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後浪》再刷屏,這次為何有差評

2020-12-16 騰訊網

第2805期文化產業評論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昨天(5月3號)晚上央視用黃金時段播出了B站製作的《後浪》宣傳片,這則短片一經發布立刻引爆了全網關注,朋友圈到處都在瘋狂轉發,弘揚官媒正能量。這本來是件挺好的事兒,可就在今天,《後浪》的風評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作者| 夏盼(文化產業評論作者)

編輯| 林媛媛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3192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101年前的今天,北京市的街頭人潮洶洶,長安大街上到處都湧動著勇敢而熱血的青年學生,他們為工人階級吶喊,為勞動人民發聲,這就是五四青年節的起源。而在今天,2020年的5月4日,《後浪》又再次為青年們吶喊了一次,這次的吶喊同樣是人聲鼎沸,不過就不是那麼的振聾發聵了。

△《後浪》原視頻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後浪》積極的一面。

新世紀新氣象,長江後浪推前浪

《後浪》最大的正面價值就在於,它確實展現出了新時代下新青年的朝氣與陽光,比如視頻裡提到的電子競技、全球旅行、VR視覺、MMD(mikumikudance)等等內容,都是B站年輕人們正在努力嘗試的新興領域。

△B站科技區UP主何同學

而這些新興領域的精彩紛呈,很大部分又都來自於B站自己的內容。

根據官方的統計顯示,本次有提供視頻素材的UP主多達數十位,包括RNG電子競技俱樂部、共青團中央、機智的黨妹以及翔翔大作戰等等知名UP主,可以說是B站自己做的一個優質UP主內容剪輯,只是質量比一般的剪輯也要專業得多。

而且這則視頻的媒體發布矩陣也十分強大,包括央視新聞、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以及觀察者網等在內的一眾官媒集體背書,在宣傳上有極為特殊的意義。

△CCTV-1播放《後浪》短片

在疫情肆虐的今天,國內復工剛剛達到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消費者活躍度尚處於較為低迷的階段,這個時候很需要有這樣的正能量來提升一下民眾信心。對於B站本身來講,用較少的成本做出能夠出圈的爆款內容,也是自身內容實力的強力展示。

但是,與B站比鄰而居的知乎就不是這麼回事兒了,這兩個社交網站對《後浪》的評價幾乎是涇渭分明、南轅北轍。

△B站《後浪》評論區

在B站《後浪》的原視頻中,下面的評論幾乎是清一水的讚揚,雖然偶爾也能看到一些負面的聲音,但正面反饋還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知乎對《後浪》的評價

而知乎的回答則恰好相反,在問題「如何評價 B 站 2020 年五四青年節宣傳短片《後浪》?」下面,截止到發稿為止已經有了7千多個回答,答案幾乎一邊倒的批判《後浪》。

那麼為什麼,一個B站聯合官媒做出來的正能量視頻,站內站外的風評差別如此之大呢?

矛盾本已存在 ,《後浪》是否成替罪羊?

在一些高贊的知乎回答和熱門的貼吧帖子裡,都可以看到一些觀眾對《後浪》發表的指責,包括在國內版推特新浪微博上,對《後浪》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其實從何冰老師的演講表現來看,這位國家一級演員完美的詮釋了《後浪》的精神,很好的表現出了上一代人對年輕人的喜愛與厚望。

而且文案整體的確是正面積極向上的,但是在知乎平臺上可以看到,不少人把矛盾集中到了文案裡的某些句子上,比如說《後浪》有一種高高在上、對年輕人說教的態度,或者是演講很煽情但是沒有解決實際問題。

這些細節問題或許的確是造成觀眾反水的部分原因,但絕非主要原因。

如果說挑文字的毛病很有些找茬的味道,那麼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則更指向眾人憤懣的本質,核心矛盾也許早已存在。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0年3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失業率受到疫情影響,正在呈現緩慢上升趨勢:

從圖中還可以看到,失業率真正抬頭的拐點其實並不在疫情期間,而是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4月,也就是說從去年中旬至今,失業問題就已經開始困擾大家,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對社會矛盾造成了明顯的影響。

此前,這部分矛盾在996事件中已經有過一次爆發,而這次的《後浪》展現出的高質量青年生活更是激化了這種潛在的不滿情緒,成為了它新的發洩口,或者這才是大家不滿《後浪》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再說回視頻本身,《後浪》的質量無疑是上乘的,但是它調性還是太過於B站化了,它沒有照顧到B站以外的用戶群體,就這一點來說,站外用戶也是相當不買帳。

