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後浪」被刷屏的評論,它引起了95後00後的Diss,70後80後的瘋轉,但我的朋友圈並沒被刷,我還有點小慶幸。
下滑朋友圈看到了bilibili的定向投放廣告,哎~~~我果然在大叔的人群畫像裡了。
從社交傳播的角度它是成功的,引發了一代人的共鳴和兩代人的碰撞,產生了話題效應。
但B站背後的目的何在?我們要看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1,《後浪》到底是給誰看的?
當這個00後叔叔的叔叔何冰(68年生),義正言辭的說到「可以盡情的享用」的時候,我果斷關閉了視頻,雞皮疙瘩掉了一床,誰大早上發這麼噁心的東西,我尷尬癌都犯了。
這種白酒廣告的風格,顯然不是給B站用戶看的。
看問題的視角和理解也與年輕人不在一個層面上,而且口吻很官方。
如果倒退個10年,誰要是跟我倚老賣老,以我桀驁不馴的性格我會回敬他。
我又不是做給你看,需要你佩服嗎?
我沒在沙灘上推你一把,你憑什麼管我叫「後浪」?你才浪呢!
如果這是中老年人的自嗨,你們自己玩,但與我無關。
這些生活都是你們想像出來的,年輕人的世界並非如此。
2,B站為什麼要60後來宣傳而不是00後?
是想擴大用戶受眾,引入更多用戶嗎?
如果這些中老年用戶強行闖入B站,會導致平臺資源失衡,產生很多不協調的內容與聲音,致使核心戶流失,這是內容社區最不想看到的,也與B站定位不符。
想像一下,廣場舞的視頻和二次元視頻在同一個頁面,這是多麼魔幻。
這則推廣視頻的詭異讓我聯想到了,B站近期多名百大UP主被錘事件。
UP主「花花與三貓CatLive「被「錘」到退站,
槐安遺夢,被爆光CF和騙錢,
徐大sao回應遭質疑:做善舉卻招打擊。
這些違法公共良俗的敏感話題,引發外圍對B站持續的輿論攻擊,造成UP主退站、用戶逃離的嚴重後果,急需官方通過市場手段挽回品牌形象。
3,B站宣傳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品牌形象。
「後浪」更像品牌宣傳的政治任務。如果選擇年輕人宣傳自己,會給人自吹自擂的感覺,很滑稽可笑,顯然不符合年輕的特立獨行的風格,還會引起更多人的反感,同時也缺少說服力。
如果讓60、70後的叔叔爺爺們來說這些話,從第三方的視角評價,就顯得更有公信力,而且這些聽上去冠冕彈簧的話,符合這代人的風格,他們愛說也愛看。
中老年群體本就屬於站外用戶,可能根本沒聽過B站,兩代人的碰撞,更容易產生話題效應,引起更大範圍的討論和傳播,年輕人看了可能會生理不適,但也無傷大雅。
一個老幹部對你拍拍肩說:「小夥子,後生可畏,未來就看你們了「,你會是什麼感覺?
畫面好和諧,既維護老一輩的尊嚴與權威,也拉近了與年輕人的距離,雖然很難參與到年輕人的現實生活,他們至根本不知道B站是啥,轉發可能只是為了刷存在感,表示支持年輕人。
那樣也挺好的吧,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