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隔離後,這位年過古稀的漫畫家做了這樣一件事……

2020-12-18 未來網

與時間競速,與疫情抗爭,我們堅定信心團結奮鬥,為擔當者助威、為奮鬥者加油,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北京2月3日電(記者 牛曉樂)這兩天,一本名為《給孩子的戰「疫」漫畫》的電子書(電子書連結:https://ebook.k618.cn/zymh/)引發關注,在微信端廣為傳播。看過該電子書的相關微信用戶留言:「畫筆作『槍』,凝聚力量,引領少年,共同戰『疫』。」「通過漫畫的形式傳達預防和防控,能給醫護人員和小區、村幹部門減輕負擔,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記者了解到,這則電子書是《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聯手近百位來自各地的漫畫家聯合製作,為孩子們講述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應當知道的五件事。

  電子書連結:https://ebook.k618.cn/zymh/

  在創作該書的眾多作者中,有一位很「特殊」漫畫家,他是一位70多歲的古稀老人,身為武漢人,此時卻被隔離在珠海市某酒店的房間中......

   

  記者還了解到,這位漫畫家叫白維純,武漢人,湖北省武漢市漫畫研究會會長。1月23日,白維純探望在澳門工作的女兒後因疫情爆發無法返回武漢,他被臨時隔離在珠海市的酒店中,堅持參加「戰勝疫情漫畫家在行動」創作活動。

  條件有限,手頭沒有畫紙,他只能在酒店床頭柜上備的小信箋反面創作。即使這樣,白維純還是畫了十餘幅抗疫漫畫,以"每天一漫"作為日記在微信朋友圈發出,鼓舞了很多朋友,並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讚。他認為作為一名漫畫家就應該用漫畫為打贏這場"疫"戰,盡點綿薄之力。

  「新型冠狀病毒就像孩子們的童話世界中,站在門外的狼,堅決不開門,是我們對疫情最好的行動。」

  年過古稀的白維純身患重症肌無力、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加上視力下降厲害,畫畫十分吃力,但他憑著對漫畫事業的熱愛和堅守、疫情下的責任和擔當,依然堅持奮戰在漫畫事業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

  「武漢的父老鄉親,我們現在不能回去,我們的心是緊緊聯在一起的,我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會戰勝疫情!」

  正是憑藉著對孩子的喜愛和對漫畫的熱愛,白維純從漫畫學習班中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老師,到今日年過古稀依然衝在漫畫一線為孩子普及防疫知識的「戰士」。眾多漫畫家們在這場戰「疫」中,為全國的小朋友們宣傳防護知識,隔離疫情,不隔離愛。

  「雖然病毒還在蔓延,但是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它!作為漫畫人我們要以筆作「槍」,為抗擊疫情做出漫畫人應有的貢獻,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更多的人理性、客觀看待現在的疫情,不要失去信心,要自律,積極的配合,堅信我們終將戰勝病毒。」漫畫家劉曉東這樣談及他的創作初衷,他用《天使降魔》、《搏「疫」必勝》等漫畫作品給小朋友們以精神鼓舞,不用恐慌和擔心,要相信我們政府、相信醫務人員,天使降魔,病毒終將無路可逃。

  《天使降魔》

  《搏「疫」必勝》

  漫畫家尚軍創作作品《有我在,別怕!》,讚揚英勇的醫務工作者們;漫畫家朱晉創作作品《共築平安》,告訴小朋友們在家裡可以做些什麼來共築平安中國;漫畫家沈天呈創作作品《保存自己 消滅敵人》,通過漫畫來告訴小朋友們,我們為什麼要儘量留在家中少出門。

  《有我在,別怕!》

  《共築平安》

  《保存自己 消滅敵人》

  醫護人員逆向前行,堅守一線;解放軍戰士臨危受命,迎難而上;這群漫畫家,為孩子、為在家中自我隔離的人們送去「精神食糧」,傳播正能量,宣傳好做法,他們拿起畫筆,篤行創作的樣子,讓我們看見了平凡中的不平凡。

  與時間競速,與疫情抗爭,我們堅定信心團結奮鬥,為擔當者助威、為奮鬥者加油,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點擊「閱讀原文」,可免費獲取漫畫家們創作的《給孩子的戰「疫」漫畫》!閱讀原文連結:https://ebook.k618.cn/zymh/)

