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章中人稱的不同作用

2020-12-15 中考提分辛老師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講的專題是理解人稱的作用。分為四個部分:常見類型、公式呈現、小試牛刀、今日所得。

封面
流程

常見的類型有四大類:第一類,本文運用的是第一人稱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第二類,本文運用的是第二人稱這樣寫有什麼表達作用;第三類,本文將對某人的稱呼從「你」變成了「您」談談有何理解,這裡的您代表的是尊重;第四類,從某段開始對某某指代由「它「變成了「她」,那麼寶蓋頭的是無生命的,女字旁的她一般指的是女性,問這是為什麼。

題型

我們來看一下公式:第一人稱:增加真實性,便於抒情;第二人稱:親切自然,感情強烈;第三人稱:客觀展現生活,不受時空的限制。

牢記

我們要對公式進行一系列的解釋。看一下所謂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的涵蓋範疇。我們開始說「你」「我」「他」實際上還有其它。第一人稱還有「我們」。第二人稱還有「你們」和「您」。第三人稱有單人旁的「他」女字旁的「她」寶蓋頭的「它」還有「他們」。

我們來看具體解讀的第一人稱:第一人稱為什麼會有真實性呢?因為在講我的事情的時候代表作者是親歷者,述說的是眼前的事情,對眼前的事情就會讓人感到非常的真實。當寫「我」的感受的時候,是對作者自己內心世界的展現,所以也便於抒發感情。

然後講一下第二人稱公式理解:第二人稱「你」有一種面對面促膝長談傾訴交流的味道,這樣就會讓我們感到比較親切。和對方直接講述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表達感情的效果。在這裡要注意「強烈的感情」要答出它具體內容。

提示

關於第三人稱我們來解讀一下:這一人稱把它叫做「全知全覺」人稱,當把第三人稱「它」改變成「他」「她」或者是改變成第二人稱「你」的時候,代詞的變化代表的是情感的變化以及情感強弱的變化,我們要答出這個情感是如何變化的,原來是什麼樣的情感,而現在又是什麼樣的情感,是加強了嗎。

提示

來以這篇文章為例具體來練習答題。《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著名小說,小說刻畫了貪婪勢利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婦,也刻畫了不善理財的于勒叔叔形象。我們節選了幾個自然段:「我小時候……母親對我,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父親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時候是全家的希望,在這以前則是全家的恐怖。」

省略文章進一步解讀,重點來說一下在整篇當中第一人稱的作用。第一人稱在文章當中起到了一個線索性人物的作用,貫穿全文的作用;二,因為他是一個線索性的人物,所以客觀地推動了事情的情節向前發展;三,我們聯想到公式,第一人稱它可以使我們的文章變得更加真實可信,也便於寄託作者的情感,作者在小說裡是褒貶還是愛憎都通過這一人物的一個表述,他的觀察,他的所見所感來展現出來。

舉例

最後我們來進行一下總結,盤點今天有什麼收穫。不同的人稱有不同的作用,第一人稱有什麼作用,真實便於抒情。第二人稱親切的,自然的,感情強烈的。第三人稱客觀展現生活,不受時空的一個限制。公式要牢記。較難的是第三人稱轉變的作用,這個轉變人稱其實就是情感轉變。

總結

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就是這些,同學們,你學到了嗎?

