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四大古文明都與亞歐大陸有關,在今天的我們看地圖的時候,發現亞歐大陸兩端代表不同的文明,而這個大陸的結合部的中東地區儘管產生相關的兩個文明-古埃及和古巴比倫,而今天這裡卻見不到當年的文明和繁華,留下的是戰亂和宗教矛盾,這個地區出現過五個跨三大洲的強大國家,今天確實眾多小國,而這些小國之中也就算土耳其有一定的實力。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和資源讓它成為地區重要的一員,在地理位置上土耳其有黑海和地中海連接的重要海峽,同時中東是有名的缺水地區,而土耳其恰恰是中東最不缺水的國家,著名的兩河也都發源於土耳其,正是這樣的資源和地理位置,歐洲一直看好土耳其,比較長時間也讓土耳其把自己看成歐洲一員而不是中東一員或者亞洲一員,土耳其成了脫亞入歐。
土耳其的重要性也體現在政治上,在冷戰時期土耳其是北約的忠實可靠成員國,在其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充當與蘇聯對抗的南面根據地。意識形態對抗結束後,土耳其某種程度上陷入彷徨和迷茫。
一方面,蘇聯的解體為土耳其提供了在語言同源及文化相近的新國家擴大影響的巨大良機;而擴大影響力,需要太多資源投入,而土耳其的經濟卻支撐不起它大國的資本,可以說當時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今天的世界,很多時候認同,西方成為最終領導者的思想成為整個政治的主旋律,就是說,要想富有、幸福,就必須融入西方體系。這個思想對土耳其影響很嚴重,一旦讓土耳其失去自己的定位,正是如此我們在亞洲另一端一直沒有看到有強大的國家出現的原因。
其實土耳其的迷失也體現在加入歐盟上,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率領的伊斯蘭政黨正義與發展黨21世紀初上臺執政反而強力推動了土耳其的歐化。政府作出巨大努力調整國內法律以適應歐盟要求,好不容易實現了啟動加入歐盟的正式談判。而歐盟不願意也沒準備接納土耳其入歐。
歐洲沒有接納土耳其其實有文化的差異,必定土耳其是一個充滿活力、雄心勃勃的穆斯林大國,一旦加入歐盟,歐洲覺得會讓歐洲感到恐懼,歐洲害怕土耳其對歐盟產生太大影響。而土耳其只是想通過加入歐盟來提高地位、增加機會的一個舉措,也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在歐洲處於次要地位,而歐洲人對自己這個組織的實力和穩定性缺乏自信,也就出現了排斥土耳其。
入歐的失敗,也許對土耳其而言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從昔日的帝國解體,到中東戰火不斷,或許能讓土耳其認清自己的地區和歷史地位,也許讓土耳其走向另一條路,就是發展成強國,恢復對前奧斯曼帝國整個地區的影響。也讓土耳其找回自信和歷史上的自豪感,而在中東恰恰讓很多國家缺少對自己歷史的認同,而認同多的恰恰是宗教,而這個宗教有存在對立的矛盾,也讓這個地區總是為這千年以來的毛肚彼此大大出手。
今天的看土耳其的政治,會發現政治強人埃爾多安,一直努力和堅定不移地致力於將土耳其(也包括他自己)帶入頂級強國之列,況且目前這種「隊伍」的成分發生了變化。因此可以推斷,儘管衝突不斷加劇,安卡拉的現行政策不僅會繼續,而且可能還會更連貫。目前這位土耳其總統並不怕發生衝突。這也體現土耳其參與周邊國家的事務和出兵,這是土耳其勢力擴張,想做個地區有聲有色的強國。
其實土耳其的地區走向離不開俄羅斯,俄土關係的未來是歐亞大陸新政治格局形成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兩者公開敵對和彼此對抗對雙方都會極大地增加實現其目標的難度。每一次新的衝突事件都會令局勢更加緊張,解決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這也是今天俄土之間複雜的關係。
如果土耳其真的能成為這個地區的主導國家,那土耳其或許就能建立一個以中東為自己的後花園的地區強國,這個強國或許就能有同歐洲平起平坐的資本,而代表伊斯蘭文化的國家或地區也將成為未來的世界政治格局的一極,這樣的世界文明就有更多的多樣性,世界也增加了伊斯蘭世界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