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情系海發的電力扶貧人|鐘山區供電局駐海發村駐村...

2020-12-14 天眼新聞

我叫朱文榮,是鐘山供電局下沉到結對幫扶地青林鄉海發村16名駐村幹部的帶隊人、海發村臨時黨支部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青林鄉海發村,地處水城縣北部,海拔達1780米。2019年7月,我和同事乘車一路翻山越嶺一個多小時才抵達。青林鄉海發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23戶。初到村裡,如何使村民早日擺脫貧困,我感覺責任很重。為儘快了解情況,我帶領駐村工作同志3個月時間裡走遍了海發村每個村民小組。「老人家,家裡有幾口人?種植幾畝地?……每到一戶,我都仔細詢問記錄。 白天核算收支帳、開展政策宣傳;晚上整理走訪資料,完成一戶一袋資料收集歸檔,出謀劃策解決實際困難。

朱文榮(左起第二位)到貧困戶家走訪

走訪中發現村裡不少貧困戶家裡下戶線老化,電線凌亂,存在用電安全隱患,我便主動和村裡對接,向單位匯報反映情況,爭取資金支持更換老舊線路。單位組織落實好施工力量,我就帶領駐村工作隊的黨員,和供電所黨員服務隊挨家挨戶開展下戶線更換,整理室內凌亂線路,三周內完成了結對幫扶的193戶家庭表後線安全隱患整治等工作。么巖四組的低保貧困戶楊文富一家三口以前居住在低矮的土牆茅草房裡,危房改造建設前,我協調建房解決問題,入住前幫助解決用電問題,協調施工隊搭接好下戶線,新房裡明亮的燈光亮起來,點亮了老人脫貧致富的希望。

巡視檢查變壓器

駐村以來,我常自備電工工具上門解決農戶新裝、遷移用電問題、維修用電設備。進農家門,理農家事,解農家愁,我也成了貧困戶的「當家人」,也成了貧困戶致富的引路人。海發村以玉米、土豆等農作物種植為主要經濟作物,為提高經濟收入,村裡大力推廣發展特色養殖。我帶領駐村工作隊解疑釋惑、動員貧困戶領養努比亞黑山羊,為徹底解除養殖戶的後顧之憂,我幫助養殖戶買保險,大家的發展的勁頭也足了。 緊緊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指標,我和全體下沉駐村幹部與海發村決戰隊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使,紮實推進海發村共計13個戰鬥小組的包組、包片工作,召開群會上百次,解決群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問題。

朱文榮為貧困戶打掃衛生、修整院落

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裡推進小康菜園建設,我協調上級投入資金22萬元,打造海發村海發三組電力安全用電示範組和小康菜園建設示範組,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改造低壓電力線路和農戶室內外線路,同村民們一起劈竹子圍籬笆,開廂起壟,撒種施肥,至今海發三組已改造完成43戶農戶低壓電力線路和室內外線路,都已安裝雙控開關,建成示範小菜園24個,覆蓋21戶,在田間地頭,我也總是與貧困戶一起背肥、挖窩、覆土……

我把海發村當第二個家,一心想當好電力扶貧人,貧困戶的知心人。情系海發,以最昂揚的鬥志,最飽滿的熱情,最拼命的幹勁,書寫脫貧攻堅的滿意答卷,腳下是新鮮的泥土,心中是激情和希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魏容 整理

