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靜靜捧著本書是件很幸福的事。
如今,書店不僅是許多人的精神驛站,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
△//小桌上物品的擺放很有講究,中間是盛開的鮮花,一旁是關於獨立書店的一本書《書店東西》,另一旁則是存在主義作家加繆的照片
在濟南火車站附近,有這樣一家書店——
///
店內播放著周璇甜美的歌聲,滿眼的書籍和老式電話機、破舊的皮箱、古典的檯燈,以及牆上懸掛著的老照片,充滿了濃濃的民國氣息……
△//步進書店,仿佛走過了時光隧道,回到老時光
你從未見過的世界,都容納在這家小小的書店裡。
| | 喧囂都市有阡陌 | |
這家書店名為「阡陌」,源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記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它的創始人鄭國棟曾是一家電視臺的記者,2007年,在用鏡頭記錄館驛街拆遷改造時,他萌生了開一家獨立書店的想法。
△//在這裡,你不但能讀懂濟南,也能讀懂鄭國棟
「那時,我開始思考書與城的關係,一家書店與一座城市的關係。」
阡陌就是想於喧囂都市中,營造一處靈魂棲息的安靜所在。
| | 溢出書本的文化 | |
做品牌營銷出身的鄭國棟,一直在用書店+文創兩條腿走路。書店門口顯眼處,是阡陌開發的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
△//阡陌推出的文創產品琳琅滿目
書店的文創團隊,先後繪製了《濟南老建築》、《濟南老字號》、《濟南老街巷》、《濟南八景圖》系列明信片、書籤、筆記本。
△//《府城夢華圖》讓你夢回老濟南
《濟南老建築》前前後後畫了半年多,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影像資料,老建築的選擇、文字與繪畫均有證可考,備受外地遊客青睞。
2015年,著名音樂人陳綺貞來濟南,也帶走了這套文創產品。
△//這張桌子就擺滿了很多文創產品,每一種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這支文創隊伍,名為「物外」,做的是「物」,卻欲超越世間事物。這一種超越,即是物質之外的精神意涵與文化價值。這與書店一脈相傳。
△//書架上擺放著店家精心挑選的書籍,供讀者們自由選擇
經過5年多的經營,物外發展成了一支十餘人的文創團隊,從文化、創意、設計到生產等諸多環節都是由團隊一手把關。
△//穿著旗袍的店員,溢出濃厚的懷舊氣息
目前物外團隊已經開發了成體系的城市文創,自主研發的文創產品數量上百種,這些產品的研發少則3個月,多則3年,最受歡迎的當屬《知否》李清照系列、《書劍千年》辛棄疾等濟南名士系列。
△//阡陌團隊推出的文創產品讓人愛不釋手
最值得一提的還有2018年推出的創意檯曆《洪荒之歷》,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七曜、古詩雅言等勾連亙古洪荒,作品斬獲第30屆香港印刷獎金獎。
| | 堅守著詩與遠方 | |
疫情期間書店不營業,員工放了假,他依然保持著去阡陌火車站店的習慣,有時候一坐就是半天。
△//正是因為有讀書人的堅持,才讓這座城市有了最美的風景
那段時間,除了安靜地看書、安靜地籌備位於省博物館二樓的新店「讀書堂」,鄭國棟還安靜地把時間和精力投到了拓展文創市場,把工作進度往前提了半年。
△//幾把樣式不同的椅子圍繞著小桌,這裡經常坐著不同的讀者
正是數年的積澱,阡陌給許多愛讀書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獲得了由山東省委宣傳部頒發的「山東最美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品牌」兩項榮譽。
△//黃色的暖光下,每一本書都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2019年10月,阡陌書店搬到了如今的膠濟鐵路博物館。位於濟南火車站旁的阡陌,主題定為「詩與遠方」,以契合從火車站出發或到達的人們的心境。
△//繁華的街頭,小小的書店並不顯眼,唯有招牌清晰可見
△//這裡是濃濃民國風的閱讀區,綠色檯燈與粉紅色窗簾的撞色搭配,相得益彰
阡陌書店的書籍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讀者不再面臨琳琅滿目的選擇,這裡極少存在暢銷書,大多是冷門的詩歌、民國文化、歐洲文學、攝影、旅遊類圖書,以及莎士比亞的作品。
△//你可以捧著淡淡油墨味道的圖書,細細品味人生
「我們的讀者是小而精的,希望來阡陌能有那種終於遇到你的驚喜。」
我們相信,在這個喧囂的世界,總有人堅持著純良的理想。
| | 為一座城市守望 | |
很顯然,獨立書店的魅力,不僅在於這是一個愛書人淘書、買書的地方,還在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符號,是城市的名片,體現了文化人的理想和追求。
△//慕名而來的讀者,可以在這裡自由閱讀各種書籍
「濟南從來不缺喜歡閱讀的人,應該有更多更好的書店,起到燈塔的作用,把好書帶給更多的人。」
當社會日漸浮躁之時,書店就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最後守望者。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心儀的圖書,遠離塵世喧囂
毛姆說:「養成讀書的習慣,就給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不幸的避難所。」
書店是城市獨有的亮光,有了它,這個城市就不孤單。
你有多久沒有坐下來,閱讀一本完整的紙質書呢?
快放下手中的瑣事,來這些美好的書店打卡吧~
地址:濟南市天橋區車站街30-16號 【阡陌書店Tsinan1904(膠濟鐵路博物館店)】
撰文:曹軍、新時報
攝影:林之雲、曹軍、阡陌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