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七國時代:英國版「戰國七雄」、真實世界的「冰與火之歌」

2020-12-19 斯萌說娛樂

《冰與火之歌》這部美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說,就算沒有看過它,也必定聽說過它的大名。不過,不知道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英格蘭歷史上,真的有「七大王國」,更是上演了一場真實世界的「權力的遊戲」。今天,老狼就來帶大家認識認識英國版的「戰國七雄」,走進七大王國的時代。

在了解七國時代前,我們得先了解一下那段時期的歷史。

英格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冰河時代。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在冰河時代的時候,在不列顛島上已經出現了人類活動的痕跡。不夠要準確說出不列顛島上的居民,還得要算鐵器時代。在人類進入鐵器時代的時候,凱爾特人佔領了不列顛島,成為了不列顛島上原住民。

不過,凱爾特人在不列顛島上沒有過多少日子,公元前54年的時候,羅馬將軍愷撒帶領著軍隊,橫渡英吉利海峽,對不列顛島進行徵服戰爭。有學者稱愷撒入侵不列顛島是為了「防止」凱爾特人入侵高盧。然而,眾所周知,高盧是羅馬的重要城鎮,駐守在那裡的軍隊,絕不是還處於原始部落社會的凱爾特人可以比擬的。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測:羅馬的入侵,只是單純為了不列顛的大片土地。

然而,誰都沒想到,被後人成為「愷撒大帝」的將軍愷撒,竟然兩次出徵不列顛,均以失敗告終,最後還是當時的皇帝克勞狄一世親自出徵,才將不列顛徵服。羅馬打下不列顛後,將不列顛列入羅馬的版圖內,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名為「不列顛尼亞」。

不列顛尼亞在羅馬的統治下經歷的4個世紀,。因為原本生活在不列顛尼亞的凱爾特人還未來得及在不列顛島留下屬於自己文明,就被羅馬入侵了;所以,在4個世紀之後,不列顛尼亞已經完全被「羅馬化」了,而居住在這裡的人也被稱為「羅馬-不列顛人」。

然而,在公元5世紀初,羅馬內憂外患:內有陰謀政變正在上演,外有蠻族人的入侵。於是,在公元409年的時候,羅馬駐軍被迫全員離開不列顛尼亞——「羅馬-不列顛」體系宣告崩潰,不列顛徹底被羅馬遺棄。

羅馬的軍隊和官員離開後,來自日耳曼部落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朱特人徵服了不列顛尼亞。有趣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徵服與羅馬人大不相同:羅馬人靠的是野蠻的戰爭;而盎格魯-撒克遜人靠的是非常平穩的民族融合。可以說,在不列顛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盎格魯-撒克遜王國的建立已成定局。

在經過長時間的融合和兼併戰爭後,小國被大國吞併,最終在不列顛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七個強大的國家,它們分別是:由朱特人建立的肯特王國、盎格魯人建立的東盎格利亞、諾森布裡亞和麥西亞、撒克遜人建立的埃塞克斯、蘇塞克斯和韋賽克斯——這就是英格蘭歷史上的「七國時代」。

英格蘭的七國時代一共持續了四百年,1066年,徵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戰役中取得了勝利,開啟了英格蘭歷史上的諾曼第王朝,而盎格魯-撒克遜王國也正式宣告結束。

