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球大戰》的粉絲推薦電影或電視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真的沒有像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史詩般的太空傳奇故事掌握在JJ Abrams和迪斯尼手中。但你可以先看看是什麼影響了盧卡斯,使星球大戰,然後試圖總結出什麼使星球大戰如此的成功。
科幻一般分為兩類:硬科幻和軟科幻。硬科幻小說通常處理的故事特點是強調科學與技術的準確性,推動行動或特效的背景。硬科幻的粉絲通常會包括2001年《太空漫遊》以及諸如《另一個地球》之類的作品。另一方面,軟科幻傾向於軟科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從思辨的角度更關注人物性格和未來社會。
星球大戰屬於後一類,雖然應該注意到,許多人認為,該系列存在於一個完全不同的類別:科幻幻想。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爭論,你都可以從軟科幻的子類型開始,試圖找到能捕捉到星球大戰的冒險和樂趣的標題,從而開始對《星球大戰》的粉絲們有吸引力。儘管如此,這裡有十部電影和電視連續劇將吸引《星球大戰》的粉絲。
1. 飛俠哥頓(Flash Gordon)
事實上,《飛俠哥頓》是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主要的星球大戰影響之一,如果你是一個星球大戰迷,這部基於漫畫改編的電影值得你花時間。此外,盧卡斯試圖在拍《星球大戰》之前獲得拍攝《飛俠哥頓》電影的權利,當他被拒絕時,很多想法都進入了《星球大戰:新希望》。
多年來,《飛俠哥頓》已被廣泛改編,包括三個電影系列,一系列電視節目,包括真人和動畫,以及一個視頻遊戲。但其中最循環的也是最有趣的是1980年由邁克·霍奇斯(Mike Hodges)執導的電影改編,該電影由薩姆·瓊斯(Sam J. Jones),梅洛迪·安德森(Melody Anderson)和馬克斯·馮·西多(Max von Sydow)擔任主角(他們也在《原力覺醒》中扮演角色)。戈登(Flash Gordon)刻意地使用喜劇風格模仿漫畫和連續劇,故事講述了一位美國足球運動員的故事,他被一艘火箭艇載到了Mongo星球,在那裡他和他的朋友們為地球命運而戰鬥。
儘管這部電影在發行時表現不佳,但自那以後就獲得了經典電影的地位,像埃德加·賴特(Edgar Wright)這樣的電影攝製者稱其為最受歡迎。如果你需要另一個理由去看看,這部電影的配樂就是由Queen創作和表演的。
2.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呂克·貝松(Luc Besson)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於1997年夏季發行,在許多科幻迷的心目中已獲得經典地位。電影的主演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飾演科本·達拉斯(Korben Dallas),他是計程車司機和前特種部隊少校,無意間陷入了涉及地球命運的巨大鬥爭。影片還由米拉·喬沃維奇,伊恩·霍爾姆,克裡斯·塔克和加裡·奧爾德曼最著名的表演之一讓·巴蒂斯特·伊曼紐爾·佐格( Jean-Baptiste Emanuel Zorg)擔任主角,這部電影充滿 了狂躁的能量,出色的製作設計和特效是各種科幻迷的經典。
3. 星際迷航(Star Trek 2009)/ 4.星際迷航:暗黑無界(Star Trek Into Darkness)
其他所有《星際迷航》電影和電視連續劇均未列入此名單,但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星際迷航》及其續集,因為它們從該系列的上一版中分叉了多少,甚至有可能贏得最大的《星際迷航》戰爭迷。《星際迷航》和《星際迷航進入黑暗》中的明星克裡斯·派恩,扎卡裡·昆託和卡爾·厄本在一部電影中扮演了原始角色的重啟角色,但現實卻是另類。在《星際迷航》中,USS Enterprise的成員 發現自己與Romulan惡棍Nero(Eric Bana)對抗,並在續集中被送往Klingon家庭世界,以尋找由前Starfleet成員轉變為恐怖分子的John Harrison(Benedict Cumberbatch)。
從很多方面來說,這兩部電影更像是《星球大戰》,而不是《星際迷航》(令許多《迷航迷》迷們感到憤怒),他們更喜歡動作和情感,而不是該系列通常採用的令人討厭的主題方式。事實上,自認是《星球大戰》粉絲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被指控重塑《 星際迷航》,以使其具有《星際大戰》的風格。但是毫無疑問,對於從未投資過《星際迷航》風格的觀眾來說,這兩部新電影代表了一個全新的突破,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像其競爭對手。
5.逃離地下天堂(Logan’s Run)
