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還不到2周,我開始明白,為什麼父母與學校老師有這麼多矛盾

2020-12-14 肯定式教養

女兒9月1日上小學,到今天9月10日,還不到2周,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小學家長的難處了,也明白為什麼家長和學校老師的矛盾這麼深,也理解為什麼網上一旦牽扯到老師的話題,總是容易引起各種血雨腥風。

我來總結下,在這兩周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的作業問題。

現在學生做作業可真與我們以前不一樣了。我們以前布置作業是給孩子,現在的作業看著更像布置給家長。

現在孩子才上了沒2周,還沒有書寫作業,老師更多布置的是念書、認字等作業,而每項作業的完成都離不開家長。孩子念書要拍照,認字要拍視頻,當然不懂的家長也要教一教。帶給我的感受就是孩子的作業,但是父母卻更受累。家長不僅陪讀陪寫,還要給孩子各種善後,可不是比孩子累。

現在每天晚上,下班後什麼都不做,先打開釘釘翻看老師布置的作業,生怕錯漏了老師的作業,孩子到時候去學校挨批評。然後晚上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拍照上傳才算安心。

說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一個問題,我們作為年輕父母,玩手機比較熟練,這樣的作業能完成。但是如果是農村的孩子呢?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是爺爺奶奶照看孩子,老人們能玩得轉這些高科技?如果用不了,在起點上農村的孩子就輸給了城裡的孩子。

單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農村學校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前段時間還看了一個視頻,農村的一個學校一個班級竟然只有一個孩子。就像評論裡說的:學校越建越漂亮了,但是學生卻沒了。

第二個問題,形式主義特別多

這一點其實在上小學前就開始感受到了。

報名時帶體溫表,而那個體溫表有幾個是認真填寫的?哪個家長沒事每天測量孩子體溫?估計都是瞎編的,反正又沒人監督,這樣的表格有啥意義?

然後準備各種上學工具。大部分工具我也就不說啥了,但是還要準備什麼消毒紙巾,孩子說每天要擦3遍桌子。現在疫情雖然沒有過去,但是如果我們市裡真爆發疫情的話,這消毒紙巾有卵用?還會讓學校開學?這純是形式主義。

當然,這形式主義估計跟老師沒多大關係,老師也煩,但是領導交代的任務,下面也只能聽從了。

第三個問題,書包太重了

我以前總是在網上看到這種批評,說父母還要替孩子拿書包,現在的孩子太矯情了。我之前也很認可這種說法,這麼大孩子了還用父母替孩子拿書包?這麼嬌生慣養的孩子將來有什麼出息。

但我現在女兒上學後,我的這種看法開始轉變了,深深的開始理解那些父母。我萬萬沒想到,剛上1年級的孩子書包就要裝這麼多東西,有這麼重。

一年級發了4本書,然後裝著3、4個作業本,再加上筆盒、鉛筆、橡皮之類的學習工具,單這些還不是特別重。大頭是裡面還裝著水杯,還有那個消毒紙巾,再加上一本課外書單,這3樣加起來就要快3斤了。時不時還要裝個畫筆畫本、墊板之類。總之亂七八糟的加起來,孩子的書包要4、5斤左右了。

而且我特別搞不懂得一點是,老師讓孩子每天都要背著來回跑。像水杯、紙巾這種第二天還要用的東西,放學校不行嗎?我問孩子,孩子說老師不讓。我是無語了。

此三點,使得我這個自認還是懂點教育,跟老師還搭點邊的的人都對學校老師頗有微詞,更不用說普通的家長了。也就難怪在網上家長和學校老師的矛盾如此之深了,動不動就對老師口誅筆伐。

而且短時間內,這種矛盾看來也是很難解決。畢竟學校和家長的追求不是完全一致的。學校追求的是集體,怎麼好管理怎麼來,而家長追求的是個性,希望孩子學校生活愉快,學習好,這二者之間的註定是存在很多對立的。

