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度戰爭來臨-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27 光明數字報

    【講武堂】  

    1991年海灣戰爭戰區外發射的飛彈驚醒那些埋頭於機械化建設的軍隊,開啟信息化戰爭新歷史;30年後的今天,來自網絡、太空等新空間悄無聲息的黑客、病毒、電磁進攻,將再次驚醒那些置身於信息化建設的軍隊,開啟低維度戰爭邁向高維度戰爭的新歷史。

越過物理空間防禦

    人類戰爭總是不斷地增加空間維度。實踐表明,每增加一個作戰空間,足以使戰爭發生一場革命,而面對多個新作戰空間的開闢,戰爭將發生歷史性的轉向。

    高維度戰爭是地球物理空間之外的新型戰爭。低維度空間指陸海空三維物理空間,低維度戰爭指物理空間的機械化戰爭、信息化戰爭、智能化戰爭;高維度是指三維物理空間之外的新空間,包括網絡空間、太空、電磁空間、心理空間、生物空間、腦空間等,高維度戰爭指網絡戰爭、太空戰爭、電磁戰、心理戰、生物戰和腦控戰爭等新空間戰爭。它們已經發展到可以不從屬於信息化戰爭,而是獨立空間的戰爭,或是以新型空間主導傳統空間的新型戰爭。

    高維度戰爭直擊國家和社會命門,逼迫對手屈服。當前階段,高維度戰爭以網絡戰、太空戰為主導,電磁戰、心理戰協同,幹擾、破壞、癱瘓戰略基礎設施、公共運輸和城市。正如1999年科索沃戰爭,南聯盟軍隊沒被打垮,但國家電力系統被美軍用石墨炸彈癱瘓,城市陷入死亡,政府不得不妥協。高維度戰爭將更高明,它把關乎國計民生的戰略基礎設施和經濟系統作為主要打擊目標,而不是消滅敵人軍隊,甚至不需要打擊敵人軍隊。2010年震驚全球的伊朗核反應堆離心機失控事件,系因伊朗核工業控制程序被植入了「震網」病毒造成核反應堆癱瘓,這是預示高維度戰爭來臨的裡程碑事件。從伊朗核設施遭「震網」攻擊事件,到2019年委內瑞拉宣稱遭受網絡攻擊致使全國大面積突發性停電事件,讓世界認識到,國家電網、核電站、衛星、水壩等關鍵基礎設施和飛機高鐵等公共運輸工具,一旦遭受網絡攻擊,將飽受敵人沒進村,也沒扔炸彈,但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癱瘓的惡果。這樣的打擊,既可以不死一人而取勝,也可以導致重大傷亡,是寬譜系的全新戰爭。

    高維度戰爭採取非火藥殺傷機理,收穫攻敵所不防的巨大成功。網絡攻擊、太空攻擊、電磁攻擊、心理攻擊、生物攻擊都是攻擊不設防的國家核心目標,使用黑客、計算機病毒、電子幹擾、雷射以及動能武器,甚至影響人類感知的聲波武器、嗅覺武器和生物武器,使以物理空間熱兵器攻防為機理的陸海空三軍、飛彈力量陷入無能為力之境地,使現有防禦失效,形同虛設。雖然,已有國家對網絡和太空做了一些防禦準備,但是局部的,新型空間總體上處於不設防或半設防狀態,無一例外地是國家防禦的軟肋。

呈現滲透—坍塌的戰爭形態

    每一種新的戰爭樣式的出現,必然具有超越已有戰爭樣式的過人之處,這就是在效能、效率、效益上的飛躍,產生新的戰爭形態。相比機械化戰爭以火力、機動力主導的戰爭形態,信息化戰爭是以信息主導、體系對抗的戰爭形態超越前者,而高維度戰爭則是以滲透-坍塌的戰爭形態超越信息化戰爭。

    滲透潛伏,隨時進攻。相比人類已有的戰爭,都是需要臨戰動員,向前沿調動和部署兵力,都需要戰爭準備時間,在預警探測發達的資訊時代,幾乎取消戰略突然性。而網絡空間、太空都是平時滲透到敵人信息系統和網絡內部,長期潛伏,像定時炸彈那樣隨時接受千裡之外的起爆指令,這不僅使戰略和戰術突然性回歸,而且是隨時可以發動戰爭,幾乎取消一切戰爭準備時間。比如霸權國家利用出口系統軟體、晶片、工業控制程序、路由器等核心軟硬體,通過向產品植入「後門」和病毒,以及掌控頻譜,解密信道,形成在他國境內的預先滲透和部署,一定程度上掌控他國軍事和經濟基礎設施網絡命門,這是包括信息化戰爭在內的一切低維度戰爭不具備的。美國2018年《國防部網絡空間戰略》提出,網絡空間「向前防禦,持久交戰」的方針,這意味著高維度戰爭已在路上。

