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哥嫂買車接送孩子,他們冷漠的態度,我決定停止再當「扶哥魔」

2020-12-24 深情解讀

本文由【深情解讀】原創出品,抄襲必究!

01.

接到讀者的傾訴,覺得很難受,女孩子一旦嫁人,待遇就不一樣了,對於娘家人來說,女兒就成了親戚,是客人了。

為了更好的描述,故用第一人稱:

說實話,我真心羨慕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將所有的愛都給了他,也不存在重男輕女,重女輕男,一碗水沒端平,兄弟姐妹之間爭風吃醋的問題。

我有一個哥哥,父母寵愛得很。我父母雖然並不沒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情節,但我感覺,對待女兒和兒子上面,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我哥讀書不用功,很早就出來混社會了。25,6歲就結婚生了孩子,自己都還沒真正工作穩定,就為兒女拖累。

爸媽幫他帶孩子,哥嫂兩人在外地上班。那時候的我,還沒大學畢業,放假回來的時候,經常幫忙帶孩子,給侄子餵奶洗衣換尿褲,可以說提前實習當媽。

那時候為了省錢,孩子還用尿布,拉了粑粑還是我一片片用手洗的,我自己的孩子,都沒用過尿布。

後來我上班有收入了,侄子也長大要上學了,孩子的接送是個問題。我爸以前是個運輸司機,後來在家帶孩子,幼兒園比較遠。

02.

我媽就提議說買輛小車吧,這樣可以接送孩子,颳風下雨天不會淋著,平時有點什麼事,也方便出門。

讓哥哥出錢,他根本沒錢,養孩子都夠吃力了,身上連幾萬塊都拿不出。我媽就讓我出錢,那時候我才剛工作沒幾年,收入也不高,幾年也就攢了兩三萬塊。

我就出於幫扶家裡,方便接送孩子的好意,給了爸爸三萬塊,爸爸自己拿出多年存的積蓄兩萬塊,湊了五萬塊,考慮到底買二手還是新車。二手的可能還能買質量比較好的名牌車,但新車估計就只能買低配版。

後來一商量,還是決定買個低配的新車吧,好歹是新的,二手的不知道人家有沒有出過事故。

我爸就每天接送孩子,大概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緣故,全家都將焦點和重心放在侄子身上,真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我哥嫂的重點就是打工賺錢,家裡的事一概不管,孩子也就周末放假回來看一眼。

後來又生了二胎,我爸媽更忙了。

幾年後我結了婚,生了孩子,我原本以為,都是一家人,哥嫂會對我的孩子像我對待侄子那樣,至少真心疼愛。

但我很失望,孩子滿月帶回家去小住一段時間,哥嫂連個紅包和禮物都沒給,有時候我有事讓他們抽空看一下,都不幹。

總之,別提多冷漠。

03.

我對侄子視如己出,出錢出力,沒結婚前,給侄子買衣服鞋襪玩具,看見喜歡的就買。

而我有了孩子後,別說哥嫂同等對待,哪怕做到十分之一都難,人心換人心,怎麼就這麼難。

他們周末放假回來,給孩子買了麵包當零食,我孩子想吃,眼巴巴地看著,都不會主動給一點。我看著孩子可憐,才拉下臉跟他們討,才討來一點零食。

更過分的是,他們帶孩子出去玩,開著我買的車,完全不考慮我的感受。我寶寶也想跟著一起去,嫂子說:「我們去外婆家,不是去外面玩,就不帶你了。」

哥哥不說話。

孩子哭著想去,我抱了回來。後來在他們的朋友圈裡才發現,他們根本就不是回娘家,而是去縣城看文藝表演了。

那一刻,我的內心拔涼拔涼的。我摸著自己的良心說,真的沒有哪一點對不起娘家,對不起哥嫂的,為什麼我盡心盡力付出,換來的卻是哥嫂的冷漠,太不公平了。就算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也用不著冰冷成這樣吧。

後來,我想通了,付出越多的人,越受傷,越是享受別人的付出的人,越心安理得。

這麼多年,我出資了三萬買的車,自己一次都沒坐過,他們卻開著招搖過市,不知道的人,以為他們多有本事,賺到錢買了新車,很了不起了。實則是我這個妹妹,辛辛苦苦打工賺來的錢買的,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更別提在外人面前,會提一句,多虧了妹妹幫扶。

從那以後,我停止了付出,尤其是金錢方面。

04.