今天關於七國時代的話題已經講完了,如果大家對於這個話題還有其他見解的話,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追溯「戰國七雄」——英格蘭七國時代的發展過程和結果
    當我們談到英格蘭七國時代的時候,或許你是一臉疑惑的,或許你十分了解他們的起源、發展、影響和結果。當談到英國時,或許你的腦海中浮現的是芝蘭玉樹的翩翩紳士,想到的是流傳至今的君主立憲制以及成為人民口中談資的英國女王。但是,有那麼一段神秘而又激烈的往事,卻會讓人感慨萬千!
  • 英國歷史上的「七國時代」,堪稱中國歷史上「戰國七雄」的克隆版
    七國分布圖隨之,不列顛出現了「七國分立」的局面。而這七個王國的格局,成為了後來的英格蘭王國的雛形。因此,五世紀中葉到九世紀初,被稱為英國歷史上 的「七國時代」。那麼,「七國時代」是如何出現的,又是如何結束的呢?一、一時稱霸英格蘭的肯特王國。大約在公元五世紀中葉,日耳曼部落中的朱特人建立了肯特王國。
  • 《冰與火之歌》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
    在那之後大約半個世紀,美國作家喬治·馬丁提筆創作《冰與火之歌》,這部著作誕生於1996年,目前仍在創作中,最新的第五卷,則剛剛於去年年底面世,可以說讀者是與這套書和書中人物一同成長的,這部傳奇作品本身,也已成了他們心中的傳奇。  《百年孤獨》裡的布恩蒂亞初次見到冰塊,驚嘆「這是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而對《冰與火之歌》的讀者來說,馬丁筆下充滿冰與火的維斯特洛大陸,同樣配得上這樣的讚嘆。
  •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戰國七雄是怎麼形成的
    歷史上真實的戰國七雄實力排名 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大篩選,在弱肉強食的混戰中,數量眾多的諸侯國減少到了個位數。一直到了戰國時期,僅僅是剩下了7個諸侯國,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趙國,韓國,魏國,燕國和秦國。戰國初期的時候,戰國七雄的實力排名是魏國,楚國,齊國,韓國,趙國,燕國和秦國。
  • 英格蘭的七國之戰:盎格魯—撒克遜、朱特人與凱爾特「亞瑟王」……
    編輯:提舍七國時代一個最重要的國王—阿佛烈大帝英格蘭的戰國時期在華夏歷史裡,戰國時代是其中一個家戶曉的歷史時期恰巧的是,在地球另一邊的不列顛,也曾有過類似的時期,在英格蘭地區存在數個政權,互相徵戰,時強時弱。這個時期從五世紀至八世紀,歷時約三百年,稱為「七國時代」。七國時代的英文名稱來自希臘文,本來是指由七人組成的寡頭政權,在英語世界則是指七國時代。雖然被稱為「七國時代」,但實際上七國並存獨立的時間並不算長。在早期歷史裡,政權數目更遠遠超過七個,但這些政權大多只是部落級數的國家。
  • 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戰國七雄傻傻分不清楚
    周朝和春秋戰國的關係,在《中國歷史朝代歌》中就描述的很好,「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朝代,分成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其中東周又細分為春秋和戰國兩段。至於七國,是指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秦,即楚齊趙魏韓燕,史稱戰國七雄。
  • 從羅馬到盎格魯撒克遜,看英格蘭統一前夕的「七國時代」
    在諾曼徵服以前,英格蘭經歷了長達四百餘年的「七國時代」,也可以說這是英格蘭歷史上的「戰國時代」,正如秦國一統六國,英格蘭的「七國時代」最終也走向了統一。 一、七國時代:從羅馬到盎格魯撒克遜 羅馬徵服了英格蘭,將這座與歐洲大陸隔絕的「蠻荒之地」納入到了羅馬文明體系中。
  • 戰國七雄的地位之爭,從七國的出身,看看誰才是真正的霸主
    說到戰國七雄,很多人都會冒出,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但是這七國你真的了解嘛,他們作為戰國時期最為龐大的國家,影響深遠。但是如果單從周王朝的宗法禮制上來討論七國的地位,又是怎樣的結果呢?按照爵位來說,召公乃是侯爵,同樣是侯爵的還有齊國,但是論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看,燕國當之無愧是七國最高。雖然說燕國的軍事實力確實無法和中原地區的大國相比,但是其政治地位卻非常高。之所以軍事實力孱弱,受到了北方之地貧瘠的影響,也是發展空間有限,最終也是無可奈何。
  • 冰與火之歌高清地圖
    維斯特洛大陸(英語:Westeros),也被稱為日落國度(the Sunset Kingdoms),是喬治·R·R·馬丁的奇幻系列《冰與火之歌》中四塊大陸中的一塊,它的設定大致基於中世紀的歐洲。
  • 英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書不會教任何一個,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一、英國歷史有個「戰國七雄」時代,史稱「七國時代」 中國歷史在戰國末期,僅剩韓、趙、魏、楚、燕、齊、秦七個最強大的國家,史稱「戰國七雄」,
  • 好書推薦|《冰與火之歌》小說全集
