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我服用了搖頭丸,我媽餵的!」這些新型毒品就在孩子身邊

2020-12-17 騰訊網

文 | 油醬

最近,又掀起了「毒品」風波。

從脫口秀演員卡姆到演員牛萌萌吸毒被捕,網上關於「毒品」的熱議只增不減。

很多人認為毒品離普通人很遠。

事實貌似如此。

據統計:

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濫用大麻以外籍、演藝人員為主。

但,普通人真的就安全嗎?

並不是。

它通過喬裝打扮,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

近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

販毒分子將毒品偽造成飲料的模樣,試圖在三亞市販賣。

據調查:

飲料製作原料中,含有的「γ(讀伽馬)-羥基丁酸」,屬於新型毒品。

濫用含有這種物質的飲料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等症狀。

與酒精並用會加劇危險性,甚至會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款「咔哇潮飲「,俗稱迷奸水」。

吸食後,常被犯罪分子實施迷奸行為。

此外,還有一種俗稱「藍精靈」的新型毒品。

「藍精靈」的主要成分是「氟硝西泮」,在醫學上是一種強效的鎮靜催眠藥。

安眠作用是普通安眠藥的數倍,屬於苯二氮卓類藥物。

大量吸食後會引起偏執、焦慮、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應。

嚴重的會精神錯亂,甚至抽搐、休克、腦中風死亡。

一些販賣「藍精靈」的不法分子,通常教唆別人把這種藍色藥片混著酒喝或含在嘴裡服用。

瞬間體會到「迷幻」的感覺。

因此,「藍精靈」在娛樂場所非常受歡迎。

這類新型毒品易偽裝、利潤大,除了癮君子們主動服用外,不法分子也都在伺機而動。

甚至,魔爪已經伸向了青少年群體。

最近,在中高考的學生和家長群裡,有一種廣泛流傳的「聰明藥」

據悉,服用了這種藥物後,可以提高記憶力、集中注意力,幫你取得好成績。

這也讓不少家長陷入思考,這世上真有吃了就變聰明的藥嗎?

