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店內的「寄給未來」牆。 □記者 朱雪芬 攝
它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個可以稱之為「解憂雜貨鋪」的社交平臺——
「貓空」:讓年輕人獲得溫暖和治癒
蘇報訊(記者 朱雪芬)蘇州古城明清時期便牢牢佔據著江南的時尚「C位」。如今,這座古城依然充滿著澎湃的力量,吸引了無數年輕人來此逐夢。11年前,「貓的天空之城」誕生在古城的平江路上,它是一家書店,同時又將書店、咖啡館、社群交友等功能混搭在一起,用年輕人的方式與古城對話,把姑蘇的精緻、優雅融入到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中。
冬日的晚上,寒風瑟瑟,路上行人寥寥。走進位於平江路25號的「貓的天空之城」,卻是一副溫暖的模樣,杏黃的燈光讓店堂明亮又不失溫馨,幾位客人捧著冒著熱氣的飲品坐在原木方桌前靜靜地讀書,還有遊客正認真地在明信片上寫下祝福,準備寄給遠方的朋友……
「我們開的不僅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家『解憂雜貨鋪』,你走進店裡不買東西沒關係,隨便拍照沒關係,只為坐坐也沒關係,這裡就像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一樣,是自由的。」「貓的天空之城」創始人毛淑華說,她和丈夫都是新蘇州人,來到蘇州生活後就愛上了平江路,也被這座城市所承載的文化深深吸引。當時,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天泡在平江路,為了能有一個空間和朋友坐下來聊天喝茶,他們在小巷子裡開了一家僅有32平方米的小書店。也正因為這個開店初衷,「貓的天空之城」的基因中自帶青春氣息,烙下了一種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店內有年輕人喜歡的各種小眾書籍、雜誌、明信片、手繪地圖和小雜物,時不時舉行的畫展、藝術講座、攝影展和聚會活動,為年輕人搭建了一個社交平臺,與其他書店有了明顯的差異性。
店內最著名是一面題為「寄給未來」的牆,滿牆都是放著明信片的玻璃格子。客人在明信片上寫下對親友、朋友甚至自己說的話,放在寫著不同日期的格子裡,到了那一天,店員會幫忙寄出。曾有讀者寫下這麼一句話,「寫一張明信片寄給10年以後的自己,雖然不知何地、何樣,但願仍保讀書之態。」自從有了這堵未來牆,「貓的天空之城」漸漸被更多的年輕人知道。2009年,平江路被評為「中國十大歷史街區」後,「貓的天空之城」開始紅火,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它也很快走出了平江路,走出了蘇州。如今,全國各地已開出33家「貓的天空之城」。
「姑蘇古城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沉澱,也有現代化的生活氣息,書香滲透在蘇州人每一個生活細節中。如何讓年輕人讀懂古城?讓蘇州傳統文化與年輕人之間產生連結?我們要尋找一種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讓他們和古城對話。」毛淑華說,「貓的天空之城」用一些小美好、小細節,讓年輕人感受古城的溫暖和治癒,正如它的座右銘——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