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醫院「杏林尋寶」12年,今年8種中醫絕技羊城亮相

2020-12-22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查冠琳 莊映格 何明坤)11月12日,「杏林尋寶——第十二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羊城上演,延續以往11屆演示會的精彩,中醫特色絕技登臺亮相。

當天演示會共8個特色療法分成三組呈現,分別是經典與創新——氣機調平綜合療法、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經絡診察;探新與發秘——四維立體針療法、乳腺解結法;獨家與傳承——踩蹺療法、整骨導引術、火功推拿。




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省中醫院就開始到處尋找和挖掘安全有效的特色療法。2009年,廣東省中醫院啟動了「杏林尋寶」活動,廣邀有一技之長、掌握特色療法的名家能人到現場展示交流。此後,省中醫院更加系統、全面、深入地開始了大江南北中醫特色療法的尋寶曆程,並專門成立傳統療法中心,承接尋回來的寶。

杏林尋寶活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民間獻寶人前來,成為醫院挖掘中醫特色療法的重要渠道,以及搶救散落在民間瀕臨失傳中醫絕活的有效途徑。很多過去只存在於文獻記載中的、或流傳於民間的療法,在急危重症、專科專病、疑難雜病、治未病等各個領域得到推廣應用,發揮其臨床療效。同時,醫院建立傳統療法中心、中醫經典科,承接杏林尋寶活動尋回來的中醫絕活,而這些簡、驗、廉、便的中醫特色療法、適宜技術也易於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受到廣大市民歡迎。

據悉,目前杏林尋寶活動已累計梳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415餘項,實地走訪212項,共有126項上臺展示。醫院通過跟師、進修、辦培訓班等方式引進53項特色療法,其中組織跟師42項,培養院內繼承人310餘人次,為其中18名老師建立名醫工作室,為其中7項特色療法組建了中醫特色療法專業小組,通過標準化、規範化、人才培養,使一批特色療法在廣東省中醫院生根發芽。12年來,形成杏林尋寶相關專著62部,相關課題研究102項(其中省部級課題42項,廳局級課題35項),發表相關論文151篇。


三組八個特色療法

一、經典與創新

1、但楊標·氣機調平綜合療法

獻寶人但楊標帶來的是「氣機調平綜合療法」,他還原《黃帝內經》針法所用寸口人迎陰陽脈法,將針、灸、藥、砭、導引療法總結為「氣機調平綜合療法」,以醫者自身內觀導引,針刺調節,以灸溫補、以藥調和,以患者的氣機快速調平為功,治療方法安全,見效快,效率高,成本低,能快速緩解病患痛苦。

2、祝勇·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

獻寶人祝勇帶來的是「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身為武當道醫傳人的祝勇,應用武當道醫技術調理各種疑難雜症,尤其對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3、張僑文·經絡診察

獻寶人張僑文帶來的手法是「經絡診察」,「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爾循之,按而彈之。」可見,經絡診察如此關鍵。王居易(1937-2017年)是北京市著名經絡醫學專家,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薪火傳承「3+3」工程名醫傳承工作站專家,首都國醫名師。從事中醫針灸五十餘年,構建了「經絡醫學」體系,包括 「經絡診察法」。它是通過審、切、循、按、捫五種方法對人體的十四經進行診察、辨識,並根據所獲信息指導醫者對經絡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張僑文為加拿大籍華人,王居易的入室弟子之一,長期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和恩師的學術推廣工作,整理出版王居易針灸學專著若干。

二、探新與發秘

1、李季·四維立體針療法

獻寶人李季帶來的是「四維立體針療法」,四維立體針療法創始人李民,以陰陽學說和整體觀為基礎,以胚胎學、全息等理論為指導,一步步總結出立體頭骨針和立體手骨針。自幼跟診於李民的李季,經多年學習與實踐,臨床經驗豐富,對四維立體針療法的臨床應用以及授課量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譚志飛·乳腺解結法

獻寶人譚志飛帶來的是「乳腺解結法」。他曾先後學習過多派主流手法、針法等,臨床中以古中醫理念為指導,結合現代醫學體系指導中醫外治手法、正骨、針術、艾灸、藥敷等診治各種疑難疼痛性疾病及內、兒、婦科等相關雜症,尤其擅長診治婦科乳腺疾病。

三、獨家與傳承

1、國家臣·踩蹺療法

獻寶人國家臣帶來的是「踩蹺療法」,踩蹺療法是在《黃帝內經》中曾經提到的療法。作為中醫藥世家傳人的國家臣,利用雙足循經取穴,辨證施治,使受傷的組織恢復生理狀態,使失調的臟腑機能得到糾正。

