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相較於變速箱和發動機,一輛汽車的底盤往往最容易被消費者忽視,畢竟底盤的好壞並非短短幾公裡試駕,或是配置規格就能衡量。所以,底盤也最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誤解——例如認定某種懸架結構就一定好或不好,例如底盤技術只是決定行駛品質等等。
但事實上,同作為汽車「三大件」之一,底盤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發動機、變速箱。
第一,若說發動機和變速箱決定了駕駛者的愉悅程度,那麼底盤就決定了全車乘客的快樂指數;
第二,出色的底盤所帶來的優秀極限,也直接決定了一輛車的避險能力以及被動安全剛性;
第三,好的底盤表現,更是直接提升車輛品質的關鍵點...
種種,足以可見汽車底盤的重要性。
因此在近日舉辦的東風雪鐵龍《功夫擂臺》年度壓軸戲上,就找到了東風雪鐵龍天逸C5 AIRCROSS、一汽-大眾探嶽、一汽豐田榮放三款高熱SUV,瞄準底盤板塊,進行了背靠背的同臺實地測試。一探三者的底盤實力。
可能在很多消費者眼中,底盤測試或許沒有「0-100加速」、「04加速」刺激,但以知行君的現場觀感而言,卻是大有驚喜。
本次爭霸賽著重評判三款車系的「下盤功夫」,分別設計0-60km/h加速、蛇形繞樁、單邊橋通行、穿過減震帶陣四大測試項目,檢測車輛的底盤極限以及底盤舒適性。
同時為了增添比賽的挑戰性和趣味性,還特別加入了「龍珠環節」,需要在「龍珠」不飛脫的情況下儘可能快地完成整個比賽。
在知行君看來,種種環節的設計,除了更加挑戰性和趣味性以外,恰好也符合了我們大部門消費者的用車情況。
例如0-60km/加速模擬了城市道路通勤,例如蛇形繞樁模擬了道路上的緊急變線等等。如此一來,測試的刺激程度和必要性無疑就提高不少了。
那麼下面,知行君直接就帶大家揭露結果。
首先是0-60km/h加速。天逸以4.30秒的成績奪得第一,而探嶽以4.49秒奪得第二,榮放以4.64秒奪得第三。可能讀者質疑,該環節不是動力測試麼?實際上加速除了考驗動力、輪胎配合以外,更考驗懸架支撐和車身姿態。而天逸除了加速最快以外,車身姿態也是三車中最為穩健。
其次就是蛇形繞樁。繞樁絕對是一輛車底盤的最直接考驗。而天逸則以64km/h的通過時速奪得第一,探嶽和榮放分別為60km/h、61km/h奪得第三和第二。毫無疑問,在此環節天逸就已經展現出底盤的明顯優勢,畢竟還有「龍珠」這個終極考驗。
實際上以知行君的體驗,天逸的轉向、側向支撐以及車身反應,都明顯優於另外兩者。
當然,好的底盤絕不僅是出色操控,更有出色舒適性。
而在40km/h時速通過減速帶中,在現場二十多名媒體同行評估下,一致認為天逸表現最為優秀。事實上減速帶測試中三者表現都已經不俗,但天逸不論是韌性、底盤厚重感還是過濾質感,都稍勝一籌。
最後則是單邊橋測試。把車輛行駛到單邊橋上,然後利用拉力機比較三者打開車門時的拉力,顯然,該環節最核心就是檢測一輛車的底盤剛性和車身剛性。最終天逸也與27.15N的成績奪得第一。以知行君實際體驗而言,在異響控制以及車門打開輕易程度上,天逸都呈現出了很大的優勢。
而通過種種環節,天逸以74分總成績、十分的差距,奪得本次底盤大師稱號。同時更成為了三者中唯一沒有出現龍珠脫落的車型,優勢顯而易見。
事實上,本次測試的難度絕對是非常大的,特別在「龍珠環節」加入後。但不得不說,天逸也依然呈現強大的底盤極限。顯然,這就是作為百年品牌的雪鐵龍,所呈現出來深厚功力的底盤技術。
不少消費者認為,底盤的好壞僅是通過結構就能衡量。但通過一天的體驗,知行君表示——這絕對是不全面的。
在繞樁、減速帶等環節上,採用帶橫向穩定杆可變衡量式後懸架的天逸,在整體的操控極限、舒適性方面,乃至整車駕駛品質、行駛品質方面,都要超越獨立懸架的探嶽和榮放。如此,足以打臉各種以結構為先的消費者們。
底盤的好壞,三分結構,另外七分還得是看調教。
事實上,為了品質上的追求,天逸在底盤懸架上,早就不吝嗇任何黑科技。例如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這是同級中罕見的黑科技。其通過更迅速的減震器阻尼變化,讓整個減震系統猶如鋪上了一層「魔毯」。並且能夠精準控制車身震動頻率,達到最貼近日常生活感受的體驗,也是最舒適的區間。
說底盤,往往就離不開車身結構,而在車身結構上,天逸也通過更高比例的高強度材料,達到整車更出色的操控性以及安全性。2020年CCPC上的各項記錄打破和冠軍,就足以證明天逸的誠意、實力以及品質。
正如文章開頭所述,品質,更決定於看不見的地方,例如底盤,例如懸架,例如車身機構。
而通過一天的測試,東風雪鐵龍的天逸,絕對深知並貫徹如此道理。從各項測試上的出色成績,到各項測試上的優秀體驗,天逸都呈現出了更讓知行君會心一笑的品質和實力。可以預見,在消費者越來越懂車的當下,天逸「看不見」的優勢和品質,將愈來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