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對象」:一般性語言學交叉學科的定義方式

2020-12-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交叉學科的「交叉」和邏輯學上交叉關係的「交叉」不是同一概念,交叉學科的「交叉」其實是「融合」「綜合」的意思。「社會語言學」作為交叉學科,其「交叉」就體現在融合了「社會學方法」和「語言學方法」;也可以說成既採用「社會學方法」,又採用「語言學方法」。

2020年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消息:我國決定增加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交叉學科的設置非常必要,有助於打破學科「壁壘」,整合不同學科的優質資源,但交叉學科的問題也非常複雜,已經引起學術界的熱議。當前的討論大多是基於宏觀視角,我們更傾向於先微觀後宏觀的方法,即通過解決一個個小問題逐步推進整體研究。因此,在這裡只討論與語言學相關的一般性交叉學科定義問題。

目前,學術界與語言學相關的交叉學科有社會語言學、語言社會學、文化語言學、語言文化學、心理語言學、語言心理學,以及神經語言學、計算語言學、法律語言學、語言經濟學、語言生態學、語言邏輯學、方言地理學等。對於「社會語言學」和「語言社會學」這兩個概念是否應分別定義,即「X+語言學」和「語言學+X」是不是一回事,學術界有不同觀點。有的學者認為「社會語言學」不能分析成「社會+語言學」,而應分析成「(社會+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和語言社會學沒有區分的必要;也有學者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社會語言學」應定義為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語言,而「語言社會學」應定義為用語言學的方法研究社會,二者明顯不同。

正確理解「交叉」的概念

我們認為,要釐清交叉學科「社會語言學」和「語言社會學」是否需分別定義,首先要釐清「交叉」的概念。邏輯學上認為,「概念間的交叉關係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有並且只有部分重合的關係。如『軍人』和『大學生』」。邏輯學上論述概念間的交叉關係,是為了討論概念劃分規則——「每次劃分必須根據同一標準進行」。如「參加抗洪的人員有軍人、大學生、黨員、農民」就違反了這個劃分規則,因為「軍人」和「大學生」至少存在交叉部分「軍校生」或普通高校畢業後入伍的大學生,所以「軍人」和「大學生」不能並列。我們卻不能說,「『社會學』和『語言學』存在交叉部分『社會語言學』,所以『社會學』和『語言學』不能並列」。事實上,學術界通常認為「社會學」和「語言學」並列是科學的。後者不能說的原因在於,邏輯學上的交叉部分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如「軍校生」;而兩個學科的交叉部分雖然也是一個整體,但可分,包含著並列的兩個部分。至此我們可以說,交叉學科的「交叉」和邏輯學上交叉關係的「交叉」不是同一概念,交叉學科的「交叉」其實是「融合」「綜合」的意思。「社會語言學」作為交叉學科,其「交叉」就體現在融合了「社會學方法」和「語言學方法」;也可以說成既採用「社會學方法」,又採用「語言學方法」。這裡的「社會學方法」和「語言學方法」就是並列關係,共同構成一個整體。因此,交叉學科也可以稱為融合學科、綜合學科。

其次要釐清交叉後兩個學科之間的主次關係。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對於大多數學者而言,能精通一個學科已經非常了不起,因此,學者們在討論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時,往往來自同一個學科領域,這個問題通常是本學科的問題,解決方法首選是考慮本學科的方法,因為它們最得心應手,只有不得已時才求助外援,去借鑑其他學科的方法。以語言學為例,為解決某個語言學問題,僅靠語言學的方法行不通時,才去藉助社會學的方法,也就是說,解決語言學問題需要融合「語言學方法」和「社會學方法」時,交叉學科「社會語言學」才出現。因此,我們站在語言學研究者的角度,可以說「社會語言學是用語言學和社會學的方法研究語言」。這個定義和學術界的通常定義「社會語言學是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語言」看似不同,其實內涵一樣,研究本學科問題卻要藉助其他學科的方法,說明本學科的方法已經試過了,孤掌難鳴。換言之,「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語言」的預設是「已經在使用語言學方法了」。既然首選本學科的方法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定義時,可以將其省略,「社會語言學是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語言」就省略了「用語言學的方法」,省略後的表述更簡潔,我們把這種定義稱為「方法+對象」式。「語言社會學」就可以定義為:用語言學的方法研究社會問題;「社會語言學」可以定義為: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語言問題。二者是不同的。同理,神經語言學、計算語言學、法律語言學等「X+語言學」類,就可以定義為用某個學科的方法研究語言問題;而語言經濟學、語言生態學、語言邏輯學等「語言學+X」類,就可以定義為用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某個學科。

