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個聞著法律味兒長大的假文青的「假」法庭邂逅
開頭我先說,我對逆轉還真是挺有淵源的,我父親是前·律師,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是躺在民事辦案手冊的書堆裡長大的,因此到最後是不管什麼事兒都愛往法律的方向考慮,當然後來我也試著參加了司法考試,結果就不提了。。。
我也希望這樣啊,奈何自己不是那根蔥
我最早接觸逆轉裁判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以為自己看個一知半解的法律書籍就能在遊戲裡橫行霸道各種「淨他媽瞎扯淡」的逼死嫌疑人,甚至我還把這個遊戲推薦給自己的父親,理由是「這是法律專業人士玩的遊戲」,當然結果自然是。。。。
你跟我說這叫「法庭AVG」??????
逆轉裁判成步堂三部曲:殺了個回馬槍的偵探劇反而成為了一出精彩的法律戲
稍微了解一點逆轉裁判歷史的人都會了解到,系列製作人巧舟剛開始做逆轉這個提案的時候,完全不是為了做什麼法庭辯論AVG,而是非常常見的偵探類遊戲,連最早的成步堂設計都並不是刺蝟頭,而是一個類似於卡通偵探的毛頭小子,真宵更是沒影——那會的所謂助手還是個叫鹿山 羽紗樹的科學妹,御劍的設定則是各種五馬分屍,從奸詐的老頭子一步步變成了成步堂的好基友,而退下的那副奸詐的皮囊更是填入了「狩魔豪」這個靈魂成了另外一個人。
一股卡通味兒撲面而來
其實整個逆轉的形成,最終完全是靠巧舟的靈機一動,在當時動漫遊領域已經泛濫的偵探劇中另闢蹊徑,放眼到了根本沒有人去看,甚至覺得很嚴肅跟遊戲完全沾不了邊的法庭上,於是一款開創了新領域的《逆轉裁判》就這麼誕生了,當然,如果巧舟當時沒有考慮這麼多的話,也許這麼多年之後,一款叫做《名偵探成步堂》的遊戲,會僅僅剩下一個發售年表的記錄。
成步堂直到第3稿才有了點律師樣子,而這個詭異的第4稿更是退化回奶油小生了,如果當初逆轉裁判在這條爛大街的道路上走下去,那麼早就淹沒在一堆偵探冒險類遊戲之中了。
逆轉裁判1:換了個皮的偵探劇
如果放到逆轉做強做大甚至成為CAPCOM本社少有的文字類遊戲招牌的今天,那麼逆轉裁判1真的可謂是驚天動地的一作,但是放在遠哉遙遙的2001年,逆轉裁判1的劇情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照顧傻子的第一章(教學關),必定禍害綾裡家的第二章,完全脫離主線的第三章,以及揭露背後人物關係網一角的第四章。
看起來就如同一個剛學會使用文字類遊戲製作軟體的人寫出來的東西,不過其實細細過來一看,在懵懂中學會各種素材的第一關可以讓玩家更好的融入遊戲,第二章綾裡家則是貫穿成步堂三部曲的重要家族,自然通過每一部作品的「第二章」一點點抽絲剝繭的發現整個一大串故事線上的蛛絲馬跡,而當玩家對「主線」已經疲勞之際,支線的第三章給予了玩家意思放鬆的意思,而最後的第四章則總結之前所透露出的細節,撥雲見日,其中的起-承-轉-合卻是一氣呵成,甚至成為了之後成步堂三部曲的「標配」,從根本上,這種故事的節奏安排依然是標準的偵探類文學的標準,只不過是以法庭的方式「釋放」出來,這就達到了與直接靠偵探探案所透露結局有著的不同的效果。
至於法庭方面,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非常特殊,大陸法系的根底,英美法系的框架,所以指望像正常法庭那樣一打一年半載還是比較沒戲的,過於激烈也不太可能,並且專業知識太多,各種程序紛繁複雜,不是每一個業餘非法律玩家所能承受的。另外,巧舟本人對於法律專業知識也是一知半解(巧舟也是請的顧問),於是索性整個遊戲就架空了一個虛構的法律體系——「序審法庭」,搞了個三天結案的世界觀,為了架空遊戲本身的故事,也把時間線推移到了遊戲發售時的未來10年(雖然到今天已經不是未來了),這就直接導致遊戲內的法庭被大幅度簡化,更加符合遊戲的節奏。