相關焦點

  • 語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的作用
    常見題型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2、這篇文章,作者從「你」的角度來抒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3、本文主要採用了哪種敘述人稱?其作用是什麼?4、文章對……的稱呼大多用第三人稱,而在……中卻有兩處用了第二人稱,這樣寫有何作用?5、文章在人稱的使用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 語文閱讀理解知識點:記敘文(人稱、結構、作用、舉例分析)
    (2)作用:文章以第一人稱記述,便於自我抒情,感情真摯、親切自然,能直接表達或滲透作者的主觀意識,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2)作用:以第二人稱記述,便於情感交流,還能起到擬人化的作用。(3)舉例分析:魏巍的《我的老師》中對蔡老師全文都用的是第三人稱「她」,但「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
  • 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細說網絡小說與自媒體文章創作
    當然自媒體文章和傳統散文類也適合第一人稱寫法,具體看個人。但第一人稱寫法的壞處就是,限制很多,除了主角遭遇的故事情節以外,其他「支線劇情」很難穿插其中,沒辦法展現配角的心理。第一人稱行文時,如果碰到必須要使用第三人稱寫法來解釋的地方,第一人稱的寫法只能在劇情設定上讓所有的一切都讓主角遭遇,以主角所遇到的事情來將整個故事中設定的梗以及鋪的路來做連接。
  • 伏筆的作用 文章中伏筆的作用是什麼
    許多文章都會埋下伏筆,等待讀者去發現,使文章的結構更加緊密,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一篇文章有了伏筆之後,會更加出彩。那麼大家知不知道伏筆的作用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去文章中尋找答案吧。
  • 閱讀理解考試中的知識點,標題的作用,這樣做不會錯
    往年真題回顧1.小說題目《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3分(2016東營中考實例)2.談談你對標題「窯變」含義的理解。3分(2017貴州黔東南州中考實例)3.談談本文以「囑託」為題的含義。考點的命題形式5方面1題目理解,2標題的作用,3標題的含義,4擬定標題,5標題的比較這5個方面都和第2、第3方面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要細講一下,標題的作用和含義。
  • 如何分析文章標題的作用(現代文閱讀理解常考知識點)
    往往好的標題能投射出文章的內容概要,能使人從中窺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它常常透漏出作者的觀點或感情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聯文章的結構,起到揭示主旨和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如《變色龍》一課,題目「變色龍」簡潔明了,具有象徵意義和諷刺意味。「分析文章標題的作用」是中考現代文閱讀中的重要考點。中考中常見的考查形式為:(1)文章以「×××」為題有什麼作用?
  • 「江湖人稱犀利姐」百家號有什麼作用?企業品牌必須知道的推廣渠道
    江湖人稱犀利姐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241551名,娛樂分類排名位列64810名,領先了78.4%的百家號。   江湖人稱犀利姐的簡介為關於80後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23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語文常見文章的寫作順序及其作用
    03作用有助於把握主線,使文章結構、條理清楚,主次分明。05作用使文章結構嚴謹、主次分明、思路清晰、詳略得當,使讀者易讀懂文章信息。06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內容充實,說服力強,完整、深刻地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
  • 敘述的第一和第三人稱
    作者站的角度和地位不同,觀點的距離、範圍也不同,反映的內容和方法也就不相同。所以,我們在構思過程中,就要選擇恰當的觀察點,確定敘述的人稱。這對寫好文章具有重要作用。敘述的人稱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例如《依依別的深情》中,敘述的主體是朝鮮軍民與志願軍依依不捨的深情厚誼,但「我」作為志願軍的一員,是將自己直接耳聞目睹、親身感受的種種情景傳達出來。第三種,「我」完全置於所敘述的人物、事件之外,只作為勾連人物、事件的線索,起結構全篇的作用。例如《追老姚》,以「我」追趕老姚進行採訪為線索,將群眾講述的許多關於他的模範事跡巧妙地串聯起來。
  • 不理解職業比賽「吃雞」為何用第一人稱?原來第一人稱有三大好處