妥善處理「方法」和「對象」的關係

在「方法+對象」中,我們認為「方法」是次,「對象」是主,所以對於學科歸屬,我們的觀點是,這些一般性的交叉學科不必歸入新的「交叉學科」門類,可以按「對象」歸類。如「社會語言學」歸入語言學,「語言社會學」歸入社會學,否則就會使得作為新學科門類的「交叉學科」所含內容過於龐雜,弱化了國家將其設為獨立學科門類的重要價值。從研究者的角度看,「社會語言學」和「語言社會學」等的學科歸屬不是很重要,因為都可以屬於語言學界的研究範疇,我們鼓勵語言學界用社會學或其他學科的方法來解決語言學問題,也鼓勵語言學界把語言學知識作為方法論去解決社會學或其他學科的問題。但從成果發表的角度看,「社會語言學」和「語言社會學」等的學科歸屬就很重要,可以解決有些作者不知道交叉學科研究成果投哪類期刊的困惑。通常說學術研究要有問題意識,基本的研究模式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然社會語言學是用社會學的方法研究語言問題,那麼所提出、分析、解決的都是語言學問題,自然這個研究屬於語言學範疇,最終成果應該投語言學類期刊;而運用語言學的知識解決社會學問題的應考慮投社會學類期刊。

根據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對前面提到的「方言地理學」這個學科名稱作個判斷,如果是運用方言學方法研究地理問題,可以稱為「方言地理學」;如果是運用地理學方法研究方言問題,如方言的地理分布問題,應該稱為「地理方言學」。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家語言戰略背景下的漢語修辭能力標準研究」(17BYY15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德鵬

精彩推薦:

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循證社會科學新發展

完善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評價體系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怎麼樣?
    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解析在赴日留學的專業選擇中,很多同學對於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的概念以及以研究方向不甚了解,今天蔚藍留學小編就給大家解析一下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語言學的定義,語言學作為一門學科,他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語言結構、語音、構詞、句法、語意、言談分析、語用、語言學習及教育等。
  • 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新技術改變了文科的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方式;新需求要求文科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方面追求創新與卓越;新國情促使文科應具中國特色並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因此,新文科是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的自我革新,其建設應體現三個方面的特性:戰略性、創新性和融合性。
  • 從語言學角度看中文NLP、NLU難在哪裡
    本文結合語言學和 NLP 的幾個基本任務,從理論上對中文 NLP 的特點進行說明,同時展望 NLU 在中文自然語言交互上的一些方向。1.中文分詞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詞」這個概念,是從西方引入的,在 1898 年《馬氏文通》出版之前,傳統的語言學研究對象是「字」,而不是「詞」。
  • 錢乘旦: 中國文科為什麼要交叉, 且必須交叉
    今天似乎到了這麼一個臨界點:若再不打通學科之間的界限,那麼不僅知識的增加日益不可能,而且連更深入的研究都難以做到了,學科界限成了障礙。到這時,突破學科分割,實行學科之間的交叉,用不同學科的方法和角度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積累,對某些問題做共同的探討,就成為新的需要。這個趨勢首先在理工科形成。在20世紀下半葉,交叉之風盛行於理工科,由此造成科學技術的爆炸式突破。
  • 尊重語言事實 提倡科學方法——21世紀語言學芻議
    【語言論壇】21世紀的語言學和20世紀後半葉的語言學的主要差別在於21世紀的語言學越來越重視科學方法,以經驗主義思想為依據,提倡跨學科、多領域的研究範式,並以語言功能為出發點進行解釋。所謂科學方法,是指實事求是的歸納法,即尊重個體語言事實,以個體語言實際呈現的形式來描寫該語言。
  • 在外語大學學中文有何不一樣——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新技術改變了文科的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方式;新需求要求文科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方面追求創新與卓越;新國情促使文科應具中國特色並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因此,新文科是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的自我革新,其建設應體現三個方面的特性:戰略性、創新性和融合性。
  • 21考研:各本科學科在考研跨考翻碩的優勢匯總!
    高校新聞傳播類的科研工作也需要一批英語專業背景的人才來關注國外新興的研究方向,以推進國內的新聞傳播學學科發展。   (3)計算機專業   計算機專業跨專業考研的考英語專業看似不可思議,其實兩個學科有很多交叉點。目前從事交叉學科的研究十分熱門,而且容易出成果。
  • 以學科交叉融合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新語)
    在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驅動下,多學科交叉會聚與多技術跨界融合將成為常態,並不斷催生新學科前沿、新科技領域和新創新形態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研究方向的選擇要堅持需求導向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依託學校傳統學科優勢,中南大學法學院確立了以交叉學科建設為主的發展戰略,在衛生法學、人權法學、文化法學、教育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學等交叉學科建設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近日,許中緣接受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專訪,介紹了中南大學法學院打造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經驗。
  •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新基建」催生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
    曾勇在會後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新基建」催生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落地應用與快速發展;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融合進一步深化,跨界成為創新的必然。   今年八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立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 難得的是,繼續閱讀 | 語言學聯合書單202012
    作者以《魏書》副詞為研究對象,首次就《魏書》副詞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細緻的描寫與分析,勾勒《魏書》副詞的整體面貌,共統計出副詞561個,分別歸入時間、範圍、程度、情狀方式、語氣、關聯、否定和指代性副詞八個次類。購書二維碼,一點直達現代漢語黏合結構研究
  • 科學網—學科交叉「撞」出基礎數學「春天」
  • 科研必備:23種常用的資料分析方式匯總!
    文中所採取的分類是按照陳向明定義中的第三個層面為標準進行的分類。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大多數時候是以一種研究方法為主,其他為輔,交叉使用的。以下內容是介紹每一種具體的方式。那麼資料搜集上來了?該如何分析呢?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大梳理!
    陳向明指出,「研究方法」一般包含三個層面:第一,方法論,即指導研究的思想體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論假定、原則、研究邏輯和思路等;第二,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貫穿於研究全過程的程序與操作方式;第三,具體的技術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階段使用的具體工具、手段和技巧等。
  • 法律定義的意義詮釋
    雖然《法律的概念》從法律是什麼的一般定義開始,但目標不是為給出法律的一般性定義,而是在尋求法律思維方式。從表面上看是在敘述「法律的概念」,其實是言說法律的思維方法。哈特指出,法律就是規則,包括制定法、判例法規則等主要規則,但主要規則能否變成針對個案的法律,還需要承認規則、改變規則和審判規則的運用。只有經過執法者、司法者等發現、識別、理解、解釋以及推理論證,人們才能確定具體案件中的法律意義。
  • 人文學科在人工智慧時代的作用
    本文想要探討的問題是,面對正在到來的、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時代,人文學科該何去何從?文理交叉融合是人文學科發展的新方向。關於這個問題,教育界已經率先給出了答案。2019年4月底,教育部宣布正式啟動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版」,全國高校開始積極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其中「新文科」涵蓋心理學、經濟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和歷史學等學科,而其「新」之所在就是要把握好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要求,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與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文理交叉融合的核心內涵也指出了人文學科擁抱新技術時代的必由之路。
  • 中科院增選院士向交叉學科傾斜,全國高校已...
    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數學等多學科的橫向發展,如今,交叉學科成了一種趨勢。中科院2021年增選73名院士中,除了數學院士增加外,另一個關注點就是交叉學科領域受到主席團重點關注。
  • 為什麼要用語言學來分析古籍呢?古代講的是訓詁義理轉換到現在的...
    X 為什麼要用語言學來分析古籍呢古代講的是訓詁義理轉換到現在的學科是古籍修復嗎?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多學科交叉融合,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國內首個柔性電子學會今成立
    據悉,柔性電子是在學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礎上產生的顛覆性科學技術,能夠突破經典矽基電子學的本徵局限,可為後摩爾時代器件設計集成、能源革命、醫療技術變革等更新換代等提供創新引領,是我國自主創新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2020 年4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准西北工業大學增列全國首家「柔性電子學」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