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媽媽」你叫啥?陝西各地有十多種叫法

2021-01-0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近日,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中,《打碗碗花》一文裡的「 外婆」全部被改為了「姥姥」。隨後在網絡上引發「方言」爭議。事後,課本出版方上海教育出版社就此發布聲明稱,更改是為了落實該學段識字教學任務的需要,關於稱謂,「外婆」「姥姥」沒有絕對的地域區分。

但至今,這一話題仍在線上線下熱度不減。昨天,記者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發現,僅在陝西,多個地區對於這一稱呼各不相同,大家對這一稱謂有沒有必要統一,也各有看法。

記者調查:陝西各地就有十多種叫法

昨天上午,記者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一條消息,詢問大家管「媽媽的媽媽」叫什麼,並要求大家在留言時留下自己的坐標。

兩個小時後,留言多達80多條。記者整理發現,西安的好友大都叫「姥姥」;寶雞的多數人叫「渭(外)婆」,少部分人稱「舅婆」;延安、榆林一帶叫「外婆」「婆婆」的多一些;安康一帶還有人稱「噶婆」;周至有人稱「姥娘」;商洛有人叫「家婆」;鹹陽有人叫「舅奶」。可以說,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叫法。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專家王曉勇,則向記者科普了我省幾種常見叫法背後的一些故事。「比如關中地區,渭河流域的人都把舅家稱為『渭家』,把外婆叫作『渭婆』,這其實是有典故可循的。」王曉勇說,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國內遭受排擠和迫害,流亡秦國,他姐夫秦穆公以至親禮遇收留了他。後來,晉國政治穩定,重耳要回國即位。他的外甥、後來的秦康公,非常隆重地將舅舅送到渭陽。後世便用「渭陽之情」來表達甥舅之間的深厚情意,用「渭陽」指代舅舅,舅舅家就是「渭(陽)家」。於是,外婆自然就稱作「渭婆」,外公就稱作「渭爺」了。

「其實『外婆』『姥姥』這兩個詞早在古代就出現過了。要說方言,其實最初都可以稱之為方言,只是最後變成約定俗成的東西,它就不是方言了。」王曉勇舉了個例子,像我們常叫的「爸媽」,古代叫父母,父母是正規的叫法沒錯,但是後來爸媽被廣泛認可之後,就合情合理地跟「父母」兩個字一樣成了「正規」叫法。王曉勇說:「方言有它獨有的價值,一方面,它能告訴我們現在的語言是怎麼來的;另一方面,它可以讓我們發現,現在的語言是在不停地改變、與時俱進的,這都會給我們以啟發。」

隨後記者又在街頭隨機採訪了十餘位市民,發現鹹陽等地還有「外奶」等叫法。針對上海更改教材一事,幾位市民談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這事剛在網上引起熱議我就關注了,當時有很多網友留言說,『南方都叫外婆北方叫姥姥』,可在我看來,這個稱呼像最後出版社回應的那樣,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地域之分。陝西就是北方地區,叫外婆的人照樣很多,就連引起爭議的那篇課文的作者李天芳,都是陝西人,她在原文裡也用的外婆。」市民周先生表示。

作家觀點:文化多樣性應被保留

昨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家周瑄璞也就這件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外婆一詞在全國範圍內使用已經相當廣泛,不少童話、歌曲、小品、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中,都不難見到,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此外,語言、語文有它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比如『妻子』一詞可能就有十幾種其他表述,各地對『父親』的叫法也各不相同,文化、文學的這種多樣性應該被保留。」而對於上海出版社回應「更改是為了落實二年級學段識字教學任務的需要」,周瑄璞認為,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教給他什麼他就能學會什麼,沒有必要這麼刻板,要教哪個字就非得在哪一個階段教。

作為一名作家,周瑄璞也向記者分享了一些文學作品裡的表述問題。「作家的作品往往是其人生經歷的延伸,這意味著某些極具個人色彩以及地域性質的元素,與生俱來就是作品的一部分,就是這個作品應該有的文化氛圍。」周瑄璞拿自己的長篇小說《多灣》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多灣》寫的是我的家鄉河南臨潁縣的故事。我們那邊把『吃奶』叫作『吃媽』,這個詞是極具當時那個環境那個年代的特色的,讀起來非常生動。但小說出版前,也被改了回來。」

周瑄璞說,因為此事,她還曾生過一段時間的悶氣。在她看來,文學作品有時候用一些方言恰恰是對有地域背景的作品的尊重,用方言其實也完全不必擔心讀者看不懂,可能這個詞讀者單獨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聯繫上下文基本上都能看明白。我國民族眾多,文化多樣,為了更好地融合交流,推廣普通話、要求規範用字沒有問題,但各個地區自己的一些特色也應該有所保留,而這些應該保留的東西之中,方言是重中之重。她反問,「為什麼我們的老師不能告訴孩子們姥姥也叫外婆呢?為什麼不能再順便給孩子們延伸講講這兩種叫法之間的地域差異,以及背後的一些故事呢?」

