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0 年疫情當中,包括單向空間在內的全國許多書店遭遇寒冬,但書店從業者們並沒有放棄,仍堅持著自己的初心和理想,為所在城市中的人守護著書店,守護著城市中的精神之光。
這些堅持和努力促成了「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單向空間將攜手7座城市的11家書店一起分享疫情期間的感受,暢談獨立書店的未來,也與每一位在寒冬中對書店伸出援手的讀者一起相聚,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再次感受書店文化,與書店一起同行,守護城市之光。
「守護城市之光」啟動分享會(從左至右李蕾、許知遠、朱鈺芳)
近日,走出孤島,彼此點亮——「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啟動分享會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舉行。作為計劃的首站,在疫情陰霾未散的七月末, 單向空間創始人、作家許知遠,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和作家、主持人李蕾齊聚在杭州,與大家聊了聊這半年來書店自救和共救之路上的行動和努力,以及由各界關愛和幫助引發的有關書店、閱讀、文化和社會的種種感受和思考。
許知遠:疫情下,獨立書店嘗試的必要
疫情期間,單向書店因閉店生存陷入窘境,發起「自救會員計劃」。許知遠坦言遭遇疫情後他一直處在矛盾的狀態之中,原本期待單向空間能以加速的姿態在2020成為更顯著的知識生產與交流的中心,但在疫情下書店的運作和發展卻突然被暫停,而更大的風浪和危機卻在加速,人在這其中會產生危機感也會被激發。如果在這次困境中書店能夠突圍,那可能會變成新傳奇的一部分,會有新的方向。
朱鈺芳:書店就是我的人生
「我們對曉風的定位,從最早一家20餘平方米在家門口的小書店到現在有16家,雖然不完全只是開在社區裡,也分布在博物館、醫院、景區裡,但我們還是在杭州城老百姓邊上,因為我們只在杭州,沒有走出去。」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坦言,2020對曉風書屋來說也是挺重要的一年,整個定位做了一些調整,希望做得更精、更接地氣,多年的積累也讓曉風書屋積攢了很多讀者的好評。往年都是營業到大年三十17點才關門的曉風書屋,2020年關了45天,是開書店24年來最長的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實體書店來說確實是一次大考驗。
曉風書屋的創始人朱鈺芳在疫情期間也開始嘗試直播。疫情期間,曉風書屋除了僅有的幾個社區書店,其他的門店都無法開門營業,疫情下也沒有遊客或讀者走進書店。困境之下,朱鈺芳選擇借用雲平臺直播,這樣意味著曉風書屋從線下走到了線上。
朱鈺芳原來想做的實體書店是一種小而美、小而精的概念,希望用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大家走進書店,有別於電商平臺大面積的傾銷、折扣,實體書店是拿所有的空間來製造一個城市的閱讀氛圍,是一個大家可以聚集的精神領域。
接下來,「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將圍繞7座城市(杭州、武漢、上海、成都、深圳、廣州、北京)的11家書店進行,它們是:武漢物外書店、武漢卓爾書店、上海樂開書店、成都言幾又、深圳物質生活書吧、廣州1200bookshop、廣州學而優書店、北京碼字人書店和北京、杭州的單向空間。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