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為何不報仇?臨死前他說出了這個秘密

2020-12-24 騰訊網

我們常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張作霖當時控制東北全境,號稱東北王,手裡面握有四十萬東北軍,日本人一直想要控制張作霖,卻發現張作霖羽翼豐滿,根本不是他們能控制,就想要拉攏他,也遭到了張作霖的拒絕,張作霖對東北的控制嚴重阻礙了日本發展,於是就想要暗殺張作霖。

關東軍對於張作霖的暗殺已經不止一回了,但是每次都被張作霖僥倖逃脫,張作霖身為當時中華民國的海陸軍大元帥,多次責罵日軍幹涉東北內政的時間,這引起了日軍的不滿,在張作霖從北京回到東北的時候,在皇姑屯埋下了炸藥,將乘坐火車的張作霖炸成了重傷。

張作霖臨死前一直想要找到兇手,最後一位下屬告訴他,是日本的關東軍所為,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即使到了生死邊緣,張作霖仍然沒有畏懼,狠狠的啐了一口說道:這下我終究熬不過去了,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繼承了張作霖的位置,成了新的東北王。

張學良當時正值年少氣盛,手裡握有四十萬大軍,海陸空齊全,面對只有兩萬人的關東軍,張學良卻選擇密而不發,對於父親死亡的原因隻字不提,其實這並不是張學良有多慫,而是出於多個方面的考慮,當時關東軍雖然只有兩萬人,但是卻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

日軍對於東北蓄謀已久,肯定做了大量的準備,要不然也不敢與四十萬東北軍在關外對峙這麼久,張學良自己知道沒有父親那樣的雄才大略,尤其父親死後,日軍更是虎視眈眈,所以張學良選擇了隱忍,並且拒絕了日軍的請求,改旗易幟,加入了國民政府,找到了蔣介石這個靠山。

改旗易幟後,張學良成了海陸空副元帥,僅次於蔣介石,此時的張學良更要為大局考慮,胡適曾經寫信給張學良:凡執事不敬,未有不敗亡的。告訴張學良做事之前考慮清楚,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毀了千秋大業,不光胡適這麼認為,在張作霖臨死前也說過這句話。

張作霖死時並沒有對外公布,而是等到張學良繼位,東北形勢穩定才公布,這一切也是張作霖的意思,雖然張作霖草莽出身,但是對於民族大義卻格外看重,他對張作相說道:我這身臭皮囊不算什麼,告訴小六子,凡事以國家為重。就是為了告訴張學良不要想著報仇反而丟了東北。

