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和羅斯柴爾德都愛她?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小鹿 LicorneUnique

在羅浮宮的阿波羅長廊裡,常年展出著法國最為珍貴的國寶級珠寶,而珠寶旁側共同展出的,是幾隻玲琅滿目的瑪瑙玉石裝飾杯。文藝復興風格的裝飾杯顏色通透,讓人忍不住猜測它們的質感是否如同古詞中所講:「瑪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終日凜天風。」

阿波羅長廊內的一些皇室瑪瑙玉石杯盞藏品,各有千秋。羅浮宮內的玉石器皿多出自於17世紀王室藏品,17世紀的瑪麗·德·美第奇王后,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均為熱愛玉石器皿的收藏家。

其中有一件格外引人注目:一隻17世紀的高足瑪瑙壺,壺蓋上飾有羅馬女神密涅瓦(Minerva)的頭像,靈動非凡。壺身則配以黃金、琺瑯、寶石裝飾,更顯「太陽王」路易十四的高雅品味。以花葉為主的自然主義裝飾為這華貴再添纖雅靈動。

羅浮宮典藏瑪瑙酒具,器具頭部裝飾羅馬希臘女神像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標誌之一。

這抹在羅浮宮館藏中頻頻而現的文藝復興風格瑪瑙杯,是皇室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愛。

在這件羅浮宮皇室典藏中,瑪瑙杯器頂部的密涅瓦女神像格外引人注目,在歐洲文藝復興風格的很多藝術作品上,都能看到這位羅馬女神皎然的英姿。

力與智的女神

回望整個西方藝術史,羅馬與希臘神話無疑擁有著超然的地位。而作為神話中主司藝術、醫學、戰爭與智慧的女神,密涅瓦在許多藝術作品中都被描繪著。

「可那些星星並無愛恨之意,就如同一些雪白的,仿若密涅瓦雪白的大理石眼睛一般,將這人間視若無睹。」

-- 《弗洛斯特:群星》

《密涅瓦與瑪爾斯之戰》,新古典主義大師雅克·路易-大衛之作,現藏於羅浮宮。在特洛伊之戰中,瑪爾斯支持特洛伊,密涅瓦則支持希臘,兩人在特洛伊平原上對峙交戰之時,密涅瓦將對手絆倒,贏得勝利。密涅瓦的智性美與女性美在畫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書房中的女神密涅瓦》,由倫勃朗於29歲時所作,畫中的地球儀、厚重的書籍、精美的掛毯、戈耳貢頭像盾牌等等都展現了智慧女神密涅瓦的魅力。

羅馬神話中的密涅瓦,便對應著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美麗聰明,與一隻貓頭鷹一同守護雅典平安。自此,貓頭鷹便成為了密涅瓦的象徵。黑格爾用「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中起飛「來指代哲學。

維納斯與密涅瓦,橄欖樹,戰矛,盔甲,貓頭鷹均為女神密涅瓦的代表元素。

跨越千年的傳承

羅浮宮館藏中的瑪瑙杯局部圖,能感受到天然瑪瑙如同秋日一般的質感。文藝復興時期的皇室工匠多用瑪瑙而打造出復古的氛圍。

瑪瑙製品的使用,從古羅馬古希臘時期便已盛行了。2015年考古發現,在3500年前位於希臘南部的皮洛斯,便已有了在瑪瑙之上刻畫藝術的傳統。

「皮洛斯的徵戰瑪瑙」,僅3.5釐米的瑪瑙之上微雕出了戰士激昂的戰爭場景,想要看清細節需要藉助顯微技術。希臘藝術的歷史因這件藏品而改寫。

古羅馬人對於瑪瑙製品極為喜愛,相信瑪瑙可為其帶來好運。勇士們上戰場之時,可保平安的護身符便都是用瑪瑙製成的。

託勒密雕刻,繪有戰神瑪爾斯的護身符,古羅馬時期出品。

在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作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用瑪瑙製成的雙耳瓶受到富人的熱烈歡迎。當時的瑪瑙雙耳瓶經常被當作外交禮物或傳家寶而珍藏。

