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源於小型猛禽的名字,獵鷹的一種,在高空瞬間俯衝下來捕食獵物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300km/h。
提及鈴木,印象中的經典款還停留在20年前三缸的奧拓或是雨燕,確實,國內市場鈴木汽車銷量始終差強人意。而在兩輪世界,Suzuki可謂大神級存在。
隼,源於小型猛禽的名字,獵鷹的一種,在高空瞬間俯衝下來捕食獵物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300km/h,矯健、速度與兇猛是它的代名詞。鈴木之所以選擇HAYABUSA「隼」來命名,正是因為其獨有的特質。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源於日本陸軍航空隊的輕量戰鬥機之名。總之,隼從誕生之日起就承載了品牌與車迷的滿滿期待。
上世紀80年代,也是日系機車品牌軍備競賽時期。川崎推出了Ninja GPZ900R車型,因為極速達到了248km/h,廣受追捧,電影《壯志凌雲》中也出現了它的身影。而後,鼎鼎大名的本田「超級黑鳥」CBR1100XX在1996年贏得了最速頭銜。
速度之戰持續蔓延,作為日系四大摩託車製造商的鈴木也開始行動,1999年第一輛鈴木隼GSX 1300 R Hayabusa亮相,1298cc水冷直列四缸發動機可發揮175馬力的最大功率和141Nm的扭矩,百公裡加速時間2.7秒,極速高達312km/h,輕鬆打敗了本田、川崎,成為當年的兩輪最速。
車輛淨重215kg,品牌作出了時速不低於300km/h的承諾。也正是其超高極速的設定,需要在設計上儘可能減小風阻,空氣動力學便成為重中之重。
車頭造型並不激進,圓潤而流線,內側各有一個進氣口,中間是一盞堆疊式頭燈,後部廠方還付送一個駝峰式坐椅殼。目的是讓駕車人在高速行駛時,後部的亂氣流能有效的從背部流過,模擬氣流走向是一道漂亮均勻的弧線,從而最大限度減小風阻。
鈴木隼可大致分為兩代車型,根據年代不同,第一代車型又可細分為X、Y、K1-K7等型號。項目負責人Yoshiura San起初的理念是打造一輛外觀霸氣、符合空氣動力學且性能強大的合法公路重機。
2008年第二代鈴木隼車型問世,設計語言基本保持不變,但排量上升到1340cc,發動機內部也換為16氣門布局,最大功率來到198馬力,最大扭矩則提升至155Nm,2013年開始植入ABS系統。
直至2018年12月31日,隼的發動機不再符合歐盟排放標準和其他安全法規,宣布正式停產。
相信這只是短暫的離別,沒有人可以否認鈴木隼在機車領域的地位。車手中島雄一、傑克·弗羅斯特曾對第一代鈴木隼的肯定:「這是一款非常迅猛,非常靈活的『怪物』,沒人可以抗拒它的魅力。」
正當很多人為鈴木隼的消逝而感到遺憾的時候,外網發布了關於鈴木隼即將更新的消息。據悉,全新的鈴木隼排量將發動機將擴容100cc,提升至1440cc以補償因Euro5標準的限制而導致的動力損失,電子控制元件也會進一步升級。
尾 巴
隼是鈴木騎士的精神圖騰,風格獨特、性能強勁,更是摩託車歷史上一代傳奇。愛摩之人都不希望這樣一位老兵就此逝去,期待它的回歸,更期待「最速兩輪」的皇冠再一次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