另外巧舟讓遊戲變得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靈媒」這個超自然的設定的加入,更加架空了遊戲世界,死人隨便復活(尤其是作為靈魂導師的綾裡千尋)也讓遊戲增添了一些戲說感,不會給予真正的法學玩家一種「強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感覺——實際上這還是個披著法庭皮的偵探類遊戲而已。
逆轉裁判2:請勿在法庭上跳大神
從逆轉1末尾的結局看來,逆轉1其實還是處在一種對遊戲沒有信心的態度,第四章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系列結局」,有那麼一絲一毫「真相大白」的感覺,但是實際上還是看銷量,在遊戲本身獲得了好評之後,逆轉2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出來了。
但是逆轉2在整個三部曲中,是處在一個比較尷尬中等的地位的,首先第一章成步堂沒了新手耍白痴的資本,於是直接讓他變成「白痴」——砸失憶了不就得了,這樣導致新手教程也不那麼突兀了。第二章繼續講「綾裡風雲」,引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家族之爭,同時引出了暫時替代狩魔豪的二代狩魔家族 狩魔冥,第三章繼續走支線,而第四章很驚訝的是,走的理論上依然是支線,這就導致逆轉2與其他兩部之間的最大不同,不過最終的目的,則是引出成步堂對「真實」與「勝利」的抉擇,這直接交代了後來成步堂的處世之道。
可以說,逆轉2的存在其實就是承上啟下,他根本就不是為了把故事講完,也沒有講完的意思,因此導致了逆轉2在全系列裡面都不是太出彩的結果。
系統方面,巧舟的靈媒跳大神世家可以說在這裡發展的淋漓盡致,直接引入了勾玉-心鎖系統,從本質上,這個系統實際上就是偵探遊戲中套取線索的一種可視化的表現,但是表現起來效果就十分不錯了,以至於這個系統一直這麼延續下去了。
在難度設計方面,2代已經開始脫離了初代那種簡單的設計,遊戲的難度開始加強,各種矛盾的隱藏也加深了,由其是最後一關,曾被堪稱三部曲最難,尤其是其中有一個「連續完全詢問證詞兩次才會推動劇情」的劇情陷阱,更是讓沒看攻略的玩家焦頭爛額。
說句題外話,我當初入坑時第一個玩的就是逆轉2,除了世界觀的不了解,更是被難度搞到崩潰,偏偏那是我中考假期的倒數第二天,直接通宵才通關,之後第二天起來整個人都跟夢遊一樣。。。
逆轉裁判3:本應是落幕
到了逆轉裁判3,製作組形成的鐵三角已經達成了無盡的默契,寫出的劇本也可以說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於關卡的處理也是變得更加圓滑,由於回憶關的加入,遊戲升級到了5個章節,新手關第一章採用的是成步堂查看老師千尋和自己相遇的資料,引入了全篇最兇惡的幕後暗線兇手,至於後來的回憶關是千尋首戰,則是鋪陳開更多的細節,而且還在這次首戰埋入了一些故事主線的伏筆,喜聞樂見的「坑綾裡家族的第二章」雖然保持一貫傳統但是更偏向於支線和交代前作人物歸宿的作用,直到最終的第五章,跨越三部作品的恩怨在這一刻全部收束於此,給玩家一個精彩的答卷,一代人的恩怨也就此了結。可以說完美的完結了這個世代的劇本,成步堂三部曲在這一刻已經走向了尾聲。
系統方面,心鎖系統繼續使用,其他的也沒什麼突破,畢竟,在GBA上面,這已經基本是可以想出來的有意思的系統的全部了。
另外還有說的是本作的劇情,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玄幻到不能再玄幻的程度了,如果說初代審鳥,二代審對講機都讓你覺得已經超越了人類常識的話,那麼什麼機械人,超高科技的公司,審鬼恐怕會直接讓你懷疑逆轉裁判是不是一個扯淡的幻想劇了。而且為了滿足當時粉絲對御劍當律師是什麼樣子的回應,特地安排了一段御劍頂替成步堂的劇情。從這幾段劇情來看,也讓玩家感受到了製作組的一些惡趣味。
