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在國內市場A級轎車這個領域中的口碑和銷量表現一貫較好。且不論其經典車型的輝煌,現款三廂版車型在上市之初也因為其優秀的動力和整車品質而備受好評,甚至因為改裝引發的話題一度引爆全網。而兩廂版思域因為其神似思域TYPE-R的外觀而受到廣大本田粉的高度關注,無數人放話只要上市就必買。
當然,一直以來也有另一種聲音,那就是質疑兩廂版思域的問世到底有沒有必要,畢竟在中國消費者經歷到第十代思域之後,所有良好的口碑和銷量都是三廂車型創造的。那東風本田為什麼把思域兩廂版也就是HATCHBACK車型帶到消費者的面前呢?除了給本田粉送上滿滿的情懷外,也致敬了紅標思域Type-R這個紐北前驅王的神車。
在我看來還有其它原因,或許在大部分JDM情懷的車迷心中,兩廂思域才是CIVIC的精髓,從小看的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喜美」車型也都是兩廂的,在速度與激情1裡面相信大家也都是印象深刻,你要說它是情懷也沒錯,但隨著日益購車群體的年輕化,對運動車型熱衷的消費者如今都非常懂車,他們拿到這樣的車勢必會進行一些特定部分的提升和優化,而Type-R則是一個標杆兒,或者說是參照的最終目標,所以兩廂版可以讓你的車無限接近於Type-R,這次我們在賽道中體驗了這臺兩廂版本的思域,我們還是通過實際賽道中的駕控感受來具體聊一聊這臺車的動態表現吧。
#賽道表現:動力勝在平順,賽道1.6km,反而讓這臺車能發揮實力。
說實話,作為一臺民用量產車,即便是運動型的產品上賽道也是非常冒險的,畢竟原廠包括輪胎在內的配備都是以日常駕駛需求為優先考量的。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試駕的這臺車,很可惜此次體驗並沒有安排手動版本,全部是CVT變速箱的車型,搭載1.5T地球夢發動機,最大功率177馬力,與三廂版車型一致。扭矩方面CVT變速箱為220牛·米。除了整車質量外其它的配備和三廂版本保持一致。
賽道一共體驗了5圈,我僅代表個人試駕的主觀體驗來進行分享,最為印象深刻的是這臺車動力的平順性,當然這也是日系車配備CVT變速箱慣有的特質,動力的銜接非常流程,整體操作起來行雲流水,動力儲備雖然不能說強勁,但也足夠充沛了,尤其是在這個1.6KM的小賽道中,這樣的動力其實完全夠用了,合適的尺寸和韌勁十足的底盤,讓這臺車開起來比較靈動,這個賽道能用到全部動力的地方非常少,所以這臺車的操控質感成為了讓人更加在意的考核項。
在入彎時制動力來的比較直接,釋放的也比較均用,基本可以一腳很快找到你的入彎速度,然後轉向就可以了,方向盤的指向非常精準,手感也比較細膩,方向的回饋屬於比較沉的類型。當然了,這臺車如果要是在大賽道裡可能會有動力不夠用,直線速度上不來的情況,但在這條小賽道裡,這臺車完全可以讓你玩的盡興,就像金卡納一樣,用重心轉移,讓車輛調整好姿態,這臺車基本可以非常清晰的領悟到駕駛員的意圖,入彎出彎都姿態很好,這歸功於底盤的調校,和懸掛的阻尼。
在幾輪的試駕後,車輛也並沒有出現過熱的情況,基本上剎車的衰減還是在可控的範圍內,由於動力並不是很激烈的車型,所以你駕控起來會更加放心大膽的給油,因為你知道,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這臺車的可玩性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如果能開到手動擋的版本,相信樂趣會更多。總結下來的話,這臺車確實只是一臺操控很好的運動型家用轎車,上賽道有點難為它了,不過調校的功底遠勝過動力給你帶來的驚喜,在這個級別估計也就第八代高爾夫能有類似的表現,年底第八代高爾夫上市後,非常能夠期待進行一次雙車的對比評測,dsg的換擋速度確實非常快,屆時我們再深度對兩個車進行動態上的測試和分享。
這臺車別看開起來非常緊湊,但實際尺寸可不小,長寬高分別為4517*1799*1434mm,4517mm的車長快要趕上一臺緊湊型三箱轎車的長度了,高爾夫(第8代)車長只有4284mm,福克斯兩廂也只有4378mm,對比數據就可想而知思域兩廂版的掀背設計可以獲得一個非常優秀的後備箱空間表現。
總結:
一句話,「本田大法好」,沒有比Type-R更能詮釋這句話了,這就像911對於保時捷的意義一樣,然而「平民版Type-R」思域HATCHBACK的銷量表現也不用太過擔心,其實退一步講,大家把它當作購買思域時的多一種選擇就好了,不過就視覺上來看,確實兩廂的HATCHBACK要比三廂車型更加年輕化,掀背的造型也是時下畢竟流行的設計,就和奧迪A3一樣,三廂雖然賣的不錯,但喜歡Sportback兩廂車型的也是大有人在。
在三廂版思域龐大銷量以及良好的市場口碑的基礎上,思域兩廂版的推出是對於細分市場的一種補充,更像是為了競爭對手車型而做的一種防禦性市場策略。況且東風本田通過這臺車,引起了足夠高的關注熱度和討論話題,這也是另一種成功的體現。思域兩廂版,把它當作本田送給死忠粉的禮物或許更好。
(圖文:冀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