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12月16日訊(記者楊榮峰 李愛華)海量信息、高速輿情、百變輿論的5G時代,如何打造一支敢於發聲、善於發聲的新聞發言人隊伍?12月15日、16日,由武漢市委宣傳部(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承辦的2020年武漢市新聞發言人培訓班開班。
中國傳媒大學董關鵬教授在給學員講課。呂詩文 攝
專家授課:「武漢長什麼樣,各位發言人來決定」
「講好武漢故事,武漢市對於新聞發言人制度的重視是史無前例的。」12月15日上午,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為培訓班開宗明義。
當天上午,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培訓學院院長、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董關鵬,以《5G全媒體時代,重大公共突發事件處置與輿論引導之新平臺+新戰略+新標配》為題,為參訓的全市各區、各系統的近200名發言人梳理了5G全媒體時代輿論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對5G全媒體時代的重大公共突發事件輿情處置案例進行了解析,並系統介紹了5G全媒體時代的輿論引導、輿情處置工作的原則和方法。
「武漢長什麼樣,各位發言人來決定」「一個城市新聞發布的細節可以看出對人民的態度」「在暫時的質疑聲中保持定力和自信」「用海量的事實真相來擠壓、包圍、對衝、淹沒謠言」……3個小時的講課中,董關鵬教授「金句」頻出,多次贏得學員們掌聲。
董關鵬結合今年上半年參與新冠肺炎疫情輿論引導的親身實踐,詳細講述了業務部門起草、法務專家修改、媒體專家潤色、主要領導籤發的輿情應急處理口徑生成「四步法」,「移動式」發布、「碎片化」發布、「滾動式」發布、「確認式」發布、「交互式」發布、「闢謠式」發布的全媒體新聞發布6大基本要求,以及搶先發布時間軸、及時搭建邏輯塔、適時提供證據鏈的輿論引導內容決勝3要素等5G全媒體時代重大公共突發事件處置的輿論引導工作方法。
董關鵬教授認為,5G時代給輿論宣傳工作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各級政府部門應緊跟新時代傳播規律的變化,配齊一網、一端、三微和發言人團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及時回應民眾關切。
學員模擬演練新聞發布。呂詩文 攝
學員輪流上臺,模擬演練新聞發布
12月15日下午,一場特殊的「新聞發布會」在市民之家召開。
參加2020年武漢市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的學員們,分成多個組輪流上臺,模擬演練新聞發布全流程。
此次模擬演練分別以採暖、交通、教育等民生話題為新聞發布內容,媒體「記者」現場給予配合。發布會現場,「記者」的犀利提問與「發言人」的精彩回答引人注目。
模擬演練結束後,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數據傳播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副院長喻發勝教授及數位資深媒體人對各組演練情況逐一進行了點評。
點評嘉賓們對參與「演習」的新聞發言人的表現打分,尤其是對於共性的不足進行了提醒:在新聞發言會前要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在新聞發布會中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回答問題時語言要生動等。
點評嘉賓還強調了新聞發言人如何控制說話的節奏等操作性的細節問題,令在座的新聞發言人頻頻點頭。
據了解,此次演練旨在進一步提升全市各區、各系統新聞發言人的業務能力,推動我市新聞發布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16日,資深媒體人講授了《疫情後期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政府新聞發聲應有的高度、力度、溫度》,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喻發勝教授講授了《危機與決策 全媒體時代突發事件與網絡輿情的應對》,還舉行了3場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實操模擬。
會後,參會學員們紛紛表示,培訓內容乾貨滿滿、收穫頗豐,模擬演練讓大家都走到了臺前,理論與實踐結合,精準有序,自己在今後發布新聞時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