    在我們平常玩遊戲時,一般都會使用第三人稱,因為第三人稱有更大的視野,而且操作也比較方便。但是在職業比賽中,他們所使用的都是第一人稱,是官方為了加強比賽難度才規定第一人稱的嗎?還是第一人稱另有蹊蹺?其實對於職業選手和一些有名的主播來說,第一人稱也有著第三人稱沒有的好處,而且第一人稱雖說比較難以上手,但是使用習慣之後,也是非常實用的,它還有著三大好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大好處,第一大好處是煙霧效果。在我們使用第三人稱玩遊戲的時候,往往會被一顆煙霧彈而不知所措,因為在煙霧中的自己,分不清南北。
  • 知識點2: be動詞am, is, are的用法(與不同人稱的搭配)
    be動詞在英語中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一類動詞啦,通常有「是;在;成為」的意思。與中文不同的是,在中文中,「是」這個動詞,不會因為人稱和時態的改變而發生變化,比如「我是老師」「他是學生」都用「是」就可以了。但是在英文中會比較複雜,當主語為不同人稱時,be動詞的形式也需要相應的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在一般現在時中,be動詞的形式有三種,分別是am、is、are。
  • 語文閱讀理解中考考點案例分析——標題的作用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李老師講閱讀,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在閱讀理解當中的一個案例,關於文章的標題。2019年青島市初中學業水平考題22.(4分)考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關於標題作用的能力,考察標題,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標題的含義,一個是標題的作用,這類型考題參考我寫的《閱讀理解考試中的知識點,標題的作用,這樣做不會錯》一文,我在這裡就不詳寫了,
  • 閱讀理解四大作用——標題和段落的作用
    我們解決一篇文章的作者「寫什麼」,「怎麼寫」,「為什麼寫」,那麼我們就要掌握文章中的四大的作用(很重要)。一:標題的作用(好處,妙處)1、揭示寫作對象,如《我的媽媽是老虎》,或交代描寫對象(如《春》,揭示對象特徵(如《巍巍中山陵》))。2、概況文章主要內容(或中心),如《回憶我的母親》。
  • 你了解小說中「我」這一形象的作用嗎?這篇文章將給您滿意的回答
    在許多短篇小說或微型小說中,「我」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形象。這個形象或者作為小說的主人公而出現,或者作為小說的次要人物而出現。作為讀者,在閱讀這類小說時,不論「我」是作為哪一種形象而存在的,我們要透徹地理解小說,就不能不對「我」這一形象有個基本的認識。
  • 語文閱讀理解最全的32套答題公式
    整體感知包括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對文章內容、重點段落的理解和分析,對文章線索的把握,對文章思路的了解。 談談你對題目的理解。 試分析題目的作用。 給文章加(換)題目。 9.了解人稱的作用。
  • 「一分鐘學語文」閱讀理解之標題的作用
    3:文章以「XX」為題,有哪些好處? 4:文章的標題是否可以用「xx」詞替換嗎?(二)答題技巧:1.標題的含義:要從表層義和深層義兩方面來談。①表層義:解釋標題的原字面意義。②深層義:觀察題目和文章中心的關係,注意題目的象徵意義、引申義。
  • 小說人稱-如何用好寫小說的人稱
    幾乎所有我認識的老作者,只要寫過第一人稱的,問他們:還寫第一人稱不?回答都是一個字:不!第一人稱好寫,好入戲,這只是在文章的前面;到了文章的後面,寫得越長你越難寫,漏洞越來越多,到最後讀者看吐了,作者也寫吐了。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理解解題套路:把握住文章中心
    從同學們的角度來說,閱讀理解題就是根據一篇400詞左右文章,做出5個題目。從命題人的角度來說,命題人是用5個題目來檢驗我們是否看懂了這篇400詞的文章。那麼一篇文章,如何能判斷我們是否讀懂了呢?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我們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要義,是否把握住了作者對所論述的事物的態度。其次似乎要看我們是否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細節。中心加細節則等於文章,而中心的作用當然是大於細節的。
  • 使命召喚手遊中,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哪個更有優勢?
    作為一款非常刺激的射擊類手遊,使命召喚手遊可以說存在很多讓玩家爭論的內容,其實不僅僅是在使命召喚手遊當中,在所有的射擊手遊當中都有著兩大派系,分別是第一人稱派系和第三人稱派系,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視角,那麼這兩種視角有什麼區別呢?
  • 「語文密碼」閱讀理解——記敘文的標題作用
    凡是題目中有人、事、景、物四者之一,標題就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作用。標題的含義一般分為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兩層,表層含義指的是:標題的字面含義、文中內容;深層含義與文章的中心掛鈎。揣摩標題含義需要從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