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十二場戰爭,俄羅斯越戰越大

2021-01-11 網易

  人類文明的歷史,從某種程度就是一部戰爭史。

  宋太祖趙匡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一些國家,因地理,環境,文明,民族等等的原因經常發生戰爭。

  真的是離天堂很遠,離地獄很近。


  比如,英國與歐洲大陸崛起的強國。

  大英帝國一直奉行,歐洲大陸均衡政策。歐洲大陸誰有能力崛起為可以統一的力量,就與誰為敵。

  英法百年戰爭,大英帝國與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戰爭。

  大英帝國在一戰中跟二戰中,兩次跟德意志帝國的戰爭。

  德意志帝國跟法蘭西帝國的將近200年的相愛相殺。


  在亞歐大陸上還有一對世仇,俄羅斯帝國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從17世紀-20世紀三百多年的時間裡,兩個國家進行了12場血腥戰爭。

  俄羅斯帝國越打越大,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從550萬平方公裡縮小為79萬平方公裡。



  土耳其帝國擴展史,最大時達550萬平方公裡。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佔君士坦丁堡之後,土耳其人建立起了強大的帝國。

  可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隨著17世紀俄羅斯沙皇國的崛起,沙皇俄國的領土擴張跟奧斯曼帝國迎面撞上。


  土耳其疆域,79萬平方公裡

  兩大帝國爆發了一系列爭奪領土、屬地和霸權的戰爭。

  第一次俄土戰爭1676-1681年。兩國戰成平手。

  第二次1695-1696年,俄國戰勝。

  1686年,俄羅斯帝國與奧匈帝國,波蘭和威尼斯組成反土聯盟。

  1687、1689年,俄軍在戈利岑公爵率領下,兩次遠徵克裡米亞;1695、1696年彼得一世兩次親徵亞速。

  俄國戰勝,奪取了亞速和延伸到米烏斯河的亞速海沿岸一帶。


  第三次1710-1711年,奧斯曼帝國戰勝。

  瑞典帝國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711年,在普魯特河擊敗彼得一世親自率領的俄軍。

  土耳其奪回亞述。


  彼得大帝

  此戰是彼得大帝的奇恥大辱,傳說他留下遺言,要求後代沙皇:肢解瑞典,滅亡波斯,粉碎波蘭,徵服土耳其,遷都君士坦丁堡。

  第四次:1735年-1739年,俄勝。

  1735年向土耳其宣戰,1739年在斯塔武恰內戰戰役中擊潰土軍。摩爾達維亞併入俄國,俄國同土耳其籤訂了貝爾格勒和約根據條約,亞速再次歸俄國所有。


  第五次:1768年-1774年,土耳其大敗。

  1768年9月25日,土耳其在法、奧兩國支持下對俄宣戰。戰爭的結果是土耳其大敗,根據1774年7月俄土《庫楚克-凱納爾吉和約》,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的地區和刻赤海峽,打通了多少代人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土耳其統治下的克裡米亞汗國先宣告「獨立」,然後於1783年併入俄國版圖。

  第六次:1787年-1792年,俄勝。

  葉卡特琳娜二世時期的俄軍擊敗土耳其二十萬陸軍和一支強大的艦隊。

  1792年1月,兩國籤訂《雅西和約》,土耳其承認俄國兼併了克裡米亞半島和喬治亞,俄國獲得了黑海邊上的不凍港。


  第七次,1806年-1812年,俄勝。

  拿波侖法蘭帝第一帝國跟土耳其結盟,但土耳其被俄羅斯擊敗。

  土耳其不得不於1812年在在《布加勒斯特和約》上簽字。和約確定比薩拉比亞和西喬治亞併入俄國,俄國把邊界推進到普魯特

  第八次,1828年-1829年,俄勝。

  歐洲列強掀起了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領地的狂潮,俄羅斯趁火打劫。

  1829年9月土耳其被迫籤訂了俄土《亞得裡亞堡條約》,俄國獲得多瑙河口及附近島嶼、黑海東岸地區,土耳其承認整個喬治亞和伊梅列季亞、明格列利亞併入俄國,土耳其支付俄羅斯1000萬荷蘭盾賠款。