後來我哥又計劃買房,我媽又旁敲側擊暗示我看在唯一一個哥哥的份上,幫扶一把。

我終於看懂了我媽和我哥嫂,哥哥擅長沉默不語,嫂子擅長埋怨,變著法子壓榨公婆。公婆沒錢自然就想到讓女兒幫忙。

所以我媽會重走買車的套路,全然是哥嫂的授意。這一次,我不會再幫了。

我說我沒錢,我孩子小,要上學,一學期光學費就要花去一萬,養孩子已經夠困難了,沒錢幫扶。

不管我媽高不高興,總之,我不高興就別想讓別人高興。哥嫂想買房,就自己想辦法。

哥嫂姑子本是一家人,如果遇到困難,能真心互相幫助,受益者能真心實意地感恩幫助者,那麼,這樣的親情是有溫度的,是有親情紐帶的。

但哥嫂得了別人的便宜,轉眼就是另一種態度,試問,哪個人受得了。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

兄妹之間,各自成家後,親情還能不能維繫,全靠有沒有付出真心。

-end-

作者:新面紗,【深情解讀】欄目作者,專注於探討婚姻、兩性話題,左手帶娃,右手寫稿。

相關焦點

  • 《我哥我嫂》編劇談韋,蔣雪藍:平凡的美和樸素最感人
    我一生只愛一個人。談韋表示,「劇中的主角夏一男等人,如果以年齡推算,正是大叔大嬸、爺爺奶奶的年紀,經歷過那些真實的生活的人,會感受到共鳴和感慨」。年輕人常說的:「看到某某某,我又相信愛情了」是一種嚮往的好愛情。而《我哥我嫂》正是展現了那種令人興奮的美好感覺。
  • 母親住院,她叫我找哥嫂要醫藥費,我拒絕:「這都是報應」
    我家總共有三個孩子,我是中間那個,是個女孩子,然後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這樣的配置應該很多家庭都非常羨慕吧?畢竟兒女雙全了,可是我媽一點不這麼想,她最常念叨的一句話就是,今後哥哥弟弟娶媳婦會賠光自己的養老錢,也不知道養這些孩子幹什麼,可能是我結婚不需要多操心吧,我媽對我的態度就好那麼一點點。
  • 電視劇《我哥我嫂》7日開播
    《我哥我嫂》劇照。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吳春霖)由曲有為執導,談韋、蔣雪藍編劇,王雅捷、王挺領銜主演的家庭情感劇《我哥我嫂》,8月7日起,將在銀川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每天20:15開始兩集連播。
  • 侄子生病需要換腎,哥嫂給30萬讓我捐一個腎給侄子,老公不同意
    當我們成家了,做出決定之前,還要考慮配偶的意見。如果哥嫂對你有恩,如今他家孩子生病需要換腎,而剛好你符合換腎標準,這個時候哥嫂哀求你給親侄子換腎,你會同意嗎?倘若你老公拒絕,你又該如何面對?我和老公結婚至今,感情挺好,如今女兒念大三,一家三口日子過得還算幸福。最近我娘家發生了一件大事,讓我和老公的婚姻出現了危機。
  • 聊聊《我哥我嫂》、《黃大妮》、《姥姥的餃子館》女主角身邊暖男
    《我哥我嫂》是筆者這段時間一直追看的電視劇,夏一男的高尚無私,對彭家人的全身心付出,以及對陸淮海的孩子及陸淮海前妻的好,都令人感動。夏一男很不容易,特別是有一段時間她為了照顧丈夫和家庭辭掉了工作後,彭家也就沒有了經濟來源,妯娌陸百靈又經常找她麻煩,甚至想把她和彭家的幾個孩子趕出家門,那時的夏一男真是內外交困。幸好,在她面對困難的時候,身邊總會有一個男人在默默支持幫助著她,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和安慰。這個人就是陸淮海。
  • 哥嫂無怨無悔地為我遮風擋雨,真正做到了長兄如父、長嫂如母