站內站外 多股「後浪」的碰撞

從出圈流量來講,《後浪》的爆火無疑是B站繼音樂春晚之後的又一次成功運作,截止到5月3日,微信指數的統計顯示「後浪」關鍵詞搜索量高達83萬,「B站」一詞的搜索量日環比也跟著提升了25.48%。

但是從出圈質量來說,和當初音樂春晚全網叫好的盛況相比,今天《後浪》的圈外評價就要差多了,因為《後浪》只照顧到了B站自身的一部分用戶,沒有照顧到圈外觀眾的調性。

具體來說,《後浪》所針對的觀眾群體包含兩個維度的局限性:

1.小眾局限:出圈難

這次的素材涉及到的文化圈很多,但是都不算主流文化,像MMD、宅舞、古箏、特效等等玩法都是非常小眾的。

△《後浪》中的漢服舞蹈

以漢服為例,固然是目前比較火熱的一個亞文化種類,但是受眾數量還沒有建立起來,正點財經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漢服受眾達到356萬人,雖然處於高速增長狀態,但目前還沒有完全出圈,所以很多站外觀眾對漢服這類亞文化並不熟悉,在觀看《後浪》的時候就很難有代入感。

2.社會群體局限:共鳴難

再者,像《後浪》裡提到的這些玩法除了有很強的少年屬性之外,還有一層經濟屬性,不是每個人都玩得起。

這部分局限映射到視頻中就是「不接地氣」,當少年們提著昂貴的旅行箱在滿世界旅遊逐夢時,還有千千萬萬個青年人正在為生活而奔波,為工作而煩擾,為家庭而努力,他們也有去偏遠山區支教,或曾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可這些勞動中的青年並沒有出現在《後浪》中,視頻對青年群體的展現並不完整。

回歸本源,五四青年節的本意是為工人階級發聲,而《後浪》所表現的主體卻並不是工人階級,準確來說應該是家境頗豐的少年們,他們可以被稱為新時代下的藝術家,讓傳統文化舊貌換新顏,但勞動者是遠遠算不上的。

網絡輿論中對這方面的批判也是最多的:

爆火之後:成也情緒、亂也情緒

相信B站策劃《後浪》的本意是想讓全網看到B站年輕人朝氣的一面,想法當然是很正面的,只是在情緒渲染上未免有些用力過猛,從《後浪》的文案來看,全篇激揚文字、熱血沸騰,視頻上更是激情澎湃,可是從內容本身上來說,缺乏實際的要點,充其量可以看做是B站官方做的一個素材剪輯。

其實類似《後浪》這樣熱血版的素材剪輯在B站很常見,比如一些爆款的影視/音樂踩點剪輯,點擊量很容易達到百萬甚至是千萬級,相比這些視頻,《後浪》目前的點擊量也並不算很高。

踩點剪輯喜歡配上動感的搖滾背景樂,看起來非常有煽動力,要說完全沒有內容也不至於,但本質上還是屬於情緒向的「嗨片」,並不是內容向的佳片。

當然,比起這些混剪視頻《後浪》還是有內容的,但究其內容本身來說確實不夠立體,正能量情緒是主要的轉發動力所在,既然是情緒驅動所產生的爆火,那《後浪》就涉及到了兩個問題:

1.評價容易「反水」

昨天還在朋友圈被瘋狂安利的《後浪》,今天就開始出現大量反對聲音,僅僅一天的時間就有這麼大的變化,這樣的出圈真的成功嗎?

2.情緒過後,熱度還有嗎?

凡情緒性事件,往往都會有一個理性回歸的過程,當人們從《後浪》的情緒高位下來之後,是否還會記得這部短片呢?

總評

在疫情復工的關鍵時刻,《後浪》的播出有一定的正面意義,朝氣陽光的少年們給全國人民帶來了一些情緒上的鼓舞,這是一件好事。

不過,《後浪》本身的內容定位實在有些太過B站向了,素材的選取上也太過高大上,缺少對中國青年勞動者的現實刻畫,在五四青年節的背景下有些脫離主題。

從出圈的角度來說,《後浪》在聲量上雖然與之前的B站春晚不相上下,但是在風評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其實以B站本身的用戶群體來講,《後浪》的確是一部非常優秀且正能量的短片,只是可能還不適合全網出圈。