  第九次,1853年-1856年,克裡米亞戰爭土勝。

  英法為了遏制俄羅斯帝國的南侵,英法土結成聯盟擊敗俄羅斯帝國。


  第十次,1877-1878年,俄勝。

  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得到了巴爾幹的比薩拉比亞地區,以及在亞洲的巴統、卡爾斯、阿達等地。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在戰後脫離了土耳其的控制。


  第十一次,1914-1917年,俄土兩敗,平局。

  第一次世界大戰,土耳其加入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陣營,俄國和英、法結盟,組成協約國。

  俄羅斯和英法籤訂密約,戰後伊斯坦堡和黑海地區歸俄國所有。

  但1917年,俄羅斯發生了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為了退出一戰,與同盟國籤訂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條約規定蘇俄將阿達罕、卡爾斯、巴統等原屬於土耳其的地區交還給土。

  但隨著同盟國戰敗,條約沒有執行。


  現代土耳其之父,凱末爾

  第十二次,1918年-1921年,平局。

  「十月革命之後」土耳其加入協約國軍隊幹涉俄國。

  1920年,奧斯曼帝國面臨被協約國瓜分的命運,發生了凱末爾革命。

  1921年蘇聯與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政府籤署《蘇土友好條約》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俄土爭鋒,三百年不長。

