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走賽道!試駕體驗新福克斯ST-Line

2020-12-16 北街的汽車

看到5門版的福克斯,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理所當然」的想法,門版所具有的緊身風格,配合兩廂式出現前的低沉,確實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群,引起了愛好者的關注,新一代的福克斯設計更是改變了過去,引入了更多纖細的線條,從粗野簡單的對外貿易變成了更優雅的氛圍,顯出變化,不變的,大概追求動感和熱情魅力的產品初心。

兩廂包的5門版福克斯,身體尺寸也比4門多,5門版的車體長度為4378mm,4門版為44647mm,長度減少269mm,軸距相同為270mm,這意味著車輛的空間大小和舒適度沒有變化,但是行李箱的容積接近27釐米,是341升的原因,但是,車的長度不同,兩廂車和小轎車之間不同的客流需求也明顯表現出來。

福克斯4門版的車身尺寸按順序是車長44647mm,車寬12825mm,和14470mm的高度,5門版的ST-Line的車身尺寸按順序是4387mm,12825mm,軸距相同是270mm,兩者的車長差異直接體現在後備箱的容積上。

ST-Line的尾部行李箱的基礎容積只有341升,根據原工廠信息,通過6/4可以看到分離、翻倒的座椅發生變化,最大容積可以擴展到1354升。

對於比5門掀背福克斯更動感的行駛產品設定,製造商引進了更濃厚運動風格的ST-LLINE車型,作為車系頂級戰力的代表而排隊,外觀與其他5種車型不同,包括專用霧黑罐蓋,前後幹擾流、側裙、大型幹擾流尾翼ST-LINE專用空力套裝18英寸雙色切削專用鋁環、單側雙出尾管等是ST-Line專用的外觀構成,由此,福克斯5門ST-line變得有相當顯著的可視性。

外觀造型與普通的5個版本不同,車室的空間配置也有專用的氛圍,例如,門的ST字形迎賓踏板、碳纖維紋樣的內飾板、座椅和內襯多的紅色接縫、黑暗的屋頂、專用運動型運動型汽車座椅以及專用的平底本多功能把手等,刪除ST-Line,除了車型的專屬不同之外,其他奢侈的配置基本上和家人其他成員相似,簡化設計的新型駕駛座按鈕設計,前臺總成處的堆棧設計,給福克斯更寬敞的座位室視野,8英寸中央觸控螢幕,E-Shifter旋轉式移位系統等都與4門車版相同。

ST-LLINE的車廂空間也有其專屬,最明顯的不僅是紅色的車的縫紉線,以及專屬的平底真皮多功能的把手。

有ST的躍動感的臉,來體驗套餐,感受一下激動。

主要運動是5門掀背,福特選擇今天台中的麗寶國際賽車場,為媒體提供首次試車體驗,不管怎麼說,在發售前的商品介紹中,福特六和強調了新一代的5個掀背福克斯在氣喘籲籲的東大鵬灣路線上有將近5秒的落差,強調新世代福克斯5 門版在性能與操控表現上的大幅進展。

對於這個路線的體驗活動,福特六和也作為監督隊來尋找ai隊,包括原教練陳志秀在內的5位新老車隊的設計經驗,依次繞時速60公裡的S型圓錐,每小時80公裡,避免公裡的馴鹿測試和時速60公裡的高速閃光,從這些舞臺的設計可以看出,根據福特六和卡車和舞臺的設定,下一代福克斯的C2底盤被顯示出來,其巧妙的操作和堅固性,以及比上一代更優秀的車體剛度被設計出來。

和福特六一樣在現場展示車體構造,紅色部分是高強度的硼鋼結構,通過提高硼鋼的使用比例,新一代的福克斯的耐磨強度增加了20%,重量比上一代減輕了16公斤。

體驗內容乃是由教練坐在副駕駛座負責提點,但是活動只有一天,媒體也很多參加,所以只有三周的課程體驗,也許試試本領比較好,活動最後由ai來做,球隊的首席車手陳俊杉先生和負責從歐洲飛往臺灣的福克斯車臺調教的Gy Mathot先生,登上媒體體驗了Hot Lap。

