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茄田藝術宋姝夢:科技賦能時代,兒童在線藝術教育的思考

2020-12-09 芥末堆看教育

蕃茄田藝術家庭教育事業部VP宋姝夢

芥末堆 冷冷 12月4日報導

11月24日,在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即構 · 教育科技卷:和合共生」的專場上,蕃茄田藝術家庭教育事業部VP宋姝夢發表了題為《科技賦能時代,兒童在線藝術教育的思考》的演講。她主要分享了兒童藝術教育能夠持續的賦能和引導激勵孩子向著美好的素養和綜合思維去發展。

以下為宋姝夢演講實錄:

今年我們感受到了教育行業的起伏和變化,我相信每一位夥伴和我一樣感受到了在心態上的調整,從焦慮到平淡,再到眼前充滿希望。

蕃茄田藝術已經發展了十幾年,我們有很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經驗,我們覺得教育行業依舊在蓬勃發展,未來依舊前景可期。所以結合我們過去的經驗,我們想在未來能夠聯合更多具備專業素質、更多科技力的夥伴,一起拓新景、創未來。

其實教育的本質是維持和持續人類具有最高的認知能力,教育是一定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而我們一直在做的是全球兒童的藝術創新教育,勢必要關注到全球創新藝術教育都是如何去做的。像芬蘭在做一些現象式教學和分科教學,還有美國近幾年由STEM到STEAM教育,增加了藝術的部分,因為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藝術的角度完成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素養教育。大家不難發現,全球的創新藝術教育都在關注一件事情就是全球兒童的素養教育,這是我們下一代教育最關注的方向。

素養教育不僅培育一個人的品格,更是培育一個全方位完整的人,它在乎的是整個環境的變化和人類情感成都提升。如何能做到全球兒童素養教育?其實是通過藝術教育的方式。

我們每天能接觸到很多數字報表,但是數字報表主要體現的是數字帶給我們的對比和衝擊,我們要知道的是數據的龐大性和結果。其實生活中我們用現狀圖、餅圖、柱狀圖,甚至直接把數字擺在那裡擴大,讓大家感知到這個數據的龐大性。所以這是什麼過程?這是數字在用藝術化表達的過程。而這個藝術化表達的過程實際上是用藝術和感官的形式來實現人與環境的共感,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藝術教育是點亮兒童素養教育的燈塔。

美國從STEM過渡到STEAM,芬蘭是用現象式和分科式PBL式的教學,我們其實在關注全球藝術創新教育的同時,也會發覺國內的消費者市場有了相應的一些變化和改觀。

隨著科技的發展,研發和教學水平的提升,線上的一些教育機構開始百花齊放,正在蓬勃發展當中。家庭型的消費者,尤其是80、90後這些新生代的父母,他們在受過良好的教育之下,對接下來兒童的教育和培養有了更高的認知和提升。人們對精神更深處的探索不僅停留在有關創造力和創新力的培養上,還有美德的追求上。

我們認為素質教育、素養教育、藝術教育的春天終於來了。儘管春天來了,我們依舊要面臨很多的機會和挑戰。首先我們要完成一件從知識導向到素養和能力的綜合導向課堂,這意味著從教師主導的課堂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同時加速轉換,變成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在一次課堂中完成這樣三次的轉換,難度可想而知。

從2009年開始,蕃茄田目前已經走過了11年的歷程,我們算是在藝術創新教育領域比較先行的隊伍了,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我們這些年所做出的成績和成果。在成立之初,我們的方向就是希望能夠挖掘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力和創造力。我們之前借鑑了一些國外的先進教育理論,然後開啟了我們的原創元年。

我們也重新定義了以前的美術標準,改為叫「藝術教育」,並且是創新藝術教育的標準。在這七八年的時間裡,我們完成了快速增長和發展。目前我們全國有700家校區,這700家校區分布在200多個城市,有30萬累積在籍的學員,同時有超過6000名的藝術教育教師團隊。這樣的發展情況不僅是得益於消費市場的變化,全球藝術創新教育的關注,更得益於我們提供很多具備專業化、系統化的課程,我們一直朝著國際化、先進化和優質的品牌理念去發展,關注市場上的洞察和變化。

除了這些關鍵因素,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事情,就是我們擁抱原創。我們相信「教育為本、學術深根」,所以這些年在學術的發表上也有一些不凡的成績。做學術論文發表的機構其實在市面上不多見,我們算是其中一家。因為我們始終希望把自己打造成全球藝術創新教育的國際性品牌,讓全世界看到孩子在我們的培養下有多麼強的藝術性,看到中國教育機構的先進性,所以我們把很多的時間投入在相關的學術研究上。

