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哲學家蘇格拉底竟然擁有一個悍婦妻子

2020-12-15 情深深語夢夢

不可思議,哲學家蘇格拉底竟然擁有一個悍婦妻子

蘇格拉底曾說過,男人無論如何應該結婚,如果你娶到一個好妻子,你會很幸福;如果娶到一個糟糕的妻子,你會成為哲學家。

蘇格拉底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婚姻過了不是很久,過了許多年後,他娶了年輕貌美的克桑蒂貝。蘇格拉底與克桑蒂貝的年齡差距大,相差三十歲左右,屬於典型的老夫少妻。

然而這第二任妻子卻是個潑辣的女人,蘇格拉底動不動就會遭她的無禮謾罵。

有一天蘇格拉底剛一進家門,很是莫名其妙,他的老婆就對他嘮叨不休,接著就是破口大罵,言語不堪入耳。蘇格拉底已習慣這一切了,於是就坐在一邊抽起煙來,這時他老婆看到他對自己不理不睬的,更是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端起一盆子水就是迎頭一潑,頓時蘇格拉底全身溼淋淋的。

旁邊的鄰居見了納悶地問:「剛才你老婆罵你,為何不還口了?」蘇格拉底不緊不慢地說:「我知道,一陣雷電之後就會有一場傾盆大雨的。」

他對妻子的野蠻無禮用幽默表達忍讓,雖話語不多,僅僅是一句話而已,卻使妻子的怒氣出現了「陰轉多雲」到「多雲轉晴」的良性變化,使旁觀者欣然大笑。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潑婦,蘇格拉底卻是很愛她,甚至有些嬌寵地溺愛。當克桑蒂貝為自己給客人準備的飯菜太寒酸而感到擔心時,蘇格拉底安慰她說:「沒有關係,如果他們懂得道理,自然就會接受,要他們不接受,那就說明他們不明事理,大可不必為此煩惱。」

在蘇格拉底眼中,妻子是一匹可愛又執拗的小馬,勇敢大膽,桀驁不馴,他愛著她的一切。臨刑前,他對兒子說:「對媽媽要和氣。……」他把妻子披散下來的一小縷頭髮放回原處:「你知道我們是彼此相愛的。當你對我嘮叨時,我心裡就好受些。你也知道,我甚至樂意聽你嘮叨……等著吧,我們會在極樂世界見面的,在那裡我將報答你一切。」

這是蘇格拉底和他妻子真正的愛情生活。

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娶這麼個夫人」時,他回答說:「擅長馬術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這樣女人的話。恐怕天下就再也沒有難於相處的人了。」