麗寶國際比賽場於2018年底開幕,跑道全長3.5公裡,合計23個彎道,擴大了幅度的高低差,可以說是又小又難的路線,確實在測試性能、底盤及剛性的設定,福特六和提供這種試車體驗活動的車輛都是汽車系最高規定的ST-LLINE,車型方面,動力單元相同為1.5升串聯3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數據分別為182隻最大馬力、240N.m最大扭矩、變速系統由同一SelectShift8速手一體化,有很大區別,標準裝備有ST-Line的尺寸235/40R18的Michelin Pilot Sport4。

配合比ST-LLINE動態更高的產品定位,福特是ST-LLINE標準裝備235/40R18的Michlin Pilot Sport4的高性能輪胎。

通過卡車的激烈操作環境,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福克斯底盤的穩定性和堅實性,即使在大角度的轉彎中,車後面也會有比較活躍的反應,但是會給司機一定的自信和安定感。

福克斯全車系統將駕駛模式作為標準裝備進行選擇,提供ECO節能、標準、體育等3種不同模式的選擇,在運動模式中,包括轉向、動力、驅動、甚至是巡航系統等,表現得更為運動。

雖然選擇了賽道作為測試場,但主要是由於駕駛環境的激烈,表現了福克斯5門版底盤的穩定性和車體的剛性,但是,如果只是討論以賽跑速度為目標的比賽的話,當然還有一個議題,這一點從比較輕的一方到盤的設定很難理解,Ford是那個組合的EPAS,電子動力輔助轉向系統給司機提供了很多方向盤,雖然方向性很好,但是輕觸在高速行駛中需要更準確的把握。

圓錐車把的靈活性和60公裡的速度。

馴鹿測試階段的設計需要司機以時速80公裡的速度從左後右高速公路切換車道,方向盤的控制和底盤的穩定性是相當大的考驗。

在第三周進行各級別測試時,首先以時速60公裡繞S型圓錐,進行較輕的手柄手感,每次都感覺比預想的要多,在第二關卷圓錐形鹿測試,時速超過80,以公裡的速度快速向左走。