從一開始就選擇進入最頂尖的藝術研究機構,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教育研究學院和全美藝術教育協會都有我們學術藝術的成績和影子。從2009年發展到現在,我們不斷地潛心研究、深耕挖掘、調研和調查,記錄每一個教學的成果。我們觀察每次教學上的過程,把這些教學上的過程做成學術,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了13項學術發表研究。這些發表的研究成果不僅指導著我們接下來如何去改進和實施更新的課程和系統課,而且受到了更多國際上的認證和支持。

在哈佛零點計劃大會上,蕃茄田藝術是中國首個入選哈佛大學零點計劃的教育機構,是亞洲首個受邀參加SXSW多元創新大會(目前全球三大創新大會之一)的藝術教育機構,曾五次站在國際藝術教育聖殿發表演講,連續三年受InSE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參與國際藝術教育協會並發表論文,連續兩年出席美國最高藝術教育聖殿——NAEA全美藝術教育協會,並發表論文。我們在藝術領域和創新教育領域真正做到了先行,而這個先行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3年起,我們開始籌劃國際兒童藝術教育創新論壇,並且在次年舉辦。從那一年起,我們希望為兒童的藝術創新教育發展,能給孩子們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

2014年,我們創建了OCI全球創作獎。這個獎項從那一年開始逐年舉辦,在同年還創辦了STEAM/PBL項目制學習的方式,用跨領域、跨學科的方式去完成對孩子們綜合素養的培育。2014年我們的第一個主題叫做「HOME我的移動城堡」,讓孩子們大膽地把自己的想像力和創作力用真實的媒材去表現出來。所以當這些孩子展現這個過程時,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主題、比賽、獎項告訴孩子們,家永遠是你們的溫暖城堡,它會一直和你們在一起。所以孩子們在我們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感知和認知,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了他們腦海中家的樣子,也看到了孩子們需要亟待以合理方式釋放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這些想像力和創造力真正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內心的故事,以及他們內心的聲音是需要非常有效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所以做創新藝術教育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非常有意義。

2015年,我們結合芬蘭分布式的學科式教學,把PBL本土化,開始了每一年夏季學校專項制、專案制的學習。把當代藝術融入進兒童的藝術教育裡,孩子們可以在夏季學校專注的享受他們每一個創造發明。隨後我們所做出這樣系統的課程,潛心研究這些結果。也被我們的同行和合作夥伴看到並支持,於是走近了很多的國際學校、幼兒園,創辦了我們的藝術創新課堂。讓這些不在蕃茄田藝術內的孩子們,體驗到我們對藝術創新教育的理念和概念。我們所有的學術發表內容其實都是基於這些年對孩子的藝術常規課、特色課和項目制的專項學習課程。在理論結合實踐這件事情,我們一直保持著在藝術教育創新領域的先行者,同時通過藝術教育去培養更多孩子的綜合素養的提升。

2017年,我們發布了創造力思維系統。在以藝術為核心的教育體系當中,通過跨學科、多元媒材的創作形式,給予孩子們更多綜合素養和思維上的一些方法和借鑑。在今年,我們全新發布了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繼續以創造力思維系統為核心,以藝術來統整多個知識領域,同時融合了STEAM的課程和學科形式,以PBL學習的方式驅動我們的課程向系統更全面的發展。

2020年,尤其是在線教育,或者說藝術教育的數位化方向,在2018年,或者說在2015年就已經做了一些小嘗試和儲備。所以在疫情發生之前,我們完成了對總部、校區、學員服務三端初步的線上數位化升級,學生們可以在疫情期間通過我們的平臺去完成線上的直播、點播,甚至一部分AI課程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之餘還可以去完成課後的作業,提交他們的藝術作品。

我們不僅關注自己內部的學員,還關注全國更多的孩子,所以我們在疫情期間推出了300集的線上藝術公益課程,供給全國的孩子們去線上完成藝術啟蒙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到了來自於家長非常切實的反饋,更多的問題是如何與孩子平和的溝通,如何在跟孩子相處的情況下保持良好的情緒,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所以我們與家長一致認為以教育為本,以孩子為主體。於是我們推出了「世界名校父母說」的講座,希望給予更多的家長、家庭,就如何去培養孩子,如何塑造孩子良好的素養,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給予一些技巧,給予家長一些情緒上的賦能和舒緩。