蘇格拉底就這樣,在這位悍婦的「折磨」下,逐漸提升著自己的哲學境界,最終成為一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相關焦點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對於西塞羅(Cicero)、塞涅卡(Seneca)、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等羅馬作家來說,衡量精神進步的一個方法就是將自身行為與完美道德的典範蘇格拉底相比較。穆勒被迫生吞硬記這些著作時的年紀小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除此以外,他的閱讀書目並沒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直到最近,能夠閱讀希臘和羅馬經典著作的人們還不僅從色諾芬和柏拉圖(Plato),也從塞涅卡和普魯塔克(Plutarch)的道德文章中汲取營養,其中關於哲學之益處和慰藉的啟迪故事可謂連篇累牘。
  • 西方思想奠基人:蘇格拉底——一個活在傳說中的人物!
    但後來哲學家蘇格拉底出現了。他是一個醜陋的、直言不諱的老兵,提出了一些尷尬的問題,這讓他在雅典最有權勢的公民中不受歡迎。一個神秘的人物和拿撒勒的耶穌一樣,蘇格拉底被視為西方道德、靈性和思想的奠基者。然而,蘇格拉底的形象是非常神秘的。
  • 哲學家的正義與被迫
    關鍵詞:《理想國》/哲學家-王/正義/強迫   在《理想國》的一個段落裡,蘇格拉底的建國(建城)方案達到了頂峰:  「除非」,我說,「或者哲學家在這些城邦中稱王,或者我們現在稱為王或者君主的那些人真正地
  • 集醫生、政治家、哲學家於一身的森巴足球無冕之王蘇格拉底!
    就是已故前巴西隊長蘇格拉底。1954年2月19日出生於巴西聖保羅省,據指出生時其父正在拜讀著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驚世巨著《理想國》,加上本身對政治哲學甚有研究,故把兒子取名為蘇格拉底(Socrates),亦即是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
  • 《蘇格拉底之死》圖像與涵義
    達維德把柏拉圖畫得和蘇格拉底一樣大,而不是像實際那樣比蘇格拉底小約30歲,而且,讓柏拉圖穿上與蘇格拉底同樣的白色袍子。  這些構思,並不是達維德的誤讀,恰恰是一個非常準確、巧妙並且深刻地對柏拉圖和蘇格拉底關係的理解和構思。達維德想要傳達的是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師承關係,同樣的年紀和服飾,給予學生同他的老師一樣的權威。
  • 蘇格拉底:哲學的任務在於啟蒙民智、喚醒良知
    在哲學史上,蘇格拉底是一個重要的改革者,西塞羅就曾說:「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帶到了地上,帶到了家庭和市場上,帶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們就像明星一樣備受吹捧,每到一個城邦都會有許多人前來聽其講話,為此不惜付出高昂的學費,這與蘇格拉底的「免費哲學」產生牴觸,為此他曾試圖弄清楚這樣一個問題——哲學家們究竟能把什麼東西教給他人,以至於人們要為此付出學費?
  • 信仰與戰爭,通過蘇格拉底,反觀雅典人對外之戰
    在薩拉米斯海灣的戰役中,雅典人成功擊退波斯艦隊,自此,雅典便擁有了一支艦隊。反觀斯巴達,哪裡有這樣的艦隊啊?當時,雅典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美麗、最文明、最發達的城市了。雅典美麗的建築、高度發達的教育和文化,斯巴達人都非常羨慕,不過,雅典的艦隊才是最令他們眼紅的。
  • 答案與反思 蘇格拉底與克裡希那穆提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個蘇格拉底,他不是新學說的創始人,而是一個把人們從夢中搖醒的人。人類的本性千古不變,不管是在哪一個時代,柏拉圖描繪的對話錄中的情景,都如出一轍。世界不是夢中的世界,我們不需要盲從於別人的教誨。因為學習,我們成長,更因為反思,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 柏拉圖 《蘇格拉底的申辯》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因這些問題感到困惑,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是如此。柏拉圖在其師蘇格拉底身上,看到了一位不斷叩問並嘗試回答究竟什麼才是「好」的生活的哲學家的姿態。怎樣才算好的生活呢?蘇格拉底與承其衣缽的柏拉圖是哲學史上最早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哲學家。
  • 雅典憑什麼判蘇格拉底死刑
    □黃洋  公元前三九九年,哲學家蘇格拉底被雅典的一個人民法庭判處死刑。其時,雅典人正在裝點海船,準備次日前往提洛島祭祀阿波羅神。傳說當初雅典王子提修斯自願作為七對被迫獻給米諾牛的雅典童男童女之一,前往克裡特島,決心解脫強加在雅典人身上的詛咒。在臨行之前,雅典人許願說,如若他們安全返還,將每年前往提洛島祭祀阿波羅神。
  • 蘇格拉底的探問:藉由詢問發現真理
    令政治家高興,卻讓哲學家懊惱的是,只要不經過理性推論,任何事都可以輕易說服普羅大眾。然而,像普羅泰哥拉和高爾吉亞這類古希臘辯士,他們的聽眾接受度則更高。對於活在公元前5世紀的貴族來說,沒有什麼娛樂比聆聽偉大演說家的辯論更吸引人了。
  • 孔子、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同時出現,軸心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期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這段時間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在這個時期內,在世界各地,準確的是應該是北緯25度至35度之間的人類文明地區,出現了眾多的對人類文明有深遠影響的哲學家、思想家,因而這個時期也被看作是人類文明的重大突破時期,在學術界這個時期被稱為
  • 自稱「知識的產婆」的蘇格拉底
    二、 蘇格拉底為什麼稱自己是產婆?蘇格拉底認為哲學家的定義應該是熱愛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他自認沒有知識,但他可以教別人知識。這種矛盾的解決,他覺得自己可以向當產婆的母親學習,自己年紀大了不能生,但可以幫助別人接生。
  • 譚立東:崇高的蘇格拉底其實只是貴族武士們的代言人
    一、背景在傳統道德瀕臨崩潰之際,一位貴族派文化的代表人物,對著經驗派,精神派、文化派的哲學家們大吼道:「雅典人啊!我尊敬你們、愛你們,但是我將服從神而不服從你們」。如果沒有前面的鋪墊。我說蘇格拉底是貴族派的代表人物,大家肯定不相信。
  • 《蘇菲的世界》: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永恆」之光
    如果有,恭喜你,你和蘇格拉底一樣,都認為哲學是在尋找智慧。蘇格拉底講: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最大的智慧。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便可以清晰地認識審視自己,而認清自己,是成為「人」最重要的開端。哲學就是思考和批判。這是很多哲學家都認可的觀點,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
  • 盤點希臘最著名的五大哲學家,你都認識嗎?
    蘇格拉底蘇格拉底(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出生於希臘雅典,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蘇格拉底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 西方哲學: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古希臘時期對「普遍法則」的尋求
    蘇格拉底也在這一時期誕生且名聲大造。他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特別著重反對相對主義。在他的觀念中,事物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不是絕對的一個,而是能夠隨著事物發展的時間地點為轉移變化的具有多種的見解。而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後人稱為「古希臘三賢」是後世的人們廣泛認同的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 古希臘時期的女性哲學家
    2009年電影《風暴佳人》(Agora)改編自天文學家、柏拉圖主義哲學家希帕提亞(Hypatia)的故事,她是當時德高望重、博學多聞的異教貴族,最後卻在亞歷山大港被一群基督暴徒謀殺。儘管劇情偶爾略顯誇大,但它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科學或哲學領域並非完全由男性主導。這與大學課程教材呈現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