留言話題互動

你對宣傳片《後浪》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後浪》刷屏,那B站是什麼浪?
    作者:財經楊1219轉載授權(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手機號:17717324202)隨著何冰那句「奔湧吧,後浪」,B站出品的《後浪》短視頻到達高潮。六百字,不到4分鐘的視頻,在5月3日晚上迅速刷屏。原本特立獨行的B站,第一次霸佔朋友圈。B站出圈始末在這之前,B站出圈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 B站《後浪》刷屏網絡 是否說出了你的心聲?
    B站《後浪》刷屏網絡 是否說出了你的心聲? 【B站後浪刷屏網絡】「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這兩天,嗶哩嗶哩(B站)為五四青年節拍攝的一支宣傳片——《後浪》刷屏網絡。這是繼年初B站跨年晚會後,B站再次刷屏出圈。
  • B站,到底在浪什麼
    《後浪》刷屏  相信昨天今天已經有不少小夥伴被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給刷屏了。這已經是今年數次B站火到朋友圈。  打敗各大衛視的跨年晚會,讓人上頭的的「羅翔講刑法」,加上這次的《後浪》,B站一直沒有停下出圈的腳步。
  • 動畫《轉生成為了的邪惡大小姐》,遭受B站極力刷屏這是為何?
    小小破站,卻最近做出了不合常理的事情,新番動漫《轉生大小姐》卻遭受破站刷屏這是為了什麼,是破站人性的扭曲,金錢的淪喪,還是真香定律誘引,不管怎麼說今天小編要揭開小破站的密謀。一B站宣傳大家知道B站如今時中國最大的媒體網站之一(原本嗶站是中國最大的二次元動漫網站,如今已經主流已經往多媒體進發)這麼說來b站已經有了非常雄厚經驗關於動漫網站的建設,包括許多的動漫的宣傳。
  • B站《後浪》刷屏背後,是年輕人無聲的吶喊
    最近,B站一條名為《後浪》的視頻刷屏了。網友刷屏下所引發的是無盡爭議和嘲諷。在視頻中年輕人旅遊、高空跳傘、電競、穿著漢服出門遊玩,憑著興趣愛好去享受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盡情享用文明的成果。用《後浪》視頻裡的一句演講詞來說,是心裡有火,眼裡有光.很美好,但卻不是大多數年輕人的樣子。01從商業宣傳片的角度來說,這個視頻無疑是很成功的。對不管是視頻的製作還是部分群眾對B站的形象認識,還是商業收益。
  • 《後浪》刷屏B站出圈,對手不止愛優騰
    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這兩天,嗶哩嗶哩(B站)為五四青年節拍攝的一支宣傳片——《後浪》刷屏網絡。這是繼年初B站跨年晚會後,B站再次刷屏出圈。5月3日晚,B站聯合多家媒體發布五四青年節宣傳片《後浪》。
  • B站11周年新片刷屏了:管他前浪後浪,乾脆大家一起「浪」
    而這部短片,是繼之前刷屏的5·4青年節《後浪》,畢業季《入海從《後浪》收穫了中年一代人極強的同感和支持;到《入海》以畢業生進入社會的故事,獲得年輕人尤其是學生黨的情感共鳴;《喜相逢》呢,則是對爺爺奶奶一輩人的一次垂直輸出。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這下子老中青三代人全面覆蓋了。
  • 《後浪》被大叔、大媽們刷屏!B站是何居心?
    《後浪》宣傳片截圖這兩天朋友圈「後浪」被刷屏的評論,它引起了95後00後的Diss,70後80後的瘋轉,但我的朋友圈並沒被刷,我還有點小慶幸。我們要看考慮以下兩個問題1,《後浪》到底是給誰看的?當這個00後叔叔的叔叔何冰(68年生),義正言辭的說到「可以盡情的享用」的時候,我果斷關閉了視頻,雞皮疙瘩掉了一床,誰大早上發這麼噁心的東西,我尷尬癌都犯了。這種白酒廣告的風格,顯然不是給B站用戶看的。
  • 《後浪》刷屏 Bilibili市值飆漲22億
    《後浪》火了。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  不到一天的時間,何冰聲情並茂的這場演講,不僅再次獲得了年輕人的擁躉,更是意料之外的俘獲了一大票「中年人」。有網友就在朋友圈表示,「為啥轉發的都是『前浪』。」
  • 被刷屏的短片「後浪」,英語怎麼表達?
    前兩天,《後浪》在朋友圈刷屏,這是「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在五四青年節前夕,國家一級演員何冰以老一輩的口吻向中國的年輕人們表達羨慕、認可、鼓勵等多種情緒,引發了強烈的共鳴。 那麼「後浪」的英語怎麼說呢?
  • 《後浪》:從內容刷屏到用戶破圈的商業陽謀
    五四之際,B站發布了一段《後浪》演講視頻,該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起社交媒體刷屏之勢。B站稱這是「獻給年輕一代」的宣傳片,當天在《新聞聯播》黃金時段播出,此後,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刷屏。