今年還是故宮的600周年,所以我們聯合故宮推出了「我和我的故宮」線上課程。希望讓我們的孩子在家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夠了解故宮、熱愛故宮的文化。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所有的孩子幾乎都是通過一塊小小的屏幕在網上完成課程的學習,完成知識的獲取。但實際上這個過程中有關於孩子的視力問題,所以我們推出了一個眼科普藝術課,告訴孩子在充實自己的同時不要忘了保護自身健康。

回顧我們在線上所做出的這些嘗試,教育的本質就是持續保持人類最高的認知能力,這個持續保持的過程可能意味著參與教育的多方都需要能夠長久的相互影響,這樣教育才能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推動每一個人的變化。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轉換成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導的課程,因為未來是一個賦能的時代,要讓賦能能夠充分的達到效率。應該建立在良好的、充分的觀察、長期的陪伴與引導、影響和教育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相應的過程,讓每個孩子去應對未來世界的變化。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努力下,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支持和鼓勵下,創造他們自己的生命意義,完成他們自己個人價值的提升。

我覺得線下的兒童藝術教育就好像是餐餐必備的主菜一樣,它能夠持續的賦能和引導激勵孩子向著美好的素養和綜合思維去發展。而線上的藝術教育可能更像甜品一樣,它讓人喜愛,讓人嚮往,讓人對之產生興趣,讓人有生活和素養的調劑。所以我相信我們把能力和心智、理性與感性結合在一起,才能去培養出新素養更完好的孩子,去面對接下來的變化。所以藝術創新教育不僅是要把線下的過程搬到線上來,而是要持續的思考我們未來的2030年,10年、20年、30年之後,甚至更遠,教育應該是如何的創新和變化。

這裡我借鑑Ken Robinson一句話分享給大家:「我們作為教育者認為是教育我們所有的孩子,令他們對未來有所準備。」我們該思考的還有未來的藝術教育該如何發展,未來的藝術教育場景都會有什麼,未來藝術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都應該是什麼樣的,未來藝術教育的目的有什麼樣的變化,甚至是有什麼樣的意義。

我們不僅是要把知識、技巧、技法傳遞給我們的孩子,還希望能夠培養他們把知識、技巧、技法、技能應用到工作學習生活當中。讓他們成為能夠具有創造力、具有創新力,懂得表達溝通,尊重不同的文化,尊重他人的價值觀和共生的具有多元素養的人。我相信未來我們這一代不一定是被AI所替代,但一定會被具備綜合素養、綜合思維能力新一代的人所替代,所以培養這樣的人絕對是需要曠日持久的教育和加深影響。

我覺得能夠去達到這種影響是要完成教育場景在家庭的落地,家庭一定是培養素養最好的場景之一。於是我們希望能夠構建家庭藝術教育觀,希望更多的人能跟我們一樣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好老師,有更多的人能和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創造更多優質的素養類課程,成為我們家庭的美譽師,這才是最藝術的事情。

所以藝術僅僅是高於生活嗎?我認為藝術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引領我們的未來,讓孩子勇於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出他們的觀點。我們一直相信每一個孩子的觀點能夠得到正確的表達,這將是世界的起點,所以希望通過更好的角度、更好的方式,結合更好的技術手段,讓我們孩子的創造力能有更好的釋放和提升,讓孩子們的綜合思維、多元視角和素養能夠在未來生根發芽,讓美不斷成長。

