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代皇帝「趙匡胤」不僅是歷史上的一位明君,而且戰功赫赫

2021-01-12 文化一起學

宋朝第一代皇帝「趙匡胤」不僅是歷史上的一位明君,而且戰功赫赫,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宦途,受柴榮(後周世宗)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他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為宋朝第一代皇帝,公元927年3月21日,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顯德七年(960)元月四日,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史稱北宋),改元建隆。卒於976年10月20日,享年50歲,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建隆元年末(公元960年),在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宋太祖趙匡胤召見丞相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便提出問題之癥結就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治理的辦法也無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 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

從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加上之後的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欽宗九位帝王將這個秘密口口相傳;從公元962年,到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兵攻破宣告滅亡,這個秘密歷經165年漫長時光,那麼這究竟是什麼秘密呢?原來,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是謀朝篡位得來,趙匡胤本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心腹大將,擔任御前都點檢的重要職位。周世宗死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從柴榮之子周恭帝柴宗訓手中奪得皇位,建立大宋王朝。因此趙匡胤自覺有愧於柴家,再加上宋朝承五代十國之亂,因此重文輕武,所以趙匡胤就在祭祀祖先的太廟寢殿的夾室中,立下了一塊石碑,「藝祖受命之三年(公元962年),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碑。用銷金黃幔蔽之,門鑰封閉甚嚴。」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皇帝中誰的武功最高?趙匡胤獨創少林一絕技,流傳至今
    因此,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帝王是我們在研究中國歷史中的關鍵要素,自秦朝開始才有了"皇帝"的稱號,從秦始皇首稱皇帝開始一直到清末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中國歷史上一共出了四百多位皇帝。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中國歷代皇帝中,誰的功夫最高,對武術功夫最有研究呢?
  • 歷史上,趙匡胤從七歲的柴宗訓手上搶奪皇位,為何沒人指責?
    但是,在歷史上,有關趙匡胤的評價其實還不錯,很少有人說他謀朝篡位,大逆不道。相比於歷史上同樣是篡位得天下的司馬家,風評要好上太多。其實,趙匡胤之所以能得到好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當時的一個歷史環境。趙匡胤所處的時代乃是五代十國末期,那是一個比三國還要亂,足以和東晉十六國比肩的大亂世。在從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中原大地上先後經歷了五個朝代,平均十來年就一個,改朝換代速度之快,歷史罕見。而如此短命的朝代,皇帝和手握軍權的大將是互相猜忌的,處於危險平衡之中,平衡一旦打破,便是戰亂起,王朝更迭。
  • 50多年換了14個皇帝,趙匡胤憑啥能奠定宋朝300年基業?
    現在都有「富二代」、「拆二代」、「官二代」等等稱呼,那麼趙匡胤就是名副其實的「軍二代」。父親趙弘殷原本是後唐皇帝李存勖手下的將領,他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五代亂世中度過,直到後周時代才去世。可以說,趙匡胤這個「軍二代」,在那個亂世裡,軍人的地位當然十分重要,這也決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趙雲的後代嗎?
    趙雲是三國時代蜀漢名將,他膝下有兩個兒子,趙統與趙廣,雖然趙雲馳騁沙場聲名赫赫,但是兩個兒子並沒有他出名,歷史上對於趙統、趙廣的記載也非常少,僅有寥寥數語。不僅如此,趙統與趙廣都是英年早逝,沒來得及留下子嗣就離開了人世,而一代戰神趙雲的血脈,也隨著兩個兒子的無後而終就此斷絕。
  • 為何只有宋朝把皇帝稱「官家」,而不是稱陛下或皇上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大宋王朝。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傳18帝,國禎319年,宋朝有一點和別的朝代不一樣,宋朝把皇帝稱「官家」,而不是稱陛下或皇上?這又是為什麼呢?
  • 歷史記載:史上最令人惋惜的皇帝,若他多活十年,就沒朱元璋朱
    有些皇帝最讓人可惜的就是正當盛年之際,卻英年早逝的皇帝,他們做了皇帝,本想著勵精圖治,要大有一番作為,徹底改變國家局面,但奈何「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他們「出師未捷身先死」,若不然很可能憑藉他們的志向和能力,必然要在歷史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宋朝滅亡,是趙匡胤引起的禍端嗎?
    最終北宋滅亡於「靖康之恥」和南宋滅亡於「崖山之戰」,至此宋朝徹底成了歷史雲煙,中國歷史上也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 宋朝滅亡,趙匡胤之禍? 據記載,崖山之後宋朝的戶籍簿上的漢人幾乎被屠戮殆盡,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等等皆被打破或停滯,因此便有史學家稱「崖山之後無中國」。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武功高強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武功高強的皇帝? 很多人都印象中,古代皇帝就是高高在上,被無數人保護。有些皇帝弱不禁風,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只知道吃喝玩樂。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武功高強,智勇雙全,否則他們又怎能駕馭滿朝文武。
