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抗日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主人公中彈之後,依然生龍活虎,活蹦亂跳,甚至隨便包紮一下便能繼續執行任務。即便是命中要害,他們也還都會苟延殘喘許久,說了一大堆煽情的話後才徹底咽氣,無不給人一種中彈後還能活很久的感覺。
事實上,中彈之後到底能活多久呢?這其實是分子彈口徑的。像是那些大口徑的子彈,最致命的並不是貫穿傷,而是爆炸傷。子彈在人的體表會發生劇烈爆炸衝擊,這種衝擊能震碎人的內臟,幾乎能做到中彈後瞬間死亡,並不會給你留下任何多餘的時間。
而對於小口徑子彈而言,則跟電視劇裡的情況就比較類似了。小口徑子彈主導的是貫穿傷,但這種貫穿傷想要致命,對精度的要求十分高。要是打不中要害,生存率還是相當大的。不過,為了保證小口徑子彈的殺傷力,一般會在子彈頭裡加入有毒元素鉛,倘若子彈殘留在中彈者體內,便會有一個緩慢中毒的過程。
那麼,即便中了小口徑子彈後沒有馬上死,人還能保持生龍活虎的行動力嗎?別說在抗日神劇裡,在很多美國大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主角身上被流彈打的一片狼藉,卻依然能如蛟龍般上天入地,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這相當困難,中彈後的致命疼痛會讓人瞬間上頭,傷口灼燒的痛感會讓人明白什麼叫牽一髮而動全身,基本上不存在再度發力的可能。在一些偏紀實的戰爭類電影裡,我們能看到中彈的士兵不斷靠深呼吸來緩解疼痛,且癱坐在地上久久無法站起,而這才是中彈後正確的打開方式。
另外,子彈的飛行距離也和致命程度存在關聯。倘若在100米範圍內近距離命中,不管是什麼口徑的子彈都具有極強的衝擊力。曾有一個人穿防彈衣做過次試驗,縱使是小口徑子彈,在極盡的距離下,隔著防彈衣還是震碎了他的5根肋骨,要是沒有防彈衣,殺傷力可想而知。
而超過200米開外命中的話,由於子彈在飛行過程中消耗了大量動能,擊中目標時衝擊力大大減少,這種子彈很容易留在人體內,痛苦程度其實也不算低。
值得一提的是,槍械本身還會決定子彈的威力。要是AK47這種槍,中彈者即便未傷及要害,也會馬上失去行動能力,甚至終生殘廢。但要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使用的那種三八式步槍,威力則要大打折扣,倘若中彈位置相當樂觀,還是有可能保持部分行動能力的。
因此,人在中彈後到底能活多久?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要參考的因素太多了。子彈的口徑,槍械的種類,子彈的射程,中彈的部位,甚至是個人的身體因素都和其息息相關。
當然,那些抗日神劇裡絕對是假的。尚且不說一個個中了彈還能跟沒事人一樣對日軍進行精準反擊,即便是命中那些瞬間倒地的要害部位,也要掙扎半天,著實讓人看著無比尷尬。正如當年參加過抗戰的老兵所言「不要再被這些抗日神劇給誤導了!」
這些極度誇張,罔顧事實的抗日神劇,的確讓人不齒。一個國家的強大,並不是靠這些意淫實現的。唯有正視歷史,實事求是,才是民族自尊心真正壯大的正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