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周開始,開在螃蟹岬地鐵口旁邊的這家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因為疫情之後資金鍊的關係,將於下個月正式閉店。
目前店內所有書籍和其餘商品全部半價出售,店內所有物品將在下個月清空。
經過這次疫情,一切漸漸好轉,武漢終於撐過來了。
但是,這些大名鼎鼎的,曾經在人們心中有很重要分量的店,最後卻終究沒撐過來。
「貓的天空之城」剛進入武漢的時候,幾乎是所有文藝青年集體歡呼的時刻。與其說是一個書店,倒更像是一個明信片主題店。可以在店裡喝咖啡看書,還能給未來的自己寄出信件。
可是「貓空書店」到武漢一路以來命運多舛,據書店老闆介紹曾經開在光谷世界城的分店就因為店內商品多次被盜,以及後來多方面的原因終於在兩年前閉店。而如今這最後一家開在螃蟹岬地鐵站的店又在終於走上正軌之際,偏偏遇上了疫情。
目前店內幾乎所有物品都半價出售,就是為了能在下個月閉店之前收入上止損。
「我們也沒辦法,商場這邊限定我們下個月搬走。因為我們現在的資金已經無法支付房租,所以只能用押金抵扣,而押金最多也就只能抵到下個月。也就是說到了下個月,我們就只能搬走了,沒有別的選擇。」貓空書店的負責人介紹這些的時候,也是滿臉無奈。
有人說,這是他在疫情裡看到倒閉的店之中,感到最難受的一個。
因為直到現在,這家店的標語還寫著「用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可事到如今也沒人知道,即將閉店的「貓空」,誰能來溫暖它?
同樣在疫情之後關掉的,還有漢街的文華書城。
從2020年5月22號開始,文華書城就暫定對外營業了。同樣是物業租期到期,漢街店關閉,新店店址在另外尋找當中。
在書店關閉之後,有很多人依舊還是像往常習慣性地走到書店門口,看到門面緊鎖時才知道店面已經關閉。
有人說:「漢街的文化書城關閉了,漢街唯一的書店沒了。從此所謂的漢街文化商業中心,終於要變成漢街商業中心了。」
而就在去年,文華書店的二樓桌子旁,上樓的樓梯上,還坐滿了看書的老年人和年輕人。
一家書店對於我們來說,可能不是剛需,也可能不是大部分人購書買書的選擇。書店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一個港灣似的存在。它消失了不太會怎麼樣,只是心頭某一處永久地沒了,空空的都是失落感。
同樣在本周,在武漢紮根並且發展了3家分店的米店,正式宣布全部關閉。2015年8月15日,他們開的第一家店在天津路,從一間破舊的廢品收購站,到了後面受人追捧的日料店。
第二家店在香港路家樂福的停車場出口,第三家在街道口商圈。基本上一路走來越做越大,甚至在第四年的時候走出了武漢,到了南京。沒曾想在第五年卻遇上疫情,武漢三店全面停止營業。
// 之前的米店(天津路店)
// 現在的米店(天津路店)
如今我們到天津路的店面時,店面早已經拆掉了,裡面的工人正在裝修新店面。據工人介紹,新的店面將會被一家服裝店取代。
// 之前的米店(天津路店)
// 現在的米店(天津路店)
而就在圖片上原來的位置,曾經有人在這裡求婚成功,有人在這裡辦過自己的生日派對,有人在這裡把酒言歡。曾經懷著孕來吃飯,如今孩子都3歲了。
// 現在的米店(香港路店)
如今米店的香港路店關店後,門面緊鎖,還沒有要改造的跡象。門口放了一瓶新酒,不知道是店主還是客人留下的,沒人帶走。我走的時候特意把這瓶酒藏在了垃圾桶後面,如果循著去找的人,應該就能看到。
//曾經開張的米店(香港路店)
//如今關門後的米店(香港路店)
透過反光的窗戶,我們拍下了現在米店裡面的樣子,和之前開燈後的米店截然不同。老闆說:「再見了武漢,我們會回來的。最後還剩南京的店在開,歡迎大家過來串門,正好來住我們的南方旅館。」
聽到金色霧都垮了的時候,我都不敢相信。
一個餐廳要做成什麼樣,才能開23年?這幾乎是武漢一代人對於川菜館的記憶,去10次臺北路,就要吃8次金色霧都。開業23年,卻沒熬過2020年。
現在看到的金色霧都,牌匾上的字都沒了。只能通過幾個殘留的印記認出「金色霧都」幾個字,不時會有中年人過來,以為還能在這裡吃飯。一個從吉普車下來的武漢男人抽了根煙:「個板馬,金色霧都都垮了!」他顯然剛知道這個消息。
如今透過玻璃看到店裡幾乎是一片狼藉的景象,像是經歷了一場浩劫。
這家店是老牌的川菜館裡為數不多的想要分享給所有人的店,發自內心地覺得好吃。魚香肉絲、夫妻肺片、蒜泥白肉和麻婆豆腐,不僅僅只是味道好,還有帶著初心一直走到現在的,屬於武漢人的情懷。
無數人在網絡上感慨「希望一切都是假的,我到時候再去吃」,而只有此刻我真正站在門口看到關掉的店才感受到一切都是真的。
漢街的張愛施法式輕食餐廳關門,是前段時間知道的。從名字就看得出來「張愛施Z&S」代表著一對情侶的愛情故事,而如今位於檸檬中心的張愛施花園餐廳也暫停營業了。
在疫情之後還開門過的張愛施花園餐廳,如今門口掛著一把大鎖。此前只是漢街店關門,如今想過來吃檸檬中心店也未見營業。
誰也不曾想到,這家裝修漂亮甜品用心的西餐廳漢街店也關掉了,而檸檬中心店也暫停營業狀態。那份疫情後都還能吃到的墨魚面,大概是吃不到了。
// 關店之前的甜阿姨私房菜館
// 關店之前的滿鮨日料店
疫情期間關掉的店不勝枚舉,泰興裡的甜阿姨私房菜館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小資,疫情後選擇關店休息一段時間。
號稱武漢壽司之神的店滿鮨,老闆周迪很可愛,總是認真捏壽司然後說「食材才是日料的靈魂」。日本漁船9點鐘出發捕魚,6小時候凌晨到港,送機場,報關,9點飛上海轉機下午3點半飛武漢,提貨之後在你面前加工,然後遞給你。這麼一家認真做日料的店,也關了。
還有壹方的伊莉維爾,Domo Café,還有好多好多你曾經去過已經習以為常的店,都在這次疫情之後關掉了。
這個城市裡,無論是書店,還是餐飲,都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考驗。我們在為了這座城市重新復甦在抗衡,在做自己微小努力。想起前段時間大家紛紛走出去擺攤和逛夜市,也算是為了經濟復甦的一種抗衡吧。
那些剛經歷了疫情經濟浪潮的這些店面,終於還是沒有撐過來。
但是我們不止原地緬懷,還在努力想讓武漢的一切變得更好起來。待風雪過去,風和日麗之日,願離去的你早日歸來。
這些關掉的店裡,你是哪家的常客?
評論區分享。。
編輯 / 莫 狄
攝影 / Raveran
武漢餐飲求生記
8歲女孩疫情日記
武漢賽博朋克
出品:十點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