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觀察 「嫦娥五號」將月面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幹得有多漂亮?

2020-12-07 天目新聞

圖片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從古至今,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承載了國人太多的想像力與好奇心。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 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

30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消息,經過兩次制動,「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實現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嫦娥五號」任務仍在進行中。此上九天,「嫦娥五號」不僅要登陸月球,還要採集約2000克月球樣品送回。如果順利,中國將成功實現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步,我國也有望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探月,這項工程我們幹得有多漂亮?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

「四件套」缺一不可

「嫦娥五號」將送樣返回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承載此次任務的主要設備。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劇透,它自上而下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總質量約8200kg,在我國太空飛行器發射史上,也是位數前列的「大塊頭」。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在操作層面,這項任務需要完成兩次發射、兩次著陸、一次月軌交會對接,以及繞月、落月、返回等任務,「四件套」缺一不可。

「嫦娥五號」的「座騎」也很有看點,是塊頭大,力氣也大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箭體長度近60米,起飛重量超800噸,可直接將超過8噸的「嫦娥五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任務自發射到返回全過程持續約23天。簡單而言,「胖五」 首先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月地轉移軌道,讓「四件套」一起飛往月球。達到月球軌道後,四件套分兩頭行動:著陸器、上升器登陸月球採樣,環繞器則帶著返回器在環月軌道待命。

採樣過程中,著陸器通過兩種方式採集月球樣品,鑽孔採樣將鑽進月面以下2米深的地方採集巖芯樣品,機械臂採樣則鏟取採集月球表面土壤樣品。

採樣後,上升器將帶著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和環繞器碰頭,將樣品轉移至返回艙。隨後,環繞器將帶著裝有樣品的返回艙一起,輕裝上路,最終返回地球表面。

千百年來,對中國人來說,登月只是一個暢想。如今,「嫦娥五號」讓中國人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 圖片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

創造出哪些「中國首次」?

「嫦娥五號」的突破並非一蹴而就。

20年前,《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出臺,其中那句「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正式向世界披露:中國,要探月了。

經過3年多研究論證,2004年的大年初二,中國探月工程第一期正式啟動。中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

對於許多普通中國人而言,月球的確很遙遠。「嫦娥奔月」的神話流傳了數千年,但是直到13年前,中國才拉開了將「嫦娥」探測器送上太空的序幕。

2007年,「嫦娥一號」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新領域,獲取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幅全月圖。

2010年,「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2013年,「嫦娥三號」的「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留下新車轍。「嫦娥三號」也成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太空飛行器。

2018年,「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探測器著陸在月球背面。

一步步踏實的進程中,中國已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嫦娥五號」便是最後一步。

如果進展順利,10多天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把約2000克的月壤「打包」帶回地球,創造出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過去多年的智慧和汗水,都成為了今日的寶貴經驗和堅實基礎。我們期盼著,「嫦娥五號」順利歸來。

「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圖片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

探月彰顯航天實力

為人類探索宇宙做貢獻

「第一個飛向月球的,是中國傳說中的美女嫦娥。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卻是一個美國男人。」32年前,「登月第一人」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應邀訪問中國的歡迎儀式上,用美式幽默談笑。

阿姆斯特朗的自信,源於其身後強大的航天科技力量,而航天技術則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

相比於美俄,雖然我國現代航天事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中國航天成功實施的一系列任務,向全世界有力證明了中國的能力與實力。尤其是近年來,除了「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之外,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正式開通,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飛赴火星,中國空間站——「天宮」也已穩步在建……

就探月而言,月球採樣返回的技術難度巨大,迄今為止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曾實現。而人類最近一次月球採樣是前蘇聯44年前實現的。如果「嫦娥五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人類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同時,「嫦娥五號」的意義不僅在於彰顯中國航天的實力,更將對人類認識太空,甚至尋找地外生存空間做出貢獻。