作者: 牛曉樂 編輯: 彭茹

相關焦點

  • 5300多人跟著這位老兵,只為一件事
    5300多人跟著這位老兵,只為一件事 2020-12-10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機場求婚的哈醫大男護士解除隔離,和女朋友見面的第一件事就是……
    4月14日,黃東東正式解除了14天的隔離休養,終於與女友見面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手為她戴上婚戒他們原本相約8點在酒店門口相見,但家住在平房區的女朋友6點半就到了在哈爾濱新區的隔離酒店門口,「她肯定起了個大早,急匆匆地趕到這裡。」黃東東在和記者連線時,回想起和女朋友見面的場景,覺得很心疼、很感動。黃東東在隔離14天的時間裡,早已把拍攝婚紗照、籌備婚禮等各種環節做了準備和預定。從隔離酒店出來後,黃東東第一時間帶著女朋友去了珠寶店取戒指,並親手為女朋友戴上。
  • 早起第一件事,這樣做更健康……
    你早起第一件事是什麼? 你是不是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什麼事? 早上起床後,人易處於缺水狀態,有些人還特別容易口渴,就喜歡「咕嚕咕嚕」一頓猛喝。
  • 畢業後,我最後悔的一件事……
    她說,現在想想,畢業後到現在後悔的事可真不少,沒繼續讀本科、沒考公務員等等。我說,出來工作才知道還是多讀點書好。她說,年紀大了才覺得做公務員或者老師好。我說,畢業後,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專升本繼續讀書。
  • 如何去堅持做一件事
    ~厭倦與成就感~有時,我們想做很多事情,比如鍛鍊身體、減肥、上電視大學等,但實際做起來卻堅持不了多久。像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當然,其中性格是主要原因。如果生性就容易厭倦,做什麼事情都長久不了。所謂「厭倦」,就是失去幹勁,繼續做下去的意志受到阻礙。尤其是對於那些「被命令去做的事"或「不得不做的事」,很快就會感到厭倦。此外,「厭倦」與行為動機和受到的評價也存在很大的關係。行為動機又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所謂外在動機,無非就是「胡蘿蔔」和「大棒」。
  • 疫情結束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疫情結束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是打開春天的正確方法之一壁櫥裡那些漂亮的衣服可以穿上穿睡衣過你的愛美心臟必須準備好移動去泡溫泉如果你不去親戚家拜年疫情結束後,一切好事都會如約而至此時此刻,我們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和周圍的人少外出,勤洗手,戴口罩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他也對那些努力工作到防疫一線的人負責
  • 紂王自焚後武王做了這些事,多數大快人心,卻有一件貽害子孫
    姬發聽後,知道商天子已死,他開始著手進行最後的善後工作,以完成王朝的更替。到底姬發都做了哪些事呢?咱們這就往下說:周國大臣南宮适1、懲治暴君,以慰天下這是姬發要做的第一件事,他率領眾人來到鹿臺,看到帝辛的屍身後,先取來弓箭連發三矢正中其身,再拿著輕呂劍復擊其身,最後再執黃鉞斬下了紂王的頭顱,懸掛在大白旗杆上示眾。
  • 入境日本後的隔離期如何度過?這件事千萬不能做!
    日|本|入|境|隔|離之前我們給大家介紹了日本最新的入境流程,按照日本政府要求,入境日本後需要隔離14天。那麼隔離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近半個月的隔離生活又該如何度過呢?我們聯繫到了一位剛剛入境日本,還在隔離中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她的日常吧~隔離地點從機場前往隔離住處時,不得乘坐鐵路、公交車等公共運輸,所以出關後學校老師接我們來到了指定隔離酒店。
  • 「黃蜂女」演員為拒絕隔離言論道歉,「做什麼事都要從愛出發」
    各大社交媒體上,多位好萊塢明星都在號召大家居家隔離,注意防護。艾瑪·沃森發文倡導大家加入#IStayHome#活動。此前約一周,電影《霍比特人》塔瑞爾、《蟻人》黃蜂女扮演者伊萬傑琳·莉莉的行為和言論引發公眾不滿。她不僅拒絕隔離,認為自由比生命更重要。還在Ins上發文表示,把孩子送去了體操訓練營,"他們去之前都洗手了,玩得很開心呢。"
  • 只做一件事,只聽一琴音
    如果我們這樣做的時候,他可能會佔據我們的內存,消耗我們的能量。大概前30年和後30年做的事情是完全一樣的,然而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前30年他也在砍柴挑水,後30年他也在砍柴挑水,前30年砍柴的時候想著挑水想著做飯,挑水的時候想著砍柴,後30年砍柴的時候一心一意的砍柴,挑水的時候一心一意挑水。
  • 田澤湘:如何長久、持續且穩定的做一件事?
    今天想和大家交流下,如何長久、持續,且相對比較穩定的去做一件事情。 通往大道的方法,遠遠不止一個。我主要是以自己在閱讀、寫作方面的實踐經驗為例,來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長久、持續且相對穩定的做一件事?先說長久、持續。