瑪瑙雙耳瓶,公元前一世紀末至公元一世紀初出品,大都會博物館館藏。

收藏界的寵兒

15、16世紀之時,傳承了古羅馬古希臘時期傳統的瑪瑙裝飾杯結合了文藝復興的時期背景,愈加變得優雅溫潤,這份獨特的美也被各大博物館和藏家所珍愛著。

龍型把手碧玉杯及三隻瑪瑙杯,現藏於普拉多博物館。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是西班牙最大的美術館,當中有很多王室珍藏,在19世紀末被譽為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圖為普拉多美術館於1879年的館藏資料記錄,在19世紀後半葉之時見證了當時這類裝飾杯的復興風潮。

大都會博物館館藏文藝復興風格瑪瑙杯,瑪瑙上施以黃金與琺瑯,色澤華麗,富有質感。

文藝復興風格瑪瑙雕花銀鍍金杯盞,杯蓋上的人物為酒神巴克的追隨者巴克尚,現藏於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圖為《英國王室收藏歷史檔案》中的珍貴記錄。1854年在位於英國馬爾博羅大樓的新博物館中,展出了許多這類的文藝復興風格裝飾杯,隨後裝飾杯由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購入英國王室收藏中。

而恰逢靜物畫成為獨立畫種之時,文藝復興風格的裝飾杯便和花卉瓜果一同,成為了靜物畫中的經典元素。

靜物畫中的玫瑰與酒具杯皿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各大知名藏家也獨愛這份復古之美,布於宅邸之中,無論與何種風格相配,均顯獨到品味。

羅馬尼亞收藏家羅伯特·德·巴爾卡尼的收藏路上受到了勒·戈特·羅斯柴爾德的影響,喜愛與王朝有關的豪華風,以及有層次的美感。將文藝復興與其他時期的藏品相結合收藏裝飾是羅伯特喜愛的重點,圖為在他的Château Balsan裡收藏的文藝復興風格裝飾杯。

米裡亞姆·羅斯查爾德是羅斯查爾德家族的第三代,圖為米裡亞姆·羅斯柴爾德在英國北安普敦郡的舊宅,文藝復興廳中的一對文藝復興風格雙耳瑪瑙杯。

將文藝復興風格瑪瑙雙耳瓶置於家中,帶我們重回那個優雅迷人的年代...