相關焦點

  • 蕃茄田藝術品牌全面煥新,兒童素質教育產業雛形已現
    「噴擦歌」於3月6日首發,同時在QQ音樂,酷狗,酷我,網易雲音樂等平臺登錄,後續又發布了韓文、英文、義大利文及西班牙文版本。通過朗朗上口的旋律和積極向上的歌詞,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兒童的精神面貌,也承載著人們對全球防疫的精神支持。據悉,蕃茄田藝術將持續與TME旗下通力音樂合作,創作更多屬於這個時代中國小朋友們的原創兒童歌曲。
  • 蕃茄田藝術品牌形象煥新 發布全新藝術統整課程
    「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的最大優勢是對孩子思維的訓練,蕃茄田藝術用豐富的經驗揭示出藝術教育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方向——「把藝術當成一種方法「的教育方式與理念。以藝術為核心,在藝術當中培養觀看、思考方式,從而迸發出對思維的創造力。  蕃茄田藝術自創立以來,不斷探索兒童藝術教育的可能性。
  • 蕃茄田藝術博物館課超2萬預約 直播間每天抽寶箱
    還有政協委員建議將博物館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教育體系,把文化遺產和自然科學資源送到校園,讓更多學生受益。  蕃茄田藝術將於7月13日晚7點30推出《環遊世界博物館》第一季直播課程,一連6天用免費優質的課程,帶小朋友們足不出戶暢遊世界博物館。目前,不管是蕃茄田藝術的學員還是新註冊的用戶,都可以免費觀看這一課程(後文詳細說明觀看方法),而觀看過先導視頻並進行預約的用戶已經超過2萬。
  • 蕃茄田藝術公益課堂第四期:我成為紫禁城的御用畫師了
    我和我的故宮」第四期2月15日15:00(面向-學齡前)2月16日15:00(面向-小學生)藝術,一直擁有溫暖人心的力量。居家防疫,孩子們亟待用創作釋放和表達自己的感受,蕃茄田藝術踐行教育企業社會責任,向全國家庭開放"Hello!我和我的故宮"公益課程。
  • 蕃茄田藝術 推廣免費STEAM課程 像探險家般觀察世界
    雖然如今大多數的孩子生活在遠離田野和森林的城市,但自然的美麗從來沒有離我們而去,街邊飄落的香樟樹葉、抽屜裡爬動的磁鐵、窗外鳴叫的昆蟲、神奇的人體結構......只要懂得細心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能成為孩子創造的靈感,記錄美的源泉。日前,蕃茄田藝術·天使投資計劃Ⅱ▪STEAM系列跨界課程——「自然中的藝術」全線登陸蕃茄田藝術全國校區。
  • ...部宣傳教育中心為COP15大會推出「自然‧而然」兒童繪畫作品展
    本屆COP15大會包括正式會議、邊會和展覽三個部分,正式會議包括3個締約方會議以及8個平行會議,「自然‧而然」兒童繪畫作品展為性別倡議主題中的一環。展覽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蕃茄田藝術作為獨家指定藝術教育機構夥伴,共同開展活動。
  • 從STEM轉變為STEAM,藝術教育在AI時代的紅利與機會
    從「Ready to Work」到「Ready to Innovate」,AI新時代來臨,對人才要求不僅是理工素養的「製造」思維,更要求有藝術素養的「創造」思維。偉大的科技創新來自於創意,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正式將STEM變成STEAM,藝術教育對AI時代孩子的重要性,更甚於工業、網際網路時代成長的孩子。
  •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為COP15大會推出「自然‧而然」兒童繪畫...
    本屆COP15大會包括正式會議、邊會和展覽三個部分,正式會議包括3個締約方會議以及8個平行會議,「自然而然」兒童繪畫作品展為性別倡議主題中的重要宣傳活動之一。本次展覽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北京環保娃娃公益發展中心、歐盟-中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發展委員會共同支持,蕃茄田藝術作為獨家兒童教育機構合作夥伴共同開展活動。
  • 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洪恩教育成功赴美上市,美團教育...
    中國兒童在線教育第一股「洪恩教育」成功赴美上市中國兒童在線教育領軍企業洪恩教育於10月9日,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2美元,上市後第二日就獲承銷商全額行使綠鞋配售權同時據悉,許多國際知名的長線基金都是洪恩教育的股東。據了解,成立於2016年的洪恩教育是中國最具實力的在線兒童教育機構之一,主要為3-8歲的兒童提供多樣化的創新教育產品和服務。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洪恩教育的月度活躍用戶(MAU)和付費用戶都位列國內寓教於樂型在線兒童教育服務商第一位。
  • 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
    音樂蜂巢讓孩子愛上音樂教育就像滴滴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音樂蜂巢通過網際網路AI智能拾音科技,以及專利攝像頭的支持,打破地域、空間、時間的限制,實現了在線1對1遊戲化學琴和練琴,顛覆了傳統學琴方式。2016年底,音樂蜂巢創始人許紅宇與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鋼琴藝術指導教研室主任黃萌萌教授、瀋陽音樂學院原鋼琴系主任張芳教授、中國音樂學院原鋼琴系主任張維教授、上海音樂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代曉蓉教授等多位鋼琴學科帶頭人,組成了音樂蜂巢最初的專家教研團。
  • 「2019師者榮耀•聚盛典」國際少兒藝術行業頒獎典禮
    、虹橋國際學校 董事長陳志誠先生、蕃茄田藝術首席教育官施建志先生、知名心理學家夏東豪先生、黑池舞蹈節董事長 閆衛東先生、黑池舞蹈節總監 溫正老師、中央電視臺大風車少兒藝術團常委副主任、2012年央視春晚導演景顥先生、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主席 陳怡倩女士、newstar潮童刊總經理顧倩女士、安徒生童話樂園黨組織書記戚瑞珍女士、聚畫中國以及藝術行業的各位朋友們。