《逃離地下天堂》於1976年夏天在各大影院上映,而《星球大戰》(Star Wars)發行不到一年。由麥可·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導演,麥可·約克(Michael York)和理察·喬丹(Richard Jordan)主演的《逃離地下天堂》是盧卡斯最初的《星球大戰》上映之前,科幻狀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據威廉·諾蘭(William F. Nolan) 和 喬治·克萊頓·詹森( George Clayton Johnson)的同名小說,洛根的奔跑講述了一個反烏託邦未來社會的故事,在這個社會中,人口控制是通過殺死30歲以下的所有人來實現的。但是,即使這部電影感覺過時了,由於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和動作以及反烏託邦式的故事而迴避煩人的故事,還是值得一試。
6. 螢火蟲(Firefly)/ 7.寧靜(Serenity)
螢火蟲是由喬斯惠頓(復仇者)於2002年首映的太空西部片,在被福克斯取消之前只運行了一個賽季。《螢火蟲》由內森·菲永、吉娜·託雷斯和艾倫·圖迪克主演,圍繞著一群在內戰失敗的一方戰鬥的人們展開,他們現在被流放到社會的邊緣。這部電視劇因其動作與幽默的平衡而備受讚譽,同時也專注於嚴肅的人物性格研究——後者在福克斯電視臺的節目營銷中從未非常明顯。
儘管在第一季結束前該劇就被取消了,但《螢火蟲》的狂熱追捧引發了一部後續故事片《寧靜》。儘管惠頓從未排除重返該劇的可能性,但似乎新的電影或電視劇不太可能很快重播。
8.太空堡壘卡拉狄加 第一季(Battlestar Galactica 2004 TV Series)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是對1978年連續一個賽季同名的1978年科幻系列的重新構想。《太空堡壘卡拉狄加》是有史以來最受好評的科幻系列電影之一,它被設定在一個人類文明誕生 的遙遠星系中生活在一組稱為十二殖民地的行星上。在與他們自己創造的名為賽昂(Cylons)的控制論種族交戰之後,剩下的約有50,000人,發現自己正在執行尋找地球的任務。
該系列隨後會產生前傳系列Caprica以及名為《太空堡壘卡拉狄加:鮮血和鍍鉻》的衍生式網絡系列,隨後會在SyFy上以電視電影形式出現。《新聞日報》的黛安·沃特斯(Diane Werts)在2005年評選該系列最佳影片時說得最好,她寫道:「您可以以任何方式觀看這個傳奇故事,包括政治戲劇,宗教辯論,心理懸念,科幻冒險,深刻的隱喻或純粹的樂趣-它從各個角度都在閃爍。」
9. 星際之門SG-1(Stargate SG-1)
該電影最初由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和迪恩·德夫林(Dean Devlin)構思為1994年的科幻冒險電影《星際之門》,後來發展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科幻電影之一。雖然從1994年的電影開始並沒有什麼壞處,但人們普遍認為,在電影首映三年後開始的《星際之門SG-1》是該系列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星際之門SG-1 發生在故事片事件發生後的一年,圍繞著美國空軍精銳特種作戰小組SG-1展開,他們的任務是通過星際之門探索銀河系並保護地球免受外來威脅。在連續10個賽季,包括214集的系列中,可以肯定地說, 星際之門SG-1迅速擴展到包括許多故事情節,並且在隨後的幾年中受到了廣泛的追捧。如果您發現自己是該節目的粉絲並需要更多,還有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星際之門宇宙,兩部直接發行DVD的電影,標題為《 星際之門:真相約櫃》 和《 星際之門:連續體》,以及動畫系列《星際之門無限》。
10.星際牛仔(Cowboy Bebop)
科幻動作類型是日本動畫的主要內容,您可以輕鬆製作出符合要求的完整條目清單。但是,《牛仔比波普》 不僅是其中最好的一部,經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動漫系列之一,而且,即使對於那些認為自己不喜歡日本動畫的人來說,它也是一種超凡系列,值得一看。
《牛仔比波普》(Cowboy Bebop)設定在2071年,發生在一個地球變得無法居住的世界,相差太空門(Phase Difference Space Gates)的發展導致了殖民地遷移到遙遠的行星和衛星上。但實際上,這個故事圍繞著賞金獵人斯派克·斯皮格爾(Spike Spiegel)和他的搭檔傑克·布萊克(Jet Black),他們在太陽系中四處尋找罪犯,並進行槍戰,拳打和太空戰鬥。這部26集的系列影片包括獨立章節和情節章節,後者經常關注Spike作為犯罪分子紅龍集團的殺手的過去,以及它如何繼續困擾著現在。
這10部作品想必也只有看過相關作品的人才會記得了。你們能記住幾個呢?喜歡的話可以在下面進行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別忘了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哦。懂得分享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