2、雷春生·整骨導引術

獻寶人雷春生帶來的是「整骨導引術」,一部《葉問》電影讓大家對詠春拳有了濃厚的興趣,而雷春生正是把詠春中拳的基礎訓練活用於正骨。他通過整骨來調理經絡出入升降,跨界治療臟腑和經絡疾病。

3、袁開勇·火功推拿

獻寶人袁開勇帶來的是「火功推拿」,苗醫苗藥文化源遠流長,是中醫學的一部分。火功推拿,源於貴州當地苗族療法,又與中醫融合,用火又用藥是其中一個亮點。袁開勇,他將藥火酒和推拿手法合而為一,用火功推拿以達到松筋動骨。

相關焦點

  • 「洋中醫」炫技秀針法,本土奇人復現易筋經……
    原來海外也有中醫門派,洋面孔也有傳統療法「獨門絕活」,75歲的「洋中醫」從醫45年還較真鑽研了古書《內經》《淮南子》等等多個版本;原來「易筋經」不是失傳江湖的「武林秘籍」,現代杏林也有高手修習它來強身健體,不信快來讓省名中醫楊志敏教授傳你一招一式……11月2日,「杏林尋寶——第十一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廣東省中醫院開鑼,各路金髮碧眼洋面孔在會上炫起各種中醫針法
  • 名中醫坐診開方|省中醫院溧陽分院第九屆膏方節10月31日啟動!
    活動當天除了有省中醫院知名專家、教授現場坐診開方,還有防流感香囊、安神助眠香囊免費發放,養生茶免費品嘗,中醫體質辨識、刮痧、耳穴埋籽免費體驗,阿膠固元糕製作、中藥配方顆粒製作膏方現場演示等系列活動。省中醫院優質中藥飲片、明星中藥製劑展示展示地點:本部門診四樓名醫堂門口專 家 簡 介風溼科、內分泌科專家汪悅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
  • 我國中醫名家李可逝世 被稱為「中醫ICU」(圖)
    李可曾在廣東省中醫院帶弟子 省中醫院供圖  羊城晚報訊 記者夏楊、通訊員胡延濱、宋莉萍報導:一代中醫名家李可於春節前病逝,其廣東弟子們昨日聚在一起開了追思會悼念他。李可一生致力於復興中醫,省中醫院依據其思想創立了中醫經典科,專攻急危重症、疑難雜症,被稱為「中醫ICU」。
  • 【64周年院慶】佛山市中醫院:衝鋒在前中醫開路,大醫精誠無愧擔當
    「危急關頭,正是依靠基層黨組織的強大凝聚力,讓一批批『佛中醫人』在救死扶傷的道路上前僕後繼,實現醫者的價值!」「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獲得者、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何明豐說。 12月10日下午,佛山市在市機關大禮堂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 雷神山中醫戰士「回家」現場:擁抱、求婚、歡笑、淚目!
    溫萬鑫在「回家」現場求婚今天上午,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第二批平安返粵的44名隊員結束兩周的休整回到廣州,醫院舉行了簡單又隆重的儀式,歡迎這群杏林英雄榮歸。化名「鑫棄疾」「亮晶晶」,在武漢雷神山C6病區建起了中醫文化廊的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今天結束休整平安回家時又有了新的大喜事!剛一下大巴,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溫萬鑫就被女友緊緊抱住。分離了57天,還有更大的驚喜在後面。溫萬鑫拿著手中的鮮花,現場向女友求婚。在雷神山醫院C6病區,針灸、艾灸、拔罐、刮痧、等中醫特色療法受到了患者們的歡迎。
  • 東營名醫譜|杏林高手——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中醫臨床...
    盧思儉1983年從德州醫專的中醫專業畢業,在禹城的基層醫院工作了幾年後,1988年來到東營勝利醫院中醫科。現任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中醫分院院長。同時,盧思儉還是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國家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山東省高層次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山東省中醫五級師承指導老師。
  • 為什麼醫界稱為杏林?杏林指什麼?
    在民間華佗名氣最大,因為他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寫進了《三國演義》,而在沒有網絡、電視的古代,百姓平時茶餘飯後的談資,就是這小說中口口相傳的故事;而在醫學界,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當然是張仲景,其他兩位沒有留下醫學著作,張仲景寫下了中醫四大經典的《傷寒雜病論》,被後世醫家尊稱「醫聖」。而董奉留給我們的是杏林,杏林代表了醫界,杏林又代表了高尚的醫德,杏林更代表了高超醫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杏林的故事。
  • 為醫之道 至精至微丨江蘇省中醫院朱永康:杏林耕耘四十載,傳承中醫...
    新江蘇聚焦堅守崗位、數十年如一日的江蘇省名中醫,展現醫生們醫病、醫心的感人故事,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只要我眼睛不花、手不抖,我還要繼續做手術!」江蘇省名中醫、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朱永康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告訴記者。今年64歲的他每年除了用中醫手段診治大量普外科疾病,還主刀三、四級手術200餘臺,使很多生命垂危的患者重獲新生。
  • 湖南省基層名中醫尹新生:仁醫濟世 名醫傳神
    常寧市中醫醫院副院長尹新生,作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南詹正骨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他扛起學術大旗,29年來紮根骨傷科臨床一線,全心鑽研技術、治病救人,將「南詹正骨」療法不斷發揚光大,造福了無數病人,並於近日被光榮的評選為湖南省基層名中醫。