    《冰與火之歌》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世界裡所發生的一系列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歷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在內容及風格上,《冰與火之歌》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人性真實的寫照。寫作手法上馬丁運用了POV(Point-of-View,即「視點人物寫作手法」),以輪流交換人物第三人稱視點的敘事方式進行描寫,從而推動故事的進展。
  • 如果現在的世界是戰國時代,對比七雄,哪一些國家能夠入圍?
    春秋戰國時代列國徵伐、五霸七雄。諸子爭鳴,百花齊放。因此也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很多人聊天時候更加樂意於把歷史代入現實,猜測假如穿越如何,假如按自己想法如何。在出現假如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帶入自己的認知和偏見,最後的結果也是百花齊放,眾說紛紜。而如果要把現在的國家帶入戰國時代,也就是把現在的國家對號戰國七雄。首先,這個名單排除中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是春秋五霸的延續,戰國初期,春秋強大的國家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有晉國被六卿所瓜分,分成了趙、魏、韓三國,至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諾曼人徵服不列顛,歷史上真實的「冰與火之歌」
    電視劇《權力的遊戲:冰與火之歌》,可謂是至今以來嘆為觀止的系列劇集,其播放量之高、議論話題之多,覆蓋層面之廣,都可以歸結為其口碑之好。雖然最後結局十足是個爛尾,可是瑕不掩瑜,不得不佩服馬丁老爺子的想像力。
  • 我的世界:原本以為是《冰與火之歌》的照片,結果卻是mc的作品!
    我的世界中,無數大神玩家完成了許多現實中看不到的作品!今天小編帶來的是冰與火之歌的作品,領略一下魔幻風格的作品吧!歌維斯特洛大陸歌維斯特洛,也被稱為日落國度,是喬治·R·R·馬丁的奇幻系列《冰與火之歌》已知世界的四塊大陸中的一塊,它的設定大致基於中世紀的歐洲。維斯特洛最主要的五座城市,按大小排列分別是:君臨,舊鎮,蘭尼斯港,海鷗鎮和白港。
  • 《冰與火之歌》第七季破紀錄回歸,那些中國版《冰與火之歌》還好嗎?
    龐大格局的世界觀,變幻莫測的人物命運,充滿奇幻想像力的故事情節,以及充滿質感的製作水平,都是《冰與火之歌》備受追捧的原因。《冰與火之歌》也成為了高質量魔幻劇的代名詞,在國內許多玄幻劇中也言必稱「中國版《冰與火之歌》」,用以標榜自己劇集的質量。只不過就在本尊再掀狂潮之時,這些模仿者已不知身在何處。
  • 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節選自Wiki黑內容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方形貓火卷首語:《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自「玫瑰戰爭」,但維斯洛特世界魔法的一面仍然有北歐神話的影子。人類的世界由於霜凍巨人的入侵危在旦夕,是不是很眼熟?諸神的時代沒落,人類之子崛起,這是地球上的冰火頌歌。冰島上有200多座火山,堪稱「冰與火之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特殊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北歐居民的生活狀態。
  • 秦時明月:戰國七雄最強大的將領
    戰國七雄,每一個國家都有深厚的底蘊,哪怕強如秦國,也花費了無數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統一。七個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強大的將領,有一些將領成為秦國橫掃六國最大的障礙。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戰國七雄最強大的戰力。
  • 英國歷史最偉大的君主,英國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復國成功
    介紹懺悔者愛德華之前,有必要介紹一下他所屬的朝代威塞克斯王朝,可能很多讀者對這個英國朝代知之甚少。公元9世紀初期之前,英國主體部分英格蘭分裂成七個王國,分別是肯特、薩塞克斯、威塞克斯、埃塞克斯、諾森布裡亞、東盎格利亞、默西亞,史稱七國時代,跟中國歷史的戰國七雄非常相似,只不過各國疆域縮小了很多倍。
  • 戰國七雄,到底是哪七雄?
    戰國七雄 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末期(東周滅亡前夕)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兼併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從數百減少到數十。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諸侯國,分別為姬燕、嬴秦、子楚、田齊、韓、趙、魏,合稱為「戰國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