相關焦點

  • 福克斯ST line:「性能」,觸手可及
    先說售價,福克斯ST line作為2020款福克斯車系的頂配版本,也僅僅只需要15.08萬元,這樣的價格真的非常親民!對於生來為了運動的福克斯ST line來說,越是複雜的內飾,反倒會讓人懷疑自己的上手速度!所以,用最直接的設計來表達個性,才是福克斯ST line對駕駛者的友好!粗粗的方向盤手感很有激情,純黑的內飾就很酷,這樣的一臺車,並不需要在內飾色彩上太花哨!但是不花哨並不意味著沒花心思!仔細打量福克斯ST line的內飾,你會發現,通過用料來區分層次,才是它的功力所在!
  • 選擇困難症的福音,思域,領克03和福克斯st line怎麼選
    今天有人私信我,本田思域、領克03、福克斯st line如何選擇,這個問題仔細琢磨了一下,給大家這麼分析分析吧。 選車的話,肯定是要從安全、空間、動力、保養、故障率等方面考慮,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 最值得入手的運動家轎 福克斯ST-Line三缸之勇
    福克斯ST-line最吸引的肯定是外觀,雖然新一代的ST不再進入國內市場略顯遺憾,但是至少在顏值方面,ST-line基本上有著和ST幾乎一樣的外觀,運動版格柵內部採用更為運動的燻黑處理,配合兩側銳利的大燈組,整體帶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感,而大燈組內部也集成了年輕人最愛的LED日行燈,點亮後頗有幾分沃爾沃
  • 福克斯st-line,原廠182馬力+8AT,為什麼不及當年
    新一代福克斯自上市以來,對材料和配置做了很多變更,但現在國內,如果使用三缸發動機,你的銷售額就不會暖和了。 貝克英朗以前使用三缸發動機時銷售額大幅度打折,更換四缸機械後,很快恢復到了三萬臺以上。 福克斯至今仍因此沒有恢復當時的熱度。
  • 獨立評測福克斯ST Line:為少數熱愛駕駛的人製造
    這篇文章純屬分享對福克斯ST Line試駕後的感受,和我對這代福克斯的一些看法,以及對目前中國市場的一些個人理解。老實說我並不擅長通過銷量和數據表現,去分析車型或品牌背後的問題,作為主觀評價工程師,我更願意發現並描述車輛本身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子。
  • 高爾夫R-line/福克斯ST-line/兩廂思域,該選誰?
    不過,對於這麼一個後來之秀,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恐怕還得問問同級的另外兩個競爭對手,這便是高爾夫R-line和福克斯ST-line。作為主打操控與動力的三款車型,兩廂思域、高爾夫R-line以及福克斯ST-line的背後都有著無數多的粉絲「撐腰」。
  • 看全新福克斯ST Line告訴你答案
    福克斯作為A級運動型車的代表之作,數代車型都在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之間做到的極佳的均衡,既不會因為A級車的定位而不在意動力性的表現,也不會因為過度追求動力性而破壞家用車應有的燃油經濟性,而在全新的福克斯ST-line上,這份均衡更是達到了極致。
  • 點評分析福特福克斯ST與福克斯ST-Line Lommel之間配置差異有哪些
    畢竟之前僅有純手動可選的福克斯ST,面對早已習慣自動便利性的很多地區,似乎總是沒有GolfGTI的DSG雙離合器手自一體來的吃香,如今透過福克斯ST自動版的引進,情況似乎也即將有所改變。好了,話題似乎有些扯遠了,畢竟這次也並非福克斯ST與GolfGTI的評比(還是得等到最新第8代GolfGTI引進很多地區再說)。
  • 試駕福特福克斯ST-Line Lommel感受如何了解一下
    因此上回在封閉場地體驗麋鹿測試及繞錐關卡時,確實能感受到福克斯STLineLommel的動態表現較扭力梁結構的福克斯STLine來得穩定,但這次地點換成彎道地形相對複雜的山路,福克斯STLineLommel是不是還能保有一樣穩定的動態表現?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
  • 福特福克斯ST-Line與Ranger亮相本次2020臺北車展
    福特在本屆車展除了對外展示新一代福克斯ST,同時還帶來福克斯STLine賽道特化版、野馬BlackShadowEdition限量特別版、RangerXLTSuperCab、TourneoConnect、ExplorerPoliceInterceptorUtility美式特警車。