  • 中國歷史上十大明君,想當皇帝不容易,想做一個好皇帝更不容易!
    尤其是他開通和西域各地的聯繫,重視科學技術發展,對促進世界文明也做出了積極貢獻;4、大唐英主唐太宗(姓李名世民)唐朝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是唐朝高祖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 「名人百科」千古明君——宋太祖趙匡胤
    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徵,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歷史功過】唐朝未年以來,藩鎮割據的現象一直延續著,當大梁正式成為一個國號的時候,中國開始進入了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
  • 宋朝,中國最發達的朝代,卻誕生了歷史上風評最差的一群皇帝!
    2000年來中國誕生了無數位皇帝,他們都是這個國家的管理者,不管他們最後做的是好是壞,他們都曾是那樣的雄心勃勃,那樣的想要名垂千古,也難料身後罵名滾滾而來。眾多皇帝中唯宋朝皇帝最耐人尋味,一個中國最發達的朝代,誕生了中國歷史上風評最差的一群皇帝。
  • 趙匡胤登基後,所立的「勒石三戒」,對宋朝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政治家,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剛登基不久,就在太廟裡面刻下一塊石碑。要求後代繼位的皇帝,必須被一個不識字的太監帶著觀摩石碑。那麼石碑上面到底刻了什麼?原來石碑上刻的是「皇帝守則」。即著名的「勒石三戒」:「一是不殺柴氏子孫,如果他們謀反,就在監獄裡讓他們自盡,不能公開殺掉;第二,不殺士大夫,尤其是那些諫臣;第三,不加農田之賦。
  • 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五位皇帝,無可抹黑,你知道幾個?
    這就有人問了,那麼那麼多的皇帝之中,難道就沒有一個很完美的?有,當然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嘮嘮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四個皇帝,他們一生幾乎沒有汙點,無可抹黑。 第三位、宋仁宗趙禎 我們知道,宋朝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個存在周期算長的王朝了,但是有作為的皇帝幾乎沒有多少
  • 後周幼主柴宗訓禪位給趙匡胤之後,柴氏家族在宋朝處於什麼地位
    不過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漢獻帝劉協,退位後被封山陽公,在自己的封地上頤養天年,逍遙快活。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幼主柴宗訓也被迫將皇帝位禪讓給了趙匡胤,那麼柴宗訓以及柴氏家族在宋朝的待遇怎麼樣呢?柴氏家族,無奈禪位的命運公元960年,在一場十分奇妙的而有趣的陳橋兵變之後,趙匡胤被迫當上了皇帝,儘管這個皇帝到底是被迫還是自己樂意在歷史上還有很大的爭議,但是趙匡胤確實以此為起點,成為了一位偉大的開國帝王。
  • 中國史上武功最強的5大皇帝,李世民僅排第二,第一名意料之外
    然而,要說起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五位皇帝,你可能就不清楚了,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一介紹。第五名、紂王帝辛帝辛,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在大家的印象中,帝辛沉溺九色,喜怒無常,是一位典型的暴君。
  • 中國歷史上超級能打的五位皇帝,第三位還是一個武學大宗師!
    這個戰爭的背景是劉裕還沒成為皇帝前是劉牢之麾下的將領,奉命帶了數十個士兵去巡查五鬥米教的孫恩聚集的情況。但是不幸的是這劉裕帶領的士兵碰上了孫恩數千人的士兵,雖然他們驍勇善戰,但是也是寡不敵眾,而且劉裕還失足掉到了河岸下。不過劉裕又殺上了岸,斬殺了數人後又追上上千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 宋太祖趙匡胤,遭遇因果循環,成也孤兒寡母,敗也孤兒寡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的時候,他從前朝孤兒寡母的手中奪取政權,若干年之後,宋朝政權覆滅,丟失大宋政權的也是孤兒寡母,這也算是歷史的重演吧!又或者是趙匡胤當年奪取政權時留下的因果循環,對此,很多關專家都表示,這是趙匡胤的報應,歷史從來都是公正的,因果循環,無休無止。
  • 歷史上的今天|戰功赫赫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竟以這種方式...
    歷史上的今天|戰功赫赫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竟以這種方式退出歷史舞臺。 1982年5月2日,在英阿馬島海戰中,英國潛艇對在它所宣布的海上禁區以外36海裡處航行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動突然襲擊。
  • 宋朝時有名的大將軍,幫助太祖趙匡胤破敵,僅38歲因病早逝
    文/百家號(穿禮服的農夫)原創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宋朝時有名的大將軍,幫助太祖趙匡胤破敵,僅38歲因病早逝」我國的歷史經歷了很多朝代的變遷,在這個長河之中出現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物,他們有些是文臣,做出的戰略讓國家變強,有些是武官,每天鎮守邊疆,保衛祖國。
  • 趙匡胤辜負了柴榮的信任,坐上皇帝之位,不過卻成就了一番事業
    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上百個皇帝,有的人一生沒有所作為,可是有的人卻流傳千古並記錄史冊,讓人讚嘆不已。而被大家稱之為千古一帝的無非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唐太宗,宋太祖等人,很多人覺得趙匡胤並不能和秦始皇等人平起平坐,覺得他立下的功績是不能和他們三個人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