「嫦娥五號」的著陸地點為月球正面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11月5日刊文認為,「嫦娥五號」計劃帶回的樣本可以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理解上的一個重要空白。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對月壤的研究,不僅涉及月球本身,還能獲得太陽系空間物質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歷史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時,可為月球資源開發利用、月球基地的選址等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
    原標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閃爍著多彩的光芒映透整個夜空。山坡上、海岸邊,人們歡呼、慶祝,目送長徵五號全力託舉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閃爍著多彩的光芒映透整個夜空。山坡上、海岸邊,人們歡呼、慶祝,目送長徵五號全力託舉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  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點擊(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回家了!《月背徵途》帶你梳理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事件
    「嫦娥五號」於11月24日4點30分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而今,它終於「挖土」成功,攜帶珍貴的月壤順利返回。 在「嫦五」凱旋這一中國探月裡程碑時刻,由中國航天人書寫的《月背徵途:中國探月國家隊記錄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全過程》一書也正式上市,並於今天上午在北京航天城舉辦了新書發布會。
  • 科技|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楊馥溪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歐空局助力中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
    未來,它們將全方位支持各項探月項目,探月工程也將常態化。 歐空局地面站能夠實現太空飛行器與地面的通訊; 這些分布式地面站網絡裝備著獨特的先進設備,並擁有地理分布上的優勢; 近期,它們為中國航天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提供了必要支持:在兩個關鍵任務階段提供追蹤和信號中繼服務; 它們是未來歐空局雄心勃勃的探月工程的重要基礎之一,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中國探月再捧「桂花釀」
    11月金秋的文昌,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嫦娥五號將奔赴月球,實施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的序幕將正式被拉開…… 不僅如此,中國探月研究團隊捧上的一份份月球科學研究成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使命,為中國探月交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中國探月,猶如一壺陳年桂花釀,細細品來,醇厚清芳,韻意回味綿長。
  • 鏡頭裡的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嫦娥」飛天,驚豔全球!
    鏡頭裡的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嫦娥」飛天,驚豔全球!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安普忠 郭文彬責任編輯:劉上靖2020-12-19 06:49摘要:23天來,嫦娥五號以完美無瑕的表現驚豔全球,在月球表面留下一個嶄新的印跡,在中國探索太空的歷史上留下了一串閃光的足跡。
  • 「嫦娥」回家,開啟探月工程新紀元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玉魄東方開,嫦娥逐影來。」
  • 為什麼說「嫦娥五號」,是迄今最為複雜的探月工程?
    從「嫦一」到「嫦五」,從西昌到文昌,從大涼山腹地來到南海之濱,45歲的李智斌與中國探月工程有著不解之緣。作為國家空間站建設工程發射場系統副總設計師、國家「探月工程」三期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研製優秀個人,這次是如何送「嫦五」出徵?它將完成怎樣的使命?為何說這是目前為止最為複雜的探月工程?
  •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12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監測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情況。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俄專家評價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真太棒了
    資料圖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環球網綜合報導】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對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了多名俄羅斯航天工程師,了解他們對中國探月工程的看法。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列夫•澤林內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他的第一反應是:「真太棒了!」澤林內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任務中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月球上軟著陸,將土壤樣品帶入軌道。他說,這表明中國不想留下太空垃圾。他說:「美國在川普時期,原本可以成為航天領袖。
  • 科普:嫦娥五號經歷多少挑戰?探月曆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科普:嫦娥五號經歷多少挑戰?探月曆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12-01 08:05:5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嫦娥五號已經安全抵達軌道,探測器組合體完成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
  • 通天下丨嫦娥五號探月30天全日記
    >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胖五」送「嫦娥」奔月,再從月球...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圖源@中國探月工程編者按1978年,從月球帶回的380千克月巖石樣品中,美國拿出了小指尖大小的1克贈送給中國。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嫦娥五號於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實施2次軌道修正、2次近月制動後順利進入環月圓軌道。此後,探測器經歷組合體分離、環月降軌及動力下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於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開展採樣工作。在月面工作2天後,12月3日,上升器點火起飛、精準入軌,於6日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此後按計劃分離並受控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