  • 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在我們有生之年,能找準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經很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能抗拒潮流的衝擊,一直專心地做自己的事情,哪怕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情,你也非常了不起!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道高考作文題,它是以漫畫的形式呈現的,這在以嚴肅著稱的高考中並不多見。
  • 【心靈感悟】決心做一件事時,要狠心放棄另一件事
    如果有人忽然問你:「你今天做了什麼選擇?」你第一時間能想到的是什麼? 穿什麼衣服、玩什麼遊戲、還是去飯堂點什麼菜?
  • 放學後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李玫瑾:做好這事,孩子進步肉眼可見
    因此,許多家長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放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等他們下班回來檢查。其實,從教育的角度來說,讓孩子放學後第一時間寫作業,對學習的幫助效果不大。孩子放學後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或許很多人都覺得,這樣孩子沒時間寫作業了,成績會不會很差,實際上這位虎爸的孩子,成績在班級排中上等,雖然不頂尖但也中規中矩。虎爸認為,讓孩子玩才是推動學習最好的動力。孩子玩夠了,身心放鬆了學習效率才高。而讓孩子一放學就寫作業,反而沒那麼好的效果。關於這點,我國著名的未成年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也曾經提到過類似的觀點。
  • 夢幻西遊:生病都不忘記幫眾的幫主,出院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發獎勵
    鑑定專用的防具都是在賭,出高屬性就是賭對了任何一個位置的裝備變成專用之後能不能出現那種非常好的屬性全部都是賭博,哪怕是武器和鏈子的位置,他們出現物理系夢想和法系夢想的機率也特別的低,上面的這件100級的女就是一件專用,它的初始防禦屬性是222,增加了21點魔力和21點體質,這件衣服的初始防禦比100級非專用的上限還要高,
  • 跨年夜,他們做了這樣一件事兒
    2020年零點鐘聲敲響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做了同樣一件事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前10分鐘,158人當天,3491人沒有舞臺沒有聚光燈卻光彩奪目他們是怎麼想的……當生命逝去後,我還能做點什麼嗎?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出生前的事不能控制,接下來的旅程我已下定決心好好珍惜,而當生命逝去後,我還能做點什麼嗎?所以我選擇捐獻自己的器官。我來自於塵土,而當我復歸塵土時,希望能給這個世界留下一絲芳香。我心光明,亦復何言。」
  • 「志」者無名平凡,卻一直做著英雄做的事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志願者,在隔離酒店服務了7個多月,堅持做著枯燥且繁瑣的事務,她的名字叫郭楚欣。郭楚欣是東湧本地人(天益村),畢業兩年,此前做過幾次志願者。今年4月中旬,在東湧志願者群看到隔離酒店招募志願者的信息後,她便報名參加。和她一起的,還有11個人。在經過多次培訓後,12個人分別被派往東湧鎮內3個隔離酒店,郭楚欣則先後在兩家酒店當過志願者。
  • 【顏值】誰做第二個許斐剛?藝人潛質的漫畫家
    那麼,有了許斐剛這個先例後,其他漫畫家也會跟著出道嗎?誰會成為第二個許斐剛,或者誰曾經有機會成為許斐剛呢?現在就讓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有資本藝人出道的漫畫家吧。《暗殺教室》松井優徵這位神人已經不需要多說了,只要是談到漫畫家的顏值,就一定少不了這位的照片。同為集英社旗下的作者,其實這位應該比許斐剛更有資格藝人出道吧。
  • 好好做一件事有助於成功
    常常當我們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或者複雜的事、或者感興趣的事)只做了一部分,然後需要暫停這件事、去處理其他事情時,很難乾脆利落地做切換。甚至有幾件事情同時交割在一起,都做不好,都放不下。反過來,都放不下又會都做不好。因為注意力被持續分散,缺乏耐心與意志,我們工作效率低下,導致結果多不理想,甚至產生自責等不良情緒心理。
  • 告訴你一個能堅持十年做一件事的方法
    開門見山:你堅持做一件事的動力是什麼?是做成後結果的誘惑?還是做不成的後果帶來的壓力?人們做一件事有兩個思維模式:線性思維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努力和收穫是成正比例。做事要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