  • Isee灰姑娘「OMO賦能計劃」,助力孩子實現芭蕾夢
    近日,身為國內兒童素質教育頭部品牌,Isee灰姑娘經過十餘年的兒童芭蕾教學積累與凝練,率先推出了兒童芭蕾「OMO賦能計劃」,完美地解決了兒童芭蕾學員家長們的困擾。,形成的OMO教學模式(online merge offline),通過標準化、可視化、趣味化的方式提升教學效果,通過線上和線下課堂共同打造更加方便、安全、健康、有益的芭蕾學習環境,是集教育輔導、文化普及、藝術培訓、情商培養於一體的專業兒童芭蕾輔助教學體系。
  • 中國社會藝術協會藝術教育進百個社區 廈企捐贈千萬助力
    11日,廈門昕藝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在廈門舉行籤約儀式,向中國社會藝術協會美育大會捐贈價值1000萬的易啟開學·AI智慧平臺,助力協會2021年完成藝術教育進100個社區的目標。中國社會藝術協會黨支部書記楊春暉、北京愛芝音教教學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愛中、廈門教育基金會名譽會長、清大明韻、唯美資本董事長、昕藝程股份聯合創始人曾通,廈門昕藝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易啟開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昕虔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科技賦能教育,大鵬教育在線學習助力美好生活
    馬雲的話看似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其實並非毫無道理,因為教育是面向未來,而不是面向今天的工作崗位。大鵬教育副總裁何福龍認為,一提起在線教育和學習,公眾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小學生教育和考試輔導類的教育,但實際上,在線教育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多個領域,我國的學習消費已經從「為了學歷而學習」,「為了工作而學習」,升級到了「為了美好生活而學習」的新階段,因此在線教育機構應該敏銳感知市場需求,積極做出實踐。
  • 吉碼教育B2B2C科創教育的賦能者,構建孩子的編程夢與終身學習力
    安徽吉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人工智慧機器人、科創教育產品以及教育課程研發的科技公司。領先的人工智慧產品——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安徽大學相關實驗室聯合推出適合人工智慧發展時代需求且覆蓋4-15歲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的產品,自主研發的Tinkbot系列機器人包括AI思維搭建機器人、可編程功能機器人、可編程人工智慧機器人等三個體系13餘款產品。2.
  • 《未來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本年度...
    專評《未來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創新規劃實施方案基礎紮實具備前瞻性及可落地性2019年,未來音畫(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調研發現國內兒童人口數量增速加快,而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不斷更新,人口急速擴張擠壓了少年兒童活動空間,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各地區藝術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狀依然存在。
  • 火星時代教育就業管理部總監侯清華:培養市場需求的藝術和技術人才
    侯清華:火星時代成立於1994年,是國內較早進入數字藝術領域的教育機構,創始人王琦院長在1994年出版了三維動畫專業書籍《三維動畫速成》,之後又相繼出版了包括火星人系列在內的100多套圖書,將CG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在場與在線 舞臺藝術錨定時代坐標
    原標題:在場與在線歷史將永遠銘記2020年。無論是抗擊疫情的偉大鬥爭,還是永載史冊的脫貧攻堅重大勝利,時代舞臺上「上演」了無數動人的故事。這一年,舞臺藝術錨定時代坐標,從現實生活深處提煉美感與詩意,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記錄歷史。據統計,今年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舞臺藝術創作項目334個,其中現實題材作品佔比62.2%,展現出書寫時代、關注生活、紮根人民的創作之心。最引人注目的當數扶貧題材作品。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科技賦能教育|青晉科技亮相smartshow智慧教育展
    受國家政策趨勢及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技術發展的利好影響,智慧教育產業升級亦將加速,行業必將繼續蓬勃發展,青晉科技將在智能教育方面發力,以助力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為使命,通過產品助力行業發展。工作人員為教育工作者講解產品青晉科技為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賦能活動中,青晉科技副總裁歐陽女士接受了媒體專訪,圍繞科技賦能教育與媒體進行了深層探討。
  • Isee灰姑娘兒童藝術品牌2020年推出的OMO賦能計劃到底是什麼?
    Isee灰姑娘2020年推出的OMO(為online merge offline 的縮寫)賦能計劃,是解讀成打造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全時空的體驗模式,其目的是為實現舞蹈學習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