  • 從家用角度出發試駕福特福克斯4D ST-Line Lommel感受如何
    的確,從伊蘭特運動、S5GT225、卡羅拉AltisGR運動,甚至是換上運動樣貌的新Sentra等車型的推出來看,可以發現到各車廠對於旗下中型四門房車的另一種營銷思維與策略,就是在一般標準版之外。再推出一款強調運動性能的車型,為小夥伴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藉此擴增部署量與市佔率。
  • 雨天試駕全新福特福克斯4D ST-Line Lommel運動感依舊不錯
    的確,從伊蘭特運動、S5GT225、卡羅拉AltisGR運動,甚至是換上運動樣貌的新Sentra等車型的推出來看,可以發現到各車廠對於旗下中型四門房車的另一種營銷思維與策略,就是在一般標準版之外。
  • 賽道試駕奧迪RS:太太太讓人上頭了
    上周,自從試駕了奧迪新款RS系列車型後,整個人都沉浸在那種血脈噴張的興奮感中,只能用上頭來形容。並且毫無疑問,除了日常扮豬吃老虎外,RS最擅長的還是下賽道,讓人一旦試過便欲罷不能。並且駕駛這樣的高性能車,你能感受到渾厚有力的排氣聲浪向不斷的刺激著你的神經,不少電動車雖然也能達到如此加速體驗,但卻少了某種聽覺上的享受。
  • 賽道試駕東風本田思域HATCHBACK
    或許在大部分JDM情懷的車迷心中,兩廂思域才是CIVIC的精髓,從小看的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喜美」車型也都是兩廂的,在速度與激情1裡面相信大家也都是印象深刻,你要說它是情懷也沒錯,但隨著日益購車群體的年輕化,對運動車型熱衷的消費者如今都非常懂車,他們拿到這樣的車勢必會進行一些特定部分的提升和優化,而Type-R則是一個標杆兒,或者說是參照的最終目標,所以兩廂版可以讓你的車無限接近於Type-R,這次我們在賽道中體驗了這臺兩廂版本的思域
  • 福特新一代福克斯 ST 山路初體驗
    福特於去年初發表的第四代福克斯 ST 正式登陸寶島!過往只提供手動檔車型的福克斯 ST ,在2020款新車上首次同時提供六前速手動及七前速自動兩款變速箱,手動檔車型不但有換檔提示燈,還帶有降檔自動補油功能,即便是不會跟趾動作的新手,也能完成平順的降檔動作。
  • 沒有彎道的傳祺世界第十季——「GPMA賽道體驗日」攜新傳祺明星...
    沒有彎道的傳祺世界第十季——「GPMA賽道體驗日」攜新傳祺明星車型集結賽場視頻地址:>評論:0沒有彎道的傳祺世界第十季——「GPMA賽道體驗日」攜新傳祺明星車型集結賽場1/ 10沒有彎道的傳祺世界第十季——「GPMA賽道體驗日」攜新傳祺明星車型集結賽場猜你喜歡沒有彎道的傳祺世界第十季——「GPMA賽道體驗日」攜新傳祺明星車型集結賽場
  • Giulia四葉草賽道試駕:開著他,我就是優雅紳士
    可生活往往就是那麼戲劇,當我在賽道試駕完阿爾法·羅密歐四葉草之後,在那瞬間我似乎真的理解到了什麼是意式風情。沒錯,這是關於汽車的意式風情。當品牌和車主都在堅持,這份風情才會純粹得益於參加過較多的活動,所以在官方和車主們對他們自己品牌車型的理解方面,個人還算是有些了解。
  • 福特福克斯運動本色不改,為賽道而生
    從賽道到街道,從ST-line 到更多家族成員,福克斯運動本色不改。近日,在廣州車展上,長安福特福克斯家族三箭齊發,一共上市了八款車型。2021款福克斯三廂和掀背兩類共7款車型煥新登場,高顏值高性能車型——福克斯獵裝版迎來開箱上市,這是福特為福克斯車迷獻上的年終驚喜,定位為數字運動中級車的福克斯家族以互聯科技賦能60年賽道基因,從操控到聲控,讓運動車從此更智能。
  • 「平民小鋼炮」之間的對決,思域HATCHBACK和福克斯ST Line誰贏?
    似乎"小鋼炮"離一般消費者還是很有距離感的,當然廠家為了讓更多消費者能夠體驗到"小鋼炮"的魅力,也陸續推出一些性能稍遜的兩廂車型,比如剛剛上市的思域兩廂HATCHBACK版本,今天小編就拿它和福克斯ST Line對比一下,看看這兩款"平民小鋼炮"誰更勝一籌?
  • 西裝雅痞:賽道體驗奧迪RS5,奧迪RS4
    想要更好的發揮這些性能怪獸,賽道是唯一的選擇。12月10日,奧迪舉辦了RS車型的賽道體驗日活動,全國主流媒體聚集在浙江國際賽車場,在賽道深度體驗了奧迪RS5與奧迪RS4。奧迪自推出了RS系列產品以來,一直致力於給予用戶極致的高性能體驗。其中RS4和RS5更是RS家族中的翹楚,2.9T,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帶來了血脈噴張的動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