恐怕沒這麼簡單。

眼看就要高考了,小李媽媽偶然從網上看到有一種進口藥可以讓人提升學習狀態。

就」代購「了幾盒。

吃藥2個月後,小李的學習成績的確突飛猛進,考進了班級前十。

不過,很快副作用就出現了。

小李開始不舒服、脫髮、徹底失眠。

本以為停藥就會結束這一切,沒想到身體狀況更糟了。

開始心慌、煩躁、食欲不振,甚至有瀕死感。

到醫院檢查一看,這哪裡是」聰明藥「,而是」利他林「。

跟冰毒成分苯丙胺,有相似化學結構。

越吃越上癮,劑量也會逐漸加大,非常危險。

無獨有偶。

高三女生田靜(化名),接過媽媽遞來的一片指甲蓋大小的白色藥片。

媽媽說,這是聰明藥,能提升她的學習狀態。

開始,只是每天早晨上學前吃一片。

兩三個月後,服藥量加大,變成了每天兩片、三片。

很快,田靜媽媽發現了這些異常,讓她停了藥。

可她們並不知道,這哪裡是什麼聰明藥,而是毒品。

吃了會上癮。

現在停藥,已經晚了。

田靜開始背著媽媽,自己在網上偷偷買藥。

在某個貼吧中,她找到了賣家。

藥店裡平均20元左右一片的」利他林「,賣家開價每片100元。

和以往的白色藥片不同,袋子裡的藥是粉紅色的。

通過醫生的檢測,發現田靜所吃的粉紅色藥片有七成左右苯丙胺類物質

也就是說,那根本不是」聰明藥「,而是亞甲雙氧甲基安非他命。

俗稱「搖頭丸」。

每天自習課,高二學生劉涵(化名)都會偷偷吃一粒阿莫達非尼。

出於好奇和提高專注力,劉涵長期服用了半年。

半年以後,劉涵漸漸感受到了一些副作用。

口渴、失眠、體能下降。

在國內,劉涵並不是個例,像她一樣買藥的學生還有很多。

有賣家成立了「聰明藥」交流的社群,每個都多達千人。

很多人在此分享用藥經驗。

這些大量售賣「聰明藥」的賣家和組織,都共用「考公、考研、高考」等字眼進行宣傳,吸引相關人群。

「開藥」過程也十分簡單。

出售的「聰明藥」以利他林和阿莫達非尼為主。

想買哪種藥,直接微信轉帳。

藥價從3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阿莫達非尼相對便宜一些,不過也要400多元。

就連藥的用量,也並不是根據說明書來指導,全憑「自我感覺」。

每逢全國性各類考試前夕,一種號稱「聰明藥」的藥品便在網絡走俏。

但所謂「聰明藥」屬於精神類處方藥,無法隨意購買。

於是,一些藥商轉入地下,通過電商、社交平臺隱蔽銷售。

尤其在一些二手電商平臺,此類藥品還很火爆。

一位名為「米花力」的鹹魚平臺賣家掛出「聰明藥」轉賣的信息。

僅一小時就有16名買家標記「想要」。

而在我們熟悉的QQ、微信等社交媒體進行交易的也不在少數。

據統計:

2017年,14%的人報告稱自己在此前的12個月內至少使用一次像利他林這樣的毒品。

而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通過合法渠道購買。

所謂的「聰明藥」,其實也根本不是什麼聰明藥。

「聰明藥」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設想:

英國媒體報導,一個名為「前瞻」的科學家智囊團在一份獨立報告中勾畫了20年後的藥物的發展前景,未來人們會服用激活大腦功能的「聰明藥」。

但是,緊接著就有國內及國際的專家從藥理學的角度指出:

如果服用「聰明藥」能夠讓人變聰明,那麼這個效果也會是短暫的;當藥效過去以後,很可能聰明程度就回到從前,甚至還不如從前。

「聰明藥」其實是一種中樞興奮藥,用來提高注意力的藥品。

最常見的就是利他林、莫達非尼。

它們屬於一類精神藥品。

所有對神經系統直接作用的藥物,都會改變神經細胞突觸。

同樣,「聰明藥」作為一種藥物,會參與人體內部的代謝,同時對人體造成危害。

尤其青少年的神經系統還處在發育階段,使用這類藥物反而深受其害。

據統計:

1990年在美國有60萬兒童服用,而到了2011年,這一數據便極速增加至350萬。

他們中有為了提高學習效率的大學生,也有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欲望衝昏頭腦的父母。

這世上從沒有什麼所謂的「聰明藥」,不過是不法商家利用父母的極端情緒,做出的虛張聲勢。

你若信了,那才真是著了他們的道。

除了傳統毒品外,各類新型毒品變化多端,隱蔽性高。

除了「聰明藥」外,還有多宗止咳藥水、芬太尼類、地西泮、哌醋甲酯等新精神類藥物出現。

它們被摻在奶茶、零食、跳跳糖、可樂、曲奇餅乾中

讓人難以察覺。

更有一些隱蔽毒品,在「00後」間販賣。

就是這樣一張小小的郵票,在各大校園和「00後」間出現。

從染毒變販毒,引發了家長的極大恐慌。

你以為這只是一張小小的郵票?

LSD俗稱「郵票」,看上去是可愛的卡通貼紙,實則裡面含有超強致幻劑LSD。

這種致幻劑無色、無氣味,口含服用,也可皮膚直接吸收。

僅小小一片就能造成吸食者12小時的感官變化。

藥效是搖頭丸的3倍。

吸食後,會出現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幻覺。

當毒性進一步發作,就會讓人產生輕生念頭。

就這一小點白色,十分隱匿,連警察也看不出。

更令人憂心的是:

背後販賣LSD的,大部分都是「00後」。

這些「郵票」只能在國外「暗網」購買,只能用比特幣支付。

這些販毒的00後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入貨,在網際網路和快遞分銷,在同齡人中傳播、售賣。

他們大部分會走上販毒的道路,是因為不經意接觸了「郵票」,上癮後,為了滿足毒癮不得不向同齡人販毒。

比起海洛因、病毒等明顯外觀和氣味特徵,「郵票」無味,外形隱匿,這才是它的恐怖之處。

除了「郵票」,還有很多隱匿在生活中的第三代毒品。

奶茶:

