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窒息」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起眾籌

2020-12-18 騰訊網

如果說這次疫情讓餐飲業態陷入困境,那對於原本就利潤微薄,尚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實體書店來說,更是瀕臨絕境。

今天(2019年2月24日),單讀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文章,將大家的視線聚焦到了危困中的實體書店。

文章中附有一段語音,「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在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低沉的語調和懇切地措辭中,聽得出一個文人對於實體書店的堅守與作為經營者在此時的無奈。

文章最後是單向空間發起的眾籌請求。

1

單向空間的困境

截止到2月24日,單向空間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但是,目前朝陽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其中一半還是單向空間員工自己買走的。預計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

單向空間目前的咖啡一天只能賣幾百元。咖啡豆保質期比較長還可存放,新鮮水果基本只能存放一兩天,蛋糕甜品已經停止售賣。

由於書店的資金形式採用保底資金加抽成,現在達不到銷售抽成就是虧損狀態,還要負擔人員的開支,能耗支出。單向空間單向街書店事業部總經理武延平在公開的視頻中表示,二月份沒有營業,或許只能支撐兩到三個月的時間。

2

實體書店普遍危困

單向街書店的現狀是疫情籠罩下整個實體書店市場的一個縮影。在書萌設計並發起的一份《疫情當前,書店現狀調查》顯示,1月31日,停業的書店只佔調查書店總數的86.97%,而目前的佔比已經超過90%,達到了90.7%。

在1021家參與調查的書店中,有926家停止營業。原有不少書店由於不在疫區內,當地政府尚無要求停業,但隨著疫情發展,一些偏遠地區的書店也都被迫停止了營業。

超過99%的實體書店目前沒有正常收入,尤其是中小實體書店實際情況可能更糟。在營收銳減的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員開銷、租金等成本則成為不斷積落在實體書店身上的石塊。

許多書店還面臨時效性出版物去庫存的問題。一些以學生為主要客群的書店,疫情之前為春節、寒假及開學準備了充足的貨源,如果恢復營業後,春季開學的銷售高峰起不來,這部分圖書的去化也成為書店的一大問題。

上述問題的積壓最終都會致使現金流問題爆發。相當一部分的中小書店就連商業綜合體的力量都無法藉助,房租、人工成為最主要、最迫切的問題。停業時間越長,這些書店受到的衝擊也就越大。而這些問題的背後也是經營者生計的問題。

3

自救方式收效甚微還需各方合力相助

在壓力下,大型綜合體書屋如言幾又、西西弗等也紛紛拿出了自己的應對方案。

言幾又上線了「精神食量補充站」,支持用戶24小時線上選書,並上線同城快送,西西弗則開啟了自己的門店直播。同樣作為綜合性書屋的西西弗則上線了直播功能,除有兩名工作人員配合直播外,直播場景選在書店內,同時直播商品則以周邊、文創等為主,如小黃鴨夜燈,惜福文房四寶新春禮盒等等。

與體量較大的綜合型書屋相比,檔口型書店及一些服務商,則通過saas軟體實現不同檔口之間的庫存互通及貨架共享。但線上業務總量有限、效果有限,無法全面替代實體店面銷售。

在單向空間今天的發文中,也提到已經緊急通過各種線上平臺進行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但巨災之下,收效甚微,每次推廣僅能帶來幾百元的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的工資都不夠。

電商銷售自 1 月以來也幾乎腰斬,一半以上的供應商未能開工,所有產品製作項目陷入停滯。最致命的是物流受限,很多地區仍無法配送。

除實體書業自謀生路外,部分商業地產也紛紛開啟了租金減免等措施為其減壓,但在租金減免之外,相較線下停擺的實體店而言,人力成本的高企等問題,仍有待解決。

更艱難的是,即便疫情好轉之後,銷售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可能的商務合作無法開展,對書店的影響可能要持續半年,甚至更久。這些也是為什麼單向空間最終會發出眾籌請求的原因。

言幾又ceo但捷日前在接受媒體時坦言,相較於2008、2009年,由於市場原因導致的整個實體書店進入低谷期,此次疫情對行業來說是「窒息」。

這樣的情況基本上也宣告了2013年以來的實體書店回暖復甦期將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大範圍的中小實體書店應急調整甚至閉店現象。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實體書店很難依靠自身力量完全擺脫困境,還是需要各方合力支持。例如,各地能夠關注實體書店的迫切需求,在防疫防護產品方面提供保障供應的途徑。對實體書店恢復營業在輿論上進行正確的宣傳引導;在行業層面上,有條件的出版供應商,能夠對部分實體書店在帳期或結算方式方面予以短期調整,能夠對2020年發布的重點出版物,在線上銷售平臺予以限價銷售措施;以及政府層面有實體書店扶持政策的城市,能夠「對症下藥」、「精準救急」。疫情結束後,也可以加大政府對文化消費採購的力度,如文化消費券等,而且向實體書店的圖書消費方面予以傾斜。