最新進展:上海市教委要求將「姥姥」改回「外婆」

上海市教委23日公布關於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的處理意見,責成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會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並與作者溝通,將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一詞,同時依法保障作者權益。

上海市教委介紹,按工作計劃,今年9月起,上海小學二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科書停止使用。

上海市教委要求全市教材編寫工作要從中吸取教訓,充分尊重作者原文原意,切實依法維護作者正當權益。上海市教委還將進一步加強教材編制的管理與指導,提高教材審查能力,提升教材質量。記者 張晴悅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全國各地老婆的100種叫法,最受歡迎的稱呼竟然是……
    不同的人對老婆有不同的稱呼,如古代皇帝的妻子叫皇后,皇帝稱老婆又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等等。後來王晉卿詩句有云:「老婆心急憑相勸」。這一「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後來稱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
  • 日語「媽媽」的8種說法!世上只有媽媽好啊!
    小時候,總是對媽媽有很多的不滿,比如沒有時間陪自己玩,特別想要的東西不給買,有時候還會被兇。到了叛逆期的時候,還會和她吵架,估計也沒少氣她老人家。哈哈,不過時間真是個好東西,現在基本都忘記得差不多了嘿嘿。
  • 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第七季陝西站招募 陝西公益組織專場 報名
    「她」力量,是陝西社會性別平等和公益慈善道路上的生力軍!第七季陝西公益組織專場大賽,為陝西的公益媽媽們搭建一個展現女性獨立、自主、熱情、智慧的舞臺,通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和才藝傳播向上向善的「她」力量,鼓舞媽媽們做最好的自己,實現人生夢想。
  • 槐樹花「布蘭子」的各地叫法
    有白色、黃色和淺紫色的。槐樹花香清逸遠。 槐樹花是可以吃的。吃槐樹花,用玉米粉、白麵粉加鹽拌了蒸。也可以炸「槐花魚兒」。蒸了的槐樹花兒,要蘸汁吃,或者再加蔥花雞蛋炒,炒出焦脆的嘎巴,可有滋味了。 陝西人這樣吃槐樹花叫槐花「布蘭子」。「布蘭子」是山西和陝西叫法,是傳統麵食。
  • 關於各地「媳婦」的稱呼,北京人喊得最浪漫,你們那裡叫啥
    最近網上看帖,無意中翻到一個全國各地咋稱呼「媳婦」看著看著笑了, 地區之間,不僅是生活習慣,方言也不同,男人叫「媳婦」的時候也是千差萬別的, 在南北東西旅行了這麼長時間,各省不僅對「媳婦」的稱呼不同,在三五裡也因村而異,不知道在中國有多少種稱呼。
  • 母親節|「媽媽,你累嗎?」媽媽搖頭!有兩類特殊媽媽更值得尊重
    有媽媽在就有家,我也是媽媽,看著才滿3歲的淺淺,我真得希望時間能夠過得慢一點,再慢一點……母親/媽媽,簡單的兩個字,但是包含了太多,都說要為自己活,但是母親/媽媽的心裡卻總是牽掛著兒女,有媽媽在是幸福的!
  • 母親節獻給媽媽的漫畫:媽媽,等你有時間,讓我陪陪你
    【母親節獻給媽媽的漫畫:媽媽,等你有時間,讓我陪陪你】「等你長大了,媽就踏實了」,「等你懂點事,媽就省心了!」「等你上班了,媽就高興啦!」…這是從小到大媽媽說過的話。從孕育到成長,從求學到成家,孩子是媽媽一生的牽掛。轉發,祝願天下母親平安快樂!
  • 渭南一個孩子眼中的交警媽媽:媽媽是超人
    在孩子眼中,"媽媽是超人",隔著口罩的甜蜜一吻,讓高玉溫暖感動!站好一個崗,守護老百姓。特殊的三八節,女警的平凡堅守為全面戰勝疫情增添了感人力量。圖為3月8日陝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臨渭大隊民警高玉指揮車輛有序進入高速公路。
  • 重慶九眼橋七天酒店流浪狗媽媽帶著十個娃娃
    九眼橋流浪狗媽媽在成都的九眼橋七天酒店院子裡面有一隻流浪狗,媽媽帶著十個小寶貝,很不幸,有一隻小寶貝貝,小汽車碾壓致死,現在只剩下九隻狗寶寶了,前一段時間在成都出差,一直在關注他們大家都這麼關注,在抖音上上了熱搜,這十條生命呢,那麼這十條生命呢?
  • 10部劇名帶媽媽的電視劇,媽媽的愛很無私,你看過幾部?
    第二部:《單親媽媽》《單親媽媽》是由陳松伶、蔣毅、劉愷威、劉庭羽等主演的大型都市勵志劇。講述了單親媽媽安秀研年紀輕輕即遭人生巨變,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地求生。其後偶遇事業有成的秦松平,隨即展開了一場「契約婚姻」。
  • 擔心媽媽不會用智慧型手機 截屏加文字給媽媽做了一份「智慧型手機說明...
