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割草救蛇,竟然跟他回家了,當了家蛇,兒子成蛇王

2020-12-24 星塵說故事

孫二牛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背了一條蛇回家。

自己去河邊給牛割草,看到幾個孩子拿著石頭在砸什麼東西,孫二牛好奇就過去看了一眼,發現他們竟然在砸一條小白蛇。

孫二牛看了看一旁的蛇蛻,就明白這條蛇為何不跑了,顯然是剛蛻皮,身體正虛弱的時候。

好歹這也是一條生命,孫二牛高聲大喊了幾聲就將孩子趕跑了,而後還對著白蛇拜了拜,幫孩子們說了幾句話:「孩子不懂事,別見怪!」

畢竟,白蛇可是不多見的。

割完了草,孫二牛就背著糞筐回家了,準備鍘草的時候,卻忽然嚇了一跳,因為那條受傷的白蛇竟然在自己的糞筐裡面。

孫二牛有些不知所措,只得靜靜的看著白蛇,誰曾想這白蛇竟然很人性化的回頭看了看孫二牛,而後就爬出了院子,鑽進了草叢之中。

從此之後,孫二牛再也沒有見過那條白蛇。

時光流逝猶如白駒過隙,很快十年過去了,孫二牛也結婚生子了,兒子孫乘道已經五歲了,日子雖然清貧,但是過的特別的快樂。

唯一不好的就是孫乘道身子骨太弱,總是會撞邪,按照村上神婆的說法,這孩子體質特殊,至於特殊在什麼地方,神婆也說不出來,只知道這些年孫乘道遇到的邪乎事兒是越來越厲害。

神婆不止一次的告訴孫二牛,得找個萬全之法,不然最多三年,自己就解決不了孫乘道的事兒了。

孫二牛也很著急,但是打聽了好多人,水平都和神婆差不多,因而也只能是靠緣分了。

孫乘道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在這個窮鄉僻壤裡是出了名的神童。但是,雖然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是沒有一個書院願意接納這個孩子,原因那是眾所周知的。

孫乘道打小也懂事,知道自己的情況,心想著三年之後,或許自己就不在了,因而趁著現在沒事,還是幫著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吧,更何況母親已經懷孕三個多月了。

孫乘道五歲這年,村上有個長者去世了,出殯的當天,孫乘道就撞邪了,神婆以為是這位長者有心願未了,哪成想來到家裡一對話,這位竟然是孫二牛的爺爺。

孫二牛家祖祖輩輩都是老實人,他爺爺活著的時候更是如此,任勞任怨從來沒和別人紅過臉,因而到了那邊也混了個一官半職,這次附身到孫乘道的身上,就是要告訴孫二牛他們一定要看守好孫乘道,過不了多久,孫乘道的機緣就來了,到時候孫乘道的師父回來找他,從此之後孩子就平安無事了。

孫二牛一家都挺高興,自己的孩子總算可以平安無事了,當父母的就是這樣,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安無事。

一家人都滿懷期待的等著孫乘道的師父的到來,但是孫乘道卻是忽然失蹤了,這下子可把孫二牛急壞了,發動了全村的人去尋找,找了一天一夜也沒有找到,孫二牛欲哭無淚。

然後正當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孫乘道被送回來了,被拍花子的人送回來了。

所謂的拍花子就是人販子,或是迷藥,或是用強,將孩子拐賣之後賣掉,這是極其缺陰德的事情,比起殺人越貨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來都是拍花子拐人,還從未見過拍花子主動把人往回送的。不過既然孩子送回來了,人販子也走不了了。

縣衙大堂上,根本不用縣太爺審問,人販子就全部交代了,而後就提了一個要求,說自己死不足惜,但是自己的兒子還在神仙手裡,求孫二牛放了他兒子。畢竟這是他兒子跟他出來幹的第一次,誰曾想就遇到了神仙。

別說縣太爺懵了,孫二牛都懵了,自己哪裡認識什麼神仙,但人販子一個勁兒的說,孫二牛認識,這事只能是孫二牛去說。

但是,當孫二牛問人販子那神仙長得什麼樣的時候,人販子滿臉恐懼就是不說話,而後一個勁兒的給孫二牛磕頭。

孫二牛心軟了,按照人販子說的,自己一個人去了他們落腳的地方,當然其他人並不是沒跟著,只是離得很遠罷了。

當孫二牛來到樹林中的茅草屋,一眼就看到一個白衣男子站在門口,臉上布滿了笑容,那感覺就好像他們相識已久了一樣。

不用問,這就是人販子口中的神仙了,孫二牛倒身便拜,但十步之外的白衣男子竟然瞬間來到孫二牛身邊,一把將他扶了起來。

「恩人,你這是要折煞我麼?」白衣男子忽然開口道。

孫二牛有些懵,但出於禮貌還是問了一句:「您認識俺?」

「恩人,可還記得河邊救下的小白蛇?」

孫二牛一下子就想到十年前的事情,而後用手指著白衣男子,哆哆嗦嗦的說不出話來。也許是激動,也許是恐懼。

「恩人,別怕,我不會傷害您的,這十年我一直在你家,守護著你們,包括你兒子孫乘道,他每次撞邪我都知道,但這是他的歷練,我不能插手。若不是孫乘道被人擄走,我肯定是和他師父一同出現的。」