外觀跟我們平時在超市購買的幾乎一致,但實際上它的主要成分是氯胺酮。

與K粉、冰毒相似。

吸食後,人會極度亢奮,上癮。

開心水:

與別的飲料混著喝,根本喝不出異味。

實際上,這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態毒品。

由冰毒、搖頭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

跳跳糖:

包裝像極了「跳跳糖」,實則是「衝劑」。

喝過之後,頭腦會處於興奮狀態,後勁十足。

蘑菇:

這是一種含有天然致幻劑的蕈類。

分布在全球各地,食用後會令人產生做夢一般的感覺。

長期食用,人的言行會失去控制,甚至產生妄想綜合症。

如今毒品樣式五花八門,不知不覺間,已經危害到了許多青少年的健康。

在《毒品易感人群搜索大數據分析報告》中顯示:

當前我國毒品易感人群出現低齡化、娛樂化趨勢。

尤其00後、90後、80後群體,佔比達到近80%。

這些數據背後隱藏著青少年對於毒品的錯誤認知及麻木心態。

也有對吸毒食品欲望的躍躍欲試。

吸毒一次,就有可能給大腦帶來永久性損傷。

它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卻時刻考驗著我們內心的防線。

如何遠離這些毒品?

交正當朋友,不要去KTV、酒吧等聚集性場所,不要吸食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

最重要的是,不要貪圖利益,懷抱虛榮心。

同樣,家長也不要聽信所謂「聰明藥」的虛假傳播,考慮實際效益,多與孩子建立良好情緒的傳遞。

腳踏實地、勤奮努力才是最好的「聰明藥」。

高考還有倒計時6天了,又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比賽。

希望今年每一位高考生都能金榜題名,如心所願,擁抱一個美好未來。

相關焦點

  • 何為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的種類有哪些?
    何為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的種類有哪些?麻古 麻古也是新型毒品,主要成分是冰毒,但是是一種加工後的冰毒片劑,麻古的外觀和搖頭丸相似,屬於苯丙胺類的興奮劑,含有甲基安非他明和咖啡因,服用麻古後會使認得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極度的興奮,可以大量消耗人的體力和免疫功能。長期服用就會導致情緒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損害人的心臟、腎和肝,如果嚴重的話就會導致死亡。
  • 如何識別偽裝性極強的新型毒品?
    長期服用會導致情緒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損害心臟、腎和肝,嚴重者甚至死亡。我國最早流行於東北一帶,後逐近向沿海、內陸蔓延。現已經取代搖頭丸,成為歌舞娛樂場所濫用的主要毒品。搖頭丸搖頭丸是冰毒的衍生物,以MDMA、MDA等苯丙胺類興奮劑為主要成分,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作用,濫用後可出現長時間隨音樂劇烈擺動頭部的現象,故稱為搖頭丸。外觀多呈片劑,五顏六色。
  • 搖頭丸有什麼危害?
    她指出,其實「搖頭丸」也是一種毒品,容易上癮,會直接破壞服用者的腦組織,也會破壞肝臟和腎器官等,久服之後更會令人神志不清。據了解,這些球員所在的俱樂部也對此有所察覺,今年初便已將兩名涉嫌服食搖頭丸的年輕球員清理出隊。    這個隊所在的城市有很多的高廳,在這些的高廳裡,經常能夠見到一些年輕人在服用搖頭丸或者吸大麻。該隊球員「金項鍊」(因其戴一條粗大的金項鍊而得名)是從1999年開始服用搖頭丸的,他也是這個隊中人染上毒品的隊員。
  • 小心這些穿上「偽裝衣」的新型毒品
    色彩鮮豔、包裝花哨的外表下,「糖果」卻是搖頭丸,「奶茶包」、「潮飲」、「小樹枝」等一些看似無害的「小零食」和「飲料」,甚至還有像卡通貼紙的「郵票」,這些一個個經過偽裝的新型毒品極具迷惑性,一旦有歹人引誘,青少年識別不清,很有可能就會走上歧途,青少年甚至成為了新型毒品主要的侵害對象。