原標題:《路易十四和羅斯柴爾德都愛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羅斯柴爾德家族與拉菲酒莊150年的相伴
    拉菲酒莊拉菲莊園在十四世紀的時候已相當有名氣,1675年當時酒界叱吒風雲的人物希剛公爵(J. D.Segur)收購了拉菲莊園,希剛公爵同時他擁拉圖(Chateau Latour)、武當王(Chateau Mouton)和凱龍世家(Chateau Calon-Segur)品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說希剛家族可能是法國最富有的家族。
  • 羅斯柴爾德家族參投一家PE基金
    首期基金主要出資人包括主權財富基金、知名金融機構、實業企業和歐洲著名家族基金等。而投資界獨家了解到,南風資本背後還有一個罕見的身影,它就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 — 羅斯柴爾德家族及其控制的Rothschild & Co (「羅斯柴爾德集團」)。南風資本創始合伙人及董事長俞麗萍其實俞麗萍與羅斯柴爾德集團淵源頗深。
  • 希特勒和羅斯柴爾德家族有聯繫?
    由於這種操縱,希特勒也就在實際上僅僅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傀儡,他的一切作為,包括發動世界大戰、德蘇同盟、進攻蘇聯、兩線作戰,其實都出於羅斯柴爾德家族早已制定了的秘密方案。 無獨有偶,在《希特勒是一個羅斯柴爾德嗎》中,作者大衛·艾克,這位西方大名鼎鼎的陰謀論大師,作出了同樣驚人的揭秘,補充了前面的資料。在他看來:「正史只是面紗,掩蓋事件的真相和真正重要的東西。
  • 從「羅斯柴爾德家族」家規中學習子女教育
    當今世界史上最神秘的家族,實力堪比一個帝國,世界四大家族之首,曾默默統治地球200年,他們就是久負盛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19世紀的歐洲流行這樣一種說法:「歐洲有六大強國:大不列顛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匈帝國、普魯士和羅斯柴爾德家族。」
  • 世界十大家族之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50萬億美元
    我們今天的主角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最會經商的猶太民族中的佼佼者。前幾年有一本暢銷書叫做貨幣戰爭。在書中作者將羅斯柴爾德家族描述為控制美聯儲若用50萬億美元的超級大家。 因為這本書很多人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產生了濃厚的習慣。那麼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如何新,他現在不需要貨幣戰爭中描述的那樣。玄師兄天呢?
  • 國家信用:國債、滑鐵盧與羅斯柴爾德
    那麼,如何降低成本,拓展融資渠道,一直都是困擾君主的大事。籌資能力的強弱,方式的多樣性和成本的高低,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這又取決於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債務是否有未來的稅收做擔保。債券市場對君主形成了一種威懾力,「它每天都對政府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做出評判……(還)能夠通過較高的借貸成本對政府施加影響。」
  • 羅斯柴爾德家族又一力作:杜哈米隆古堡
    在歲月的長河中,關於古堡的傳說早已難辨真假,但是杜哈米隆古堡出產的葡萄酒卻愈益展現出醇美、迷人的特質,讓人沉醉其中,這得益於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對杜哈米隆古堡進行的一系列改革
  • 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紅衣主教黎塞留的傀儡,和高調的「太陽王」
    整個17世紀的法國先後由兩個叫路易的國王統治,分別叫做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 路易十三其實只是個傀儡,真正掌握法國權力的人,是當時教會的最高領導——紅衣主教黎塞留。這個穿著紅色長袍的人,才是法國幕後的最高統治者。
  • 印度羅斯柴爾德家族 打響百億繼承者之戰
    來源:時代周報印度羅斯柴爾德家族 打響百億繼承者之戰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謝洋日光之下無新事,即使是擁有超過百年底蘊的欣杜賈家族(Hinduja)也不免因為爭奪財富而落入俗套。一直以來,這個印度版「羅斯柴爾德」家族給外界留下的印象除了橫跨38個國家的商業帝國,就是兄弟一心,團結和睦,直到今年6月,一份法官的裁決令才徹底撕開了豪門溫情脈脈的面紗。起因是六年前兄弟四人籤訂的協議—每名家族成員的資產歸整個家族所有,即兄弟四人共同持有,且每個人都有權指定其他人作為這項遺囑的執行人。
  • 她14歲嫁人被丈夫冷落28年,卻成了太陽王路易十四最敬重的女人
    奧地利的安妮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王后,是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母親。她是西班牙的公主,14歲嫁入法國宮廷,因丈夫視她為敵人,37歲才生下第一子。就是這麼一個被丈夫冷落了一輩子,猜疑了一輩子的女人,在丈夫去世後,帶著5歲的兒子守護著丈夫的江山。可嘆!可嘆!今天來講講她的故事。
