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瀕危物種AI守護官」上線—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非洲象 IFAW供圖

 瀕危物種AI守護官」識別出的象、虎、穿山甲製品圖片廣告 IFAW供圖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由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百度大腦飛槳團隊合作開發的一款名為「瀕危物種AI守護官」的AI(人工智慧)圖片識別工具今天上午發布。該工具將被用於識別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圖片信息,阻擊網絡渠道上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

據介紹,基於IFAW提供的約10萬張動物製品圖片基礎數據,經過5個月的反覆測試、標記和優化,第一階段「瀕危物種AI守護官」對象、虎和穿山甲三個物種相關製品圖片識別準確率已達到75%左右。目前,已累計協助篩查近25萬圖片信息,準確識別出3348幅目標野生動物製品圖片。

IFAW亞洲區總代表葛芮說: 「當前,我們每個人切身經歷著全球疫情危機,在世界地球日這一天,我們充滿希望地看到,以『瀕危物種AI守護官』為代表的AI等網絡高科技的應用,為阻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賦予了更大的能力。」

過去三年,IFAW協助有關網絡平臺建立並逐步完善了識別和屏蔽野生動物非法信息的「關鍵詞」庫,有效阻擊了大量非法交易的發生。儘管AI對野生動物圖片的識別已有很多實踐和應用,但經過加工後的野生動物製品的形態、顏色、光澤卻千差萬別,且可供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原始數據量級也比較有限,這些不利因素為系統的研發和準確率的提高帶來很大挑戰。

此次,百度飛槳使用工業應用級圖像分類套件PaddleClas為「瀕危物種AI守護官」定製打造了專用的圖像識別模型和PaddleHub數據接口,有效解決了上述難題,並還將持續進行迭代優化。「應用科技之力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是我們的責任。」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表示。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瀕危物種AI守護官」上線
    本報訊 記者劉斯文報導 由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百度大腦飛槳團隊合作開發的一款名為「瀕危物種AI守護官」的人工智慧AI圖片識別工具4月22日正式發布。該工具將被用於識別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圖片信息,阻擊網絡渠道上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
  • 世界地球日 百度攜手IFAW推出全球首個「瀕危物種AI守護官」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一則消息刷爆動物保護者們的朋友圈,全球首個「瀕危物種AI守護官」來了!在這個呼籲愛護地球的特殊時刻,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簡稱IFAW)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擊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的平臺——「瀕危物種AI守護官」。
  • 「瀕危物種AI守護官」上線
    本報記者鄧佳報導 「瀕危物種AI守護官」的人工智慧圖片識別工具系統日前正式上線,將被用於識別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圖片信息,阻擊網絡渠道上的野生動物非法貿易。  這一系統由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百度飛槳團隊合作開發。
  • 它來了它來了,全球首個「瀕危物種AI守護官」C位出道
    如今,AI盯上了越發猖獗的野生動物製品非法交易產業鏈,全球首個"瀕危物種AI守護官"正式出道,還連放大招,刷新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各種認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簡稱IFAW)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擊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的平臺——"瀕危物種AI守護官"。
  • 「瀕危物種AI守護官」上線,百度與IFAW斬斷野生動物製品交易黑手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這個呼籲愛護地球的特殊時刻,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簡稱IFAW)聯合發布全球首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擊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的平臺——「瀕危物種AI守護官」。雙方基於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運用圖像識別模型辨識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圖片信息,從而阻擊網絡渠道上的野生動物非法交易。
  • 百度飛槳攜手IFAW上線「瀕危物種AI守護官」,為野生動物保護上了堂...
    02 「瀕危物種AI守護官」上線所幸,IFAW這樣的公益組織並不孤單。作為把控信息傳播最重要的「守門人」,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開始自糾自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典型的就是百度和IFAW聯合推出全球首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擊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的平臺——「瀕危物種AI守護官」。
  • 百度飛槳攜手IFAW 共推瀕危物種AI守護官計劃
    因此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這一天裡,全球巨頭都在用自己的技術與資源貢獻著一份守護地球的力量。今日,百度飛槳也與國際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推出了一項「瀕危物種AI守護官」計劃,以加強在網絡交易層面的管制與監測。近年來,有很多不法分子不僅用黑話和隱語來逃避監管,並開始使用新的花招發布大量非法交易信息,致使大幅加大了監管方面的難度。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2021-01-05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研究揭示病毒蔓延與野生動物及環境關係—新聞—科學網
    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恆河猴 圖片來源: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圖/張福慶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黑臉琵鷺對生境及食物的要求比較苛刻,主要棲息在亞洲東部沿潮間帶灘涂,偶爾出現在其他類型的溼地上。
  • 當AI盯上野生動物製品非法交易,百度聯手IFAW劍指「血色產業鏈」
    02 「瀕危物種AI守護官」上線所幸,IFAW這樣的公益組織並不孤單。作為把控信息傳播最重要的「守門人」,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開始自糾自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背景下,人工智慧技術也逐漸參與到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行動中,典型的就是百度和IFAW聯合推出全球首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擊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的平臺——「瀕危物種AI守護官」。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著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31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包括主要在菲律賓拉瑙湖及其出海口發現的全部17種淡水魚。本周的報告中至少有一些積極的消息。歐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動物--歐洲野牛,已經從易危物種轉為近危物種。
  • 張彌曼:守護「古魚王國」需付出極大努力—新聞—科學網
    這天的交流會上,她分享了一個名為《失落的古魚王國》的微視頻,視頻中講述的是她的學生、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朱敏和團隊守護「古魚王國」的故事。 在距今3億5千萬年前的泥盆紀,世界上最高等的動物是「魚類」。其中有很多最早的魚類是沒有頜(下巴)的,叫做「無頜類」。
  •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2020-07-07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州周邊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你見過沒?
    受北方寒冷天氣影響,越來越多候鳥落戶開州漢豐湖溼地過冬,並且物種和數量連續5年保持穩定。 在公園內,三百多隻頭部呈棕紅色、腹部呈黑色的紅頭潛鴨結伴潛水覓食,成群追逐打鬧。
  • 澳洲100多種瀕危物種棲地被林火燒毀 瀕臨滅絕
    近50種瀕危物種已知棲息地的80%以上已被大火摧毀,包括7種極度瀕危的植物 圖源:AAP Images據衛報報導,澳大利亞政府表示,100種「受威脅」植物與動物的棲息地,包括32種「極危」物種的棲地,有半數以上已遭森林大火燒毀。
  • 象牙、鱷魚皮、犀牛角…今年前10月深圳查處瀕危物種走私案件190宗
    11月26日至28日,海關總署在深圳舉辦「雷電」暨「大地女神」第五期國際聯合行動總結大會,並同期舉辦世界海關組織部分成員打擊瀕危物種走私研討和亞洲環境執法獎中國區頒獎儀式。來自42個成員海關和執法機構、9個國際組織和6個非政府組織的共計169名中外代表出席會議。
  • 瀕危物種沙狐現身內蒙古額爾古納
    瀕危物種沙狐現身內蒙古額爾古納 12月2日,內蒙古額爾古納。攝影師在草原上近距離拍攝到一隻沙狐在雪地覓食。據人民網,沙狐主要棲息於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帶,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目錄。
  • 《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年度觀察2019》英文版發布—新聞—科學網
    4月30日,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發布《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年度觀察2019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2021-01-06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