    時空無界,全球進攻。高維度空間具有開放性,網絡、太空、電磁、心理不受領土空間限制,可以在任何地點發動攻擊,既可以在本國國土上,也可以在敵國國土上,或是地球上任何一個有網絡節點、衛星地面站、衛星通信節點的地方發動攻擊。高維度進攻既沒有前方和後方之分,更不受國界限制。網絡、太空等新型空間,進攻是高於防禦的作戰方式,防不勝防。

    級聯反應,瞬時坍塌。高維度空間幾乎都是無人戰場,計算機病毒、電磁信號具有急速傳播性,一旦啟動將產生鏈式反應,從一個點急速傳播到廣闊地域。由於高維度空間連通物理空間,好比時空隧道,因此網絡攻擊、太空攻擊帶來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產生大規模破壞力,行動過程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從而具有瞬間達成戰略目的的特性。比如,發動一次性網絡攻擊,就可以把電信網絡、電力網絡、交通網絡、金融網絡、商貿網絡等各種信息應用領域都捲入進來,導致戰略基礎設施失控、通信阻塞、交通混亂、經濟崩潰。相對於信息化戰爭仍是由外而內的打擊戰略系統,高維度戰爭攻擊則是由內而外的塌陷戰略系統,造成釜底抽薪的破壞效果,是聯合作戰所達不到的。

    成本低廉,效費比高。網絡戰、生物戰和低端太空戰具有低投入、高效益的特點。傳統戰爭,研製和生產硬殺傷性武器,如坦克、軍艦、戰鬥機,尤其是航母這樣的戰略性裝備,往往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動輒幾十億。而研發計算機病毒、幹擾衛星的攻擊技術和裝備,只要具備信息系統的專業技能和少量資金就能夠進行,低到幾百塊就夠,窮國也打得起。尤其是網絡攻擊,甚至通過智慧型手機就可實施,以至有人說,「網絡病毒是窮國原子彈」。高維度戰爭的低門檻現象,使得更多的國家,特別是窮國,寧可放棄高成本的信息化戰爭,轉而在網絡戰、太空戰、電磁戰、心理戰、生物戰上下功夫。

    行動隱匿,震懾性強。高維度戰爭還有一個獨到之處,就是可以做到不為人知。像網絡戰運用病毒和黑客手段就具有天然的隱蔽性和匿名性,由於潛在的攻擊行為主體眾多,有國家,有恐怖組織和犯罪集團,還有各種不同動機的個人,所以遭受攻擊方在被病毒或黑客攻擊時不容易識別攻擊者身份。從2010年「震網」病毒癱瘓伊朗核設施,到2019年委內瑞拉電網被攻陷,全球都一致懷疑是美國所為,但沒有證據。高維度攻擊溯源很難。結果,連是誰打的都搞不清楚,使得高維度攻擊產生深不可測的威懾效果,進一步結合全球心理戰,可以敲山震虎,殺雞儆猴,開創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新途徑。

對常規戰場賦能和降維

    高維度戰爭不僅在新型空間建立新形態的戰爭體系,履行打贏使命,而且可以加入低維度戰場,從而改變常規戰爭面貌。

    高維度賦能低維度,使戰場對己方單向透明,實現精確打擊。實際上,信息化戰爭就是利用網絡和太空的高維度優勢,來消滅敵方領導層,破壞其基礎設施,癱瘓其經濟和人民生活,打垮其軍隊,但這仍然是火藥殺傷機理的物理空間戰爭。隨著常規戰爭發展成「陸、海、空、天、網」五維空間,網絡和太空對陸海空聯合作戰的賦能起到決定性作用,這既包括高度精準和實時的情報信息賦能,極大拓展對戰場目標的監視控制能力,來自太空和網絡的精確引導目標打擊,打破海灣戰爭以來聯合作戰主要依賴預警機和傳感器的目標引導局限性,從而刷新精確打擊的面貌。