相關焦點

  • 多地學校開學,送走「小惡魔」,父母並不輕鬆
    在家「放假休整」這麼長時間終於迎來了孩子開學時間,因為疫情被困於家中的「小惡魔」不管是上網課輔導功課還是在家享受親情溫暖都讓父母直呼趕緊開學讓家裡稍微能夠清閒一點。不過對於娃開學作為家長來說還是有些擔心,畢竟疫情雖說是減弱了不少但還是存在一定風險,所以看起來家長鬆了一口氣,其實只不過轉移了一下注意力而已,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到娃呢?還是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調整學習心態你知道有多重要嗎?
  • 學校:明天開始線上直播;老師:我不會做!網友:真是不會嗎?
    這甚至讓人覺得他們牴觸的是這份工作……(一)最初的網課教學是這樣的開學不斷延遲,原定是2月開學,但一直到現在,還沒有開學的跡象,也許會到四月初吧。從2月開始,某校即按照教育部、教育廳及市教育局的要求,實施線上教學。
  • 我突然又不想開學了
    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學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想法0 1我明明是一個老師病毒卻把我變成了主播by @暖南情詩@數學天才我真的太想開學了!在家直播上課總是找不到感覺,「時差混亂」老是記不清今天星期幾,有次上課還遲到了,還是學生家長打電話給我提醒的。
  • 怪獸即將回籠,老師最希望父母孩子準備什麼?
    因為疫情,怪獸們開啟了一個超長版的寒假,一個父母、怪獸(孩子)、老師最希望開學的超長假期。所幸,在國家領導人的堅強領導下,在白衣逆行者不懈努力下,新型冠狀肺炎最終慘敗。最近,全國各地開學消息陸續發出,老師鬆了一口氣,學生沸騰了,最激動的應該是家長:怪獸終於要回籠啦!!那麼,在開學前夕,老師最希望父母和孩子準備什麼呢?
  • 小學生作文《開學》火了,老師神回復:我要瘋了!
    據說有的父母過於興奮,還沒等孩子把書包拿下來,就一腳油門歡快地消失了;有的家長則只顧著發朋友圈,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學校…… 在此,作者還是要提醒廣大家長,興奮歸興奮,但我們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適度地表達一下對孩子的關心。
  • 等不到開學通知,可以先看看暑假時間!
    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周由原校歷規定的18周壓縮為17周,18至19周為考試周,暑假推遲一周放假,暑假結束時間不變(若有變更,以學校通知為準)。3月2日為本學期第一周周一,全校開始網上授課。汕頭大學:3月9日開始在線教學,7月10日考試結束。
  • 開學第2周就被請家長!不負責任的爸媽,成家校共育最大障礙
    很多家長,意識不到家長監督的重要性,在學校學得再好的孩子,都容易出現5+2=0的情況。即在校五天的學習,在周末兩天忘得一乾二淨,老師花了五天的經歷教會孩子的知識,就因為家長周末對孩子的完全放縱,讓一切歸零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絕不完全是在學校養成的!學習習慣就像學習知識一樣,僅僅只是老師引進門,修行還得靠個人。
  • 學校要開學了老師喊一個星期準備十個口罩,買不到學生怎麼辦?
    學校不會因為一個口罩而不讓學生上學,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口罩是最為緊俏的商品,買不到也是理所當然,學校也會理解學生和家長的難處,不會強求家長去給學生買口罩。一旦開學,疫情已經得到完全控制,口罩需求量也就沒那麼大了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聽說哪個省份要在近期開學。
  • 開學有多爽?從沒見爸媽樂得這麼開心過!
    盼望著,盼望著,全國的中小學生終於陸陸續續地開學了。今天左右一尋思,這個節骨眼兒上,哪還有比開學更振奮人心的?學習不學習的不重要,主要是除了同學們,從家長到老師,開學是真正的多方利好。開學,最開心的無疑是學生家長。
  • 《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開播2集,還沒開始談戀愛,婚事就定了
    追新番的生活總是痛並快樂的,痛苦的一周一周等待,快樂的迎接更新帶來的驚喜,因為是新番,所以在下一集開播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四月新番《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開播第一集的時候,還以為這是一部帶一點校園戀愛味道的搞笑動畫,第二集開播才發現這是一部簡單粗暴的婚戀動畫!
  • 小學生作文《開學》火了,「神邏輯」獲老師滿分批覆:我要瘋了!
