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寧夏銀川賀蘭縣南梁臺子隆源村村民羅小平空閒了下來,每天將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還抽時間幫著親戚張羅相親的喜事,日子過得充實而富足。自從移民搬遷到隆源村後,羅小平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僅在村上的蔬菜扶貧基地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平時還熱心腸地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今年6月,因為被評為了全縣的「美麗庭院」,賀蘭縣相關部門還獎勵了他家一臺洗衣機。「以前出門漫天灰塵,現在出門腳上不沾泥土,村內村外都種了綠樹,家家都收拾得乾乾淨淨,日子美著哩。」羅小平說道。
持續改 廁所革命全面完成
羅小平剛從海原縣搬遷到隆源村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幾間剛建好的房子,房子雖新但什麼也沒有,冬天取暖燒煤炭和木材,上廁所還需要到家外面去。
去年隨著農村「廁所革命」工作的推進,羅小平家用上了衝水式馬桶,屋內淋浴設備也一應俱全,「方便、乾淨,冬天還暖和。」羅小平的妻子每天都將洗手間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家人終於告別了使用旱廁的生活。
一間小小的廁所,連接的是鄉村大大的文明。銀川市通過分類施策,採取集中管網和單戶三格式化糞池兩種模式開展戶廁改造,目前全市廁所革命任務全面完成,全市累計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5.4萬座,高標準建設100座公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1%。同時全市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廁所建管一體智慧化運維模式,實現了糞便糞汙等農村主要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強化農村改廁質量監管,確保改一個,成一個,用一個。
強力推 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在賀蘭縣新勝村,生活垃圾分類成為一種新時尚,每個月都有工作人員定期到村上宣講垃圾分類知識,上門回收並兌換積分商品。
「一般農村的廚餘垃圾很少,有些餵家禽了,有些用作農作物肥料了,
所以我們在農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主要集中在紙板、酒瓶、金屬等可回收垃圾上面。」新勝村村主任左庭洋介紹,新勝村是賀蘭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之一,採取「有償回收」垃圾治理模式,對群眾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積分管理,村民們可憑藉分類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我覺得這種形式挺好的,鼓勵大家積極學習垃圾分類,以前我們家垃圾都是扔在溝渠附近,或者村上的垃圾集中點,導致村上髒亂得很,現在大家的意識都在慢慢改變,生活環境越來越乾淨了。」每次工作人員上門回收垃圾時,村民高彥斌都十分配合工作。
目前這種「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主體模式正在銀川市各縣(市)區逐漸形成一種有效機制。據悉,全市正積極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推行「兩次六分」模式,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全市286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治理率達90.21%。
全面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3年來,全市整合各級資金14億元,推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交叉考核、戶廁改造第三方評估、農村人居環境「紅黑榜」、「積分制」管理、「最美庭院」評比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對全市6個縣(市)區、31個鄉鎮(街道、農場)和286個村居行政村、社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排名獎勵,累計獎補4120萬元。
村容村貌再提升,美麗鄉村入畫來。2020年,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3年行動收官在即,銀川市全面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處處呈現「明導向、正民心、樹新風」的鄉村治理氛圍。其中西夏區榮獲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治理成效明顯的激勵縣兩項榮譽。興慶區掌政鎮鎮河村、永寧縣望遠鎮政權村、賀蘭縣立崗鎮通義村、靈武市梧桐樹鄉沙壩頭村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西夏區鎮北堡鎮華西村、昊苑村,賀蘭縣常信鄉四十裡店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鄉村成了人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市將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緊盯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垃圾無害化治理率、汙水治理率和村容村貌提升,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主人翁意識,加快實現從「建起來」「用起來」到「管起來」,繪就美麗鄉村錦繡藍圖,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銀川日報 記者 梁小雨)
【來源:寧夏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