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嶽 審|堯蘇
近期,據外媒報導,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日本民眾不支持繼續舉辦東京奧運會。由於今年爆發並迅速在全球範圍蔓延開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奧委會結合各國實際情況宣布原定於今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順延一年。
但隨著疫情在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家的失控,以及日本疫情反彈,加之今年日本經濟下滑嚴重,政府財政支出捉襟見肘等原因,不少日本民眾支持直接取消本屆奧運會。
奧運被取消,早已屢見不鮮
事實上,奧運會由於種種原因被迫取消,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此之前,百餘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三次夏季奧運會被取消的事件。
二十世紀初的帝國主義大戰,使得原本將在1916年舉行的奧運會胎死腹中。戰後,國際奧委會也搬到了瑞士洛桑。
四年之後,1940年東京奧運會由於侵華戰爭的進行和日本軍方的壓力而被迫取消。所以,即使本屆東京奧運會被取消,也不是日本人第一次與奧運失之交臂了。1944年,世界依然籠罩在戰爭陰雲之下,按計劃本該舉行的奧運會也胎死腹中。
東京奧運若就此流產,影響幾何?
雖然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目前都沒有就是否直接取消本屆奧運會做出正面回應,但隨著疫情的發展,使得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不斷增加。那麼,如果東京奧運會真的被取消,又會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對於各國備戰奧運的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是代表國際體育運動最高水平的盛會,如果取消,意味著很多運動員將浪費四年的體育生涯,從而再也無緣奧運。
其次,對於贊助商和廣告公司來說,奧運會的取消無疑將使他們損失一個擴大品牌影響力和消費受眾的絕佳機會。
但是,理性來說,在全球疫情前景不明朗、甚至部分國家疫情逐漸失控的背景下,避免大規模的人員接觸確實是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的方法之一。在客觀條件上,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出現在了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多國身上。本來籌辦一次現代奧運會所需的經費就價格不菲,如今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國際交通物流、住宿、安保、檢驗檢疫等成本水漲船高,要求取消本屆奧運會,似乎也合情合理。
免責聲明:本文由《視聽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中國青年網,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