  土耳其於1952年2月18日加入北約。土耳其倒向西方,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對付蘇俄的最前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都是「病夫」,為何感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大清強很多
    在國家體量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550萬平方千米,人口2380萬,可以說和大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可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要比大清強很多呢?1532年,奧斯曼舉兵25萬再次進攻維也納。1543年,奧斯曼土耳其繼續進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斐迪南一世在1547年正式承認奧斯曼帝國對匈牙利的宗主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數次進犯中歐一度引起了全歐洲的恐慌,長期以來,它就像一大片烏雲一樣籠罩在歐洲的上空。對比之下,中國遠在東方,對歐洲的威脅微乎其微。
  • 俄羅斯帝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是俄羅斯帝國在歐洲國際事務影響力最大的時期,也是專制主義巔峰時期,也是綜合國力最強時期,開創了俄羅斯帝國歷史上黃金時代。並與彼得一世擁有俄羅斯帝國歷史中僅有兩位大帝稱號。
  • 折戟君士坦丁堡,俄羅斯帝國的黑海宿命
    奧斯曼土耳其時代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前言從彼得大帝時代開始,羅曼諾夫家族的統治者們就從來沒有掩飾過自己對於控制黑海的野心。在「第三羅馬」口號的指引下,控制黑海出海口和君士坦丁堡儼然成為了俄羅斯民族的昭昭天命。可事與願違,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1453年起始終牢牢控制著這座被俄國人稱為「沙皇格勒」(Царьград)的城市。事實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俄國人屢次站在君士坦丁堡的大門前,可卻無一例外敗興而歸。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三場巔峰之戰,見證帝國崛起與中興
    引言1453年,隨著君士坦丁十一世脫下象徵皇帝的紫袍衝向不斷湧入的敵軍,最終力戰陣亡,一個歷經近兩千年的文明也畫上了它的休止符,而為羅馬文明奏響覆滅悲歌的正是稱霸地中海東岸數百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如果說,羅馬帝國的歷史是一部戰爭加文明融合的輝煌史詩,那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歷史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爭史。
  • 18世紀開始的亞洲,大清帝國曾與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三分天下
    所以,至公元18世紀,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事實上瓜分了蒙古人留下的遺產。 18世紀的亞洲,以版圖而言,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是當時最大的兩個帝國,這也是清王朝的巔峰時刻,但俄羅斯的擴張卻仍在繼續,而另一個帝國——大英帝國已經來到了亞洲。
  • 烏克蘭和土耳其合作研發護衛艦,俄羅斯國防部發了一張圖
    ,配圖是1788年12月第六次俄土戰爭期間,俄國軍隊在黑海登陸攻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奧恰科夫堡的藝術畫作。 ◎1788年12月6日,俄國軍隊在黑海登陸,攻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奧恰科夫堡 俄羅斯國防部選在這個時候發這樣一條紀念推文,用意就很明顯了。
  • 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多強大
    文/寂寞的紅酒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稱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奧斯曼帝國起源於11世紀的中亞,本是突厥的一個小部落。13世紀初,奧斯曼部落遷到了小亞細亞,在當地定居下來。
  • 《帝國時代3決定版》奧斯曼土耳其戰術哪個好 奧斯曼土耳其戰術推薦
    導 讀 在《帝國時代3:決定版》這款策略模擬遊戲中,奧斯曼土耳其是早期強勢的一個國家,下面便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嘆息之牆!1683維也納戰記
    西面是他富有侵略精神的堂兄,也是著名的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東面則是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隨后土耳其帝國開始重新實現帝國的榮光,於是土耳其在維齊爾的帶領下在烏克蘭向北擊敗波蘭,在愛琴海地區擊敗威尼斯,將帝國疆域恢復到僅次於蘇萊曼大帝的水平。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基督教世界面臨的生死存亡
    他將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版圖擴張到了極限,並且成功地鞏固了帝國在這些新徵服的地區的統治,使其可以在帝國的版圖內留存長達五個世紀。同時,作為一位富有遠見和政治敏銳性的統治者,他頗具政治家風範,為帝國的未來構建了宏大的政府架構。這樣的政府架構終將把拜佔庭帝國的殘餘領土整合起來,並賦予它們新生,幫助奧斯曼帝國填補上拜佔庭帝國衰亡後留下的空白;而這一點是當時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做到的。
