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為什麼會如此荒涼

2021-01-20 勇哥讀史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的一首名作《涼州詞》,傳唱千古,經久不衰,還被多個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收入。

王之渙是與岑參、高適、王昌齡齊名的唐朝「四大邊塞詩人」之一。根據史書記載,王之渙出身太原的名門望族,後來搬到絳州居住,「本家晉陽,宦徙絳郡」。不過。王之渙本人的官場之路走得非常不順利,44歲時還僅僅是冀州衡水的一名主簿,沒過多久又遭人陷害,丟了官職。

王之渙一生創作了不少詩歌,可惜的是,大部分已經流失了。流傳至今的,總共只有6首,保存在《全唐詩》裡,即《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送別》《宴詞》《九日送別》。這6首詩歌,每一首都是絕佳之作。其中《涼州詞》兩首中的第一首「黃河遠上白雲間」,被人稱為七絕壓卷之作。

在這首詩歌裡提到了玉門關。為什麼王之渙會說「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玉門關位於今天的甘肅省敦煌市龍勒縣西北的小方盤城,是漢武帝設置河西四郡時,所設立的一道關隘。當時,西域向中原運送玉石等物時,都會經過此地,因此命名「玉門關」。由此可見,玉門關是連接西域和中原的交通要道。

正因為此,從漢朝時期開始,玉門關就成為駐紮軍隊的重要場所。2000多年前,西漢外交家張騫、班超等人就是從玉門關出發,率隊前往西域,開展外交活動;名將霍去病、趙破奴等人也是從玉門關呼嘯而過,將匈奴追趕到更加遙遠的西北一帶。

那時候的玉門關,商旅往來頻繁,牽著駱駝和馬匹的商人和使者絡繹不絕。悠悠的駝鈴,嘶鳴的馬聲,打破了沙漠的寂寞,顯得熱鬧非凡。商人將苜蓿、菠菜、葡萄、石榴、胡麻、胡蘿蔔、大蒜、無花果等源源不斷地從西域等地運到中原,又將中原出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源源不斷地運到西域,再轉運到全世界。

對於漢朝的外交使者來說,玉門關代表著家鄉,代表著國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後,在西域活動了31年,收復了50多個國家。永元十二年(100年),已經68歲的班超寫《求代還疏》,請求回家。他寫道:「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班超覺得,自己能夠回到玉門關,已心滿意足了。

不過,到了唐朝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玉門關逐漸冷清下來,顯得有些荒涼了。只駐紮的軍隊還堅守在這裡,守著這座地處邊塞的孤城。

王之渙用這首《涼州詞》,來描寫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襯託以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顯得雄渾壯觀,大氣滂沱。

現在玉門關怎麼樣了?

如今,玉門關遺址還保留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的南岸,離敦煌市約90公裡。關城的四周城垣保存得較為完好。城垣為黃膠土夯築,有西門和北門兩道城門。整座城堡的平面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總面積630多平方米。

2000年來,玉門關早已失去了軍事價值,不再作為關隘。但是,玉門關作為漢朝河西地區軍事防禦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歷史意義,因而在2014年6月22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和陽關有何不同
    春風不度,兵家必爭 漢武帝收復河西後,「列四郡據兩關」,兩關指的就是玉門關和陽關。玉門關和陽關作為漢朝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這兩座關隘因為地處缺乏雨水又人煙稀少的西北戈壁,故其歷史遺蹟保存至今。 玉門關和陽關與長城相連,並有河倉城為倉儲,成為一個完備的軍事體系。
  • 王之渙「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指的是什麼?我被萌娃問蒙圈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量的帶有「春風」的詩詞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但又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回答出來「春風」指的是什麼?
  • 古詩句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可懂它的意思
    不過,不太懂詩的人,可能對該詩中的最後兩句,也就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感到難以理解。這倒不是因為這兩句詩的字面意思有多難理解,而是指他們搞不懂詩人到底想藉由這兩句詩表達什麼樣的意思。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做一番介紹。一、這句詩的字面意思。
  • 「光明日報」玉門關上話唐詩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以一種還原現場的方式再現了玉門關的地貌特徵。雪山、天山、青海、陰山、狼居胥山等西域山川,樓蘭、吐谷渾、匈奴、吐蕃、西戎等西域國度,胡雁、葡萄、汗血馬、琵琶、羌笛、氍毹、酡酥等西域物產,大量出現在玉門關題材詩歌中。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玉門關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 是漢時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是現在甘肅敦煌西北的小方盤城。 在修建酒泉到玉門間長城時,玉門關隨之設立。小方盤城,位於敦煌西北九十公裡處,很多學者認為小方盤城就是漢玉門關。
  • 現言小說推薦尾魚的《西出玉門》,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
    有人說,你在深夜沙暴裡隱約看到的黃土方城,其實是玉門關的鬼魂。」尾魚筆下的玉門關帶著濃厚的靈異色彩,神秘莫測,風沙背後的關內關外兩個世界,「玉門關,鬼門關,出關一步血流幹,你金屋藏嬌自快活,哪管我進關淚潸潸」,詭譎莫測的玉門關,神秘的皮影術,《西出玉門》講述著一個與玉門關相關的玄幻故事。
  • 【問道敦煌】玉門關址今何在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一首《涼州詞》寫出了玉門關的粗獷與雄渾,寫盡了戍邊將士的思鄉情。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史稱故玉門關。
  • 九大著名關隘與內三關和外三關
    說到我國古代著名關隘,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你肯定知道。還有玉門關、陽關、潼關等,雖然昔日用於軍事的雄風不復存在,但「西出陽關無故人」、「萬裡從我塞上徵」等文化底蘊源遠流長,且生生不息。華夏大地著名關隘很多,有九大著名關隘、內三關、外三關等等,在此梳理一下,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 「黃河遠上白雲間」如此出名,難道我們一直就背錯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伴隨著這首唐詩的,還有一個「旗亭畫壁」的典故。它說的是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在旗亭喝酒,路遇一群歌妓在演奏。他們三人打賭,誰的詩被歌妓吟唱,誰就是贏家。結果,歌妓分別演唱了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長信怨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以及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這讓王之渙急眼,他認定最漂亮的那位歌妓一定會唱自己的詩。結果,這首《涼州詞》果然被吟唱起來。
  • 從蘭州到玉門關,再到青海湖,一路西行一路詩歌|高源先生詩稿
    瞻仰涼州盟會舊址白塔寺當年西藏佛教領袖薩班與蒙古王子闊端達成歸順共識,從此西藏併入中國版圖。邊城盟會破天荒,又拓西南萬裡疆。蒙藏同心修一偈,薩班不做吐蕃王。03 張掖(古稱甘州,河西四郡或五州之一)12首題張掖七彩丹霞地貌甘州後院臥丹霞,古老斑斕大漠爬。八戒當年從此過,誤將七彩看成花。
  • 文明春風度玉關 玉門市加快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步伐
    文明春風度玉關——玉門市加快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步伐每日甘肅網4月24日訊據酒泉日報報導 在玉門新市區,乾淨整潔的街道兩旁風景樹綠意盎然,鮮花競相盛開,隨處可見的宣傳標語和手持小旗的志願者提醒市民文明出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春風
  • 長城十三關,山西就獨佔五關,你知道是哪五關嗎?
    萬裡長城共有十三關,其中山西就獨佔五關,你知道是哪五關嗎?接下來就隨小編一看究竟。第一關:山海關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第七關:偏頭關偏頭關,位於偏關縣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瀕黃河,因東仰西伏,故名偏頭。現存關城為明洪武十三年(1390年)所建,明宣德、天順、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慶年間均有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