    看到華商報徵集寫給老人的智慧型手機說明書,陝西姑娘小李聯繫到華商報記者,講述了這段暖心的記憶。  製作智慧型手機說明書 一步一步教媽媽  小李說,4年前自己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到廣州,當時媽媽也在那邊打工,兩個人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隨後,她在西安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決定回西安上班,離開之前,給媽媽買了一個智慧型手機。
  • 自戀媽媽的9個特質:你也有這樣的媽媽嗎?
    媽媽是女兒的榜樣,有些地方甚至有「選媳婦先看丈母娘」的習俗。媽媽對女兒的影響在人生中也確實深遠,身上的一些特質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傳給女兒,有一些是傳承著美好的品質,有一些卻讓人痛苦、心碎。比如:為什么女兒總是覺得沒有人愛?又總是不自信?為什麼很多女人對自己的外貌總有著偏執般的追求?
  • 重回媽媽懷抱挑戰,結果是,男孩被無情踹開,女孩被溫柔以待
    媽媽的懷抱是最溫暖的港灣。 在醫院裡面的新生兒寶寶們,應該都要經過一道「工序」,那就是——趴在媽媽懷中和媽媽親密接觸,讓寶寶能感知到在子宮內的一些氣息,感知到媽媽。 近日,國外網友發起了一個新挑戰——像小時候一樣,依偎在媽媽懷裡,看看她會有什麼反應?你有多久沒和媽媽抱抱了,來試試這個挑戰?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有趣的媽媽》《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有趣的媽媽我的家裡面有一個有趣的媽媽,在家我通常叫媽媽喵喵,你們想知道為什麼嗎?那就請繼續看我的文章吧!她比較嚮往休閒的生活,比如說去各地旅行,當然她通常都帶著我,說要一起看世界,讓我長見識;她很喜歡做飯,目前我覺得超級好吃的是可樂雞翅,有時芹菜牛肉和紫菜牛肉丸湯也不錯;媽媽還喜歡看書,給她自己也買了很多書,給我也買了很多書,媽媽說買書她是很捨得的,可是我主要還是喜歡看漫畫書,我已經看了很多尋寶記了;逛街她也喜歡,她最喜歡買包包、鞋子這些,我長大有錢了也會給她買那種閃閃的項鍊和耳環
  • 趙小棠的媽媽很漂亮,那是你沒注意王承渲媽媽,這才是真正大美人
    趙小棠在昨天《青春有你2》的總決賽當中,獲得了第七名的位置,雖然不是在高位,但是能夠出道也是粉絲們的心中所想,實力特別的強,尤其是她的一口rap,說的也非常的好,所以大家也都覺得這個名次是實至名歸的,而且在總決賽的舞臺上,除了每一位練習生表演的歌曲之外,還有家人的一個助力。
  • 「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
    「媽媽,我要和你一起去打'怪獸'!」截至19日,我國有278支醫療隊,32395名醫護工作人員趕赴湖北,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抗擊工作,此外,全國各地數十萬的醫護工作者奮戰堅守在醫院一線,他們除了面臨高強度工作外,還要在這一階段與親人分離,不能相見。數萬醫護者家庭也做出巨大犧牲,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擊新冠肺炎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 PVZ:殭屍曾扮演媽媽寫過一封信,關聯著被隱藏的「媽媽殭屍」!
    植物大戰殭屍已經運營九年多,雖然已經由寶開易主至EA,但熱度仍未減弱,在全球各地均有玩家喜愛。在遊戲當中,殭屍們經常寫給玩家們信件,企圖用他們的0.1的智商忽悠玩家,從而達到它們的目的。可是,遊戲中有一封信件,看起來非常有趣,殭屍曾扮演了玩家的「媽媽」,還與被隱藏的「媽媽殭屍」頗有淵源,你見過這封信嗎?
  • 明星媽媽顏值到底有多高?劉亦菲媽媽驚豔、劉詩詩媽媽氣質,真是大...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盤點明星媽媽的顏值,看完你或許會找到想要的答案~劉亦菲和媽媽劉亦菲出眾的顏值,還有著「仙女姐姐」的稱號!她的顏值可以說那種天然型的美女!又仙又純,這也太養眼了吧!而劉媽媽的顏值可以說是很驚豔!眉清目秀,溫婉可人!跟劉亦菲一起合照簡直毫無違和感!
  • 做個「熊媽媽」
    轉眼間,我的孩子已經十個多月了,在我眼裡,他已然從一個不懂事的嬰兒長成了一個有想法的幼兒了。而我心中的小天使也逐漸變成了「熊孩子」,會撒嬌、會淘氣、會生氣、會耍賴,每天都帶給我無法預知的驚喜。記得他剛來報到的那段日子,我手忙腳亂的照顧著,餵奶、換尿布、哄睡,周而復始。
  • 《媽媽的庭院》,你不知道的演員陣容
    《媽媽的庭院》,你不知道的演員陣容《媽媽的庭院》是由韓國MBC電視臺播出的晨間日日連續劇,講述了母親鄭純情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兒徐允珠和高秀珍以及家庭的珍貴與愛的故事,你知道該劇有哪些明星參演嗎?鄭柔美她是徐允珠的扮演者鄭柔美,韓國女演員,2003年拍攝樂天廣告而正式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