    高維度「致盲」低維度,實現對敵方的降維打擊。信息化戰爭仍是以率先打垮敵人的防空反導體系為前提,把敵人的信息化聯合作戰降維成機械化作戰。比如,2012年美軍提出「空海一體戰」構想,建立以舒特系統為代表的網電一體戰,集戰場偵察、電子幹擾、精確打擊、網絡攻擊諸多能力,典型的以無線方式進入敵人雷達和火控系統,通過劫持屏顯,篡改參數,或注射「木馬」病毒癱瘓C4ISR系統,以此幹擾敵人衛星通信,破壞敵人的預警與防空系統、指揮系統,以及軍艦、戰鬥機、飛彈發射系統等重要作戰平臺,使敵人信息獲取、判斷和決策滯後,導致信息失能,變成瞎子和聾子。

    高維度空間成為常規戰爭的「命門」。人類戰爭史表明,戰爭的制勝因素與戰場的空間開闢是同步響應的——開闢出新的戰場,對這一戰場的爭奪與控制將成為制勝的關鍵。隨著信息化戰爭的深入發展,高維度戰場越來越是常規戰場無可或缺的支撐。對陸海空有形戰場,如果有一維空間被嚴重破壞,其他戰場仍能作戰,如陸戰場控制權丟失並不必然導致海戰場控制權的丟失。但信息化是建立在網絡、太空基礎之上的,陸、海、空等戰場都依賴它們,一旦被控被毀,其他戰場也將隨之失去支撐。正因如此,高維度空間的介入決定信息化戰爭的勝負。

    當前,戰爭演進的軌道正在走向多樣化,須大力發掘新型空間非常規戰的戰爭價值。在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智能化戰爭邁進的同時,高維度戰爭橫空出世,從一個新空間向多個新空間綜合的形態發展。正如高維度生命對低維度生命具有食物鏈的優勢,樹上飛的鳥對地上爬的螞蟻一目了然,反過來,二維空間生存的螞蟻卻看不到三維空間生存的鳥,螞蟻的視野只局限於不足十米的地面。同理,高維度兵力加入常規戰爭,在新型空間單向打低維度的常規兵力,而低維度兵力卻夠不著高維度軍隊,甚至無從還手。由於人總是從自己熟知的戰場和擅長的知識出發,去構想戰爭,因而對戰爭新領域的出現做出敏捷反應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為了搶佔高維度戰爭的先機,需要指揮員們跳出把新型力量作為對常規戰爭做錦上添花的補充修飾,而是轉變思維,主動開發新領域新空間的戰爭新概念新機理,從而高屋建瓴地打開戰爭視野。

    需要關注的是,當今世界進入大國戰略競爭期,各大國之間的戰爭選擇更注重贏得有利競爭態勢,即便霸權國家也不輕易發動常規戰爭,不再追求物理空間的多殺傷。高維度戰爭的模糊性、可控性、軟摧毀性,無疑將成為大國之間鬥而不破,打灰色戰爭的有力工具。