  • ​ 關於部分中醫醫療機構發布涉嫌違法中醫醫療服務廣告監測情況...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廣告監管司對2020年二季度全國部分傳統媒體和網際網路媒介廣告發布情況進行抽查監測,發現部分中醫醫療機構發布涉嫌違法中醫醫療服務廣告,共監測到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2758條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和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有關要求,請你們協助配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做好查處工作,對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的中醫醫療機構加強監管。
  • 躬耕杏林永葆初心砥礪奮進再啟新程
    普寧市中醫醫院建立於1960年,原名普寧縣中醫院,今年欣逢建院60周年。回望漫漫來路,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在歷經60年的滄桑巨變發展歷程中,普寧中醫人躬耕杏林濟世蒼生,不忘醫者初心,砥礪奮進屢創佳績。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中,最讓普寧市中醫人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莫過於醫院近10多年來高速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
  • 2021年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招聘99人公告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招考公告信息:2021年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招聘99人公告,報名時間:11月3日-12月31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杏林e+ | 中醫小故事——王道長的斑疹
    杏林e+ | 中醫小故事——王道長的斑疹 2020-04-2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擬表彰百位名中醫,這100位大咖入選了
    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關於開展江蘇省名中醫評選工作的通知》(蘇人社發〔2019〕148號)精神,經逐級推薦和評審,並經省名中醫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確定江蘇省名中醫擬表彰人選100名,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5月8日至13日。
  • 百名「江蘇省名中醫」新鮮出爐!他們是→
    此次評選活動於去年5月份正式啟動,面向全省所有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中醫醫師,要求參選者具備正高級技術職稱,堅持中醫臨床工作30年以上,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理論深厚,成果豐碩,具有一定影響,享有良好聲譽。同時,注重向基層和臨床一線傾斜。評選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執行「兩審三公示」制度,自下而上、逐級推薦,差額評審,民主擇優。
  • 江蘇省中醫院文化巡禮暨言恭達先生書法長卷捐贈儀式在南京舉行
    新華網南京7月12日電(蔡逸秋 郭一航 於華傑)7月12日,江蘇省中醫院文化巡禮暨言恭達先生《大醫精誠》書法長卷捐贈儀式在南京舉行。在江蘇省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防治新冠肺炎做到了「零差錯」「零漏診」,醫護人員「零感染」,取得了驕人的戰績。中醫藥抗疫成績顯著,省中醫院援湖北醫療隊以國家中醫醫療隊的身份榮獲了「全國抗疫先進集體」稱號;醫院榮獲江蘇省總工會授予的「五一勞動獎章」先進集體榮譽。
  • 徐州這些醫生被授予「江蘇省名中醫」!
    、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表彰江蘇省名中醫的決定》,授予馬小平等100名同志江蘇省名中醫稱號,享受市級表彰獎勵獲得者待遇。這次省名中醫是時隔18年後再次評選。此前,我省分別於1979、1994、1995和2002年先後開展了4批省名中醫評選,共評出省名中醫(含名中西醫結合專家)434名。這些名醫名家身體力行,堅守臨床、著書立說、獎掖後學,對凝聚行業力量、樹立行業形象、引領行業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江蘇省中醫院首次假期「不停診」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江蘇省中醫院首次實行假期門診「不停診」。這個"「假日門診」運行情況怎麼樣?對於患者看病又有哪些利好?來看記者的探訪。【方便患者看病就醫 省中每天300多名專家可掛號】長假8天,江蘇省中醫院每天有超過300名的副高以上專家在這裡坐診。此外,名醫堂、輔助檢查等,也都是正常開放。家住高淳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單位體檢的時候,自己查出來患有甲狀腺結節,由於平時工作很忙,一直沒有機會到醫院就診。
  • 繼承傳統 推陳出新暨武漢泰鬥中醫院舉辦『網際網路+中醫』學術高峰...
    7月16日上午,「e脈相承 健康中國」網際網路+中醫學術高峰論壇在武漢泰鬥中醫院隆重舉行。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健康服務標準工作委員會主任及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會長趙顯財、前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張鳳樓、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國醫大師」——唐祖宣、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教授陳剛、出席本次論壇並講話,武漢泰鬥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參與。
  • 河北省首批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落戶河北省中醫院
    河北省首批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落戶河北省中醫院 2020-12-04 0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