三部曲結束後,逆轉裁判系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個高度,在2004-2006年這三年間成為了網絡的熱門話題,各種同人作品層出不窮,甚至有玩家自己製作了同人案件,還有類似於惡搞的《逆轉瓜精》之類的作品,就算文曲星這樣的電子詞典,也有人移植了逆轉裁判1(當然效果極差)。
逆轉裁判 復甦的逆轉:試探局勢的「菲尼克斯」
逆轉裁判3給予了逆轉裁判一個恰到好處的大結局,雖然有笑有淚,但是很完美,逆轉裁判到此時已經是把自己寫的非常「死」了,可以說連續作的餘地都沒有留下來。但此時巧舟的隊伍已經從一個小組進化為了「逆轉裁判team」,那麼CAPCOM肯定是不會讓這個品牌在剛火起來的時候就因為沒有續作突然熄滅,因此如何延續品牌成為了逆轉team的重頭戲,而此時突然蹦出一個「狗尾續貂」的續作顯然是不合適的,於是製作組採用了一個很取巧的方法——舊作復刻+新的插入章,而剛剛上市的DS則成為了最佳的平臺。
復甦的逆轉從本質上來講他就是一個DS版的逆轉裁判1,但是當玩家一路玩到第五章「復甦的逆轉」的時候,情況則有了180度的轉變——作為新插入章的第五章幾乎快要比前4章還要長了,而且巧舟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逆轉1-2之間這段舊人物大都暫時退場的空隙,安排了諸多的新人物上場,甚至由於真宵的退場換上了「科學側」的寶月茜(從外型上看也知道,這個人物實際上就是當年的廢案鹿山 羽紗樹),這個設定其實還能起到調查玩家對「舊人物大都下場由新人物代替」這個設定的反響如何,而最終的結果可直接決定續作的走向,可以說是多管齊下。
而新系統則幾乎完全集中於第五章,我在之前其他的一些文章中說過,早期DS遊戲都有拘泥於觸摸、3D,麥克風等新特性的情況,復甦的逆轉也不例外。3D證物讓搜索線索變得更加複雜,新的「科學搜查法」更是活用新系統,麥克風在收集指紋時候正好用於吹鋁粉,魯米諾試劑則利用了觸控螢幕,可以說為遊戲本身增加了更多樂趣,也很好的宣傳了DS的特性。
另外,敏感的巧舟也注意到了,逆轉裁判「火」完全就是一種封閉的狀態,因為GBA時代只推出日版,造成了遊戲只在日本火的情況(華語圈屬於因為民間盜版漢化導致的火,算是特例),而作為一個有很大一部分遊戲在歐美火爆的CAPCOM,逆轉裁判也一併放眼了歐美市場,於是復甦的逆轉以《菲尼克斯·懷特:王牌律師》(Phoenix Wright :Ace Attorney,後續作品被簡寫為Ace Attorney )之名在歐美上市了,但是此次本地化做的十分怪異,屬於那種換皮不換餡的低劣歐美化,除了人物名字歐美化,故事地點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把一些原文的證件改為了美國證件,「大將軍饅頭」變成了「大將軍熱狗」這些無關痛癢的細節的變化之外,本體絲毫沒有一點歐美文化的影子,因此造成了一些哭笑不得的情況:一群頂著歐美名字的日本人在美國打起了官司。
以至於後來有歐美玩家譏笑為「拿壽司當麵包」,誠然、對於逆轉裁判這種遊戲來說,如果徹底的本地化就意味者遊戲要推翻重做,但是這種半吊子的本地化直接導致了遊戲出現了異常尷尬的問題,甚至影響到後續的遊戲——《逆轉檢事2》遲遲沒有推出歐美版本,《大逆轉裁判》更是沒轍:日本明治維新背景的遊戲怎麼本地化?
系列最醜封面,鹹魚幹一樣的裁判長,扭曲包子臉的真宵,一副最終BOSS樣的御劍
逆轉裁判4:無法擺脫舊影子的「新」章開庭。
復甦發售之後,逆轉裁判team一直進行的工作就是把所有三部曲DS化、歐美化。不過,經歷了復甦逆轉還算不錯的口碑之後,CAPCOM終於放心下來,準備製作新作了,而新作則是「新章開庭」——近乎於「重啟」的新人物、新故事、新劇情。
到逆轉裁判4的時候,巧舟基本已經處於掛名的狀態了,對於新作的製作也是若近若遠的狀態,而且巧舟還在琢磨著自己的新作品《幽靈把戲》(Ghost Trick),因此更多的是交給了其他人,在逆轉4中,遊戲主要的人物是樹立起新一代的人物,以及新一代的人物的明暗線,也因此培養了新一代的新米律師王泥喜法介,但是很明顯的,經歷了前三代跌宕起伏劇情的玩家來說,如果重啟的過於平淡,那麼反而會造成極度負面的效果,因此完全脫離原世界觀的「重啟」反而倒像是一種自殺行為,於是如何創造出一種「接力棒」的效果成為了逆轉4面臨的一大難點。