  • 奢華的凡爾賽宮(4):歷史課本上的路易十四在這裡
    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是「太陽王」路易十四華麗的夢想。許多歷史課本書籍中都曾出現的路易十四的畫像或胸像,也都保存於凡爾賽宮裡。他自稱是太陽,月亮星星就得圍著他轉,宮殿房間裡隨處可見以日月星辰命名的元素,二樓的一系列房間都如此。不少人來凡爾賽宮都是直奔鏡廳匆匆而過,其實,房間裡每一油畫、雕塑都是世界名作。
  • 巨像騎士團太陽王路易十四介紹
    在巨像騎士團中,太陽王路易十四是一個兼具攻擊輸出,防禦肉盾的強力角色,不少玩家都對這名英雄十分感興趣,因此寒山今天要介紹的就這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技能信息以及獲取方法,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巨像騎士團中,太陽王路易十四是一個兼具攻擊輸出,防禦肉盾的強力角色,不少玩家都對這名英雄十分感興趣
  • 法語啟蒙 法國文化「代言人」路易十四 為什麼被稱作「太陽王」?
    當時所有的鏡子都要從義大利威尼斯進口,一面等人高的鏡子需要多片小鏡子拼合起來,為了減少對於威尼斯鏡子的依賴,路易十四直接任命自己的財務大臣,自己專門建立了一個皇家玻璃廠(現在成為了世界存在時間最長的500強企業,更名為法國聖戈班集團),為鏡廳的修建提供支持。
  • 【世界博覽】「太陽王」路易十四:一場奢華的「真人秀」
    作為極度愛惜生命的國王,路易十四很害怕由水傳播的疾病。但作為美和時尚的代言人,怎樣才能保持清潔和讓體味清新呢?保持清潔的辦法是不斷換內衣,一天換2-3次。而保持清新體味的方法是噴香水。所以,在國王的帶領下,法國出現了香水製造狂潮。 路易十四最喜歡橘子花味的香水。從橘子花中提取香水,非常費錢。想獲得1公斤提取物,得耗費1噸重的花瓣。
  • 一手締造強大法國的太陽王王路易十四有著怎樣的是非功過?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個子很矮,和拿破崙類似,只有一米五幾,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他特意發明了一種後跟增高的鞋子,所以路易十四是高跟鞋的發明人(參見圖一,高跟鞋最早受到貴族男人的追捧而非女人)。另外路易十四十分喜愛舞蹈藝術,也是今天風靡全球的芭蕾舞的奠基人。
  • 高跟鞋,噴香水,致信康熙,君主專制,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榮耀人生
    5歲即位,24歲親政,雄韜偉略歐陸霸主1638年,路易十四出生,他的父親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母親是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西班牙公主安妮。出身顯赫,王室傳承,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直到1643年父親突然去世。這一年,路易十四剛剛5歲,坐在國王的寶座上,卻是如坐針氈。
  • 路易十四一生沒洗澡,到底有多臭?10開外臭氣燻天,令人作嘔
    在法國和康熙同一時期,也有一位長壽的皇帝,正是路易十四,在位時間長達72年。讓人記住他的原因是,在位這麼長時間居然沒有洗過澡。當然「不洗澡」只是原因的一部分,或者說主要的原因。路易十四的一生還是做出了許多可圈可點的事情來的,是法國歷史上一位十分有名的國王,而路易十四本人更是號稱自己為「太陽王」。
  • 同一時期的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在執政上有何差異?
    康熙與路易十四是同時代的兩個封建帝王。康熙皇帝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共61年,被尊為「千古一帝」,實現了清朝的大統一,奠定「康乾盛世」的局面。路易十四執政72年,令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達到極盛時期,稱霸歐洲,人稱「太陽王」。
  • 路易十四究竟有多臭?10米開外臭氣燻天,那麼他為何一輩子都不喜歡...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 據說這句話是路易十四的情人:蒙特斯班侯爵夫人說的。身為堂堂波旁王國國王的他,真的會有這麼不愛衛生,臭氣燻天嗎?
  • 路易十四作為法國君主,十米開外臭氣燻天,他為何一輩子不洗澡?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號太陽王,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是在世界歷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權國家君主。路易十四對生活細節十分重視,無論是在吃飯、穿衣等方面都非常優雅。對此他的情婦蒙特斯班侯爵夫人曾說道:「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氣,能在十步開外就叫人噁心得作嘔」。其實不僅僅是路易士不洗澡,當時歐洲人普遍都不愛洗澡。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主要有3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