-總 結-

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單讀編輯還是通過線上徵文的方式將那些疫情中給人力量的故事傳遞出來。單向空間也稱這是由於幾位創辦人都是媒體人,15 年來,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對社會不公的記錄,始終流淌在書店的基因裡。

作為在零售行業中,利潤最微薄的實體書店,在過去的日子卻堅定地守候在城市的角落,並以他們的方式給與城市中的人在思想上的無形力量,而這或許也正是我們現在能夠勇敢抗擊疫情的重要原因。希望各方能夠給與實體書店更多的關注和扶持,因為實體書店是精神的物質載體,而無論什麼時候,精神不倒,人就不倒。

商業地產觀察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實體書店「困獸猶鬥」,許知遠的非典型創業告急?
    每經記者:李蕾 唐如鈺 每經編輯:肖芮冬今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則來自實體書店的「求救」信息刷屏了。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單向街書店」的名字並不陌生。而今天正是在這家書店的微信公眾號上,單向空間創辦人之一的許知遠向大家發出了一封眾籌求助信。
  •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 求眾籌續命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求眾籌續命疫情籠罩之下,實體書店行業面臨危機。2月24日,「單讀」微信號發布許知遠的一封求助信: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單向空間希望以眾籌的形式徵集書店資金,保證書店的持續運營。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這讓曾經打造過爆款,引起過跟風的單向街書店,在15年後走上了一條眾籌求援之路。項目眾籌在50-8000元之間,不同等級有單向街「單向卡」「單向日曆」「單向空間儲蓄卡」等會員權益。「賣書不賺錢」,這已經成為書店的共識和現狀。
  •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眾籌續命,實體書店唯有靠情懷自救?
    摘要中青評論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不啻為壓垮一些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等不到走出疫情的陰霾,很多實體書店可能就活不下去了。「各位好,我是許知遠。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街時,就希望它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生活和精神方式……」這兩天,單向空間發布的一則求助信刷屏了。作為一家媒體人創辦的書店,單向空間在讀書人心中有著一定的美譽度。如今,快到15周年的它,也要為現實折腰。
  • 最前線|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許知遠為單向空間求眾籌續命
    2月24日,在「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號上,單向空間創辦人之一的許知遠向大家發出了一封眾籌求助信,在信中許知遠透露,截至 2 月 24 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空間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 許知遠不會做生意?單向空間與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最近兩年,以西西弗書店、言幾又、春風習習為代表的新型書店風靡街頭,成為年輕白領和中產階級繼星巴克之後「第三空間」的另一選擇。   然而,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些重線下體驗的第三空間亦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重創。   今日,單向空間書店在官方微信號發起「續命」眾籌,懇請粉絲們通過提前購買儲值卡的方式給單向空間「續命」。
  • 許知遠不會做生意?單向跟西西弗、蔦屋書店差在哪?
    今日,單向空間書店在官方微信號發起「續命」眾籌,懇請粉絲們通過提前購買儲值卡的方式給單向空間「續命」。單向空間在眾籌信中表示,其他的辦法都想過了,但收效甚微。作為單向空間的創始人,感性的許知遠還發了一段語音:「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15年前我們創辦單向街時,就希望它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種精神與生活方式。」單向空間這個時候站出來呼救,是疫情所致,還是書店舊疾早發?
  • 許知遠低頭:每天只賣15本書 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這一次,許知遠低頭了:每天只能賣出15本書,單向街書店求眾籌續命作者:卓泳再豐滿的理想也拗不過現實的骨感,這一次,許知遠也不得不低頭了。近日,「單向空間」的創辦人之一許知遠在「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平臺發出了一封求助信,信中透露,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在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裡只有一家仍在營業,預計2月份收入將直線下滑80%。此外,電商銷售自 1 月以來也幾乎腰斬,一半以上的供應商未能開工,所有產品製作項目陷入停滯,因此,單向空間推出眾籌續命的會員計劃,發起最後的自救行動。
  • 許知遠與單向街書店:揣著文人的名片籌著商業資本
    ——哈羅德·布魯姆:《如何讀,為什麼讀》許知遠選擇了在單向街書店成立15周年的2月24日發起眾籌求助計劃,求助信息一經發布便在朋友圈刷屏,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於是,15年來,他們打造「單向街」品牌的同時,「許知遠」個人品牌也悄然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隨著單向空間與騰訊合作推出的視頻節目《十三邀》,單向空間一波又一波精彩的策劃,「單」品牌與「傑出知識分子許知遠」的名人光環相互輝映,兩者的品牌價值遠遠高於單向街書店的年售書量。
