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飛,24歲,剛畢業半年。利用公司的設計創意,他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作為自己的蝸居。小屋兩米來高,「蛋殼」上被掏出一個橢圓形的小門,沒有鎖。小屋的下邊,裝有輪子,可以挪動。在竹條外,還有竹蓆、保溫膜和防雨膜,最外邊,是麻袋拼成的保溫層,麻袋裡填充著發酵木屑和草籽,「到了春天,裡面可以長出草來。」…
[我來說兩句]
本報訊 (記者劉洋)昨晚7點半左右,街頭,不少人已穿上羽絨服,戴海飛的「蛋形」小屋裡,溫度表顯示4.4℃。
戴海飛,24歲,剛畢業半年。利用公司的設計創意,他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作為自己的蝸居。
材料
竹條釘子造出蛋形小屋
戴海飛的公司位於海澱區成府路的一個大院裡,在公司樓下,一座小屋像一顆巨大的雞蛋,立在草坪上。小屋兩米來高,麻袋拼成的外皮,看上去有些不起眼。「蛋殼」上,被掏出一個橢圓形的小門,沒有鎖。小屋的下邊,裝有輪子,可以挪動。
昨晚,戴海飛輕輕一掀,就鑽進了屋。從裡邊,可以看出小屋由竹條編制而成,上面用一些釘子進行固定。戴海飛介紹,在竹條外,還有竹蓆、保溫膜和防雨膜,最外邊,是麻袋拼成的保溫層,麻袋裡填充著發酵木屑和草籽,「到了春天,裡面可以長出草來。」
蛋形小屋裡擺設簡單,一張約一米寬的床,床頭放著幾本書。床尾藏有一個水箱,裡面有壓力系統,可以把水壓上來,供洗漱用。「一水箱水大概能用三天,用完了就到公司去接。」戴海飛說。
由於「蛋殼」只有約一拃厚,小屋裡並沒比室外暖和多少。記者坐了十幾分鐘,手腳就被凍得冰涼。
創意
項目「城市下的蛋」中獲靈感
戴海飛的老家在湖南邵陽的鄉下,父親在建築工地幹活,母親在一家公司做清潔工。戴海飛在湖南讀大學,從網上找到北京一家建築設計公司實習,畢業後就留了下來。他說,父母年紀大了,卻仍然在奔波,希望給他存錢娶媳婦,「他們不知道以他們的工資水平,在北京買套房需要工作兩三百年。」
「即使在北京租房,價格也讓我難以接受。」戴海飛介紹,年初,在公司的「雙年展」上,展示了一個設計項目,叫做「城市下的蛋」,即可以移動的蛋形小屋。「我希望有自己造的房子,這個設計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戴海飛說,他決定利用公司的設計概念,給自己造一座房子。
隨後,戴海飛跟表哥借了6400多塊錢,作為買材料的成本,在幾名學弟學妹的幫忙下,忙碌了一兩個月,造出了這座蛋形小屋。國慶節結束後,戴海飛花了三千多元,把小屋從老家運到了公司樓下。白天,他在公司裡工作、學習,晚上12點,從樓上的公司下來,鑽進小屋睡一覺,早上8點起床,上樓就是公司。只是進入冬季後,小屋越發冷了,晚上大概只有3、4℃。「我有蓄電池,每個月到公司充一次電,晚上冷了就用電熱毯。」
「不租房,我也是"月光族",但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戴海飛說,他已經在小屋裡住了快兩個月,因為沒有房租的負擔,現在,他偶爾還能去咖啡廳享受「小資生活」。
對話
戴海飛:享受「蛋殼」裡的生活
在聊天中,戴海飛透露,自己的小屋曾經遭到物業驅趕,但因為沒地方搬,最終不了了之。雖然也想過要有房結婚,但現在,他很享受蝸居「蛋殼」裡的生活。
曾經遭物業驅趕
新京報:住進小屋之後,生活得怎麼樣?
戴海飛:沒有房租,我每天吃飯不用再考慮怎麼省錢,還在清華附近辦了張遊泳卡。每天下班後,就去遊泳,順便洗澡、桑拿。周末時,出去逛逛北京城,有時間還能和朋友聚會。
新京報:小屋放置在這,會不會被別人趕走?
戴海飛:(笑)我被趕過啊。小屋放的草坪是人家大院的,也不是我們公司的。前段時間,物業來人讓我把家搬走,但我沒地方搬,他們也拿我沒辦法。現在也不管我了。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下樓,突然發現小屋被搬走了,身家財產都沒了?
