡。阿尼卡瓦格博很多人都以為藏地神山的八大之首就是在講梅裡雪山,但更準確地說法是指主峰卡瓦格博。而在藏地,其實大家都把它叫阿尼卡瓦格博。因為阿尼是爺爺的意思,能把一座雪山稱為爺爺,可想而知它的地位是超越了一切的。
  • 轉山的魅力,岡仁波齊神山、梅裡雪山……,你還在等什麼
    這就是藏傳佛教在每個人心裡種下的一種信念。不論工作、學習、生活、做事情,都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也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堅持就是信仰最重要的基礎。當你仰望那閃耀著晶瑩光輝的神聖雪山,跟隨千百年來無數轉山者的足跡從神山的腳下走過,歷經高原缺氧、曝曬,完成轉山之後,心中那種幸福的滿足感是無法形容,而我們的心靈深處也是非常充實的。
  • 雨崩神瀑神聖而壯觀,藏傳佛教信徒朝拜梅裡雪山,必定沐浴聖瀑
    玉本村是梅裡雪山海拔最高的村莊。作為對外僅有的18公裡馬樁路,與外界的聯繫並不多。全村只有20多戶人家。民俗很簡單。1990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曾試圖徵服美麗雪山主峰卡瓦博,但在登山過程中發生雪崩。所有成員遇難的事件震驚了世界,雪崩村逐漸被世界所發現。
  • (體育)2021,中國登山再攀高峰|登山運動|攀巖|北坡|珠穆朗瑪峰|...
    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小標題)登頂珠峰60載 丈量珠峰新高度 「人與山相逢,會產生奇蹟。」 中國登山的歷史,和珠穆朗瑪峰密不可分。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頂。珠峰北坡氣候極為惡劣,自然條件非常複雜,是一座「連飛鳥也無法逾越」的山峰。
  • 哈巴,一座永遠包容成敗的雪山
    因為山頂的光、腳下的世界、頭上的星空、與宇宙相連的證據、與自我排解的勇氣、與心中的自己達成一致的願望或許都是原因。當然,登山之人一定不會去在意那些異樣的話語和目光,他們和喜歡山山水水的遊吟人一樣,只是一部分選擇了在安逸中生存,一部分選擇了在危險中成長。
  • 陪你登山的人在悄悄瘋狂成長|凱途嚮導三年內訓
    少數人會想起始終以綠葉身份存在於這個行業的角色:高山嚮導。我在思考該怎麼向大家介紹這一群人。凱途高山嚮導內訓計劃是國內商業登山公司首次自發出資啟動的民間嚮導培訓,斥資百萬,持續3年,打造高原雪山雄獅。第二年,關鍵一年,培訓繼續。
  • 雲南的八座著名雪山,你去過幾座?
    在迪慶州,當地人把梅裡雪山稱為「卡瓦格博」,意為「白色的雪山」。僅僅只有六千多米的梅裡雪山,擁有「日照金山」的美麗景象。尖聳的山峰,與清晨陽光撒下時猶如佛光將至的峰頂,無不訴說著它的聖潔和華貴。距離昆明市區100多公裡的轎子雪山,因其山型似一乘放置在萬山叢中的花轎而得名,它也是昆明人「家門口的賞雪地」。由於海拔高差相對較大,讓轎子雪山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四季皆不同」的美麗景象。
  • 知見詩社|《梅裡雪山神韻(三首)》——作者:何誼,誦讀:康靜 萬詩敏
    攝影作者:李海鷹 梅裡雪山神韻(三首) 作者:何誼 五彩的斑斕 看藏寨星星點點 看雲霧繚繞著炊煙 且莫言經過了萬苦千辛 才到了這著名的 世外桃源 絢美多姿的色彩哦 讓人陶醉的
  • 梅裡北坡徒步攻略,揭秘《消失的地平線》中雪域神國香格裡拉原型
    梅裡雪山最後的秘境」、「離卡瓦格博山神最近的地方」,也有人說它才是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神秘而古老的雪域神國「香格裡拉」的原型。 獅子座雪山 圖by登徒子戶外 獅子座雪山別稱粗格臘卡、卡瓦格博Ⅱ峰,海拔高達6509米,僅次於「雪山之神」卡瓦格博峰,是梅裡雪山境內第二高峰
  • 德欽|「遙望金山梅裡雪,氤氳漫透日邊寒」
    比如這次去梅裡雪山,就是因為老闆在那裡的酒店近期要接待一個旅行團,需要臨時抽調人手過去幫工。他們大概也是貪慕梅裡雪山周邊的美色吧,又或者覺得那不是一件苦差,這才欣然前往。等後面慢慢經過了虎跳峽、金沙江,甚至白馬雪山時,我才稍微懂得,那一禮貌性的笑容背後到底意味著什麼。——如果換我開車,小心翼翼的情況下大概率也能開到,但究竟能幾個小時到達,那就說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