編輯 屠琪

編審 馬剛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閃耀扶貧路|六盤水市青林鄉海發村駐村幹部劉行
    我叫劉行,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鐘山供電局派駐六盤水市水城縣青林鄉海發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9年9月,在向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發起總攻之際,我被組織安排到貧困發生率極高的海發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駐村第一天,我就跟著村支兩委走進了百姓家中、下到了田間地頭,爭分奪秒對么巖一組各家各戶進行摸底排查。整個過程我們用了半個月,共計25戶132人,貧困戶7戶25人。後來,我又陸續參與到數據摸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拆違除雜、千家萬戶小康菜園建設等工作。那段時間,白天走訪、晚上整理資料已成我的工作常態,並逐漸體會、學會到了何謂細緻工作、務實工作。
  • 長春市農安縣華家鎮望龍村駐村工作隊:情系扶貧踐初心 下足功夫助...
    長春市農安縣華家鎮望龍村駐村工作隊:情系扶貧踐初心 下足功夫助脫貧 2020-08-10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進城務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駐村的一點一滴都記在了筆記本中。駐村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戶搶收稻穀一本、兩本、三本……三年多的時間,我的筆記本記了12本,從剛來的些許彷徨到現在的輕車熟路,甚至還能簡單地用苗語同村民打招呼,我現在就是妥妥的「兩洋人」。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麻山扶貧的那些事|羅甸縣木引鎮木引村駐村...
    在徵得妻子同意後,2020年8月25日晚,我們收拾起大包小包的行李,帶著剛滿月的孩子一起奔赴我所駐的木引鎮木引村,開啟全家上陣的駐村生活。  我與群眾「吵架」   我叫簡萬祥,是羅甸縣融媒體中心的一名記者,2018年11月,按照組織的安排來到木引鎮木引村,成為一名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員。木引村地處麻山腹地,距縣城54公裡,全村國土面積14.29平方公裡,總人口509戶2173人。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讓我受益匪淺|岑鞏縣天星鄉紅星村同步小康駐...
    我叫張超,今年29歲,是黔東南州岑鞏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主動請纓,來到天星鄉紅星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幹部,成為了紅星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紅星村位於天星鄉東部,距天星集鎮有10公裡路程,距縣城36公裡,四面環山,風景宜人,有村民組18個,村民507戶2121人。走訪幫扶對象「這個扶貧幹部,戴個眼睛,文質彬彬的,會不會幹不長久,就會跑回縣裡去咯。」  初入紅星村,恰逢村裡面正在召開低保民主評議會,在鄉裡面分管負責同志的帶領下,我連忙放下行李,就去村裡會議室時旁聽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在這裡有了色彩|惠水縣上衙村駐村扶貧幹部羅...
    我叫羅歡歡,1995年生,2018年1月,我入職惠水縣文化館,是一名青年歌手。同年5月,帶著組織的重託和信任,我來到上衙村參與駐村扶貧工作。羅歡歡給貧困戶講解搬遷政策在我駐村的這兩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很多讓我記憶深刻的事情,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兩兄弟的故事」。  上衙村是非貧困村,村容整潔,民風淳樸。
  • 「我的扶貧故事」記錄變遷,紅河情深|羅甸縣紅水河鎮紅河村駐村...
    三十多年前,我呱呱墜地在這裡——老紅河村生長生活,三十多年後我又如願踏入這片土地工作,或許是「娘家」的期待,也或許是家鄉的寄託……  一次偶然  到紅河村駐村的故事,還得從一次偶然的機會說起。2018年的一天,單位領導找我談話,說是正準備要讓我到村裡去鍛鍊鍛鍊,那年不久,我就服從組織的安排,被派到紅水河鎮紅河村駐村了。
  • ...小康」扶貧記 ——卓資縣梨花鎮壕賴村駐村隊員康玉寶扶貧...
    記錄:扶貧「好故事」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我注重發揮寫作特長,時刻留心觀察、發現和記錄著駐村隊扶貧工作中的閃光瞬間和感人故事。我所駐的壕賴村是卓資縣梨花鎮的中壕賴和東壕賴兩個相鄰行政村,共有17個自然村,常住人口418戶77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28戶250人。這兩個行政村共建一個壕賴聯合黨支部,由卓資縣水利局派出的一支駐村隊共同幫扶。
  • 「我的扶貧故事」把對親人的思念化作戰鬥的動力|六盤水市鐘山區...
    2019年2月,我在拜別嶽父嶽母的遺像,告別依依不捨的妻子和懷中不滿2月的小孩,從四川成都趕往六盤水市鐘山區雙戛街道馬戛村,開始了我的同步小康駐村生涯。  從同事那裡得知,駐村幹部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一宣六幫」,這個「一宣」,就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六幫」,是幫助建強基層組織、幫助推動精準扶貧、幫助為民辦事服務、幫助提升治理水平、幫助推動經濟發展、和幫助維護社會穩定。
  • 「我的扶貧故事」張政:駐村經歷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我叫張政,山東人,是國投集團盤江公司的員工,也是平塘縣平舟鎮興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不同的兩個角色,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2018年7月,我像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一樣,背起裝滿夢想的行囊,伴著激昂的鬥志,來到平塘縣興民村擔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不落下一家一戶丨平壩區夏雲鎮橋上村駐...