  • 快手請奧利給大叔拍《看見》,吊打了B站《後浪》?
    2020 年 6 月 6 日,快手喜迎 9 周年,並推出一則「後浪風」的宣傳演講《看見》。視頻和文案都很不錯,頗有打破了快手「土味」印象的感覺。快手接地氣版《後浪》相比《後浪》裡年輕人美好但昂貴的生活,快手的《看見》更能展現普通人生活中的真實,以及彰顯出來的不加修飾的樸實之美。
  • 後浪。為什麼是B站?
    2020年5月4日,嗶哩嗶哩,一家於2010年正式推出的視頻網站,在它的10周年之際,發布為年輕人點讚的廣告片《後浪》,不到半天時間,刷屏數億人朋友圈,甚至登上央視,好評噼裡啪啦的打在B站官網評論區。經過嗶哩嗶哩後現代主義的大樓,淡藍色落地窗玻璃折射出來的陽光打在白色大理石地板上,再走幾步,則是上個世紀的工廠,不用1分鐘,就能感受到一個過於真實的混沌世界。
  • 《後浪》刷屏,你說的浪是什麼浪?
    獲得五四「最佳節日營銷」稱號的《後浪》而廣告主就是有1.3億青年人聚集的B站——嗶哩嗶哩有人因它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當然也有人無動於衷,口吐芬芳這個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年輕人到底買帳嗎?你們也在啟發我們怎樣去更好的生活"說到生活現在的青年也確實是會玩這些後浪也確實挺浪進國企嗎?
  • 刷屏的「後浪」,英語怎麼說?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相信大家都被《後浪》這支視頻刷屏了。點擊播放 GIF 1.5M那麼,「後浪」的英語怎麼說呢?我們知道,「後浪」來源於一句古詩:長江後浪推前浪。這裡,「後浪」比喻年輕一代。所以如果沒有前後語境(解釋),直接把「後浪」翻譯成「the waves behind」或者「the rear waves」,由於缺乏文化背景,老外是無法理解的。一般而言,可以把「後浪」的本體直接翻譯出來,也就是「年輕人」、「新世代」、「年輕一輩」。
  • 科技新媒體差評積極布局b站 提供創意視頻傳播全案服務
    *康喲喂與吳剛老師一起參加央視直播兩個帳號分區不同、內容迥異,但他們背後卻有同一個身影——差評。這正如差評的slogan一樣——Debug The World,可以說團隊是帶著一股使命感在做這件事。而之所以選擇b站進行優先布局,陶偉華坦言,「放眼當下主流視頻平臺,b站的社區氛圍是相對優秀和特別的,用戶活躍,平臺傾向的主流內容也是中長時段、能承載高信息密度的內容,這與我們一直以來所輸出的內容高度契合。
  • B站現象級營銷《後浪》是怎樣煉成的?
    不久前的五四青年節裡,B站推出的《後浪》成功刷屏,並並引發了不少討論,而本文就從內容、節奏、輿論點等角度聊聊《後浪》這一營銷事件。今年的B站,很會營銷。但B站憑什麼依靠《後浪》一舉刷屏,成為全網熱議的目標?從內容、節奏、輿論點等角度,我們復盤了關於此次《後浪》營銷事件的「一切」。「劍走偏鋒」,創造流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作為主流社媒平臺的B站,月活僅為1.3億,佔後起之秀「抖音」平臺月活的1/5。
  • 《後浪》刷屏力圖破壁二次元,B站還有哪些短板?
    《後浪》引發刷屏後,討論還在持續。但當人們冷靜下來後,更多的是質疑,認為這只不過是一次打雞血的營銷,並沒有觸及到真正的年輕人,反而透著一股精英主義的傲氣,以及突然一本正經起來的尷尬。顯然,B站已不滿足營造一個小而美的二次元網站。然而,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雖然B站極其注重用戶體驗,積極營造社區氛圍;但一旦突破次元,力圖迎合所有Z世代年輕人,不可避免會遭遇多重短板。
  • 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出自長江後浪推前浪。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說,年輕一代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面的人總會超過前面的人。 後浪,在b站於五四青年節推   原標題:後浪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後浪,指的是晚輩、新人,代表著當下新一代的年輕人。
  • B站出圈,線上推後浪,線下掀巨浪
    一場漂亮的現象級跨年晚會一幀幀觸動人心的《乾杯》十周年紀念片一則火爆全民的《三體》動畫製作宣告一個創造年度流行熱詞的「後浪」演講一塊極具內容野心的「知識區」版塊 如此亮眼的成績,讓人每次站在電梯口看著B站的刷屏廣告,很難想像B站的萌生,是作為A站的備胎而破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