  • 單向街眾籌求救,實體書店到 「續命一刻」?
    單向空間的「書店自救會員計劃」(眾籌自救),分為50元、200元、600元、2000元和8000元幾個檔次,每檔「眾籌」對應的權益不同,比如50元的回饋是「15周年紀念卡和價值98元的單向歷一冊」,選擇8000元檔則會獲得「成為單向空間品牌出版物《單讀》2020年榮譽出版人,5000元儲值卡一張,《單讀》「武漢特輯」2冊,『單向朋友卡』一張,2020年單向歷一本
  • 單向空間攜手11家書店 點亮「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
    在 2020 年疫情當中,包括單向空間在內的全國許多書店遭遇寒冬,但書店從業者們並沒有放棄,仍堅持著自己的初心和理想,為所在城市中的人守護著書店,守護著城市中的精神之光。「守護城市之光」啟動分享會(從左至右李蕾、許知遠、朱鈺芳) 近日,走出孤島,彼此點亮——「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啟動分享會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舉行。
  • 15年後,「單向街」書店緣何走上了眾籌「求援」路
    全文共205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2月24日,本應是慶祝成立15周年的日子,單向街書店卻在官方微信發布眾籌求助計劃。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街書店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留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維持營業,客流量大幅下滑,收入預計同比減少超八成。
  • 單向空間求生背後:大悅城店日營收不足千元,9成書店無收入來源
    2月24日,「單向街書店」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這封題為《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丨堅持了 15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的求救信。在信中,許知遠寫道:「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信中預計單向空間書店 2 月份收入較往年直線下滑 80% 之多。
  • 單向空間發起「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 探訪城市的精神地標
    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主持人李蕾和他們一起開啟了雷克薩斯聯合單向空間,發布的「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首站活動,這一年對於各個行業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對於獨立書店來說尤甚。頻繁傳來的獨立書店倒閉的消息,讓每個城市裡的愛書人聽到就覺得難過,但愛書、愛閱讀的人向來不乏同行者。
  • 單向街書店眾籌自救:疫情會是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稻草嗎?
    單向街的慶祝方式,就是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眾籌求助計劃,打出了「走出孤島,保衛書店」的煽情口號。15年至少求救過三次單向街創立於2005年,業主在2009年續約時加租,單向街開始了第一次求救。求救的結局是,另外一個商業地產項目願意引入網紅書店。單向街和新業主的合作條件是,免收租金,但按照收入進行分成。
  • 許知遠做淘寶主播 6家書店直播發聲:守護精神棲息地
    儘管最近兩周陸續傳來了書店復業的消息,但疫情之下,客流量不復往日。「保衛獨立書店」直播企劃。3月9日晚,單向空間聯合淘寶直播、薇婭viya共同發起「保衛獨立書店」直播企劃。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作為當班主播,連線獨立音樂人葉蓓以及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廣州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海鹽烏託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大家共同為書店發聲。許知遠毫不掩飾自己對主播一角的「難以適應」,每每連線一位書店同行,他幾乎都要問一句:「你也是第一次做這玩意吧?」
  • 書店夜未眠,單向空間瘋狂的360小時直播實驗
    他們為浙江圖書館的120周年,本來準備了一系列慶祝活動。2個月以來,小時新聞帶大家看了圖書行業疫情之下的步步艱辛。新華書店為了教材印發配送,加班加點一個月;單向空間焦慮中等待,許知遠不得已向社會眾籌;鍾書閣和曉風書屋探索線上模式;當然也有嘉興的書店宣布促銷倒閉……撐不住的是真撐不住了,撐得住的頂住不小壓力。
  • 從單向街到單向空間 跟著單向長大
    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文章刷屏了。後來,我去微博看了一下相關的消息,單向空間不只是在發眾籌的文章,也在跟進一些重要的評論或轉發語,繼續轉。這可以叫二次傳播。慢慢的,我發現評論裡有人在吐槽了,說書店在賣情懷。說買情懷的人,估計是衝著標題來的,也許文章都沒看完吧。我的理解是,幸好單向空間的眾籌內容裡有它們自己的產品,以及未來讀者可以得到的產品,真的還不是「端著情懷去要飯」。
  • 單向空間在上海開出首家分店,許知遠:拍照打卡也挺好
    9月12日,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亞朵集團創始人兼CEO耶律胤,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衡山·和集書店創意總監令狐磊與知名主持人駱新一起出現在「打開世界的門——單向空間×亞朵 主題分享會暨聯名發布會」上,探討未來生活的可能性。
  • 單向街書店營業額下滑80%,許知遠眾籌續命
    打擊來得突然且猛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讓本就處於生存線邊緣的線下書店迎來艱難時刻,前有讀庫打折求生,現在許知遠親自出面發出了一封求救信。營業額下滑80%,單向街向全網求助書店危機,這特別像許知遠遇到的麻煩,但公開求助,這卻特別不像許知遠解決問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