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仉澤翔
編輯/ 嵇國華
許知遠的一封求救信,點破了疫情陰影下,實體書店行業面臨的生存危機。
2月24日,「單向街書店」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這封題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 15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的求救信。
在信中,許知遠寫道:「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信中預計單向空間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因此,單向空間書店推出這次會員計劃,發起最後的自救行動。
單向空間實體空間事業發展部總經理武延平表示,單向空間方面更希望將這次計劃看作是一次針對會員的閱讀服務預售,通過儲值卡、榮譽會員和出版物的形式回饋給讀者。
天眼查信息顯示,單向空間成立於2005年底,由媒體人於威、許知遠等人聯合創辦,2014年,曾獲摯信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
2005年創辦至今,單向空間先後進行過兩次轉型,先後由單一的書店轉型成一家文化空間,再轉型成為一家線上線下內容生產機構。創始人之一張帆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靠賣書是掙不了幾個錢的,但是書店的定位能撬動文化大市場。」
疫情下的會員計劃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單向空間全年無休的節奏。1月24日起,單向空間旗下的4間門店陸續閉店,截至2月24日,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一家恢復營業。
據單向空間求救信中披露,目前大悅城店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之多,「對這個本來就利潤微薄的行業來說,這意味著絕境。」信中說。
據武延平透露,大悅城店是單向空間旗下門店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一家,平效可以到1200-1300元左右,而現在全店每天僅有1000元左右的營業額。
2月24日下午,AI財經社走訪時發現,整個單向空間大悅城店僅有2名店員值班,約有10名顧客在卡座休息,另有4名顧客在選書。一位店員告訴AI財經社,由於今天的求救信,來單向空間喝咖啡、看書的顧客明顯比前幾天多了一些,但買書的讀者仍然不多,今天的銷量仍維持在10本左右。
單向空間方面在信中披露,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書店已經緊急通過各種線上平臺進行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但收效甚微,每次推廣僅能帶來幾百元的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的工資都不夠。
武延平告訴AI財經社,疫情的出現加速了現金流的消耗。基於這種慘澹的業績,單向空間推出了這次會員計劃,讀者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參與50元、200元、600元、2000元和8000元的不同額度。
據介紹,這五種眾籌梯度是根據之前讀者在書店或網店的購書習慣設定的。除50元檔位僅回贈一本單向歷外,其他檔位均提供了儲值卡返現和出版物來回饋讀者,8000元的檔位還增加了一個2020年單讀榮譽出版人計劃,而這一計劃在網店中購買則需要4800元。
「其實我們更想把這次計劃定義為一次預售活動,我們的榮譽會員、儲值卡、出版物、單向歷都會在計劃結束後,陸續寄給讀者。活動一方面為書店補充了現金流,也儘可能給讀者足夠的回饋。」。武延平說。
武延平告訴AI財經社,對扛過這次疫情還有信心。「我們至少會把承諾的產品都給到大家,最後就算公司扛不住了,破產清算,我們也會想辦法把該退的錢都退給大家。」
實體書店之困
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隨著單向空間的求救信被一同暴露出來。許知遠在求救信中寫道,「每一個普通人的疼痛和焦急,匯成了此刻我們共同的命運。」
2月5日,「書店行」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91.97%的書店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37.02%的書店的資金儲備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42.02%的書店撐不到三個月。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群體為中小實體書店。房租、人員、貨款、貸款累加在圖書銷售的最終端身上。
武延平對AI財經社表示,因為疫情的影響,單向空間現金流大概可以維持3個月,因此這次會員計劃實際上就是為書店現金流進行補充,「不可能到時候沒有了,斷檔了,然後再去這樣做,時間來不及的。」
受疫情影響的不止有單向空間,2月4日,廣州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1200 bookshop,第一次在夜晚熄了燈。
據界面新聞報導,整個春節到2月的前兩周,其在國內一半以上的門店關閉,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勉強保持營業狀態的門店,收入也非常慘澹,甚至不及平日的十分之一。不出意外,二月份所有門店將全線虧損。
2月15日,1200bookshop的創始人劉二囍也通過微信公眾號中向讀者們發出「求救信」。讀者可以購買1200bookshop的儲值卡、帆布袋文創,或是包含圖書和文創的「盲選禮包」。
一位言幾又的投資人也對AI財經社表示,言幾又的資金壓力也十分嚴峻。
有出版機構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書店是整個出版業的最下遊,單向街和1200bookshop作為民營書店的佼佼者,在這個時機發聲求助,其他中小型實體書店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而整個出版產業鏈也將陷入一場連鎖危機。
前述人士表示,「一本書的成本大概在定價的30%左右,定價高於30%的部分由出版社和書店分成。實體書店的拿貨價在55折-75折之間。從市場行為上來說,最低的折扣在8折左右,相對來說,是一個能夠讓出版機構和書店維持盈虧平衡的一個數字。因此當書店出現經營困境,需要打折清倉時,對上遊出版社也是一種傷害。」
作為最不賺錢的零售業態,傳統書店的主營業務少,盈利模式單一,近年來又成為受網店衝擊最明顯的零售業態之一,整個出版行業都在探索書店的新玩法,不少裝修精美的書店,被賦予「最美書店」的名號。
一直以來單向空間都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公共的、開放的討論的空間」,每年的主題沙龍活動多達500餘場。1200bookshop也長期會舉辦讀書會、觀影會等沙龍活動,還會為背包客提供過夜的容身之所。
武延平表示,開書店本身是一種商業行為,也會被公眾賦予更多的情懷,或者說看作是避風港灣。但最終,作為一家書店,還是要有內容來承載空間,不能只是裝修得漂亮。
「單向空間杭州店,在2019年做了270展文化沙龍活動,每一場活動都是有不同的內容傳達出來的。書店到底是不是一個網紅打卡地,還是要有有內容來承載,這個是單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武延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