  • 新型毒品偽裝成飲料在售!律師提醒這些場所儘量不要去!
    今天,央視新聞播報了日前發生在海南三亞的一起新型毒品案:販毒分子將毒品偽裝成飲料——咔哇潮飲,並試圖在三亞市販賣。 其實,這種新型毒品的形式並不是才有的。早在幾年前,廣東佛山警方就通報了這種叫做咔哇潮飲的「網紅飲料」,在這種飲料中,檢測出了含有我國精神一類管制藥品成分:γ-羥基丁酸。
  • 傳統毒品VS新型毒品,你了解多少?
    傳統毒品VS新型毒品,你了解多少? 美麗的罌粟雖誘人卻致命,而市場上泛濫的毒品有哪些呢?成檢君從來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毒品!!毒品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為了讓大家警惕生活中有可能會遇到的毒品,成檢君今天帶來了一些關於毒品的科普小知識,大家要仔細閱讀哦!
  • 新型毒品偽裝成「跳跳糖」「奶茶」等孩子喜歡的零食…父母必看!
    今天是6.26國際禁毒日今年的主題是「抵製毒品,參與禁毒」資料圖色彩鮮豔的「小藥丸」、偽裝的「跳跳糖」、看著像「奶茶」的飲料……新型毒品通過這些偽裝愈發具有欺騙性,一旦誤服吸食成癮,帶來的不僅是自身的痛苦,還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危害。
  • 新型毒品善偽裝,這些「茶」不能亂喝!
    前不久,深圳公安機關就破獲一起案件。該案的嫌疑人將毒品包裝成了茶葉,這一行徑也讓人咋舌。而「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的話題,還成為網友們所關注的熱點。包裝成「茶葉」的毒品深圳蓮塘派出所近日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羅湖區某酒店內進行非法藥品交易。
  • 美國頻現食浴鹽喪屍事件 新型毒品浴鹽揭秘/圖
    浴鹽成吃人重要誘因  在「尤金啃臉」等多起食人案件中,食人者被確定服用了一種叫做浴鹽的毒品,浴鹽是一種新型的致幻劑,它會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或抑制,連續服用後產生依賴性  服用浴鹽的症狀  浴鹽的服用可以通過抽菸、吸食、注射。初期症狀還算良好,包括精神放鬆、興高採烈,類似於吸食搖頭丸的溫暖與幸福感。不過很快這種毒品的不良反應就會出現。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已將浴鹽的幾種活性成分列為違禁品,不過毒品製造者總能領先一步。
  • 公安提醒:這枚「郵票」比搖頭丸還要毒3倍!皮膚接觸也能吸收!
    可能大家的觀點還停留在冰毒、搖頭丸、K粉、海洛因等毒品的印象中,而這些都算是「傳統毒品」了。現在的毒品已經逐漸衍生出新的種類和形式「紅冰」、「阿拉伯茶」、「浴鹽」……這些普通人聽起來陌生的名字逐漸成為毒品的新名頭。
  • 新型毒品多會「裝」?別碰!都有「毒」
    毒計 這些毒品的偽裝套路看完嚇出冷汗 糖果 飲料 郵票……  新型毒品多會「裝」?  @青少年 別碰!它們都有「毒」  近日,三亞警方破獲一起偽裝成飲料的新型毒品案。「新型毒品被偽造成飲料」一度衝上了微博話題熱搜第二。
  • 搖頭丸有「解藥」?解完更加毒!
    吸食搖頭丸,會讓人興奮,情緒失控。正「high」上頭,有人打開紅色錫紙包裝,取出一粒藥丸服下,「high癮」漸除,人慢慢平靜下來。這種「神奇」藥丸,就是新型毒品「飛仔」,吸毒者將「飛仔」稱作「鎮靜藥」。吸毒者認為,「飛仔」是搖頭丸的解藥,可事實又是如何呢?
  • 禁毒宣傳|新型毒品大變身,這些東西不能碰!