而很明顯的,製作組採取的是靈魂人物作為配角的方式——一個逝去的傳奇,中年成步堂就這麼出現了。
之前略有耳聞一個傳言,大致的內容就是:其實這個人物的最初設計並非成步堂,而是作為王泥喜的一個幕後領路人的原創角色,只不過在後期為了加入舊三部曲人物的作用而改為了成步堂,雖然傳言本身我沒有去探求真假,但是從遊戲本身可以看出,中年成步堂雖然喪失了律師資格,成為了退居幕後的二線人物,但是實際上卻擔任的老謀深算的影子主角的作用,整部逆轉4的劇情似乎都圍繞他而展開,這樣直接導致了王泥喜的形象的單薄,更像是被成步堂牽著鼻子走的新人,而成步堂的種種怪異性格也與之前的遊戲有所差異,以至於被形容為「突然黑化」。
這部作品中的系統引入了一個「看穿」系統,通過看穿對方的小動作來引導對方話語的作用,但是本質上還是變體心鎖,只不過換了個方式,當然最後一章心鎖還是打了個醬油,之前復甦的逆轉試驗性質的DS系新系統(科學搜查)也都發揚光大,在本作中出現了新的鞋模比對乃至3D化現場。另外最後為了真相大白時候使用了「梅森系統」穿插於7年前後的現場,但是出現一個似乎是邏輯漏洞的內容——用未來的證物去指證過去的人的一個「時間悖論」,至今仍然有玩家一直在爭論。
所以,逆轉裁判4雖然故事很不錯,作為重啟續作也是足夠合格的,但中年成步堂反而成為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一直纏繞在這款重啟作上面,王泥喜反而越發的空氣化,對成步堂性格的處理也比較差勁,導致遊戲完全拋棄過去重啟的願望泡湯不說,兜回繼續三部曲的故事也不能,索性就這麼下去了,以至於到現在很多玩家都拿4代當作黑歷史,甚至對其口誅筆伐。
說到此,我想說一個事情,2008年的時候,逆轉4剛剛上市沒多久,當時成步堂末尾的一句「也許是時候再去考律師資格了」的話語引起了玩家們對新作的種種猜測,當時的我做了以下的「逆轉5」的惡搞LOGO:
到今天看來,真是一語成讖。
逆轉檢事系列:另闢蹊徑的新道路
因為逆轉4這種情況,逆轉裁判的新作陷入了一個泥潭,然而製作組員決定開創第二戰場,借用人氣超強的檢察官御劍,製作了new逆轉not裁判系列的逆轉檢事。
逆轉檢事表明自己是「推理AVG」,遊戲內自由活動搜尋證據,利用關鍵詞邏輯聯繫,最終出現辯論對決的套路也更像是傳統的偵探題材,而二代增加的邏輯西洋棋則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不設法庭的詢問」,可以說實際上是又回到了整個系列的原點——「偵探型遊戲」,不過遊戲的本質還是一套AVG遊戲,並沒有喪失逆轉系列的精髓,只不過沒有了法庭部分而已。
當然遊戲本身更加利用了三部曲覆蓋不到的空間和時間,徹底的把原作中所有的細枝末節都覆蓋到了,在三部曲裡含含糊糊解釋的一些內容也都給了答案,部分兇手匪夷所思的行兇動機也因為新的故事的加入變得可以理解,而逆轉檢事系列更加樹立了御劍的正面形象,甚至在第2代中在剝奪檢事徽章的前提下,居然幫助父親曾經的學徒信樂盾之當起了一個律師助手。可以說,通過御劍這一側的逆轉檢事,原有三部曲故事更加的豐滿了,同時也表現了御劍在律師與檢察官之間追求真實的信念。更為整個系列開啟了一個「隱藏BOSS時代」,最終BOSS直到最後一刻才抖出來,貢獻出一個剛開始欺騙主角後來原形畢露但臉皮比城牆還厚胡攪蠻纏滾刀肉半天才肯認罪的最強BOSS。。。。。
當然,遊戲繼續採用的是逆轉裁判這一系人物基本不出現的套路,遊戲內隻字不提成步堂(只用「那個人」之類的話代替),成步堂和真宵反而化為了彩蛋,也是挺有意思的。
後逆轉裁判5時代:在探索中找出路
其實逆轉裁判5出的時候我當時就笑出了聲,這簡直就跟我當初猜的一樣,不過好歹是玩家迎來的新作,不過、逆轉6再這麼短時間內的出現就基本上出乎我的意料了。
逆轉裁判5|逆轉裁判6:老的新的一起上
經歷了4代成步堂完全和王泥喜搶戲的問題之後,逆轉裁判5的設計上索性讓老的新的一群人直接都上,直接避免了互相爭主角的局面,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逆生長的成步堂,一個爆種的王泥喜,以及新人的新人希月心音,不過成步堂褪去4代老謀深算的腹黑樣,又有些恢復了三部曲時期的冒失樣,著實讓玩家哭笑不得。