白衣男子說了這麼多,孫二牛腦子都有些反應不過來,白衣男子也沒再多說,而是將人販子的兒子放到了孫二牛的身邊,孫二牛再回頭的時候,白衣男子已經不見了。

夜裡,孫二牛睡不著,一個人在房頂上坐著,心想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

按照白衣男子的說法,自己的兒子還挺搶手,一女不許二夫,自己的兒子肯定分析不出來好壞,那麼自己肯定得做出抉擇。

但反過來想想自己也不知道認誰當師父好,畢竟其中的利弊可不是他這個凡人能知道的。

既然想不明白,孫二牛也就不想了,站起來拍拍屁股就下房睡覺了。

也就是七八天之後,一個道士來到了孫二牛家,仙風道骨一看就是個高人。

看到這個道士的第一眼,孫二牛就想讓兒子拜他為師,總覺得這樣才會有前途。

果不其然,道士前腳進院,白衣男子也出現在了孫二牛的院牆之上。道士看了白衣男子一眼,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和孫二牛交談了起來。

交談之後,孫二牛有些猶豫了,因為道士告訴他孫乘道若是拜他為師,就一輩子不能回來了,以後降妖除魔,造福世人。

白衣男子看出來孫二牛的猶豫,告訴孫二牛:「若拜我為師,我不帶他離開,跟我修行三年,只讓他延年益壽,號令群蛇,在家裡為您養老送終,我的恩情也就算是報完了。」

權衡再三之後,孫二牛選擇了白衣男子,從此之後孫乘道成為了一代蛇王,他的故事我們下回再表。

……

正所謂:

河邊割草救白蛇,

白蛇報恩幾蹉跎。

小兒生來多折磨,

險被人販拍花活。

一蛇一道來收徒,

不忍離家選白蛇。

作者:星塵講故事,專注民間故事,有好的故事也可以給我分享哦~點擊關注,了解更多民間故事。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我,點讚評論轉發喲,講民間故事,看世間百態,品百味人生!謝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故事:老翁救了一條蛇,送給他一個石磙子,此後他家糧食吃不完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3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古時候的薊州,有一個李老翁。李老翁已近花甲之年,他行善半生,雖然家裡不富有,不過日子過得很是心安理得。而那條蛇卻也跟著老翁走了出來。「咋著?你還想跟我回家不成?」老翁笑呵呵地說道。那條蛇停在原地就那麼看著老翁。老翁搖了搖頭,將蛇拿起揣進懷裡,朝家走去。到了家,老翁將它放進柴房的糧囤裡,每日給它換藥。這條蛇居然賴著老翁不走了。「你願意呆著就呆著吧!
  • 古代「蛇王」和「蟲王」的故事,不妨一覽
    在我國的民俗文化之中,動物也是社會組成的一部分,所以許多動物也有其專屬的代表,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古代「蛇王」和「蟲王」的故事,不妨一覽。蛇王南方多蛇,而毒蛇頗為人害,所以蛇王就是限制諸蛇不為人害的神明,但其功用也不止於此。蛇王廟以蘇州、無錫、漳州等處最為有名。
  •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
    村裡有個叫黃二虎的人,他父親原本是村中一個極窮的農民,打光棍到45歲時,才從不知哪帶回一個腦子有問題的女子。但對那種飢不擇食的老光棍來說,能有個女人做媳婦,還有啥不滿意呢?後來,那瘋瘋癲癲的女人,竟然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都很聰明,分別叫做黃大虎、黃二虎和黃三虎。瘋女人生完三兒子後,不久就死了。
  • 民間故事:葉丹公子遇佳人,貪婪成性,被蛇吃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29 期,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小手溫柔點個關注,多謝!人世間的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因可能是你前世,果可能發生在未來,總之幾世修行博得高官,幾世修行得到佳人。
  • 電影《蛇王》定檔9月30日 蛇王現世災難降臨
    ,帶領小分隊深入險地尋找蛇腥花的故事。電影《蛇王》獵奇元素多元,片中出現各類蛇、蜘蛛、蝙蝠等生物,致力於打造全新的怪獸宇宙。片中的怪獸-蛇王是參照中國民間傳說為靈感,它不僅僅是具象化的反派,更是自然的縮影,藉助蛇王與人類展開的衝突,讓我們反思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人性私慾的對立等問題。
  • 民間故事:巴蛇墳
    說起這座山,遂安縣裡的人都知道,關於這座山的故事也都耳熟能詳,且聽我娓娓道來。只說很久以前在遂安縣外的海裡來了幾條巨大的巴蛇。這蛇身子奇大,專吃人畜,遂安縣的人民深受其害可卻無計可施,只得往遠處搬遷。這些人讓蛇追得怕了,只管沒日沒夜的趕路,趕得累了便在一處平整地方休息,也顧不上弄吃的,只是將帶著的乾糧和水胡亂吃了便倒頭睡覺了。也有被巴蛇嚇破膽子睡不著的,只是在夜裡瑟瑟發抖不敢閉眼。
  • 聊齋故事:女子救了條蛇,蛇報恩送布,多年後才知這布能救命
    因為劉大爺是劉青的爺爺,當年劉大爺的兒子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然後自己的兒媳,劉青的母親就拋棄這對爺孫,然後跟一個有錢人跑了。劉大爺白髮人送黑髮人,一度想去兒子去世的地方一起死了算,也好陪伴兒子。可傷心過度後振作起來,看著眼前哇哇大哭的孫女,還是決定先養大孫女。
  • 民間故事:河中蛇仙
    明朝信州有一個山村,這個山村有一條河,河水波濤洶湧,一座木橋橫跨河水兩岸,這木橋已經有一百年多年的歷史了,竟然沒有一點腐爛,依舊如新。小女孩腳步一滑,一不小心掉入了河中,幾個玩鬧的孩子完全沒有注意到掉入河中的女孩,孩子們摸好魚後,見到岸上已經沒了人影,以為妞妞回家了,孩子們帶著捕好的魚歡快地回到村中,村民見少了個人問道:「妞妞呢?」幾個孩子很是奇怪地答道:「妞妞沒有回來嗎?」
  • 【惠州文脈·西湖】蛇王之死
    文/海華 遠近聞名的蛇王祁奇去世快一年了,可一提起他,鎮上好些人依然活靈活現地訴說著他的一些傳奇故事。 祁奇出生在虎崖村,父親是個捕蛇者,人稱蛇王。某天中午,父親蹲在門前,把剛捕捉回來的幾條蛇,從竹簍裡抓出來裝進布袋子。
  • 民間故事:孩子久病,爹媽四處尋醫,先生:是一條斷尾蛇在作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斷尾花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
  • 蛇妖志怪故事:擔生、茅八遇九尾蛇、玄術校尉咒殺豬豚蛇!
    如果有人問我,夏天的晚上我最喜歡聽什麼故事,那我會告訴他,我喜歡聽魯迅先生筆下常媽媽講述的美女蛇的故事。關於蛇妖的故事,是百聽不厭的,下面閣主就分享三則你或許未曾聽過的關於蛇妖的志怪故事。第一則:擔生擔生,是一個蛇妖的名字。這個故事源自於《水經注》、《廣異記》,我們都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最後農夫被蛇咬死了。