  • 繼蒙古帝國之後亞歐大陸上最大的帝國,俄羅斯帝國是如何崛起的?
    俄羅斯的國家起源來自古代的基輔羅斯,基輔羅斯的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也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白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祖先,不過「羅斯」這個名字卻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 公元七世紀時,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整合了當地的斯拉夫人,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國家,而斯拉夫人稱呼這些日耳曼人為「羅斯人」。
  • 精講俄土戰爭(3):土耳其接連戰敗被迫議和,俄羅斯獲大片領土
    上次我們講了第四和第五次俄土戰爭,俄羅斯帝國取得了大勝,不僅獲得了黑海重要軍港,還讓克裡米亞汗國脫離了奧斯曼帝國,從此徹底扭轉了俄土對抗的形勢,變成了主動攻擊的一方。今天我們來講第六次俄土戰爭,這次戰爭的導火索是克裡米亞汗國,俄羅斯帝國吞併克裡米亞汗國,引起奧斯曼帝國的不滿,為此奧斯曼帝國發動了戰爭。
  • 末代公主復仇記——讓俄羅斯和土耳其火拼幾百年的女人
    把時間調到1453年5月,土耳其人迎來了他們歷史上最榮光的一刻,在蘇丹默罕默德二世帶領下的奧斯曼穆斯林大軍,潮水般攻入小亞細亞半島對岸的君士坦丁堡 。而另一方,日落西山的拜佔庭帝國早已經失去昔日的光輝,龐大的領土萎縮至首都周邊。一開始, 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並沒有坐以待斃,在戰前曾向西方教廷求援:哥,救我!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穆拉德一世、堪比先知穆罕默德
    當晚,風正從敵陣的方向刮來,他擔心風可能會在第二天把塵土吹進土耳其士兵的眼中。據記載,穆拉德祈禱了一整夜。他祈求真主的保護和垂青,表示願意為正信犧牲成為烈士,從而讓自己的靈魂永享喜樂。 第二天早上,風小了。奧斯曼軍隊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列陣:中路是蘇丹和他的近衛軍與騎兵衛隊;右翼是由穆拉德的長子巴耶濟德統率的歐洲軍隊;左翼是由其幼子雅庫布(Yakub)統領的亞洲軍隊。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歷任蘇丹之二:帝國的奠基者奧爾汗一世
    奧爾汗一世時代的奧斯曼公國這個時候的奧斯曼公國處境並不太妙,它(隔著海峽)西有東羅馬拜佔庭帝國,東面和南面是虎視眈眈的同類突厥諸公國(蒙古前兩次西徵,羅姆蘇丹國破,碎成一地公國):群敵環視的奧斯曼公國面對敵國外患,在大維齊爾阿拉丁親王的建議之下,奧爾汗一世組建了土耳其新軍,即蘇丹親兵軍團:耶尼切裡常備軍兵團。
  • 俄土戰爭:三個世紀的不死不休和同歸於盡的超級帝國
    ▲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葉卡捷琳娜二世今天的俄羅斯和土耳其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但過去還真的不好說,早在13世紀,莫斯科公國還只是羅斯十二諸侯中貌不起眼的一支,後來獲取了替金帳汗國徵稅的權利而逐漸做大,並以團結東正教國家試圖編織一個更大的帝國網,大約在同時被東方民族一路攆到小亞細亞的突厥一部建立了奧斯曼
  • 三百年打了十次仗,俄羅斯和土耳其至今較勁,他們爭的是什麼?
    在中亞西亞等地,俄羅斯和土耳其在歷史上爭鬥了300年,各自向對方裙帶國滲透勢力,而周邊其他國家都曾倒向過著兩個國家。土耳其的野心土耳其在歷史上就是一個橫跨歐亞非的超級帝國,最巔峰時期面積可達550萬平方公裡,北到多瑙河,東到兩河流域,南部中東大部地區,西南部北非盡在控制之中。
  • 英、俄、土耳其,從三個方向將昔日的波斯帝國變成了今日的伊朗
    薩菲王朝選擇了什葉派作為帝國的信仰,而當時的伊斯蘭世界則是遜尼派的天下。被阿拉伯帝國統治數百年後,波斯人已經離不開伊斯蘭教了,但高傲的伊朗人依然選擇了與眾不同的什葉派作為民族的標籤,以區別於同時期的阿拉伯人和奧斯曼土耳其人(源自突厥)。
  • 《帝國的崛起:奧斯曼》:史詩級紀實劇,全景式回望歷史進程
    年僅21歲的奧斯曼對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實施了長達兩個月的圍攻,最終覆滅了東羅馬帝國。這部紀實劇表面上是對「歷史戰役」的演繹,以及關鍵戰爭的還原,實際上是對「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崛起」的揭秘。觀眾能夠在劇中探尋不少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奧斯曼是如何稱霸歐洲地區的?」、「這場改變世界格局的戰爭是如何打響的?」、「傳奇人物奧斯曼到底是怎樣的人?」
  • 俄羅斯土耳其三百年恩仇,決勝敘利亞
    500年傳奇恩仇延綿不絕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創造了全新篇章,攻陷君士坦丁堡,近1000年歷史的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就此覆滅。 索菲亞為莫斯科宮廷帶去了大量拜佔庭帝國手抄的書籍,引入希臘化的文明,並按照拜佔庭禮儀規範了莫斯科的宮廷生活。所以直到今天,俄羅斯也是用的與東羅馬帝國一脈相承的西裡爾文字,而不是西歐諸國的拉丁文字。當然,拜佔庭帝國的輝煌過去,也是索菲亞公主天天向俄羅斯進行傳述的主要內容。此時的莫斯科公國,還是一個小國,對來自西方的拜佔庭文化豔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