在劇情設計方面,5代明顯是在填4代那些不明不白搞的異常尷尬的設定,包括直接導致成步堂失去律師資格的7年之間背後所隱藏的問題,使得原本這個看起來像導致成步堂變得腹黑的事件變成了「法庭黑暗時代」的一個開端,直接把4代的很多問題都淡化和解決了,可以說十分巧妙,而且在後期幾個穿插使用王泥喜的章節中也刻意去增加王泥喜的戲份,抬高他的地位,補完他的設定,使得王泥喜在逆轉5中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而不像4代那樣空氣了,至於整個故事的大綱,不再像過去一樣四處放暗線放長線,而是只放出一個未解決的嫌疑,這樣對於續作不會寫死,又不會因為暗線太多而導致最終出現一個逆轉3那樣的大結局。
逆轉5中系統引入了「心聲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來抬高希月心音的作用,而3D化調查空間和當年的3D證物一樣,增加了搜集證據的多樣性和難度。
而在逆轉6中更是讓大家千呼萬喚的真宵出現,可見製作組意識到了老人物對於系列的人氣的延續性,而故事更多的搬到了異國他鄉,繼續之前的懸疑部分的解明,但是目前為止資金周轉問題,我還沒有拿到遊戲,因此也就了解這麼多劇情,就不多說了
因此總體上來說,逆轉5是一次補救作,逆轉6則是補救後的新嘗試了。
而且最主要的,卡普空學會了賣DLC。。。。
大逆轉裁判:祖宗們的故事
實際上,到這麼多年後,現在的局勢,逆轉裁判早就不是那個逆轉裁判了,而相反巧舟監製的大逆轉裁判倒有了一點逆轉裁判舊作的意思,或許,巧舟才是真正想拋棄就設定直接開新系列吧。
大逆轉裁判直接把遊戲劇情拉回了明治這個日本的文明開化時期,整個社會十分充滿活力,新舊思維交織,而主角成步堂龍之介除了是原作成步堂龍一的祖輩之外與舊作幾乎沒有什麼聯繫了。
當然,巧舟還是作著自己的偵探夢,於是直接把故事搬到了福爾摩斯的老家倫敦,然後直接請福爾摩斯出來了,然後繼承這幾年福爾摩斯劇的惡趣味,華生果然變成了蘿莉科學家.....反正福爾摩斯是個架空人物,柯南道爾也死了那麼多年了,誰都能用這個版權,架空X架空是什麼?還不是架空唄。
整個大逆轉由於時代原因,原先逆轉系列的遊戲系統被甩得一乾二淨,然後引入了福爾摩斯的演繹法,和成步堂龍之介的一些對峙,最後創造的結果自然是已經走過10多年的老逆轉系列所不能體現的,可以說在這種遠離原有劇情時間軸的「近代」背景下,大逆轉裁判可以拋棄之前的一切(甚至是各種系統),全心全意的開始講故事。
最後說的是,卡普空這次學會賣季票了。。。。
結語:漸漸溢出的「年貨化」危機?
在逆轉6剛剛發售之後,馬上大逆轉2就來了,這讓我感到始料不及,說實話,當時我就想起了另一個著名的遊戲——使命召喚。
使命召喚在4代之後另闢蹊徑現代戰爭後就開始出現了雙製作組輪番年貨的情況,而現在逆轉系列是巧舟的大逆轉和山崎剛的「老逆轉」形成了一新一老兩個系列,講述著不同的故事,這樣交替發布,反而有了一種使命召喚的感覺,而使命召喚現在的情況大家也都知道,而看到這種快要「年貨化」的逆轉裁判,不禁有了一絲憂慮,剛剛從續作泥潭中跑出來的逆轉,如果陷入到「年貨」泥潭,那麼最終的結果會是如何呢?只能希望巧舟和山崎剛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讓逆轉還能再活幾年,讓法庭上壯絕的戰鬥可以繼續下去。
PS:我猜有人會說我沒說雷頓VS逆轉,哪個是關公戰秦瓊的作品交叉合作,我就不算在正作內了。。。
(本文內圖片來自逆轉裁判吧)
關於奶牛關
奶牛關 - 玩遊戲就要有追求,https://cowlevel.net
奶牛關是一個遊戲狂熱者的分享問答社區,在這裡可以記錄你一生玩過的所有遊戲,結識遊戲臭味相投的人,分享遊戲的文化、知識與樂趣,發現和推薦所有平臺的好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