戴海飛:小屋就是睡覺的地方,床下是些衣服,沒什麼貴重東西。(指指自己的全身)我就只有這些,最貴重的就是筆記本電腦,在公司放著。(笑)
新京報:你的小屋充電在公司,用水在公司,其實完成這個概念,你的公司支持很多的?算是近水樓臺了?
戴海飛:不全是公司充電,太陽能板也能給蓄電池充一部分電。公司對於水電部分確實對我挺寬容的,算是一種福利吧。(笑)
自稱不覺得艱苦
新京報:北京的冬天這麼冷,住在這間小屋裡,也可能被凍醒,你來之前想過會這麼艱苦嗎?
戴海飛:我沒有想那麼多,其實我並沒有覺得很「艱苦」。湖南的冬天比北京難熬,是那種溼冷。所以我在這裡還好,也就是睡覺,我的被子很厚,昨晚還被熱醒了。父母也知道我的生活,我打電話告訴過他們我住在哪裡。他們覺得能省下房租,也挺高興的。
新京報:但是他們也希望你娶妻生子,有套房子吧?
戴海飛:是啊,他們也說我應該有房子,找個女朋友,結婚。但是他們不知道在北京太難了。我原來租房子,是那種一個大屋被木板隔成很多小間,十幾平米的房間每個月的租金就八九百。今年畢業前,我回家做畢業設計需要退房,還被中介以各種理由剋扣了押金。真的很無奈。所以我現在很自由,不想那麼多了。
小屋材料成本
輪子160元
扎帶125元
磨片31元
水箱、氣筒95元
鋼筋573元
鑽孔18元
竹子375元
工具210元
膠水200元
水龍頭42元
鋼管95元
木板530元
防水布508元
太陽能970元
角鋼30元
螺絲115元
油漆284元
焊工260元
噴槍450元
紗布600元
保溫層100元
草籽110元
節能燈36元
氣撐50元
有機玻璃160元
洗臉盆60元
鋼絲網240元
總計6427元
同城報導:室內溫度低是個難題
北京青年報報導:小戴把房子和製作過程發到網上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太有創意了,改天一定要去看看」等讚譽聲不斷,但也有網友表達出了很多的擔憂:房子帶著輪子,但流動到哪裡才合適,城管會不會查抄?如果想自己做飯吃怎麼辦?掉下來重物會不會砸壞房子?人為的意外因素在哪裡?
房子的停放位置,也是困擾著小戴的難題。停放在公司樓下後,物業公司曾讓小戴把房子挪走。但是苦於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而且幾百斤重的房子也輕易挪不動,後來就不了了之。
冬天室內溫度低也是一個問題。外面溫度為0℃時,室內溫度為3℃,降溫後小戴加了一個電褥子,但是前陣子上海大火災讓他多了安全上的顧慮,「房子都是易燃材料。」小戴說,他停用了電褥子,準備買個睡袋過冬,還在房間裡放置了一個乾粉滅火器。
吃飯藉助餐館,上廁所藉助公廁,讓小戴感覺不便利的地方就是洗衣服,他有時候要到同學家裡去洗衣服再背回來。「萬一有壞人打劫呢?」記者問道。小戴靦腆地一笑說,貴重物品都在單位存放,如果要房子的話,「那就送給他了。」
一個人住這裡或許還行,成家後還會接著住嗎?對於這些問題,小戴說「沒有考慮」,他在解決目前住宿的同時,還想自己加以試驗,看看實際推廣會遇到什麼困難。
專家聲音
目前尚不具備推廣條件
小戴「城市下的蛋」的創意,來源於他所供職的北京標準營造規劃設計事務所的「城市下的蛋」系列作品。該事務所負責人張弘表示,創意最初的設計,是希望通過這一系列作品,引起大家對高房價下人們居住環境的關注,同時也希望能通過創新和設計,來改善人們的居住狀態以及城市面貌。
小戴的作品和實踐,從製作上來說還是比較初級的,公司的同事在討論中也發現還具備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室內保溫差、防火差等,但是他的這種熱情和實踐需要鼓勵,通過親身實踐並發現問題加以改進,是一個設計師所能獲得的比較珍貴的第一手材料。
張先生表示,「城市下的蛋」目前由於製作工藝所限,且法律環境不完善,還是有點理想化,不具備在現實生活中推廣的條件。目前的這種嘗試只能對以後商業化提供一些經驗,希望以後能像汽車一樣工廠化,可適應程度更高一些。
(責任編輯: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