    (作者:林東,系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光明日報-光明網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獻給抗擊新冠肺炎的所有人 作者:吉狄馬加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07日 14版)
  • 王學典:學者要有使命感-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訪名家】    拜訪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教授的時候,他正忙著準備一個會議。儘管已經64歲,但他依然精神矍鑠,手頭的工作告一段落後,他和記者暢談了近兩個小時。
  • 「唐娃娃」如何變身「金娃娃」-光明日報-光明網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蔣正翔、王斯敏)
  • 不僅僅是敦煌-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書訪談錄】敦煌裡的中國 敦煌裡的世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新書訪談    光明悅讀    光明悅讀:在紀念藏經洞發現1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您曾說,敦煌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敦煌」,怎麼理解?    榮新江:敦煌文獻雖然發現於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敦煌壁畫雖然繪製與敦煌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的壁上,但其中的文獻和圖像都不僅僅屬於敦煌。
  • 「我們也是戰士」-光明日報-光明網
    2月1日,在經光明日報提交中央的專報中,華中師範大學大數據傳播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喻發勝疾呼:「疫情傳播期與爆發期,當務之急是提高隔離能力。」    疫情初期,看到醫護人員因交通管制不得不步行上下班,喻發勝這位地道的武漢人,不禁潸然淚下,甚至產生了加入志願者車隊的衝動。
  • 光明日報:讓孩子的動畫片更乾淨
    (本報記者 韓業庭) http://media.sohu.com/20131220/n392107328.shtml media.sohu.com true 光明網-《光明日報》 韓業庭 http://media.sohu.com/20131220/n392107328.shtml report
  • 光明網《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專欄匯聚正能量聲音
    這首《全民抗疫》來自光明網《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專欄。1月28日以來,光明網在中華詩詞學會、野草詩社等團體的支持下,陸續發表原創詩詞、詩歌作品200餘首,並在光明網、今日頭條頭條號、喜馬拉雅FM等平臺同步推出音頻專輯,以滿懷的豪情與溫情為「逆行者」們喝彩、點讚,為祖國祈願、祝福。
  • 願馬老的大福字「福」蓋全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完全沒想到的是,那一曲清江的壯歌一直還在我心頭縈繞著,我竟也從中文系畢業了,並且成為光明日報的文學編輯。我從沒忘記「識途老馬」,終於在一次文學活動中,見到了心中的那座大山。    那是1993年,首屆「建築與文學研討會」在南昌滕王閣召開,50多位中國作家和建築大師與會,主辦方也榮幸地請到了馬老。
  • 新冠病毒——災難與機遇-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國際論壇筆會】        我聽說,中文中的「危機」一詞是由表意「災難」和「機遇」的兩個字組合而成的。這似乎特別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    人們往往更容易看到災難,我們都為億萬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苦難而悲傷。
  • 治癒系漫畫:方艙醫院裡一味撫人心的良藥-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武漢2月21日電 本報武漢一線報導組 報導組成員:本報記者蔡闖、王斯敏、章正、李盛明、晉浩天、張銳、劉坤、安勝藍、盧璐、姜奕名、張勇、陳怡、蔡琳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季春紅)
  • 說王翰《涼州曲》-光明日報-光明網
    君不見,琵琶能演奏描寫戰爭的《十面埋伏》。如果古代的軍樂隊以琵琶齊奏,那是可以表現出驚心動魄的效果的。    本來,在第一句,作者寫那將官仔細地欣賞著酒和杯,心情仍是平靜的。這是出徵前的餞別,他以為時間還早著哩!面對著稀有的美酒玉杯,禁不住慢慢品味。誰知道,在第二句,作者寫琵琶聲一響,「催」字一下,讓整個場景的氣氛盡變,人們一下子也緊張起來。
  • 光明網推出軍事科技AR類APP 創新國防教育形式_時政_中國西藏網
    光明網訊1月1日,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欄目(junshi.gmw.cn)正式推出「軍事科技AR」APP,這是科普中國旗下首款公益性增強現實軍事科普產品。該產品面向廣大青少年群體,通過遊戲的形式科普大國重器、軍事知識,展現我國裝備發展成就,助力全民國防教育。
  • 強軍路上,丹心鐵骨終不改-光明日報-光明網
    【親歷者說】       編者按:    從革命戰爭到建立新中國,從屯墾戍邊到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再到深化軍隊改革、開啟新時代強軍之路,中國軍人以赤膽忠心、崇高信仰築牢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軍魂
  • 錢塘江詩路文化述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時間維度上,詩人們與古今往來的人物、故事對話。如胡曾《姑蘇臺》「不覺錢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來」,範欽《六和塔》「山圍吳子國,江落伍胥潮」,陳萇《醉書桐君山寺壁》「常笑羊公同湛輩,敢羞噲等伍韓生」等,不經意間,以有意味的意象人事悵望千秋,論學古今,強化了詩歌的表現力。在空間維度上,常以對比的方式,拉伸擴張,方位之間,視角多變。
  • 一片葉子的重量(報告文學)-光明日報-光明網
    還有這麼一個說法:在黃杜種茶葉,有「三高」,種植成本高、技術要求高、失敗概率高。這是「富貴病」,普通老百姓消受不起。    這時需要有人出來領頭,做個榜樣。    安吉白茶這齣大戲,輪到盛阿林登場了。    1946年出生的盛阿林,臉上有一道一道的溝壑,不染髮,沒有什麼白髮,也不掉發,一根一根的,倔。
  •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2-0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光明日報-光明網
  • 《大藏經》回家了-光明日報-光明網
  • 歷史充分證明《帝國主義論》的科學性-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安啟念    學術界普遍把1898年的美西戰爭作為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標誌。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寫於1916年,距離美西戰爭僅僅18年。
  • 近現代歷史視角下的中醫藥與中西醫交流-光明日報-光明網
    晚清禁菸中的中醫    1600年,英國入侵印度,建立了東印度公司;1688年,英國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經過與法國七年爭奪印度的戰爭,1757年,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並於1773年、1784年頒布了《調整法》《印度法》,奠定了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其時,18世紀末期的中國,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