  • 民間故事:樹先生「三哥」,徒手抓蛇,吃棺材飯,為何忽然失蹤了
    家是農村的,學校的設施也比較簡陋,若是放個寒假或者暑假,校園裡面就滿是青草,開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掃除。從家裡帶著掃帚鐵鍬去學校幹活,這一年的暑假結束後,我們照常開始大掃除,但是處理雜草的時候,卻誤傷了一條蛇,本來流血了就特別害怕了。
  • 張三老虎嘴裡救蛇,狼來了,蛇口卻咬張三腿
    下面給大家講的故事,就是動物畜生裡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 張三是個爹不疼媽不愛的張老么。都說百姓愛么兒。全因張三眼睛有些問題,看人是斜著去的。故受到了鄙視。 看見一受傷的老虎,正跟一蛇戰鬥著。蛇雖然很大,可說到底也不是老虎的對手。好在老虎先前有受傷,蛇雖然處於下風,也還半斤八兩的戰鬥著。 張三左邊看看老虎,右邊看看大蛇。他抱著塊大石照著老虎砸了過去。老虎被他翻來覆去,搬來砸去的努力給砸死了。
  • 農夫與蛇的故事,被他完美演繹
    說他是好老公、是好爸爸。但是在俠客君看來,在整個《射鵰英雄傳》的故事裡,完顏洪烈是最該被人罵的。 丘處機伏擊敵人,把完顏洪烈打成重傷,是丘處機等人粗心,沒發現完顏洪烈竟然倒在另外一個地方。於是包惜弱發現了身受重傷的完顏洪烈,在當時那種天氣若是無人救治,完顏洪烈就算不傷重不治而亡也會被冷死凍斃。但包惜弱天生好心腸,就把完顏洪烈弄回自己家中,還給他治傷上藥,讓他得了一線生機。
  • 電影《蛇王》上線 雙頭巨蛇王者出徵恐懼升級
    今日電影《蛇王》優酷獨家上線。影片由項氏兄弟監製,項煒斌、郭潤澤擔任製片人,陳幻翔導演,戴慶輝、陳幻翔編劇,康寧、陳信喆領銜主演,邵帥、郭震、郭佳伊、張琦、高子健、劉永奇主演。怪獸入侵終極決鬥 人獸大戰一觸即發電影講述了軍閥時期,因修建鐵路濫砍濫伐,破壞生態環境,導致蛇群報復,永安村更是受到了大量毒蛇攻擊,村民死傷慘重,為了救治身中蛇毒的村民,捕蛇人木生不得不擔當起重任,帶領小分隊深入險地尋找蛇腥花的故事。本片以尋找蛇腥花挽救全村人性命為主線,在角色設定與矛盾衝突上著重描寫,夯實精品內容著力打造好故事。
  • 泰劇《蛇吻》播出,「蛇王」女主穿芭比裙卻撞臉楊穎,這顏值絕了
    自從禁韓令以後,泰劇就在中國很受歡迎了,雖然有些劇情比較的狗血,但是有些還是值得一看的,就在2月10日晚間,電視劇《蛇吻》在泰國電視劇頻道首播。12日開始,這部電視劇也同步引入中國內地的視頻平臺。這部泰劇,清一色的俊男靚女,又是「蛇精」的傳說故事,包裹上男女主角之間的怨念內容,一經播出,便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劇中的女主是由Vill飾演的這是一部大女主戲,以女主對男主和女二的復仇為主,女主的顏值也很高,在劇中有一些角度看起來居然撞臉了楊穎,兩個人的五官都是很精緻的那種,而且也都是大大的眼睛,巴掌大的臉,所以看起來也是有點相似的!
  • 民間故事:禿尾巴老李,你娘喊你回家吃飯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從黑龍江到山東,從河南到海南島,老百姓口口相傳著各種離奇的傳說。各地文化千差萬別,有關「禿尾巴老李」的故事也是千奇百怪,今天咱們就說說,流傳在中原地區的一種說法。話說當年三門峽附近,來了一對從山東逃難的夫妻兩口。男的姓李,看中了三門峽土地肥沃,就沿著黃河邊蓋起了房子安上家。李家夫妻二人老實本分,開荒種地,沒日沒夜下地幹活,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按說兩口子有吃有喝,應該知足。
  • 被蛇「追殺」5年的人,令人詫異的真實事件,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中記述了蔣氏三代捕蛇,卻都死於蛇口的故事,反應了苛稅勝於蛇毒的主題思想。蔣氏三代的故事只是柳宗元為了勸諫統治者為民著想,免除苛政雜稅而編撰的的故事,未必確有此事,但是關於蛇復仇的故事卻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廣,在很多老百姓的認知裡蛇是一種十分有靈性的動物,在一些地方,蛇還被當成五大家仙之一,受到當地老百姓的供奉和敬畏。
  • 改編版的農夫與蛇變成搞笑版的阿衰與蛇
    ,出自伊索寓言,主要講述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正在趕集回家的農夫,在小路旁邊遇到了一條凍僵的蛇,農夫把蛇放到了自己的懷裡,用自己的體溫讓蛇甦醒過來。由於蛇受到了驚嚇,等完全甦醒過來時,便本性地咬傷了農夫。在農夫臨死之前,後悔傷心地說:我本想做善事,由於自己見識淺薄,害死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分清善惡,我應把自己的援助之手給那些善良的人,對於壞人,即使我們仁至義盡,他們的本性也不會改變的。
  • 東北一村民打蛇吃蛇無數 最後竟成「蛻皮」蛇人
    東北一村民打蛇吃蛇無數 最後竟成「蛻皮」蛇人  千山山脈裡的一個人,吃了一條蛇。幾天後,他的身上開始變紫變黑,體毛脫落,長出魚鱗狀的表皮,身上奇癢無比還發光,用手一撓身上表皮譁譁地往下脫落。人們看後驚呼:這個人由於吃蛇而變成了一個「蛇人」。太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