    據說有的父母過於興奮,還沒等孩子把書包拿下來,就一腳油門歡快地消失了;有的家長則只顧著發朋友圈,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別人的學校……在此,兜媽還是要提醒廣大家長,興奮歸興奮,但我們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適度地表達一下對孩子的關心。
  • 老師與一年級學生的開學第一周,記錄點滴生活,享受美好教育
    ,表示肯定和鼓勵,她顯得拘謹,我說:「你按照學校規定的一年級到校時間來,做得很棒。」語文下課時,李玥彤及時把第二節課要用的美術書拿出來,並高興地告訴我。我用拍照表揚她,立馬就有一群學生跟著做到了,這就是生生互教,一個在前面帶,後面就有一群跟,學習就是這麼自然和美好。我紛紛給他們拍照。這個舉動影響了更多的人拿出美術書做課前準備。不到兩分鐘,全班大多數的美術書都拿出來了。當然,也還有幾個懂不起的,我就去提醒一下,對於擺放得不整齊的,也提醒一下就知道了,還告訴同桌要相互提醒做課前準備。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孩子,父母多是這麼做的
    又到了新的一年,一批適齡的孩子又要開始新的人生徵程,而其中年齡最小的就是即將上幼兒園的寶寶,他們今年才3歲多一點;而對於這些小寶寶來說,這也是他們與家人第一次分離。幼兒園入學號啕大哭,「淡定娃」引人注意之前好友佳佳就分享過送孩子送幼兒園入學的經歷,佳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給孩子物色好了幼兒園,在開學之前也一直給孩子做一些思想工作,讓孩子明白什麼是上幼兒園,但是在開學的那天,看到別的小朋友哭,小可愛還是忍不住哭了。
  • 人民日報:一學校至少27人確診!5月能放心開學嗎?家長都看看
    作為家長,是不是終於有機會了解自己孩子真實的學習狀態,這些小「神獸」的振振有詞與貪玩心態,更體會到老師每天面臨這群學生的不易和艱辛?不管怎樣,好在就要開學了,孩子可以送到學校了,但是這段超長版假期的經驗,我建議還得總結下來,並成為我們家長的金律。
  • 開學後,學校會利用周末和暑假補課嗎?官方最新回應
    自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以來,最早採用線上教學的地方,已經上網課一個多月了。很多家長都在期待早日開學。開學之後,學校會利用周末和暑假補課嗎?老師和家長們對此又怎麼看呢?各縣(市、區)要分別制定春季學期普通中小學教學計劃,經各市匯總後,於開學後1周內報我廳基礎教育處備案。 廣東省教育廳 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周末(周六或周日)1天時間調課、壓縮暑期假期等方式補償,保證總課時不減少。開學後,學校要在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知識教育、心理健康輔導。
  • 小學開學第一周,我又懵圈了
    我想我總算能鬆口氣了,我娃終於成為了一名小學生。原以為在經歷了孩子外婆突然甩手不幹,頻繁更換保姆,最終無奈煩媽辭職帶娃,玉爸沒多久又被調往外地工作,如此之多的打擊,我還有什麼不淡定的?若是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 大一新生開學須知:帶上這5個必備品,和父母一起去學校吧
    有很多同學多是第一次離開家門,去外地上大學,學生們的心情肯定都是激動又忐忑的。既高興自己可以獨立生活,遠離父母的束縛和管教,也害怕大學的未知生活。若是忘帶的同學可就麻煩了,需要去和老師溝通,並查詢核對學生信息,整個流程是很麻煩的。 2. 身份證、銀行卡等證件 這個不用多說,不管學生們去到哪裡,坐火車或是飛機的話,都是需要帶上身份證銀行卡等證件的。
  • 老師反映孩子上課不專心,我卻表揚孩子專心,你明白為什麼嗎?
    昨天去接孩子時,跟孩子班主任聊了下,問了下孩子在學校表現怎麼樣。然後老師就跟我反饋,說孩子有些不專心,容易走神。當然,說這些的時候,沒有守著孩子。如果是一般的父母,在聽到老師這樣的反饋後,回家一定會教訓孩子:「老師跟我說你上課走神,不專心,是不是這樣?」,「你上課想什麼呢?
  • 小學開學2周,孩子還不適應怎麼辦?
    2、自控能力提前培養:進入小學後,孩子學習的過程並不都是生動有趣的,有許多「枯燥」而又必須掌握的知識。學校的活動也都有紀律約束,剛剛升入小學的孩子就會出現不適應,出現「缺乏自控」的行為,比如,上課做小動作、跟同桌「說話」、隨意離開座位等。
  • 厭學孩子的真實心聲:如果爸媽懂我,我就不會這樣了
    >4.學習成績不好埋怨老師學校5.我不是學習的料等以後再說有句話叫做「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很多孩子看來,父母嚴厲的管教不是愛,而是傷害,不少父母也察覺,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比仇人還仇人,這一切都是源自於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慈悲,可是,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畢竟血濃於水啊,又怎麼可能不對孩子慈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