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劉鑫,春去秋來,時光荏苒,從2019年7月被下派至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扶貧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我作為一名幫扶幹部心連心幫扶貧困戶也有了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和一起來駐村的四位駐村幹部,還有五位村幹部,更有在南盤江鎮和興義市自然資源局的一百餘位幫扶責任人一起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在這裡,我談談我的扶貧故事,也講講我的收穫。
2018年11月12日,我第一次到壩艾村走訪,也看到了我所要幫扶的鄒興貴家庭情況,初見時,進戶的道路蜿蜒難走,沒有乾淨的串戶路,屋內的物品擺放雜亂……從那以後,我常常到他家走訪,了解生產生活情況,並積極去和第一書記還有村幹部諮詢符合他家條件的脫貧攻堅政策。經過了兩年的時間,他家做了「三改」,添置了新家具,修好了水泥串戶路,有一個人受益於公益性崗位就業政策,得到了扶貧資金的幫扶,孫女也在興義職校就讀,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最近時間的走訪裡,兩位老人不停感念政府和黨的政策好,村幹部做事公平,幫扶幹部關心愛護。看見他們的開心笑容,我覺得做的工作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滿意,是值得的。
我被下派到壩艾村作為一名駐村幹部後,我和前沿指揮所的成員一起,田間地頭問農情、農家院裡聽民聲,及時宣傳黨的政策,例如飲水安全政策、控輟保學政策、就業創業政策,讓老百姓能夠及時理解到這些政策。
同時,村裡也舊貌換新顏,建好了圖書室和老年人幸福苑,有了路燈和固定的垃圾投放點,接通了飲水管道,安裝了通信基站,實施了電網改造,危房舊房全部拆除,全是安全穩固的水泥磚瓦房子,實施了很多的「三改」項目,村容村貌有了極大的改善。而且,村裡還固定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大會,宣傳黨的政策,以黨建村建帶動扶貧,提升村民文化素養,養成文明習慣,激發老百姓的脫貧信心和積極性。現如今,村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的笑容也變得自信和幸福。
我很自豪能夠參與到脫貧攻堅這項歷史性的工程之中,踐行好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今後,我會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和飽滿的熱情做好工作。
【人物小傳】
劉鑫,男,興義市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義 整理
編輯彭芝莉劉義
編審陳俎宇