    目前,日趨嚴重的毒品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災難。有多少人因吸食毒品而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工作的能力?又有多少人因為吸食毒品,出賣良心,背棄家人、朋友,甚至獻上年輕且無價的生命!那麼,什麼是毒品呢?根據中國禁毒網權威發布, 毒品分為傳統毒品、 合成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質(新型毒品)。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麻醉藥品類中的大麻類、鴉片類和古柯鹼類。那麼毒品有哪些危害呢?說起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這十二個字。
  • 【警惕】新型毒品偽裝成日常零食
    所以在這些地區購物時要注意辨認、以免誤食,具體可以通過食品包裝上特有大麻葉子的標誌和有THC字樣表明產品含有大麻成分的產品標識來辨認。不要讓毒品侵蝕你的人生,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日常生活中,一些新型毒品偽裝成「零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 偽裝成奶茶、糖粉和零食,識破新型毒品「無害的臉」
    現在的毒品不僅僅是冰毒、海洛因、嗎啡、搖頭丸等,很多新型毒品都穿上了看似「無害」的外衣。它們偽裝成奶茶、糖粉和零食的樣子來迷惑大家。今天是第33個世界禁毒日,讓我們直面新型毒品的「華麗」偽裝。這些新型毒品主要侵蝕的對象都是青少年,警告廣大青少年不要出於好奇心作祟或是朋友之間好面子去沾染毒品。下面的真實案例主要受害者均為青少年……2019年底,三亞警方發現銷售新型毒品「笑氣」的線索。2020年5月7日晚,多名涉案人員被抓,11000多支笑氣彈、32支笑氣槍和一批涉案物品被收繳。
  • 新型毒品悄悄瞄準00後,皮膚一碰就沾毒:孩子,世間多險惡,你得會防備
    前不久,浙江杭州警方抓獲涉嫌販毒的人員,搜遍全身,也只搜到8張可疑的紙片。警方還在懷疑是不是販毒的幕後團夥已經得到風聲、事先轉移毒品。一步步追查下來,那8張可疑紙片經鑑定,也是變形的LSD。 警察順蔓摸瓜,查獲了毒品大麻200小袋、260餘克,新型毒品LSD1片。
  • 你可能不知道,新型毒品有多會「裝」……
    黃某與彭某商議以人民幣1,800元的價格交易三張「郵票」(新型毒品LSD)。2019年1月,彭某按約定與黃某進行毒品交易,雙方完成交易後被民警抓獲。濫用危害這種毒品具有極強的致幻作用,持續時間可長達10小時以上,並可引發瞳孔擴張、心動過速、身體麻痺、震顫等不良反應,一些個體可能會出現極度焦慮和精神混亂,並誘發自殘或傷害他人等暴力行為。
  • 【禁毒】新型毒品害慘很多人!偽裝成奶茶、零食……
    禁毒宣誓詞:我是中華民族的兒女,不忘恥辱,堅決與毒魔作鬥爭,珍愛生命,拒絕毒品,保證不吸毒、不販毒、不製毒、不種毒,積極檢舉涉毒違法犯罪行為,自覺抵禦毒品的侵蝕,積極投身于禁毒鬥爭,我將履行禁毒誓言,為國家禁毒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毒品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世界性公害。
  • 毒品 我們身邊的魔鬼
    服用後會產生意識與感覺的分離狀態,導致神經中毒反應、幻覺和精神分裂症狀等現象。 大麻 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性,一旦停用,便出現失眠、食慾減退、嘔吐、顫抖等症狀。另外,由於大麻中焦油含量高,所以致癌率也高。 冰毒 「冰」毒,化學名稱為甲基苯丙胺,一種合成興奮劑。吸食冰毒將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極強的刺激作用,長期使用會導致大腦機能損壞。吸食者常發生精神分裂而自殺、自殘。
  • 網紅減肥藥被曝涉毒:小心,這種新型毒品正在朋友圈泛濫
    「郵票」裡面,添加了一種叫做LSD的新型毒品成分,量小,毒性卻是一般搖頭丸的3倍。使用者只要把郵票撕下一小塊,貼在身上或者含在嘴裡,就會沾上毒癮。顏顏列舉出來的這些看似尋常的物品,都是當今新型毒品的代表。它們以各種面貌和狀態,通過「變形記」、「隱身術」,混跡在年輕人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