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起防疫青春長城
病毒來襲,如何保護自己?信息紛雜,怎麼辨別真假?不能外出,在家都能幹啥?……
答案盡在《給孩子的戰「疫」漫畫》
這個春節與往年大不相同:大人們停止了走親訪友,孩子們被禁止外出玩耍,「口罩」取代「紅包」成為正月裡的關鍵詞……
也許你已經知道了,這些改變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也許你還想知道,這討厭的病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該怎麼打敗它,一級小朋友們可以幫什麼忙……
為了解答你的疑問,《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聯手近百位漫畫家製作了這本電子漫畫書,你應當知道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疫情的開始,是「病從口入」
解鎖新菜單?也許,隨之而來的是化驗單。禁食野生動物,不光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還有人類自己。
第二件事:戴口罩,絕不是小題大做
不設防的噴嚏,像生化武器,「罩」顧好自己,是種美德。
第三件事:別害怕,有人一直保護你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他們衝在前面,為了病毒不到你面前;他們迎難而上,為了我們少遭遇困難;致敬在防疫一線奮戰的工作者們!
第四件事:不得不說,有些行為比病毒還討厭
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是我們能做到力所能及的小事。
第五件事:每個人都是這場戰「疫」的一員,包括你
避免與疑似病人接觸;避免食用野生動物;外出的人員戴口罩;多喝水、勤洗手;不要用封閉的中央空調,儘量開窗換氣,保持家中空氣流通;不要從事大運動體力活動,一旦疲勞,其免疫力必然下降;溼口罩防護性較低,不能有效抵禦病毒,要勤換上幹的口罩;自備一些消毒紙巾,在皮膚接觸有可能有病原的地方及時擦拭;如果沒有口罩的情況下咳嗽,不要用手來遮掩,臨時可用手肘、紙巾遮掩,咳嗽完應及時找到水源清洗雙手。
疫情終會過去,陪伴永不止息。點擊「閱讀原文」,全書免費讀!
以筆為槍,用漫畫為孩子科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雖然病毒還在蔓延,但是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它!作為漫畫人我們要以筆作「槍」,為抗擊疫情做出漫畫人應有的貢獻,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更多的人理性、客觀看待現在的疫情,不要失去信心,要自律,積極的配合,堅信我們終將戰勝病毒。」漫畫家劉曉東這樣談及他的創作初衷,他用《天使降魔》、《搏「疫」必勝》等漫畫作品給小朋友們以精神鼓舞,不用恐慌和擔心,要相信我們政府、相信醫務人員,天使降魔,病毒終將無路可逃。
《天使降魔》
《搏「疫」必勝》
漫畫家呂一品說,「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團結起來,齊心協力,戰勝疫情。」他的兩幅漫畫作品靈感來源於「狼外婆」的故事和「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在他的漫畫中,新型冠狀病毒偽裝成「狼外婆」、化身「吃人」的老鷹,但是小朋友們利用科學防護知識阻止「狼外婆」的入侵,我們的醫護人員站在前方保護著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不受傷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每個人都想為抗擊疫情做一些貢獻。除了待在家裡不要隨意外出,漫畫家禹天成,創作了五幅以阿胖為主角的連續性的四格漫畫作品——《自律》、《禮物》、《學樣》、《牢記》、《措施》,讓小朋友們在看漫畫的同時了解疫情,通過漫畫告訴小朋友們如何正確面對疫情。在漫畫《學樣》中,禹天成通過阿胖的錯誤做法來警示小朋友們,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和不戴口罩的人「有樣學樣」。
《自律》
《禮物》
《學樣》
《牢記》
《措施》
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讓我們更容易獲取防疫與醫療信息,卻也讓一些謠言更容易進入視野。負面的信息容易引起「災難性思維」,會讓我們過度焦慮,令我們失去對局勢的合理認知。漫畫家趙國品創作漫畫作品《手銬伺候》,給我們以警醒,我們要辯證地對待網際網路上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共同抗擊疫情。
《手銬伺候》
還有很多漫畫家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手拿畫筆,以畫傳心。
漫畫家尚軍創作作品《有我在,別怕!》,讚揚英勇的醫務工作者們;漫畫家朱晉創作作品《共築平安》,告訴小朋友們在家裡可以做些什麼來共築平安中國;漫畫家沈天呈創作作品《保存自己 消滅敵人》,通過漫畫來告訴小朋友們,我們為什麼要儘量留在家中少出門。
《有我在,別怕!》
《共築平安》
《保存自己 消滅敵人》
漫畫家們與全國的小朋友們一起科普病毒常識、宣傳防護知識、歌頌醫護戰士、擊破不實之言、批判不法之徒。疫情不可怕,關鍵是要有信心和力量。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去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去的坎。讓我們堅定信心,團結奮鬥,疫情必將被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