相關焦點

  • 一代梟雄張作霖,臨死前告誡張學良:謹記,不可讓張宗昌來東北
    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人物能夠做到東北三省的領頭人,足以證明他的能力有多麼大。張作霖在自己逐漸變強大的過程中,不得不承認其中有很多日本人的援助,日本人本以為通過扶持張作霖讓他統治東北,這樣一樣張作霖也可以成為他們在東北三省的代言人。
  • 張作霖在臨死前說決不可讓此人來東北,事實證明他不愧為一代梟雄
    那是不可能的,而張作霖在發家的過程中,日本人對他援助很多,不過在張作霖成氣候後,對日本人也是愛答不理的,並且在他統治東三省期間,日本人一步也沒有逾越城池,我們似乎也可以看出,他對日本人也有著足夠的威懾力。
  • 東北之王張作霖,此生最怕得罪一人,最後讓兒子張學良幫自己圓場
    張作霖是聲名顯赫的軍閥,他在那個年代可是說是無人敢惹的大將軍,人們一般都對他很害怕,但是這位很牛的人物竟然也有害怕的。後來據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回憶往事時說,自己的父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趙爾巽。誰說的話敢不聽,只聽趙而巽的話。
  • 張作霖被炸,死前一句話,讓東北避免成為第二個山東,不愧是梟雄
    張作霖白手起家,從一個逃犯坐上東北的頭把交椅,要是覺得他沒有能力,那就打錯特錯了。相反,張作霖城府很深,脾氣還不好,在當時連日本人都要敬他三分。而且很多時候,因為張作霖坐鎮,日本人再心急也沒有逾越城池半步。
  • 張作霖七個結義兄弟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誰最長壽?誰最忠心?
    後張作霖因不肯與日本人合作,被日本密謀害死,九年後他的屍體才入土為安,他的拜把子兄弟當時都去哪了?為何不為他收屍?後期他們都有什麼樣的結局呢?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分別是:老大馬龍潭、老二吳俊升、老三馮德麟、老四湯玉麟、老五張景惠、老六孫烈臣、老八張作相。從上面可以看出,張作霖在八兄弟中排名老七。
  • 張作霖被此人炸死後,裕仁下令開除他的軍籍,日本首相也引咎辭職
    1928年6月4日,一代東北王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這便是震驚世界的皇姑屯事件。大家要知道,當時張作霖可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居然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讓東北的局勢瞬間變的更加緊張起來。
  • 張作霖死後,他的7個拜把子兄弟如何?有人當晚撞牆,有人當了漢奸
    張作霖作為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任統治者,號稱東北王。這個人雖然比較複雜,但是在關鍵時刻總是有自己的追求和骨氣,雖然勢力龐大,巔峰時期擁有35萬人兵力,甚至讓日本人都十分忌憚,足見其能力之強!
  • 張學良吃喝x賭抽大煙,為何能活到101歲?學者:這得感謝蔣介石
    幼時張學良雖然生活的非常艱苦,但不久後他的父親張作霖便從保安團團上混到了東北最大的軍閥,整個東北三省無人不知曉他,他成了一地之王。同時年小的張學良也因是大軍閥的兒子,日子變得好了起來,別說住豪宅、頓頓山珍海味,在他父親那麼大的官位下,真的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受張作霖影響,張學良也開始從事軍事。
  • 張作霖被炸皇姑屯後,留下了一句遺言,張學良得知後就剃光了頭髮
    據張作霖的醫官:溫守善事後的回憶,張作霖雖傷勢很嚴重,但頭腦卻異常清醒,當時就判斷出了,自己是被日本人給害了——因為別人炸不了他。隨後張作霖就被抬入汽車,由溫守善抱著。
  • 張學思:成為開國少將的張學良四弟,新中國海軍的開創者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紅旗飄揚)張學思:成為開國少將的張學良四弟,新中國海軍的開創者1916年1月6日,張學思出生於遼寧奉天(今瀋陽)。父親是東北大帥張作霖,與少帥張學良同父異母。在張作霖的八個兒子中,張學思排行老四,在帥府中被稱為四爺。1924年(8歲),張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獲勝,幕後控制了北洋政府。
  • 張作霖:老子有三十萬東北軍,不怕你東洋小鼻子
    張作霖和張學良性格不太一樣,他雖然看起來北人南相,但性格剛烈果斷,特別是和日本的關係上,這一點從一次張作霖父子的對話中頗能反映出來。 北伐戰爭時期,張學良從前線回來,因為戰況不利,勸張作霖不要繼續和南方打仗,老將(當時張學良背後叫張作霖「老將」)不聽。
  • 張學良評價張作霖有雄才無大略,說老蔣有大略無雄才,那他自己呢
    張學良雖然不是什麼英雄人物,但他對這兩人的評價的確入木三分,並非無的放矢,畢竟這兩人張學良都接觸過,一個是自己的上級,還將自己關了半輩子,另個一個是自己的父親,朝夕相處,最為熟悉。張作霖和老蔣都是中國大變革時期的重要人物,二人都是一代豪傑,只是各有掣肘,並非全人。
  • 張作霖最愛原配趙春桂,最寵5姨太壽夫人,為何還要娶6姨太?
    說起張作霖,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那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雄踞東北的一位大軍閥。張作霖是一位非常典型的舊式軍閥,他草莽出身,權力很大,但是為人極其講義氣,他的能力也非常不錯。在他當「東北王」期間,東三省的經歷一度呈現繁榮的局面。
  • 張作霖被炸死後,他的那七個拜把子兄弟,後來的結局是怎樣的?
    眾所周知,「土匪頭子」張作霖是東三省的土皇帝,東三省的經濟、政治、軍事都掌握在他手裡。張作霖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卻非常有政治頭腦,在民族大義上看得非常清楚。為了維持東三省的和平局面,張作霖和日本、俄國這兩大帝國主義國家周旋,雖然在表面上與兩大帝國主義國家籤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但是在暗地裡卻對其虛與委蛇,不肯履約。
  •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為啥能接管東北?老張把小張安排的明明白白
    東北群雄不是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就是機敏善變的人傑人精,那麼張學良是如何坐穩東北王的位子的呢? 其實早在皇姑屯事件之前,張作霖便已經有意識的向張學良交接權力,為張學良鋪路了,這是因為張作霖曾經好幾次遭到刺殺險死還生,他已經意識到自己並不安全了。
  • 東北著名梟雄人物,被日本人炸死,墓園破敗荒涼,舊部專程祭掃
    1928年6月4日發生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所乘的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當日送回瀋陽後即死去。張作霖葬在在遼寧的驛馬坊村,墳前有一條青磚鋪成的甬道,周圍還有青磚花牆。雖然不算華麗,可給人一種乾淨美觀的感覺。他的墓地是由他的部下置辦的,有兩座墳墓,分別是和先母王夫人和原配趙氏合葬。雖然這個地方比較偏遠,可選址還是頗有意義的。
  • 他是陳真的原型,也是張學良的師傅,一生留下了三樣東西
    相信大家都聽過「霍元甲」這個名字吧,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學大師,他的事跡也被影視作品改變了許多個版本。霍元甲作為一名中國人,他崇高的愛國情懷,讓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動容。在影視作品當中,霍元甲有著一身超高的武藝,但是終究在國難面前,他還是遭了日本人的毒手。在霍元甲死後,他的大徒弟陳真替師傅報仇血恨。但是有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陳真只是一位虛構的人物。事實上,霍元甲的一生收了三位徒弟,而他的大徒弟不叫陳真,而是叫做劉振聲。而劉振聲在霍元甲死後,究竟有沒有去找日本人報仇呢?答案是否定的。
  • 張作霖死後為何長達9年不能安葬,最後卻草草安葬在遼寧驛馬坊
    張作霖頓時面如土色,張學良也感覺心一陣狂跳。 1928年6月3日,夜幕下的張學良凝望著父帥乘坐的專列隆隆遠去,心裡沉甸甸的。臨行前父親對日本政府表現出的強硬態度及之前得到日本有可能對父帥下手的情報,讓他始終心存不安。 4日早晨起床後,又想起祭天時金爵落地的事,頓感心亂如麻。
  • 「三不知將軍」張宗昌,曾是張作霖手下,為何張作霖對他處處提防?
    他這次娶妻也為他的成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就徹底亂了,尤其是張作霖所在的遼西地區,這個地區屬於沒有人管的地方,日本人、清政府都不管,所以遼西地區出現了很多土匪。這個地區的人為了自保,都招兵買馬,組成各個"大團",張作霖在嶽父的幫助下也組建了自己的大團。
  • 張學良為什麼說:如果郭松齡在,日本人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退到關內的張學良及東北軍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指責和唾罵,此時的張學良悔恨交加,不無感慨地說:"如果茂辰在,日本人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呢?這得從郭松齡這個良師益友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說起了。 郭松齡,字茂辰,1883年出生,遼寧瀋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