    我叫任波,是平壩區委編辦信息股股長,現為平壩區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2月開始到橋上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自2019年2月擔任橋上村第一書記以來,接近兩年的扶貧工作,點點滴滴、種種經歷、所見所聞,都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也為我幹好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回想起駐村以來的扶貧工作,心中有太多的話想說,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剛駐村時第一次去貧困戶家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春去秋來扶貧情|興義市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幹部劉鑫
    我是劉鑫,春去秋來,時光荏苒,從2019年7月被下派至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扶貧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我作為一名幫扶幹部心連心幫扶貧困戶也有了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和一起來駐村的四位駐村幹部,還有五位村幹部,更有在南盤江鎮和興義市自然資源局的一百餘位幫扶責任人一起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 「我的扶貧故事」做扶貧連心人|黎平縣龍額鎮德過村駐村幹部唐紹文
    我叫唐紹文,2017年6月被組織安排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龍額鎮德過村駐村。德過村是龍額鎮2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位於龍額鎮駐地東北19公裡,地處坡旁山谷,海撥430米,東抵雷洞鄉戲勞村銀南寨,西接龍額鎮亞罕村,南與廣西高培村交界,北同水口鎮滾正村毗鄰。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一線 用心扶貧丨威寧自治縣玉龍鎮新發社區駐...
    我叫陸婷,2017年12月,根據組織的安排,我被選派到玉龍鎮新發社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新發社區,是玉龍鎮貧困人口最多的社區。地理位置偏遠,自然條件惡劣,信息閉塞等綜合貧困因素交錯,群眾思想觀念落後。  扶貧先扶志,我駐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群眾開展思想教育。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戰場上不一樣的青春|水城縣營盤鄉哈青村駐村...
    我叫羅林,2017年大學畢業的我,通過招考成了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2018年,根據安排,我被派到水城縣營盤鄉哈青村駐村輪戰。恐慌的是怎麼開展好扶貧工作、當好脫貧戰士,打贏這場戰爭;期待的是自己可以在更廣闊的舞臺發揮所學、施展才華、貢獻個人力量。  為了讓自己更快更好地轉變學生身份,適應工作角色,我首先從加強自身業務入手。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明白作為剛入職的新人,更是處處皆要學習、人人皆可學、事事皆能學。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臭的汗 澆開幸福花丨羅甸縣茂井鎮高田村駐村...
    2019年7月,羅甸縣吹響了「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的脫貧攻堅號角,或許是組織對我的考慮,亦然或是生在農村的我對農村的依念......29日以100日衝刺的決戰精神毫不猶豫隨著單位派遣入村的隊伍進入麻山腹地—茂井鎮高田村。
  • 「我的扶貧故事」駐心才能駐村丨赫章縣雙坪鄉聯豐村第一書記龍豔
    我叫龍豔,赫章縣雙坪鄉聯豐村第一書記。   2018年3月,我放下機關穩定的工作和城裡良好的生活環境,主動請纓到脫貧攻堅一線工作,擔任赫章縣雙坪鄉聯豐村第一書記,兼任單位駐村工作隊隊長。作為女性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我秉持「駐心才能駐村」的原則,理想與信念讓我克服了性別上的諸多不便,儘快適應角色轉換,用心用情,帶著情懷去幫扶,按照「第一書記」的職能職責和脫貧攻堅的要求,履職盡責,敢挑重擔。  為儘快打開工作局面,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細,我遍訪全村252戶群眾,重點關注114戶貧困群眾,細緻了解各戶家庭情況並建立管理臺帳。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2020-12-01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我的駐村幫扶故事 ⑥ 】 兢兢業業辦扶貧,真心實意暖人心——縣農業農村局駐衛莊鎮任村工作隊事跡展運城黨建今天編者按: 我縣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經過廣大幹部群眾幾年來艱苦卓絕的奮鬥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為充分展示駐村幫扶工作一線的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集中展現駐村幫扶取得的成效,講好絳縣扶貧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營造濃厚氛圍、凝聚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在全縣開展了「我的駐村幫扶故事」徵文活動,得到了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駐村幫扶幹部的積極響應。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見真情丨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駐...
    我叫李秀婷。2018年11月,剛剛大學畢業幾個月的我就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家鄉——貴州黔南羅甸縣逢亭鎮。第一天到鎮上報到,就馬不停蹄地跟著駐村工作隊的同事來到逢亭鎮新光村,成為了逢亭鎮新光村的駐村工作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