    當年,哥嫂剛結婚不久還分居兩地,有了孩子後家庭開支也不小,在並不寬餘的小家庭收入中,還要擠出部分資金供我上學,不僅減輕了鄉下父母的負擔,而且又解決了我上學的後顧之憂。考慮到我們剛成家不久,在贍養老人問題上,哥嫂只讓我們盡力而為,餘下的由他們全部兜底。其間,父親曾因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無法行走,哥嫂將父親接到南通治療和康復,照應生活起居不說,連治療費用都未讓我出一分。特別令我非常感動和銘記在心的還在於,父母年過八旬之後,哥嫂主動將二老接到南通共同生活長達十二年之久。
  • 《我哥我嫂》定央視,王雅捷再演「聖母」,接班閆學晶指日可待
    文\娛鋪子由演員王雅捷、王挺、王麗雲、吳其江等央視常客主演的大型親情倫理劇《我哥我嫂》定檔央視八套,將在3月28日起每晚黃金檔播出。《我哥我嫂》是由《哥哥姐姐的花樣年華》系列劇原班人馬打造再次打造,講述了女主角夏一男新婚遭遇重大變故、對植物人老公以及他的家庭不離不棄,並且在這一過程中詮釋人間大愛的故事。《我哥我嫂》早在去年就在山東衛視齊魯頻道全國首播,後又在上海電視劇頻道等地方臺熱播。值得一提的是,《我哥我嫂》是2019年1月18日左右才剛剛殺青,製作完成後迅速找到「歸宿」,不得不服這種苦情劇在國內的市場之大。
  • 哥嫂託媒人給我尋好婆家,20年後我披金戴銀回來,把他們送進牢!
    哥嫂託媒人給我尋好婆家,20年後我披金戴銀回來,把他們送進牢!  我叫翠翠,住在湖南的山村裡,家裡條件很差。    大哥拿出打工的錢在村子裡蓋了一套新房,從他結婚以後再沒有回來看過爹娘,也不許爹娘去他的新房。  我19歲的那個冬天,大年三十那天,娘沒熬過去,病死了。  我和爹在家裡大哭了一場,收拾了娘的一些鞋子衣服。  我把娘打扮得體體面面的,第二天去鎮上訂了棺材,請了鄉親們,一起幫忙把娘安葬了。
  • 哥嫂離婚後,我哥被打回原形,最該怪的是我媽,因為:慈母多敗兒
    一個人從小到大,「是非標準」方面的認知是不斷養成和完善的,如果父母管教得當,子女自然可以樹立正確的是非標準,反之,如果父母管教不當,在子女認知養成的過程中給他們灌輸錯誤的觀念,顛倒黑白把錯的說成對的,子女就很容易在長大之後堅守錯誤的是非標準。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的之所以沒有被父母影響,是因為他們有「反面教材」做參照。
  • 哥嫂離婚後,我哥不僅被打回原形,還要承擔我侄子的撫養費,活該
    直到我哥嫂結婚了,我跟我嫂子相處了,我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之前對女人的認知很片面,包括對感情的認知也很片面。 我嫂子人很好,條件也不錯,她願意嫁給我哥這個老實人,是因為之前在不老實的男人那裡受過情傷。雖然我哥要求不高,但她卻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覺得這樣才能讓我哥有面子,才能跟我哥一起維持住感情的平衡。
  • 父母愛情:江德華在哥嫂家看孩子做家務沒工資,為何還無怨無悔?
    小編認為,江德華能夠實現命運的改變,還非得感謝哥嫂不可,任何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任何的得到都是付出換來的。江德華是江德福在農村唯一的親人,江德福沒有成家之前,接妹妹出來是不好安排的。後來江德福娶了安傑生了孩子,終於有理由名正言順接妹妹出來了。
  • 因為被迫幫我哥帶孩子,現在我不敢結婚生子
    我今年22歲,剛畢業。 我哥比我大14歲,從我十幾歲開始,我哥生的第一個孩子開始,我就被迫每次周末放假,每年寒暑假幫他帶孩子。 哥嫂漸漸覺得我給他們帶孩子理所當然,從此以後只要我放假在家他們就會說:「孩子哭了,你去抱一下」或者「孩子要喝奶了,你去餵一下。」 我耳根子軟,不懂拒絕,只要他們一吩咐,不論我在幹什麼事都會乖乖順從。
  • 《我哥我嫂》今晚開播,演繹平凡人的不離不棄
    由王雅捷、王挺主演的電視劇《我哥我嫂》今晚在央視八套開播,該劇直指「愛情堅守」和「親情責任」的深刻蘊意,演繹了平凡人用真情和大愛迎來幸福生活的故事。《我哥我嫂》講述了女工夏一男新婚當日遭遇飛來橫禍,丈夫成為植物人,此時家徒四壁,婆婆又驟然去世。彭家給夏一男留下的只有昏迷的丈夫、年幼弱小的兄弟、和孤苦無依的侄兒侄女。夏一男為了愛情始終不離不棄,不畏艱難,努力支撐整個家,擔起大家長的重任,並逐漸為眾人所理解。
  • 《我哥我嫂》首播收視亮眼,但劇情荒唐,聖母劇仍將「大行其道」
    文\娛鋪子▲《我哥我嫂》首播收視亮眼由導演曲有為執導,由編劇談韋、蔣雪藍擔任總編劇,演員王雅捷、王挺、吳其江、周揚等演員主演的大型長篇電視連續劇《我哥我嫂》登上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我哥我嫂》原名是《我哥我嫂的花樣年華》,是這個製作團隊「花樣年華」系列電視劇的第三部,講述了女主角夏一男(王雅捷飾演)遭遇新婚變故,丈夫彭光明(吳其江飾)和婆婆接連出事,女主角毅然走進家徒四壁的彭家、歷經辛苦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故事。
  • 婆婆帶著哥嫂的兩個孩子吃我的住我的,還不幫我帶娃,我該離婚嗎
    等我生完以後,我更是想過無數次的離婚!婚前我就知道我婆婆偏愛她的大兒子,她幫他們帶孩子,孩子一個12歲,一個1歲多,都住我家。是的,12歲那麼大的孩子還是跟奶奶睡的。我以為,至少我坐月子的時候,哥嫂會選擇自己帶孩子,讓婆婆幫幫我,然而並沒有!婆婆幫我帶了幾個晚上以後就不管我了,老公的小侄子還整天哭鬧,影響我和寶寶休息。就算這樣,他們也都沒管我!
  • 《我哥我嫂》央八首播,年代苦情大劇,坐穩了收視率爆款的席位
    文/馬慶雲3月28日晚間,電視劇《我哥我嫂》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首播。這是一部註定口碑方面兩極分化的劇作,而在收視率方面,目前呈現的數據非常不錯,首播情況,僅次於央視一套的《一個都不能少》,遠高於衛視頻道的幾部電視劇。
  • 《我哥我嫂》:一物降一物,路百靈再壞也算計不過卑鄙小人彭光榮
    《我哥我嫂》裡的路百靈是一個有著壞心眼的女人,因為她,讓彭光明成為了植物人,彭母傷心過度致死,夏一男沒有了依靠。壞人自有天收,陸百靈沒有等來天收,卻讓彭光榮用卑鄙手段算計了。真是大快人心,論壞心眼,兩人半斤八兩,觀眾覺得他們兩個結成一對正好,不用去禍害別人。
  • 我哥嫂的愛情,就是一場馴獸記
    老闆看我哥來真的,連哄帶騙帶賣慘,給了幾千塊錢把我哥勸回去了。我哥向來吃軟不吃硬,自己都沒米下鍋了,回家還心疼包工頭,「老七也確實挺不容易,咱們再想想別的辦法。」這幾年也是我最難熬的日子,生活上痛苦,精神更痛苦。
  •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老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農村裡的家人親戚關係應該是屬於最有議論性的話題了吧!哪個地方的農村老頭子老太太圍在一起談論的不是與誰家的親戚關係有關?
  • 哥嫂離婚了,我媽讓我養3歲侄子:都是一家人,你和女婿理應幫襯
    蘇然和老公才結婚不到半年,她哥嫂就離婚了,他們當初是親戚介紹認識的,嫂子當時沒有看清蘇然哥哥的為人,便衝動和他結婚,他們會離婚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但是最可憐的就是孩子了,蘇然的侄兒才三歲。嫂子和她哥哥離婚之後,就收拾行李離開了,也沒有為孩子考慮。她一個女人,如果想要再組建家庭,帶著孩子註定是困難的,所以只能狠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